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奚人萧裕与海陵王的关系——兼释复辟辽朝活动的失败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淑英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55-59,共5页
奚人萧裕与海陵王的关系——兼释复辟辽朝活动的失败王淑英奚族萧裕是海陵王身边的重要人物,对该帝王的影响时间较长而且深刻。二者结成“生死与共”的关系。其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后来萧裕复辟辽朝的活动,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段历史某些... 奚人萧裕与海陵王的关系——兼释复辟辽朝活动的失败王淑英奚族萧裕是海陵王身边的重要人物,对该帝王的影响时间较长而且深刻。二者结成“生死与共”的关系。其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后来萧裕复辟辽朝的活动,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段历史某些变化之大端。对此,学术界始终没有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陵王 《金史》 完颜亮 辽朝 民族关系 重要人物 奚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北方民族史 《归潜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塬免耕的产量效应受降水特征和施肥显著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军 党翼 +8 位作者 赵刚 周刚 王淑英 李尚中 樊廷录 胡靖宇 鹤龄 张文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4-1704,共11页
【目的】在冬小麦-夏春玉米轮作体系,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西北雨养农业区耕作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西北旱塬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5年甘肃陇东旱塬设置的土壤耕作与培肥长期定位试验(3年冬小麦—1年春玉米)... 【目的】在冬小麦-夏春玉米轮作体系,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西北雨养农业区耕作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西北旱塬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5年甘肃陇东旱塬设置的土壤耕作与培肥长期定位试验(3年冬小麦—1年春玉米),主处理为传统耕作和免耕,副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农家肥(M)、氮磷配施(NP)和氮磷配施农家肥(NPM)。结合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分析,探究不同耕作与施肥处理下作物产量在不同降水年型的差异机制。【结果】降水年型、耕作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和玉米产量。无论何种降水年型或耕作方式,配施有机肥的NPM处理作物产量(冬小麦3441 kg/hm^(2),春玉米8991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并且NPM处理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在丰水年型更为明显。在丰水年型,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处理的作物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在干旱及平水年型下,免耕冬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下降了15.6%和25.7%,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下降了17.9%和4.6%;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下的冬小麦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年型分别下降了6.7%和17.0%,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在平水年型下降了24.0%。免耕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结论】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干旱及平水年型免耕虽然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但降低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根据降水情况选择耕作方式,提高西北黄土旱塬作物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垆土 传统耕作 免耕 施肥 冬小麦−春玉米轮作 土壤养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膜降解、保墒增温性能及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5 位作者 李尚中 张建军 赵刚 党翼 姜小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通过3年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降解、增温保墒性能及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苗期0-25 cm土壤温度动态和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明确生物降解膜在生产中对普通农用地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埋入土壤约30 d左右可以观测到降解效... 通过3年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降解、增温保墒性能及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苗期0-25 cm土壤温度动态和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明确生物降解膜在生产中对普通农用地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埋入土壤约30 d左右可以观测到降解效果,40 d以后开始快速降解,到80-90 d时降解可达到85%-95%,种植地膜玉米后,压入土壤或地膜上有土覆盖的部分同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而垄上的地膜在玉米收后绝大部分仍与常规膜一样保持完好;生物降解膜保墒性能达普通农用地膜的90.4%-95.4%;作物生育前期0-25 cm土层08∶30、14∶30和20∶30平均温度比普通农用地膜低0.85℃,比露地高1.91℃;生物降解膜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比裸地平作出苗提前5-9 d,成熟期提前11-12 d。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不能降解的普通农用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全覆盖双垄沟播 土壤温度 玉米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供氮能力的变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4 位作者 丁宁平 周广业 李利利 赵刚 张建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7-1495,共9页
