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仙湖流域典型农田土壤质量状况及烟草种植障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勇贤 梁强 +3 位作者 周勇 陈志清 王火焰 黄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以云南抚仙湖北岸澄江市约1130 hm^(2)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评价了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并进一步利用空间分析、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烟草种植的主要土壤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 以云南抚仙湖北岸澄江市约1130 hm^(2)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评价了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并进一步利用空间分析、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烟草种植的主要土壤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偏黏(平均黏粒含量496.7 g/kg)、偏碱(pH均值7.45)、有机质含量较高(均值28.55 g/kg)、大中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也整体偏高(水解性氮均值119.10 mg/kg、有效磷均值68.85 mg/kg、速效钾均值208.44 mg/kg、有效锰均值28.14 mg/kg),但各土壤性质在空间上变异较大。土壤基础地力、人为施肥管理、质地、酸碱性、有效锰是影响该地区土壤肥力的主要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可通过有机质、速效钾、黏粒、pH、有效锰等指标进行评价,并指导烟草种植的土壤管理。烟草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性质、烟草养分需求,结合土壤养分空间变异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空间变异 烟草种植 土壤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菊花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
作者 一帆 陈小琴 +6 位作者 李词周 赵百海 查玉婕 谢保光 姜超强 王火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点对点调查取样法在安徽省亳州市菊花种植区采集了116个代表性样点的植株与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土壤理化指标中筛选出8个指标:有机质、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构建了最小数据集(MDS)... 采用点对点调查取样法在安徽省亳州市菊花种植区采集了116个代表性样点的植株与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土壤理化指标中筛选出8个指标:有机质、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构建了最小数据集(MDS),并依据MDS各指标与菊花各生长指标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利用MDS和IFI探讨了各土壤肥力因子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菊花种植土壤总体呈弱碱性,保肥性好,盐度较低,有机质偏低,大中量养分基本充足,但微量养分相对缺乏。土壤综合肥力适中(70.69%的样点IFI分级为中等),而微量养分是土壤综合肥力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总体来看,IFI较高的土壤更有利于菊花生长发育和高产,菊花偏好养分供应量充足、保肥性较好的中性土壤,随施肥带来的过量的硫可能对菊花生长和产量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土壤肥力 最小数据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料在土壤中转化过程的交互作用 Ⅱ.硫酸铵在水稻土中的转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火焰 周健民 +3 位作者 陈小琴 杜昌文 李寿田 董彩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7,共8页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Ca(H2PO4)2和KCl对(NH4)2SO4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a(H2PO4)2对(NH4)2SO4转化的影响较小。Ca(H2PO4)2对未施氮土壤中硝化作用的正效应,以及对施氮培养前期土壤中硝化作用的负效应可能与土壤pH的变化有...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Ca(H2PO4)2和KCl对(NH4)2SO4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a(H2PO4)2对(NH4)2SO4转化的影响较小。Ca(H2PO4)2对未施氮土壤中硝化作用的正效应,以及对施氮培养前期土壤中硝化作用的负效应可能与土壤pH的变化有关。施用KCl显著影响供试水稻土中(NH4)2SO4的转化,主要表现为:(1)施钾导致培养初期土壤中水溶性铵的增加与交换态铵的减少,与铵钾的代换作用有关,培养后期这两种形态铵的共同增加则与钾抑制硝化作用有关。(2)施钾既显著地抑制了氯化钠提取过程中土壤铵的释放,也抑制了培养过程中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施钾对风干土样水溶性铵的影响与鲜样中不同,也与施钾抑制土壤风干过程中铵的释放有关。(3)钾铵同时施用,施钾促进了铵的固定。(4)施钾显著抑制了硝化作用,本文实验条件下,其直接作用机制可能并不是钾抑制了土壤中固定态铵的释放。单施钾肥会显著降低未施氮土壤中无机氮的有效性。由以上结果推测,氮钾肥配施将不仅有利于减少硝态氮的淋洗和反硝化脱氮作用,而且可增强土壤中铵的缓冲能力。这也表明土壤中钾对铵态氮肥转化的影响,可能是生产实践中氮钾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稻土 钾肥 氮钾 施用 肥料 硝化作用 (NH4)2SO4 中转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四苯硼钠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火焰 朱树国 +3 位作者 周健民 吴礼树 杜昌文 陈小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著促进四苯硼钠对土壤中非交换性K的提取。研究初步提出的一种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测定方法,从12种土壤中提取的K量分别为各土壤常规缓效K值的2.3~7.4倍。当土壤添加100~2500mg/kg的外源K后,12种土壤中用该法测定的K素变化的回收率绝大多数在90%~110%之间,平均为101.9%±8.2%,说明改进后的四苯硼钠法将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K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四苯硼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被引量:78
5
