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RdRP蛋白多抗制备
1
作者 张春雨☆ 张春雨 +4 位作者 刘悦 张博轩 李小宇 宋景荣 王永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1,共5页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病毒复制和转录的核心酶。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RdRP的部分片段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旨在为TZSV的检测和诊断提供关键材料,并为...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病毒复制和转录的核心酶。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RdRP的部分片段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旨在为TZSV的检测和诊断提供关键材料,并为后续研究RdRP在病毒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病毒与宿主互作等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从TZSV染病番茄中扩增出大小为903 bp的TZSV RdRP-a片段,原核表达获得大小为36 kDa的重组蛋白;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获得的多抗血清效价可达到1∶128000;经Western blot鉴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TZSV-RdRP重组蛋白和天然TZ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RDRP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铁矿石安全风险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2
作者 郑佳莹 王永志 +1 位作者 代涛 董宇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基础原料,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铁矿石储量虽然可观,但矿石品位较低,贫矿多而富矿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我国铁矿石开采量逐渐增加,但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此外,矿山开采过程...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基础原料,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铁矿石储量虽然可观,但矿石品位较低,贫矿多而富矿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我国铁矿石开采量逐渐增加,但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此外,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了诸多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这使得铁矿石资源的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铁矿石安全风险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等,本文收集了2024年10月前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中文文献602篇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英文文献626篇,采用知识图谱对合作者、研究国家与机构、关键词聚类及时空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安全风险相关领域的全球发文量持续增加,中国在研究成果上占据优势,但与国外机构的合作相对较少。铁矿石开发和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重点。近年研究热点集中于铁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环境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和国家资源安全等。这些热点反映了该领域对铁矿石开发过程中安全、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高度重视。研究前沿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智能化矿山安全管理、绿色矿山开发和矿区环境修复、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标准体系、智能化技术等在铁矿石安全风险研究中的深度应用,实现对铁矿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精准预测和智能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资源安全 安全风险 综合利用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研制及性能评价
3
作者 王永志 杨阳 +4 位作者 徐光明 汤兆光 张雪东 孙锐 周燕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5-1664,共10页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土压计为参考,设计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对其感应精度、速率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①逐级加载离心加速度5g~50g试验下,各深度ESP-II和两种参考传感器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16%,6.70%,4.85%,三者沿深度拟合K_(0)优度系数R^(2)均≥0.9893。②脉冲荷载试验中ESP-II最大响应时间约7.8 ms,略优于两种参考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频响速率。③不同幅值正弦、地震等动荷载试验下,3种传感器测得土压力均呈一致增量趋势,K_(0)约由0.43~0.45增至0.51~0.56,与既有规律认识吻合。④离心机下降卸荷过程中,ESP-II测得时程表现良好连续性和光滑性,反映软接触式设计有利于保障土体与传感器良好接触和稳定响应。研究成果,初步证明了软接触式土压计适应于静、动力离心试验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 微型土压计 设计方法 软接触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算法与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影响
4