【目的】本研究以36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全氮、碱解氮、微生物氮以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以期为黄土旱塬区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始于1979年,设6个施... 【目的】本研究以36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全氮、碱解氮、微生物氮以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以期为黄土旱塬区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始于1979年,设6个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秸秆还田加氮磷肥(SNP);单施农家肥(M);农家肥加氮磷(MNP),试验基本为4年冬小麦-2年春玉米的一年一熟轮作制。于每年作物收获后以20 cm为间隔分层采集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全氮、碱解氮、微生物氮以及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结果】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提高旱塬区农田耕层土壤氮的总贮量,M和MNP处理的耕层土壤全氮含量较试验开始时提高了34.0%和42.7%;长期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氮素养分的供应能力,SNP、M和MNP处理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比CK分别提高27.1%、34.2%和65.0%,比N处理提高了28.5%、35.7%和66.8%,比NP提高19.8%、26.5%和55.5%;长期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的活性库,SNP、M和MNP处理的耕层土壤微生物氮比CK分别提高了217.0%、147.6%、120.2%;SNP、M和MNP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土壤剖面中硝酸盐淋溶和深层累积,长期不施肥和单施化肥0-20 cm耕层NO_3^--N含量显著减少,相对MNP减少了58.3%~61.7%,长期单施氮肥土壤剖面深层硝态氮累积量最大在80-100 cm处硝态氮量达到23.98 kg/hm2,是NP处理的近7倍、MNP处理的51倍,长期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大幅度提高了0-20 cm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NO_3^--N向深层的转移,80-100 cm土层NO_3^--N含量不足0.5 mg/kg;长期单施氮肥0-100 cm剖面各层NO_4^--N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结论】长期施用农家肥、农家肥与氮磷肥配施、秸秆还田与氮磷肥配施既能增加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氮库,又能提高土壤中氮素养分的有效性和供应能力、扩大土壤有效氮的活性库,同时又可减少NO_3^--N向土壤深层的淋移和累积,使土壤中更多的NO_3^--N保留在耕层,耕层土壤矿质氮的蓄保能力增强,提高肥料利用率高,是黄土旱塬耕地质量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黑垆土 土壤氮素 硝酸盐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7 位作者 丁宁平 赵刚 张建军 李尚中 党翼 程万莉 唐小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8-1047,共10页
依托甘肃平凉定位试验(1979年—),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为黄土旱塬雨养农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参考。试验包括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秸秆还田加氮和隔年施磷(SNP)、单施农家肥(M)... 依托甘肃平凉定位试验(1979年—),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为黄土旱塬雨养农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参考。试验包括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秸秆还田加氮和隔年施磷(SNP)、单施农家肥(M)和农家肥加氮磷(MNP),种植制度为4年冬小麦-2年春玉米的一年1熟轮作制。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8年后,长期无磷投入(CK、N)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及磷活化系数比试验开始时下降,而施磷处理(NP、SNP、M和MNP)土壤全磷分别增加22.8%、14.0%、38.6%和56.1%,Olsen-P相应提高99.1%、48.4%、206.4%和375.6%,磷活化系数分别是开始时的1.7倍、1.3倍、2.2倍和3.1倍。随试验年限延长,CK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基本不变;N和SNP耕层土壤全磷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1.9 mg·kg^(-1)和2.6 mg·kg^(-1);NP、M和MNP处理呈增加趋势,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1.2 mg·kg^(-1)、1.9 mg·kg^(-1)和2.8 mg·kg^(-1)。CK和N处理Olsen-P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速率分别为0.03 mg·kg^(-1)和0.09 mg·kg^(-1);NP、SNP、M和MNP处理土壤Olsen-P呈增加趋势,年增量分别为0.29 mg·kg^(-1)、0.24 mg·kg^(-1)、0.46 mg·kg^(-1)和0.89 mg·kg^(-1)。作物产量与耕层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R^2=0.116 9,n=132;玉米R^2=0.332 4,n=54)。施磷处理(NP、SNP、M和MNP)玉米的磷肥回收率、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大于小麦,而生理效率小麦大于玉米;各处理磷肥效率4个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SNP>NP>MNP>M,玉米磷肥效率的4个指标都随试验年限延长而提高。M较MNP处理P投入减少了14.2%,小麦、玉米磷素效率降低14.3%~69.5%、0.8%~75.5%。总之,有机无机结合是黄土旱塬区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垆土 长期施肥 土壤磷素 磷肥回收率 磷肥利用率 磷肥农学效率 磷肥生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饼干制作工艺研究
6
作者 杜喜梅 张国强 +2 位作者 吴慧珍 刘烨 王淑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8期26-29,共4页
目的:以新鲜香椿芽和小麦面粉为原料,研发香椿饼干。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香椿饼干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评价香椿饼干的品质。结果:香椿饼干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及条件为:以100%低筋面粉计,小苏打0.8%、香... 目的:以新鲜香椿芽和小麦面粉为原料,研发香椿饼干。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香椿饼干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评价香椿饼干的品质。结果:香椿饼干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及条件为:以100%低筋面粉计,小苏打0.8%、香椿粉15%、糖粉15%、黄油30%;面火烘烤温度为180℃,底火烘烤温度为150℃,烘烤时间为10min。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香椿饼干具有香椿特有的清香,且外观整齐、口感松脆、组织细腻、甜味适中、风味浓郁。结论:本研究能够为香椿饼干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对于香椿饼干的深入研究和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提高香椿附加值,为后续香椿饼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饼干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即食营养片工艺研究
7