作者 王火焰 周健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目前人们提到的我国肥料利用率数据都是基于常规公式获得的当季肥料表观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认定我国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本文提出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养分真实利用率是作物吸收的养分占种植作物消耗的养分比例。养分来源既包... 目前人们提到的我国肥料利用率数据都是基于常规公式获得的当季肥料表观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认定我国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本文提出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养分真实利用率是作物吸收的养分占种植作物消耗的养分比例。养分来源既包括施用的各种肥料养分,也包括土壤贮存的养分,其公式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施肥量-土壤养分的盈亏量)。养分真实利用率也可采用100%减去养分的损失率来计算,因各种途径未被作物吸收利用并离开耕层土壤的养分才是损失,而贮存在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则不能算作损失。我国耕地土壤肥力的维持和作物吸收的养分都主要来自于各种肥料,因而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基本等同于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利用这一新的公式,我国的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无论是当季还是长期利用率都将远远高于当前文献报道的数据。新的算法获得的肥料养分利用率直接与肥料养分的损失率相对应,将有利于揭示肥料对粮食生产的实际贡献率和损失率,并推动土壤肥力的培育目标及施肥策略与养分损失率相对应,促进施肥技术向减少肥料损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片面地提高目标不太明确却广泛使用的肥料表观利用率。未来大田作物的施肥量并不需要高度依赖测土施肥,而应主要依赖于作物生长对养分的消耗量和养分损失率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损失率 施肥技术 氮肥 磷肥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区施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的关键和必需措施 被引量:96
6
作者 王火焰 周健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当前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多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进行了简评,对我国肥料养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肥料向环境的迁移损失是肥料养分低效的根本原因,而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吸附固...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当前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多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进行了简评,对我国肥料养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肥料向环境的迁移损失是肥料养分低效的根本原因,而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吸附固定总体上不会导致肥料养分利用率下降。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低主要因大部分肥料养分分布于根系不能高效吸收的土体范围而致。根据土壤中肥料养分迁移扩散能力有限、作物根系高效吸收养分的土体范围有限以及养分供应浓度(强度)直接决定养分吸收效率等研究结论,本文论述了根区施肥是未来大幅度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的必然和关键措施。并对根区施肥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根区施肥的适用条件和未来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施肥技术 根区施肥 养分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硼钙营养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火焰 运华 吴礼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9-65,共7页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硼钙水平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硼钙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硼、低钙时,油菜生长异常,增加硼、钙供应促进了油菜生长。加硼不仅提高了植株吸硼量,也促进了钙的吸收,并有利于钙向顶叶的分配;加钙...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硼钙水平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硼钙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硼、低钙时,油菜生长异常,增加硼、钙供应促进了油菜生长。加硼不仅提高了植株吸硼量,也促进了钙的吸收,并有利于钙向顶叶的分配;加钙促进了植株吸收钙,也增加了硼的吸收,并提高了硼在顶叶中的比例。硼钙的相互促进作用因品种和硼钙条件而异:硼利用效率低(对缺硼敏感)的品种在较高硼、较低钙的浓度范围内,而硼利用效率高(对缺硼不敏感)的品种在较低硼、较高钙的浓度范围内有相互促进作用;超出相应的浓度范围,两者则有相互抑制作用。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具有不同的钙营养适应性:硼效率低的品种,较耐高硼,对缺钙或钙过量都表现敏感;硼效率高的品种,不耐高硼,但对缺钙或钙过量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硼效率 硼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悬浮细胞的硼钙营养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火焰 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培养基中硼钙营养水平变化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悬浮细胞生长及硼、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硼营养显著促进了悬浮细胞的生长 ,钙对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因硼供应状况和品种而异。两品种间差异...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培养基中硼钙营养水平变化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悬浮细胞生长及硼、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硼营养显著促进了悬浮细胞的生长 ,钙对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因硼供应状况和品种而异。两品种间差异表现为 ,低硼的抑制效应、高硼的促进效应以及较高钙的抑制效应都是硼低效 (对缺硼敏感 )品种Bakow(原代号 9141,曾用代号 0 1)比硼高效 (对缺硼不敏感 )品种特早 16 (原代号 9118,曾用代号 0 3)明显。增硼显著降低悬浮细胞的钙含量 ;镁含量因增硼先上升而后下降。增钙对悬浮细胞中硼含量无显著影响 ,硼钙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硼效率 甘蓝型油菜 硼营养 钙营养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火焰 运华 周建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352,共9页
