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大比例尺土壤调查的侵蚀分级指标研究——以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秋兵 韩春兰 +3 位作者 丁玉荣 贾树海 黄毅 唐耀先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土母质土地的土壤质量分异规律、土壤侵蚀特点以及土壤遭受侵蚀后对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不同等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确立了适合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大比例尺土壤资源调查的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体系。该分级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强、分级指标界限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土地利用管理指导意义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 土壤侵蚀 分级指标 辽宁 低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秋兵 蒋卓东 孙仲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育于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的分布,对该地区土壤分类造成了很多问题。为了摸清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发育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中国北方10个省份的345个处于高平地(地下水位深)、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有铁锰结核存在的土壤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即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区(41.19°~49.01°N,120.82°~133.37°E),该区域年均降水量在370.6~917.7 mm之间,年均气温在0.9~14.9℃之间,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土壤结冻持续时间长、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久,且土壤"返浆现象"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形成与土壤冻融交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冻融交替 第四纪黄土状物质 温带地区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白浆化土壤中白土层的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秋兵 王燕平 +1 位作者 孙仲秀 孙忠戈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7,共8页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素钛与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级阶地上的21-003、21-009、07和21-076剖面和二级阶地上的21-001、21-200、03和04剖面的母质均一;(2)由于土体发育程度不同,一级阶地土体中无淀积层;二级阶地土体中有淀积层且无白土层,尚未出现白浆化现象;三级阶地土体中淀积层和白浆化现象明显,出现了白土层,其形成以黏粒的机械淋溶和潴育淋溶为主;三级阶地上土壤比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发育时间长,但尚未达到漂白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层 白浆化土壤 黄土状物质 阶地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发育指标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及辽西地区古气候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秋兵 崔东 +3 位作者 韩春兰 白晨辉 张寅寅 孙仲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通过对我国现代气候条件下发育的22个土壤剖面发育指标的分析,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发育指标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转换函数,并将之运用于辽宁朝阳凤凰山古土壤剖面古气候参数重建中,得出71~423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参数值:403~423... 通过对我国现代气候条件下发育的22个土壤剖面发育指标的分析,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发育指标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转换函数,并将之运用于辽宁朝阳凤凰山古土壤剖面古气候参数重建中,得出71~423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参数值:403~423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523.92~574.42 mm,年均温为10.6~11.0℃;311~403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1 184.6~1 277.2 mm,年均温为15.6~16.6℃;243~311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517.24~669.08 mm,年均温为9.18~12.2℃;225~243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1 302.7 mm,年均温为16.5℃;208~225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642.54~731.42 mm,年均温为10.1~11.6℃;176~208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1 231.4 mm,年均温为16.0℃;148~176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640.49~682.09 mm,年均温为8.49~9.13℃;71~148 ka BP期间年均降雨量为1 128.2~1 294.0 mm,年均温为16.1~16.6℃。辽宁朝阳现今全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450~500 mm,说明该地区42万年以来气候有过多次波动,但总的趋势是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育指标 转换函数 古气候 辽宁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 被引量:127
5
作者 张甘霖 王秋兵 +6 位作者 张凤荣 吴克宁 蔡崇法 章明奎 李德成 赵玉国 杨金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了土族土系标准在具体土壤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土族 土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时空变化研究的进展与未来 被引量:48
6
作者 张甘霖 史舟 +8 位作者 朱阿兴 王秋兵 吴克宁 史志华 赵永存 赵玉国 潘贤章 刘峰 宋效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0-1070,共11页