作者 王永志 贾仕林 +5 位作者 韩俊伟 王体强 张雪东 汤兆光 周燕国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6,共5页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同强度、频带的典型地震波为控制目标,探讨了有无迭代算法、柔性结构条件对离心机振动台的控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20~200 Hz频宽范围内,迭代算法对最大峰值误差、平均峰值误差、平均谱面积误差的影响可忽略。采用迭代算法前后平均峰值误差分别为5.90%,6.15%,平均谱面积误差分别为5.02%,4.94%。柔性结构对于加速度峰值≤7.5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有显著影响,尤其是80~150 Hz高频段;对于加速度峰值≥20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影响,在频宽20~120 Hz可忽略,但对于120~170 Hz频段的小幅值成分的复现能力影响不容忽略,逊于无柔性结构条件。同时,在无柔性结构条件下对比了不同负载、同一输入荷载的实测输出波,发现两输出波的峰值误差与谱面积误差均无明显差异,证明了离心机振动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提高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因素认识和改进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振动台 控制性能 迭代算法 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特征与预设变形的人工砂土变形图像生成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王永志 段雪锋 +3 位作者 陈苏 汤兆光 刘荟达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7-1056,共10页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是当前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重要变形测试技术,散斑图像作为其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的常用工具,是否反映真实土体图像特征和变形分析可靠性尚有待解答。以福建标准砂为样本,基于土体图像特征分析及与散斑图像对...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是当前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重要变形测试技术,散斑图像作为其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的常用工具,是否反映真实土体图像特征和变形分析可靠性尚有待解答。以福建标准砂为样本,基于土体图像特征分析及与散斑图像对比,提出了一种描述砂土图像和变形特征的人工图像生成方法,利用建立的4种变形坐标解析公式和生成序列变形图像,对国际代表性RG-DIC和PIVlab法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散斑图像与真实砂土图像在纹理、圆度、色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出的人工图像生成方法能有效控制土颗粒组分、圆度、色值等分布参数,反映了真实土体图像特征;生成的序列变形图像增加了时间变量和任意变形函数功能,为动态和复杂变形分析可靠性评价建立条件。散斑图像明显低估了RG-DIC和PIVlab法对土体变形的分析误差,原因为黑色背景、白色亮斑构成的纹理特征更具辨识性;RG-DIC法的分析准确性与稳定性明显优于PIVlab法,而不同变形条件下两种方法分析误差呈一致趋势,当剪应变≤10^(-3)时误差快速上升。研究方法与成果,为土体图像变形分析方法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 砂土变形 人工图像 参考基准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宏观灾害特征与若干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蒋伟 王永志 +5 位作者 袁晓铭 汤兆光 陈龙伟 聂桂波 李兆焱 张昊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s)6.2地震,与以往同等级地震相比,其表现出“同震重灾”特征和引发了特殊流滑地质灾害。通过现场震害调查、走访受灾群众和搜集地质资料及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本次地震的发震背景和孕育地质条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s)6.2地震,与以往同等级地震相比,其表现出“同震重灾”特征和引发了特殊流滑地质灾害。通过现场震害调查、走访受灾群众和搜集地质资料及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本次地震的发震背景和孕育地质条件,对比了宏观烈度分布特征及与仪器烈度差异,统计了不同民居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及所占比例,调查了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成因;踏勘了次生流滑灾害宏观特征,对揭示其成因与触发条件提出了若干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宏观与仪器烈度具有较为明显差异,原因主要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与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差异及烈度仪布设缺乏统一标准;强震观测记录地表加速度明显大于2021年漾濞M_(s)6.4地震,烈度Ⅵ、Ⅶ、Ⅷ区面积分别为2022年芦山M_(s)6.1地震的2.3、1.5、2.5倍,为造成同级地震重灾的一个重要成因;泥流掩埋摧毁房屋、炕头相连淋浴间隔墙倒塌及地震发生在深夜是造成本次地震人员伤亡重的重要因素。流滑区域长约3 km,前后高程差约85 m,总面积约39万m^(2),漫出地面约3 m高,塌陷区残留若干孤岛,其可能为长期农田灌溉、地下水体富集、地震主振方向与泥流运动和天然沟谷方向相同等外在因素和黄土湿陷、土体液化等内在机理综合诱发,具体成灾诱因、物理机制和触发条件需多种手段联合验证。调查证明,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房屋建设和既有建筑加固,强化农村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难知识,是减轻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调查 地震烈度 流滑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液-桩基LNG储罐地震离心模型试验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逯屹腾 汤兆光 +2 位作者 王永志 周中一 孙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79,共5页
LNG储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工程,正快速向超高容量、超大直径、半地下化趋势发展,并对抗震安全性要求极高。针对离心模型试验规格尺寸限制,提出一种以储罐自振周期、晃动周期和抗弯刚度为主要控制参数的LNG储罐试验设计方法,并... LNG储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工程,正快速向超高容量、超大直径、半地下化趋势发展,并对抗震安全性要求极高。针对离心模型试验规格尺寸限制,提出一种以储罐自振周期、晃动周期和抗弯刚度为主要控制参数的LNG储罐试验设计方法,并以原型为27万m3的大型储罐开展了相应动力离心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其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自振周期与规范计算值较为接近,误差为5.6%,验证了该试验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储液晃动频率与荷载幅值变化关系不大,主要与储罐形状、液面高度有关,储液晃动波高与荷载幅值呈现明显正相关;桩基础可以提升LNG储罐的安全性,相同荷载激励下,有桩储罐比无桩储罐晃动波高减小约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LNG罐 设计方法 自振频率 晃动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离心试验的柔性软接触土压计测试可靠性评价