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中的矿质营养效应以及有关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植物营养领域等问题 ,以期为细胞水平植物营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植物营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烟区土壤钾硫含量及烟叶增钾降硫研究
10
作者 李长权 仕海 +3 位作者 尚军 李冬雪 王火焰 卢殿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33-37,44,共6页
为了探明六盘水烟区的土壤钾硫含量,实现烟叶增钾降硫优质生产,于2021年对盘州、水城和钟山等植烟区0~20 cm耕层土壤进行了土壤pH值、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镁含量及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分析,并于2021年5月在盘州设置了硅基钾肥不同比... 为了探明六盘水烟区的土壤钾硫含量,实现烟叶增钾降硫优质生产,于2021年对盘州、水城和钟山等植烟区0~20 cm耕层土壤进行了土壤pH值、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镁含量及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分析,并于2021年5月在盘州设置了硅基钾肥不同比例替代硫酸钾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六盘水烟区土壤pH值、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镁含量及土壤有效硫含量分别为5.9、302.2 mg/kg、186.1 mg/kg和44.7 mg/kg;与常规施肥相比,硅基钾肥替代1/4硫酸钾的处理可提高烟叶产量19.9%,明显提高烟叶钾、镁含量,降低硫含量,烟叶内部成分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养分含量 烟叶增钾降硫 贵州六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 被引量:82
11
作者 李寿田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8-914,共7页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P(水土比为 2 0∶1 )并利用连续提取法 ,对三种土壤P的固定特征以及磷的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对P的固定能力高于潮土 ,而潮土高于水稻土 ,在加入P量为 2 97gkg- 1土壤的条件下 ,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量分别为...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P(水土比为 2 0∶1 )并利用连续提取法 ,对三种土壤P的固定特征以及磷的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对P的固定能力高于潮土 ,而潮土高于水稻土 ,在加入P量为 2 97gkg- 1土壤的条件下 ,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量分别为 2 84gkg- 1、2 5 3gkg- 1和 2 0 8gkg- 1。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率则随着加入P量的增加而降低。在P的释放研究中 ,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 ,P的释放量减少 ,并在提取 8次后 ,以后各次P的释放量不发生显著变化。三种土壤中 ,水稻土P的最大释放量 (1 2 4 0 7mgkg- 1)显著高于红壤 (60 46mgkg- 1)和潮土 (1 9 74mgkg- 1) ,水稻土P的总释放量 (1 6次 )也大于红壤和潮土 ,三种土壤P的总释放量分别为 2 0 6 0 2 (1 98gkg- 1土壤P处理 )和 2 71 91mgkg- 1(2 97gkg- 1土壤P处理 )、1 0 0 48和2 60 5 3mgkg- 1、1 1 6 0 6和 1 3 1 91mgkg- 1。三种土壤P的释放率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并逐渐达到稳定。水稻土的释放率显著高于红壤和潮土。水稻土和潮土中 ,1 98gkg- 1土壤P处理的土壤P的释放率高于2 97gkg- 1土壤P处理的土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固定特征 释放量 释放率 连续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氮肥对水稻土中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杨锚 王火焰 +2 位作者 周健民 胡承孝 杜昌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2-1207,共6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土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对供试水稻土中镉的转化有显著影响。施用尿素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溶态镉和有效态镉的含量;施用铵态氮肥则显著提高了两种形态镉的含...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土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对供试水稻土中镉的转化有显著影响。施用尿素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溶态镉和有效态镉的含量;施用铵态氮肥则显著提高了两种形态镉的含量,且氯化铵的作用大于硫酸铵;施用硝酸钙显著提高了水溶态镉含量,但对有效态镉影响较小,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淹水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6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尿素对两种形态镉的抑制效应逐渐转为正效应,硝酸钙对水溶态镉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而铵态氮肥对两种水分条件下两种形态镉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淹水处理较60%田间持水量使土壤两种形态镉含量下降,随时间延长该效应更加明显。不同氮肥和水分状况对土壤水溶态镉的影响较有效态镉更加突出。不同氮肥影响土壤镉变化的主要机制不是铵离子的直接作用,而是土壤pH的变化,pH对水溶态镉的影响效应远远超过对有效态镉的影响。一定条件下,氯离子对水溶态镉的影响效应不及pH大,但对有效态镉的影响氯离子较pH的作用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土 转化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40
13