理解和表征土壤的时空变化是土壤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评估和合理发挥土壤功能的重要前提。土壤的时空变化与气候环境变迁、岩石圈风化、地表物质迁移、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圈层变化过程相耦合。围绕土壤时空变化研究的新近进展,本文综述并... 理解和表征土壤的时空变化是土壤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评估和合理发挥土壤功能的重要前提。土壤的时空变化与气候环境变迁、岩石圈风化、地表物质迁移、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圈层变化过程相耦合。围绕土壤时空变化研究的新近进展,本文综述并展望了土壤形成和演变过程、土壤形态学、土壤调查、土壤分类、数字土壤制图与土壤退化的发展态势。未来土壤时空变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地球表层系统中土壤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多过程耦合机理与模拟、多尺度土壤-环境关系与模拟、多元土壤信息的融合机理与数据同化。未来重点研究领域将涉及到关键带科学引领的土壤形成和演变研究、多尺度数字土壤制图与时空变化预测、基于多传感器的土壤综合观测原理与技术、完整和详尽的国家和全球土壤资源清单及共享平台建设、区域土壤资源退化机理及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土壤发生学 土壤形态学 土壤调查 土壤制图 土壤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保护中农户的认知程度、行为决策响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洪彬 王秋兵 +2 位作者 吴岩 王大鹏 闫宇闻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8,共7页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耕地质量保护中农户的认知及其行为决策响应程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和构建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统计学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耕地质量...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耕地质量保护中农户的认知及其行为决策响应程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和构建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统计学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耕地质量保护认知方面,大城市郊区农户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于耕地质量保护前景预期较低;(2)在行为决策响应方面,农户已经开始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但仍需要相关部门的合理引导,总体行为决策响应得分不高;(3)对耕地质量保护政策认知与意愿是影响其行为决策响应主要方面,不同区域在影响因素和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对于大城市郊区的农户,政府应该从改变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悲观预期、引导农户合理选择保护性耕作方式和鼓励土地向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流转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质量认知 行为决策响应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甘霖 史舟 +9 位作者 王秋兵 赵永存 刘峰 杨琳 宋效东 杨飞 蒋卓东 曾荣 陈颂超 杨顺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4-1276,共13页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时空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土壤学学科分支,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理解土壤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土壤-环境的共同演化特征,揭示土壤资源分布规律、利用前景和保护对策,为农业、生态...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时空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土壤学学科分支,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理解土壤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土壤-环境的共同演化特征,揭示土壤资源分布规律、利用前景和保护对策,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土壤普查、耕地保护等国家目标。21世纪特别是新时代10年以来土壤地理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研究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以土壤为核心的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发展,高强度人为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时空演变研究愈加活跃。土壤地理学主要发展趋势包括土壤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数字土壤制图向融合过程机理与数据驱动发展,土壤时空信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土壤地理学优先发展领域包括:以关键带研究带动土壤发生和演变研究的革新,基于多传感器的土壤综合观测原理与技术,多尺度数字土壤制图与时空变化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土壤时空变化 地球关键带 土壤信息 数字土壤制图 数字土壤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朝阳地区第四纪古红土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春兰 王秋兵 +2 位作者 孙福军 刘素花 陈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6-846,共11页
为弄清北方古红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对辽宁朝阳地区分布的第四纪古红土的特性和系统分类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将古红土看做成土母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原则和方法,讨论了供试古红土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为弄清北方古红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对辽宁朝阳地区分布的第四纪古红土的特性和系统分类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将古红土看做成土母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原则和方法,讨论了供试古红土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进行了分类检索;又从古红土本身的发生学特征出发,讨论了各古红土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进行了分类检索。研究发现: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还不能给古红土一个合适的位置,要解决古红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问题,首要任务是建立关于古土壤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朝阳地区 古红土 古土壤 诊断特性 土壤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岩 董秀茹 +3 位作者 王秋兵 刘洪斌 杨见志 崔爱玲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研究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析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并对辽... 研究目的:构建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研究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析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并对辽宁省昌图县部分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生活水平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昌图县调查的18户失地农民中,有83%的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水平有所改善,17%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持平或略有降低。研究结论:本文建立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可以较准确地评价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 生活水平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洪彬 董秀茹 +1 位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系统分析东北三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农村土地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研究结果:东北三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为分散经营仍是主要方式,土地规模... 