8
作者 刘远鹏 汤兆光 +3 位作者 李雨润 王永志 朱耀庭 刘红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5-80,共6页
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选取线性误差、平均幅值误差、响应速率作为指标,基于隧道模型对柔性软接触新型土压计ESP-II和两种国际代表性传统土压传感器(PDA、EPL-D1)进行对比评价,验证新研发土压力计测量的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①静力... 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选取线性误差、平均幅值误差、响应速率作为指标,基于隧道模型对柔性软接触新型土压计ESP-II和两种国际代表性传统土压传感器(PDA、EPL-D1)进行对比评价,验证新研发土压力计测量的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①静力状态下,ESP-II、PDA、EPL-D1线性误差分别为19.36%,12.7%,21.0%,平均幅值误差为5.79%,48.2%,22.6%,证明ESP-II土压力计相比国际两种土压计具有较好静力测试性能。②动力荷载下,ESP-II、PDA、EPL-D1土压力计的平均响应速率分别为67.1,51.5,65.8 Hz,ESP-II的响应速率略高于其他两种土压力计,具有良好的响应频率;序列地震动荷载下ESP-II、PDA测得土压力与EPL-D1不同,呈现一致增量规律,而数值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土体具有较强结构性。③卸载过程中,3种土压力计测得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变化特征,PDA和EPL-D1土压力时程曲线产生了偏折、跳变现象,而ESP-II土压力时程曲线保持了较好数据连续性,一定程度说明软接触式设计能实现土压力计与土体的良好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离心模型试验 软接触式 土压力计 测试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土离心试验地基模型落雨法分层机制与数值模拟
9
作者 张旭东 王永志 +2 位作者 王体强 段雪锋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落雨法因其在模型制备过程与自然条件下砂土沉积过程相似,因而成为土工离心试验地基模型常用的模型制备手段,但是有关落雨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密实度控制,而对于分层现象关注较少,尤其宽级配土。针对宽级配土落雨法制备过程出现的分层... 落雨法因其在模型制备过程与自然条件下砂土沉积过程相似,因而成为土工离心试验地基模型常用的模型制备手段,但是有关落雨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密实度控制,而对于分层现象关注较少,尤其宽级配土。针对宽级配土落雨法制备过程出现的分层现象,利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落雨法制备过程分层现象的物理机制和出砂口落距、移动速度、宽度对分层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介质中,粗细颗粒不出现分层现象;而在非真空介质中,粗、细颗粒出现了分层现象,原因为非真空环境下粗、细颗粒下落过程中产生了相对速度差,内在机制为粗、细颗粒半径不同受到平均表面流体阻力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粒径颗粒分离现象;随环境介质密度的增加,粗、细颗粒在下落过程中更易于发生分离,出砂口落距、移动速度和流量对分层现象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雨法 宽级配土 PFC3D 分层现象 分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永志 董福慧 +2 位作者 钟红刚 王德龙 王萱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3-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34例和电针对照组35例,分别进行针刀、电针治疗,各治疗3周。治疗组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3-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34例和电针对照组35例,分别进行针刀、电针治疗,各治疗3周。治疗组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33±7.8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4.73±10.34)岁。治疗前、后分别对下肢生物力学、局部张力及压痛指数进行观察,按"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完成试验者共60例,治疗组经针刀治疗,其软组织局部张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4),治疗组患者步态稳定性明显强于对照组,压痛指数治疗组改善较大。在疗效评价上,治疗组治疗结果为优18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结论:针刀松解法可明显起到减张、镇痛作用,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优于电针对照组,且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针刀 疼痛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减张法对大鼠股薄肌受压迫后肌张力和神经末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永志 董福慧 +2 位作者 钟红刚 王德龙 王萱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2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肌张力的变化及肌组织内神经末梢形态学改变,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薄肌70kPa受压2h模型,6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压迫组和针刀组。除空白组6只外,其余54只大鼠左侧设为压迫组,右侧设为针刀组,分别...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肌张力的变化及肌组织内神经末梢形态学改变,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薄肌70kPa受压2h模型,6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压迫组和针刀组。除空白组6只外,其余54只大鼠左侧设为压迫组,右侧设为针刀组,分别给予单独压迫,压迫后小针刀针刺处理。于处理后第1、2、3天每组随机处死9只。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在不同拉伸比率下观察股薄肌张力曲线变化情况,同时,对肌组织病理及神经末梢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肌组织的张力在长时间临界压强下逐渐增加,压迫组股薄肌能量消耗比率与针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组织形态学发生相应病理改变,神经末梢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小针刀减张法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肌组织的张力增高,对整个肌组织材料持续集中的力学负荷起到了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肌张力 神经末梢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盒件拉深法兰区不均匀流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永志 杨玉英 金朝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盒形件及一些复杂形状的零件在拉深成形时,由于其形状的非轴对称性,变形沿变形区的周边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会造成各种形式的缺陷.