作者 马成玲 王火焰 +2 位作者 周健民 杜昌文 黄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1-755,共5页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常熟市)部分企业周围农田土壤中(Cr、Cu、Zn、Pb、As、Hg和Cd)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耕层土壤(0 ̄20cm)重金属含量...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常熟市)部分企业周围农田土壤中(Cr、Cu、Zn、Pb、As、Hg和Cd)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耕层土壤(0 ̄20cm)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亚耕层(20 ̄40cm),说明在耕层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富集趋势。总体上看,常熟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是西南部较东北部高。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调查区域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Hg>Cu>Cd>Zn>Pb>As>Cr。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可以看出,综合污染指数为0.93,属警戒等级,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尚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污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感作用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寿田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杂草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而大量施用除草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杂草抗药性。利用植物相互间化感作用控制杂草非常有效,抑草植物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并与杂草竞争生存环境,进而对杂草发芽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轮作、耕作等措施影响植... 杂草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而大量施用除草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杂草抗药性。利用植物相互间化感作用控制杂草非常有效,抑草植物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并与杂草竞争生存环境,进而对杂草发芽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轮作、耕作等措施影响植物残茬化感物质的释放,造成抑草效果不同。化感育种是解决杂草危害的最有效途径,可使植物具有对杂草抑制作用的化感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应用 杂草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化感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对磷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干方群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董元华 刘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447-453,共7页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由于粘土矿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尤其是改性后的粘土矿物吸附效果更为显著,利用粘土矿物对磷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就粘土矿物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以及粘土矿物在含磷...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由于粘土矿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尤其是改性后的粘土矿物吸附效果更为显著,利用粘土矿物对磷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就粘土矿物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以及粘土矿物在含磷水体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归纳、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改性 吸附 水体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厂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杭小帅 王火焰 +2 位作者 周健民 杜昌文 陈小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33-2138,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苏南某电镀厂附近旱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Zn和Cu的全量与DTPA提取态含量形成明显以电镀厂为中心的扩散梯度分布,皆随距电镀厂...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苏南某电镀厂附近旱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Zn和Cu的全量与DTPA提取态含量形成明显以电镀厂为中心的扩散梯度分布,皆随距电镀厂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其中Zn的全量由最高值1305mg.kg-1降至最低值273mg.kg-1。由于电镀厂重金属污染物的作用,研究样点表层土壤Zn的浓度逐年增加,土壤Zn含量明显高于前期研究结果,且都达到污染水平,最高超标4.2倍,表明近年来Zn向土壤的扩散速度较快。研究区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提取态Zn呈显著正相关(P=0.016),表现为激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脱氢酶的活性与土壤重金属Zn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研究区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脱氢酶的活性不能用来指示土壤Zn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过氧化氢酶 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一钙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 被引量:19
17
作者 金亮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肥际是肥料与土壤接触后肥料养分浓度很高、肥料与土壤组分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P肥肥际反应尤为强烈,其过程对肥料P在土壤中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钙(MCP... 肥际是肥料与土壤接触后肥料养分浓度很高、肥料与土壤组分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P肥肥际反应尤为强烈,其过程对肥料P在土壤中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钙(MCP)在石灰性潮土肥际的形态转化及肥料P的迁移。结果表明,MCP施肥31天后,肥料P的迁移距离达45mm。MCP异成分溶解导致约30%的肥料P残留在原施肥点;另有约70%进入土壤。无机P形态分级结果显示,进入土壤的肥料P仍保持较高的有效性,且主要以磷酸钙盐存在。其中,近10%仍以水溶态(WE-P)存在,近35%转化为Ca2-P,近35%转化为Ca8-P,近15%转化为AI-P,约5%转化为Fe-P,仅不足1%转化成O-P,而Ca10-P没有明显变化。肥际(0~2mm)新增各形态含P矿物中,Cas-P所占比例显著增加,O-P的比例略有增加,其他形态P的比例相应减少。