研究目的:系统分析东北三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农村土地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研究结果:东北三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为分散经营仍是主要方式,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但农户规模经营意愿较强;农业合作社初具规模,经营形式多样,但呈现出省际间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主要特点为以尊重农民意愿发展新型农业合作化为主要形式;多部门资金和政策扶持、机械化引领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推动力。主要问题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前提条件不充分、政府服务与管理不到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配套改革滞后等。研究结论:土地管理及相关部门在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依靠增加农业收益,差别化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等多种途径推进;仍需要多样化的资金渠道扶持,创新性的用地政策和严格的用地监督与管理机制保障;更需要完善在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宅基地闲置等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问卷调查 东北三省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经营细碎化分析——以辽宁省昌图县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庆东 王秋兵 +2 位作者 钱凤魁 刘洪彬 邹志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0-232,共3页
以辽宁省昌图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从地块数量、地块面积、地块间的距离3个方面考察农户耕地经营的细碎化程度,结合研究区的农户耕地经营现状分析了导致耕地细碎化的原因,认为耕地经营细碎化主要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分配... 以辽宁省昌图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从地块数量、地块面积、地块间的距离3个方面考察农户耕地经营的细碎化程度,结合研究区的农户耕地经营现状分析了导致耕地细碎化的原因,认为耕地经营细碎化主要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分配制度、人口压力和继承分家传统、土地市场化流转程度不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耕地细碎化 农户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与磷石膏配合施用对菱镁矿粉尘污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心昱 王秋兵 +3 位作者 岳振平 王振营 杜鹃 侯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辽宁省菱镁矿煅烧产生的粉尘对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但目前关于菱镁矿粉尘污染土壤的改良机理并不清楚,为此采用大石桥市菱镁矿粉尘重度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猪粪与磷石膏配合施用对菱镁矿粉尘污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辽宁省菱镁矿煅烧产生的粉尘对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但目前关于菱镁矿粉尘污染土壤的改良机理并不清楚,为此采用大石桥市菱镁矿粉尘重度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猪粪与磷石膏配合施用对菱镁矿粉尘污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猪粪与磷石膏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pH幅度为0.3~0.6,增加水溶性钙镁比值(Ca2+/Mg2+)幅度为1.57~3.02。单施猪粪、猪粪与磷石膏配合施用增加了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单施猪粪对土壤pH和Ca2+/Mg2+影响不显著,单施磷石膏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施用猪粪与磷石膏可以有效地改善菱镁矿粉尘污染废弃地的土壤化学性状,且以两者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粉尘污染 猪粪 磷石膏 土壤化学性状 玉米 生长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图谱的基本农田领域文献分析及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钱凤魁 张靖野 +2 位作者 王秋兵 王卫雯 张雪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7,共8页
研究目的:以"基本农田"为主题词的1338篇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可视化方式建立基本农田主题研究聚类图谱,分析近30年(1986-2015)中国基本农田研究领域不同时间阶段研究态势与进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 研究目的:以"基本农田"为主题词的1338篇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可视化方式建立基本农田主题研究聚类图谱,分析近30年(1986-2015)中国基本农田研究领域不同时间阶段研究态势与进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本农田的内涵在对基本农田功能认知的演替中不断扩展;(2)研究主题从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保护发展到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保护研究;(3)基本农田领域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日益完善,研究科学问题多元化;(4)研究成果推动了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实践工作发展。研究结论:一是基本农田研究体系与内容日益丰富;二是还存在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要考虑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特征,与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机制以及加强动态监测的研究;三是基本农田领域研究应成为一项重要的科学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与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农田 聚类图谱 研究进展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麦田土壤氮素流失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肖强 张维理 +1 位作者 王秋兵 武淑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应用田间模拟降雨,研究了太湖流域稻麦轮作方式下,不同雨强和施氮水平对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施氮量增加,农田径流液中氮素的平均浓度和氮素径流累积流失量提高,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低雨强农田产生... 应用田间模拟降雨,研究了太湖流域稻麦轮作方式下,不同雨强和施氮水平对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施氮量增加,农田径流液中氮素的平均浓度和氮素径流累积流失量提高,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低雨强农田产生径流时间较长,而高雨强引起的农田径流量较高;低雨强引起的农田氮素径流累积流失量较高,高雨强引起的农田氮素径流累积流失量较低,这种现象在中、高施氮水平条件下更为明显。