作者 杜喜梅 张国强 +2 位作者 刘烨 吴慧珍 王淑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以香椿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粘结剂、复合膨松剂等辅料,经过调糊、摊制、烘烤、干燥等工艺而制成香椿即食营养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香椿即食营养片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评价香椿即食营养片的品质... 目的:以香椿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粘结剂、复合膨松剂等辅料,经过调糊、摊制、烘烤、干燥等工艺而制成香椿即食营养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香椿即食营养片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评价香椿即食营养片的品质。结果:得到香椿即食营养片的最佳制作配比为:以香椿浆料100%计,CMC-Na 0.4%、海藻酸钠0.4%、甘油3%、面粉添加量6%;蔗糖2.5%、食盐0.6%、五香粉0.3%;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130min。结论: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香椿即食营养片保留了香椿原有的香味以及营养,可作为休闲食品,而更利于储存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即食营养片 正交试验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7 位作者 李利利 赵刚 张建军 李尚中 党翼 程万莉 唐小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5-162,共8页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盈亏 农学阈值 黑垆土 长期施肥 黄土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淑英 苌新明 +1 位作者 周秦蜀 许君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00-400,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约70%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对HP感染的诊断以往多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或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及病理切片银染色等,且均需内镜及胃粘膜活检术,为此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144例慢性胃...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约70%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对HP感染的诊断以往多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或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及病理切片银染色等,且均需内镜及胃粘膜活检术,为此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144例慢性胃炎患者空腹血清HP抗体,分析HP抗体阳性率与慢性胃炎的程度、是否伴胆汁反流、有无糜烂及与年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血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分析电合成苯甲醛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淑英 魏敏 +1 位作者 李贯良 李国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5-397,436,共4页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甲苯电合成产物中的苯甲醛和苯甲酸,研究了盐酸羟胺用量、苯甲醇和甲苯含量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盐酸羟胺的用量为理论值的1.5~3.0倍、苯甲醇和甲苯分别不超过苯甲醛含量的2.5和95倍时均不影响苯甲醛含量的测定...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甲苯电合成产物中的苯甲醛和苯甲酸,研究了盐酸羟胺用量、苯甲醇和甲苯含量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盐酸羟胺的用量为理论值的1.5~3.0倍、苯甲醇和甲苯分别不超过苯甲醛含量的2.5和95倍时均不影响苯甲醛含量的测定;苯甲醛和苯甲酸测定值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28%和1.17%,回收率分别为97.76%、9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苯甲酸 电位滴定法 电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淑英 张连荣 +2 位作者 徐希云 范玉贞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力需求状况,为医院管理人员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科室进...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力需求状况,为医院管理人员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科室进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58.65%。每日例均直接护理时间皮肤科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均P<0.05),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骨科比较,妇产科与骨科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均P>0.05)。间接护理时间各科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P、R测量,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患者登记,开诊前的准备,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3.82%。按门诊患者与护士100∶3的比例配比,6个科室缺编11人。结论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欠缺,应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增加护士配置,尤其皮肤科、妇产科及骨科等有较多治疗的科室,从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人力需求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淑英 常乐 +1 位作者 张水娟 文坡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07-116,128,共11页
以生态学系统理论和新地理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空间杜宾模型为研究模型,利用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域五年统计数据研究区域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一个地区的... 以生态学系统理论和新地理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空间杜宾模型为研究模型,利用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域五年统计数据研究区域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网络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所以区域创新能力辐射的范围是有限的;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创新群落、创新资源和经济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创新群落在空间上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会产生促进作用,而创新资源和创新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竞争效应,从而会使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绩效 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陈皮中九种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淑英 陈颖 杨昭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8-41,共4页
