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芹鲜根丙酮浸提物层析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以及化感物质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高晓敏 王琚钢 +3 位作者 李杰 马立国 郝静 云兴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4-1371,共8页
为探明西芹鲜根中化感物质成分,利用柱层析法对西芹鲜根丙酮浸提液进行4次层析,每次层析后获得的流分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培养,测定菌落直径与孢子萌发率,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最佳流分,然后通过GC-MS对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中化感物质进行鉴定... 为探明西芹鲜根中化感物质成分,利用柱层析法对西芹鲜根丙酮浸提液进行4次层析,每次层析后获得的流分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培养,测定菌落直径与孢子萌发率,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最佳流分,然后通过GC-MS对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中化感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次层析最佳流分均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作用,第4次层析获得的最佳流分(RA3246、RA3344、RA9889、RA91064)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化感抑制效果[相对于第4次层析丙酮对照(ACK4)]分别升高至28.69%、37.83%、42.44%、33.83%,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升高至50.72%、50.66%、55.02%、59.37%。通过GC-MS共鉴定出有机酸、酚、醇、酯类、杂环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6类12种化感物质,分别为3-羟基扁桃酸、硫代乙醇酸、2,4-二叔丁基苯酚、十二烷醇、2-甲基-2-丙烯酸十三烷酯、2-丙烯酸十二烷基酯、2-丙稀酸十五烷基酯、二甲基环己酯、3,4-环氧呋喃、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Z)-9-十八烯酸酰胺和二丁氨腈。研究获得结果可为利用西芹提取物防控黄瓜枯萎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芹鲜根 丙酮浸提物 层析流分 黄瓜枯萎病菌 化感作用 孢子萌发抑制率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黄根须腹菌γ-acti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峥嵘 王琚钢 +2 位作者 邰丽华 白淑兰 牛艳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5,共6页
以油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即浅黄根须腹菌为对象,用简并PCR法和RACE技术分离其γ-肌动蛋白基因(Rl-act)的全长cDNA序列。该全长序列为1 339 bp,包含一个1 1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95 bp,3&... 以油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即浅黄根须腹菌为对象,用简并PCR法和RACE技术分离其γ-肌动蛋白基因(Rl-act)的全长cDNA序列。该全长序列为1 339 bp,包含一个1 1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95 bp,3'UTR长度116 bp。Port Param软件在线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所编码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5.01,相对分子质量为94.929 kD,具有真菌γ-actin基因3个保守特征序列。Blast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Rl-act序列与12种担子菌actin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与同为外生菌根真菌的双色蜡蘑actin的亲缘关系最近。Rl-act基因在不同碳源及磷水平培养条件下表达量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基因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根须腹菌 肌动蛋白 CDNA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景莲 任琴 +3 位作者 白淑兰 贾学文 王琚钢 闫志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84,共4页
对分离自虎榛子根际的几株真菌,通过液体纯培养法获得其代谢产物,设计不同浓度后施加到播种60天后的油松苗基质中,探讨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属的菌株(P3)和葡萄穗菌属菌株(S1)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 对分离自虎榛子根际的几株真菌,通过液体纯培养法获得其代谢产物,设计不同浓度后施加到播种60天后的油松苗基质中,探讨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属的菌株(P3)和葡萄穗菌属菌株(S1)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其作用增强;相反,青霉菌属的菌株(P1)对油松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胶帚霉属菌株(G1)和青霉菌属的菌株(P2)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有促进作用的菌株(P3、S1)均含有较高的油酸甲酯、9-油酸(E)、9,12-十八碳二烯酸(Z,Z)、9-十八烯酸酰胺、六氢化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等化合物,而具有抑制作用的P1菌株则含有较高的番茄黄素和大戟二萜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虎榛子 化感效应 根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庄绣线菊AMF多样性及季节变化分析
4
作者 朱艳育 峥嵘 +3 位作者 段国珍 邵东华 王琚钢 白淑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7-83,89,共8页
为探讨内蒙古大青山土庄绣线菊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规律,分别于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采集土庄绣线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F孢子,运用形态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 为探讨内蒙古大青山土庄绣线菊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规律,分别于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采集土庄绣线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F孢子,运用形态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AMF侵染强度、丛枝丰富度、孢子密度、种的丰富度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的差异,4个指标均显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3个季节共分离出AMF10属44种,包括2个未知种,其中Rhizophagus、Funneliformis和Glomus为3个季节的共有优势属,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Funneliformis mosseae为3个季节的共有优势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全N和速效P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K呈显著正相关。丰富度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碱解N呈显著正相关。土庄绣线菊根际AMF季节变化与植物物候一致,并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庄绣线菊 丛枝菌根真菌 ( AMF) 季节变化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晓敏 王琚钢 +2 位作者 马智玲 严程明 陈吴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9-255,共7页
该文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性结晶紫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前处理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高速离心,... 该文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性结晶紫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前处理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高速离心,冷冻除脂后,将上清液直接注入m-PFC小柱净化,净化一步完成,试剂用量少,净化过程直接吸附杂质,无需活化淋洗洗脱,无需浓缩,单个样品净化时间小于1 min。结果表明,4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在0.1~6.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5μg/kg,定量限为0.2μg/kg。在0.5、1、2、10μg/kg这4个添加水平下,方法平均回收率均在71.1%~8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4%。与传统前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灵敏度高等优点。该研究为孔雀石绿及其结晶紫在水产品中的残留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可为建立更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滤过型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水产品 孔雀石绿 隐性孔雀石绿 结晶紫 隐性结晶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