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花生玉米6∶6间作模式的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小姝 刘海龙 +7 位作者 吕永超 高华援 王绍伦 宁洽 杨富军 李春雨 孙晓苹 王礼斌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6-161,共6页
为选出适宜花生玉米6∶6间作模式的耐荫高产花生品种和耐密高产玉米品种,2018年对31个花生品种和4个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6∶6间作模式下,31个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在35.49~57.86 cm之间,侧枝长在29.29~59.51 cm之间,分枝... 为选出适宜花生玉米6∶6间作模式的耐荫高产花生品种和耐密高产玉米品种,2018年对31个花生品种和4个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6∶6间作模式下,31个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在35.49~57.86 cm之间,侧枝长在29.29~59.51 cm之间,分枝数在4.85~9.50个之间,平均产量为2 415.75~3 503.25 kg/hm^2,花生间作/单作产量比在28.34%~54.75%之间,玉米间作/单作产量比在53.84%~73.37%之间。通过边行效应分析发现,6∶6间作的花生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为边3﹥边2﹥边1,或边3、边2>边1,玉米的产量表现为边1﹥边2﹥边3,花生和玉米的边行效应显著。综合花生的植株性状和产量分析得知:主茎高﹤侧枝长的品种有13个:扶花2号、吉花19、花育23、花育34、花育64、花育63、花育1607、花育967、豫花22、豫花109、豫花102、远杂12和潍花8号,其中主茎高﹤50 cm、分枝数少于8个且平均间作产量高于吉林省花生平均产量(3 390.0×50%=1 695 kg/hm^2)的花生品种有5个:吉花19、豫花109、豫花102、远杂12和潍花8号。综合玉米产量及LER值表现认为,适宜6∶6间作模式的玉米品种为吉单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玉米 6∶6间作模式 产量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小姝 王绍伦 +9 位作者 刘海龙 吕永超 高华援 杨富军 李春雨 孙晓苹 宁洽 沈海波 张志民 王礼斌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2-166,共5页
为实现吉林省花生种植模式的多元化,对花生玉米间作最优模式进行筛选研究。本研究在2012-2014年相关探索试验的基础上,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通过设置6种种植模式--花生单作(SP)、玉米单作(SM)和花生玉米间作行比4∶4(P4M4)、5∶5(P5M5... 为实现吉林省花生种植模式的多元化,对花生玉米间作最优模式进行筛选研究。本研究在2012-2014年相关探索试验的基础上,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通过设置6种种植模式--花生单作(SP)、玉米单作(SM)和花生玉米间作行比4∶4(P4M4)、5∶5(P5M5)、6∶6(P6M6)、4∶6(P4M6),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玉米产量及其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比的增加,花生和玉米的主茎高(株高)逐渐变高,且边行效果极显著,不同行比模式下,花生和玉米边1行的株高都低于边2行和边3行;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都大于花生单作。2015年4种间作模式的LER在0.93~1.13之间,ATER在0.88~1.05之间,LUE在0.97~1.12之间;2016年4种间作模式的LER在1.06~1.27之间,ATER在0.96~1.14之间,LUE在1.01~1.20之间。3种间作模式(P4M4、P5M5和P6M6)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说明等条带间作具有优势。P5M5和P6M6的产量和土地当量比最高,且P6M6的ATER和LUE值最高,说明6∶6模式可以提高农田的时间效率,且综合效益最高。结合吉林省花生垄作种植习惯和生产条件,认为:6∶6(P6M6)模式适合机械化、规模化操作,是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玉米 间作 种植模式 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淀粉糖的发展对食糖行业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景楼 郑毅 +3 位作者 宁彦东 拱云生 杨柳 王礼斌 《中国糖料》 2009年第4期77-78,共2页
综述了我国淀粉糖及食糖发展现状,从产量、消费量以及替代性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淀粉糖的发展对食糖行业的影响,指出,目前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性已经弱化,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淀粉糖与食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淀粉糖 食糖 替代关系 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谷子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礼斌 杨柳 《农村科学实验》 2003年第2期10-10,共1页
金谷2号是引进后,经三年的时间精选出的优质高产的谷子。它生育期115天,株高1.1—1.2米,单穗重40克,穗长15—30厘米,单株分蘖6—8株,公顷产量大约在1—1.2万公斤。此品种抗性较好,我们经过三年的试种认为这个品种很有发展前途,为此把哉... 金谷2号是引进后,经三年的时间精选出的优质高产的谷子。它生育期115天,株高1.1—1.2米,单穗重40克,穗长15—30厘米,单株分蘖6—8株,公顷产量大约在1—1.2万公斤。此品种抗性较好,我们经过三年的试种认为这个品种很有发展前途,为此把哉培技术介绍给农民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谷2号 优良谷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禾一号玉米高产栽培
5
作者 王礼斌 杨柳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3期7-7,共1页
海禾一号玉米品种是由辽宁省引进推广的品种。经过我区多年引种试验,表现出丰产优质特性。该品种喜肥水,具有抗倒伏性、抗玉米螟性能好,活杆成熟,产量高等特点。特征特性:海禾一号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322厘米,穗位140厘米,果穗长27厘米... 海禾一号玉米品种是由辽宁省引进推广的品种。经过我区多年引种试验,表现出丰产优质特性。该品种喜肥水,具有抗倒伏性、抗玉米螟性能好,活杆成熟,产量高等特点。特征特性:海禾一号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322厘米,穗位140厘米,果穗长27厘米,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5克,公顷产量9449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禾一号玉米 高产栽培 播种 密植 施肥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6
作者 王礼斌 杨柳 于晓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8期23-23,共1页
一、发生症状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边缘黄褐色,中央灰色的梭形病斑,发生严重时,病斑密集,汇合成梭形条斑,叶片枯焦,轻者影响水稻灌浆成熟,重者不能正常抽德结实。
关键词 稻瘟病 防治 发生症状 病源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7
作者 王礼斌 杨柳 于晓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8期23-23,共1页
水稻二化螟,以成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一般较轻年份损失5%左右,大发生年份损失20%以上。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生面积也逐年扩大,目前已成为我地区作物主要害虫之一。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防治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肥在大豆上应用
8
作者 王礼斌 杨柳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3期23-23,共1页
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大豆对钼表现较敏感,在大豆上应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同样管理条件下,可增产15%—20%。一、使用方法 1.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钼酸铵1—3克,用45℃的水溶解在拌种,拌完种子晒干就可播种。
关键词 大豆 钼肥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鉴定工作中的特殊STR分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甫 肖东 +5 位作者 侯银玲 王鹏 金海英 王礼斌 罗祥敏 郑行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33-537,共5页
DNA数据库是将分子遗传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相结合,实现DNA信息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检索的系统[1]。STR由于具有良好的多态性,现已成为法庭科学实践中所使用的重要遗传标记[2]。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是目前亲权鉴定和个... DNA数据库是将分子遗传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相结合,实现DNA信息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检索的系统[1]。STR由于具有良好的多态性,现已成为法庭科学实践中所使用的重要遗传标记[2]。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是目前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中运用最广泛的遗传标记,性染色体STR基因座以其独特的遗传特点在个体识别、亲子鉴定、血缘关系鉴定及族谱DNA分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染色体缺失 侧翼序列 稀有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杨柳 王礼斌 《农村科学实验》 2004年第2期16-16,共1页
选择适合大豆种植的地块是增产的前提。种植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经几年的实践证明,一般重茬大豆减产30%-50%;迎茬大豆减产10-15%。因此不能种重、迎茬大豆.也不能在其它豆类作物茬口上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栽培技术 种子选择 适时播种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