以甘草、陈皮两种中草药为代表,对原药、头煎及二煎残渣和浸汁、0.45μ膜分离的颗粒物及可溶态共七份样品中的Cu、Zn、Mn、Fe、K、Ca、Mg、B、P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初级形态分析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甘草 陈皮 微量元素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淑英 路苹 +3 位作者 建立 杨柳 杨凯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了1076个采样点,测定了其耕层(0~20cm)、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两个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了1076个采样点,测定了其耕层(0~20cm)、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两个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其剖面分布表现一定的表聚性;通过结构分析,耕层有机质和亚耕层全氮的理论模型采用球型模型拟合较好,耕层全氮及亚耕层有机质采用指数模型拟合较好,耕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小,变程分别为18.32和19.0km,亚耕层有机质和全氮的变程较大,分别为131.9和51.0km,它们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全氮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47例的临床与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淑英 张云书 +1 位作者 底代起 高长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830-831,共2页
关键词 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 神经病学表现 神经病学检查 肌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LiCs与CO_2碰撞中的振动-转动能量转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淑英 范雯萱 +3 位作者 高永明 白雪 戴康 沈异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60±73K[对LiCs(E=4300cm^(-1))]和550±61K[对LiCs(E=3700cm^(-1))]的低能分布,一个T_b=2380±261K[对LiCs(E=4300cm^(-1))]和1980±217K[对LiCs(E=3700cm^(-1))]的高能分布,低能分布属于弹性或弱非弹性碰撞,高能分布属于强非弹性碰撞.转动分布对LiCs能量是敏感的.但弹性与非弹性分支比基本是相同的.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测量了各J态的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它们仅弱依赖于LiCs激发能.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对不同LiCs能量基本一致,是振动-转动/平移弛豫轨道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转移 瞬时荧光测量 原生转动态分布 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 高振动激发Li CS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张金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RAPD技术对42份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了22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21条DNA带.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供试材料间RAPD标记欧氏遗传距离,并按Av-erage Linkage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2份... 采用RAPD技术对42份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了22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21条DNA带.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供试材料间RAPD标记欧氏遗传距离,并按Av-erage Linkage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2份材料可明显分为6类,第Ⅰ类有32份材料,其中国内材料21份、国外材料11份,分为A、B 2个亚类6个组;其余10份国外材料分属5个类,R2独立构成第Ⅲ类,并最后与其他各类合并,R2与各材料的遗传差异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舒宁对大鼠主动脉条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淑英 建刚 +2 位作者 李艳 路西明 吴银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脉舒宁降压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条测定脑脉舒宁对去甲肾上腺素(NE)、CaCl2的量效曲线以及对单剂量氯化钾所致收缩的影响。结果:脑脉舒宁能使NE、CaCl2的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压低,呈非... 目的:探讨脑脉舒宁降压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条测定脑脉舒宁对去甲肾上腺素(NE)、CaCl2的量效曲线以及对单剂量氯化钾所致收缩的影响。结果:脑脉舒宁能使NE、CaCl2的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压低,呈非竞争性拮抗;同时也可抑制高钾去极化引起的血管条收缩。结论:脑脉舒宁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与拮抗Ca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条 脑脉舒宁 降压 中药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养神茶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英 建业 +1 位作者 姚海燕 库宝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月养神茶的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开野实验法,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法以及兔脑电图记录法来观察月养神茶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证实有镇静作用,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明显延长睡... 目的:研究月养神茶的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开野实验法,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法以及兔脑电图记录法来观察月养神茶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证实有镇静作用,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时间;脑电图显示其主要增加非动眼睡眠,而对快动眼睡眠无明显影响。结论:月养神茶确有催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催眠 月养神茶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淑英 裴德华 《体育学刊》 2000年第5期88-91,共4页
以现代教学论思想为指导 ,在继承、改进、补充和完善现行体操技术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构建了四种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 。
关键词 技术课 体操技术 高校体育专业 传统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论 教育 单元教学 指导 实验 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