MCP施肥后土壤WE-P和Ca2-P的分布呈明显的分段特征,即由自施肥点开始的快速线性下降阶段和随后的缓慢线性下降阶段构成,其他形态的P的分布也有肥际集中分布特性,使得进入土壤的肥料P90%左右集中在不足一半的扩散距离内。MCP施肥引起肥际土壤pH显著下降,对肥际碳酸盐及铁、铝矿物溶解破坏作用极为显著,特别是2mm内碳酸盐被完全分解。土壤CaCO3溶解释放的Ca2+是进入土壤的肥料P转化固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伴随的Ca2+,肥际铁、铝矿物溶解释放出的Fe3+、Al3+对P的固定也有重要贡献。MCP对土壤矿物的溶解破坏及其异成分溶解作用是石灰性土壤中该肥料有效性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磷酸二氢钙 肥际 迁移 转化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区一次施氮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和原理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晓伟 陈小琴 +4 位作者 王火焰 卢殿君 周健民 陈照明 朱德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8-875,共8页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量大,农民习惯氮肥表面撒施,氮肥通过氨挥发以及径流等途径损失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迅速,省时省力、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亟待探索和推广。大田条件下,在环太湖水稻高施氮区,比较常规...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量大,农民习惯氮肥表面撒施,氮肥通过氨挥发以及径流等途径损失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迅速,省时省力、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亟待探索和推广。大田条件下,在环太湖水稻高施氮区,比较常规氮肥用量下(225 kg/hm2)的农民习惯分次施用(40%︰30%︰30%分次施用)与根区一次施用(偏根系5 cm,土表下10 cm穴施)两种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种植水稻的前提下,习惯施氮处理表层土壤NH_4^+-N最高,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各层养分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根区一次施氮可显著提高施肥点周围土壤中的NH_4^+-N含量及其贮存时间,施肥后30,60和90 d,根区施氮处理NH_4^+-N最高值分别达到542.6、412.1和39.8 mg/kg。且根区一次施氮处理施肥点周围土壤高NH_4^+-N含量至少可保持60 d。种植水稻后,相对习惯分次施氮而言,根区一次施氮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数、各器官的氮含量、氮积累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根区一次施氮处理水稻氮积累量高达196.7 kg/hm2,相对习惯施氮增加34.9%。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达到59.8%(差值法)和42.5%(15N标记法),相对习惯施肥分别增加22.6和30.6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由分次施用的73.0%下降到29.7%。根区一次施氮显著增加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贮存时间,降低肥料养分损失的风险,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是一种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值得进一步研发施肥机械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水稻 根区施肥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壤土包膜尿素释放期与小麦适宜施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永哲 陈长青 +4 位作者 尚健 王火焰 周健民 陈照明 刘晓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12,共8页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并各设置三种施肥方式处理:播种行下方12 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3 cm深5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10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T1、T2、T3)。小麦成熟期测定各小麦秸秆和籽粒产量与干物质分配,测定氮素吸收量。【结果】三种包膜尿素中,施用PCU60增产效果最好,其侧施处理优于种下深施,其中T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为8661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6.5%。PCU60 T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53.7%,较习惯施肥提高17.3%,差异显著。PCU90各处理较习惯施肥均减产且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高,不适合当地使用。【结论】在砂土基质下,PCU60在播种行侧方3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可替代尿素分次施用,降低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包膜肥料 施肥位置 尿素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中硼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杜昌文 运华 +1 位作者 徐芳森 王火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采用硼高效 (95 89,95 90 )和硼低效 (9141,95 10 5 )甘蓝型油菜品种各 2个及其 4个杂交种 (95 10 5× 95 89,95 10 5× 95 90 ,9141× 95 89,9141× 95 90 )作试材 ,研究了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及其F1代花期各部... 采用硼高效 (95 89,95 90 )和硼低效 (9141,95 10 5 )甘蓝型油菜品种各 2个及其 4个杂交种 (95 10 5× 95 89,95 10 5× 95 90 ,9141× 95 89,9141× 95 90 )作试材 ,研究了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及其F1代花期各部分叶片中硼的形态。结果表明 ,在B2 (0 .35mg/kg)处理下 ,硼高效品种上叶 ,中叶 ,下叶和花中水溶态硼含量和束缚态硼含量低 ,半束缚态硼含量高 ,而硼低效品种 3种硼形态的含量则与此相反 ;F1代基本居于二者之间 ,且趋向于高效品种 ;在B1(0 .2 0mg/kg)处理下 ,各叶片和花中各硼形态含量也呈现类似的特征 ,但存在例外 ,尤其在花中。B1和B2处理下 ,除B1处理上叶外 ,硼高效品种和F1代的花和叶片中水溶态硼和束缚态硼相对含量较低 ,半束缚态硼相对含量较高 ,硼低效品种与此相反。建立了硼形态之间的相互平衡关系 ,并把这种平衡关系同硼效率联系起来 ,表明硼形态和硼效率存在密切关系 ,可望由此揭示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硼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硼形态 平衡关系 硼效率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