试验还表明,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小雨引起的农田氮素径流流失量要超过降雨持续时间短的大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农田径流量 模拟降雨 农田氮素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0年以来沈阳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雁 刘志强 +2 位作者 王秋兵 刘洪彬 董秀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7,共7页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1910—2010年间沈阳城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等变化特征,并结合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制度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10—2010年期间,各...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1910—2010年间沈阳城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等变化特征,并结合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制度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10—2010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1910—1931年期间年均变化量最小,平均为0.18 km2/年,1996—2010年间平均变化量迅速增加到2.72 km2/年,尤其是工商业用地增加量最大,为5.83 km2/年;另外,整个研究时段内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出现上升趋势。研究结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各组分的复杂性和分离度降低,大斑块的优势度增加。这些变化都直接和间接地与社会宏观经济制度、城市功能定位、土地政策及土地管理等政策制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变化 政策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郭笃发 王秋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3-527,共5页
关键词 漂白湿润淋溶土 小麦 主成分分析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区复垦土壤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青坡 王秋兵 +2 位作者 韩春兰 王洪禄 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360-4363,共4页
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风化物区域的复垦土壤为例,对不同年限不同深度的复垦土壤进行分析,揭示了抚顺矿区复垦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矿山土壤pH值逐年降低,其变化范围在6,47~7,80;全氮、有效磷、... 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风化物区域的复垦土壤为例,对不同年限不同深度的复垦土壤进行分析,揭示了抚顺矿区复垦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矿山土壤pH值逐年降低,其变化范围在6,47~7,80;全氮、有效磷、碱解氯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以0~10cm土层内增长幅度明显;随着深度增加,pH值、全氮、有效磷、氮等逐渐降低。矿山土壤中由于排弃物中含有含碳矿物和少量煤块的原因导致总有机碳含量较高;矿山土壤中有机碳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及自然、人为活动影响,碳黑、颗粒状碳趋向于减少,而易氧化碳的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页岩 矿山土壤 养分特征 复垦年限 有机碳特性 抚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边振兴 朱瑞雪 +2 位作者 宇振荣 王秋兵 李金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农田景观因其巨大面积和更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甚至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被蚕食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更为普遍。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采用景观紊乱度法将其划分为... 农田景观因其巨大面积和更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甚至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被蚕食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更为普遍。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采用景观紊乱度法将其划分为城市、城市边缘区和乡村3个区域,利用GIS技术分析3个区域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类型、数量与面积比例,探讨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非农生境类型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靠近城市中心的非农生境仅有林地,而在乡村区域有草地、林地、水域和农村道路4种类型。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城市平均比例为8.63%、城市边缘区平均比例为17.08%、乡村平均比例为22.48%。非农生境面积比例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字型变化,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最高,值为1.93%。非农生境斑块密度呈现先增加、再减少和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斑块密度最小。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再增加的趋势,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最小。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城市边缘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总体而言,距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城市区域受城市化强烈影响后,保留在城市景观之中的农田景观重新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景观格局,残留其间的非农生境类型单一、斑块数量低,斑块较大、形状规则;正在受到城市建设切割的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虚高,但其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均较小;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乡村区域非农生境受城市化影响较弱,类型趋于多样、斑块数量比例高、景观异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田景观 非农生境 景观格局 沈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山植被绿化措施对煤矸石风化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忠义 胡振琪 +1 位作者 张光灿 王秋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929-11930,12033,共3页
对王庄煤矿造林绿化煤矸石山进行调查观测、样品分析和室内试验,对煤矸石风化物的水分、养分、pH值、风化状况、重金属含量、植被生长等特征,以及矸石山土壤形成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植被措施对矸石山风化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对王庄煤矿造林绿化煤矸石山进行调查观测、样品分析和室内试验,对煤矸石风化物的水分、养分、pH值、风化状况、重金属含量、植被生长等特征,以及矸石山土壤形成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植被措施对矸石山风化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指出适宜的土壤重构措施可有效改善矸石山植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矸石风化物 土壤特性 土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