利用开发的动力显式弹塑性有限元程序FEMStamping模拟了NUMISHEET'93国际会议的标准考题之一方盒形... 盒形件及一些复杂形状的零件在拉深成形时,由于其形状的非轴对称性,变形沿变形区的周边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会造成各种形式的缺陷.利用开发的动力显式弹塑性有限元程序FEMStamping模拟了NUMISHEET'93国际会议的标准考题之一方盒形件的拉深成形过程,分析了摩擦系数、压边力和凹模圆角半径等工艺参数及毛坯形状与尺寸对法兰变形区材料不均匀流动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改善方盒形件成形质量的一些工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盒形件 拉深成形 摩擦系数 法兰变形区 不均匀流动 成形质量 压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正消痛贴膏对兔耳软组织损伤影响的活体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永志 董福慧 +1 位作者 钟红刚 张万强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活体兔耳软组织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作兔耳软组织损伤模型,在第1、2、3周分为3组,每组10只兔耳,空白给药组和实验组兔耳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提取液,模型组外用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活体兔耳软组织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作兔耳软组织损伤模型,在第1、2、3周分为3组,每组10只兔耳,空白给药组和实验组兔耳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提取液,模型组外用生理盐水。采用显微放大、数字采集系统,红外测温仪及测厚仪等对用药后0、0.5、3、5h的兔耳软组织局部微循环血流速度、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观察第1~5天的兔耳局部肿胀程度。结果:空白给药组3h的血流速度加快,5h恢复正常。模型组3、5h的速度持续加快。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5h血流速度明显慢,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于3、4、5h明显缩小。结论:奇正消痛贴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损伤急性期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加快,防止进一步水肿及出血。在慢性期,能够有效地减小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与急性期比较,明显发挥消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消痛贴 软组织损伤 外治法 微循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振动离心机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永志 袁晓铭 孙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大型振动离心机作为代表岩土地震工程最高试验技术水平的新型尖端试验设备,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和日本各1台,而我国目前为空白,与我国严峻的地震形势、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与高速发展的工程建设不相匹配。文中概述了国际大型振动离心机建设... 大型振动离心机作为代表岩土地震工程最高试验技术水平的新型尖端试验设备,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和日本各1台,而我国目前为空白,与我国严峻的地震形势、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与高速发展的工程建设不相匹配。文中概述了国际大型振动离心机建设现状,通过跟踪现有两台大型振动离心机技术发展,分析比较了优缺点,研究了大型振动离心机设备设计关键技术。分析表明,振动台的振动容量和振动负载为振动离心机的核心技术指标,振动台为大型振动离心机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振动台设计的核心是电液伺服激振系统,决定了振动台的总体运行性能;振动台设计的要点是台体和动力源,分别决定着系统支承和动力的性能;离心机和振动台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多种因素需要协调考虑。同时,文中对其中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可为国内大型振动离心机设备设计提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振动台 设计原则 关键技术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永志 余以刚 +2 位作者 黄秀丽 肖性龙 吴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1-175,共5页
为研制出一种能够同时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对多种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筛选。实验优化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5g、葡萄糖2.5g、氯化钠35g、氯化锂0.5g、牛胆盐0... 为研制出一种能够同时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对多种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筛选。实验优化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5g、葡萄糖2.5g、氯化钠35g、氯化锂0.5g、牛胆盐0.1g、甘露醇2g、亚碲酸钾0.3mg,蒸馏水1000m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目标细菌在此共增菌培养基中均能快速生长,以103CFU/mL为初始菌浓,18h后菌浓能达到107CFU/mL,而非目标菌在此肉汤中的生长受到抑制。结果表明,此培养基可以用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共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共增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容量40gt大型动力离心机基础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永志 黄浩华 +2 位作者 袁晓铭 汪云龙 孙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7-213,共7页
振动容量达40gt和振动负载达1t的大型动力离心机国际仅2台,分属美国和日本,我国目前为空白,这与当前高速发展的土木工程建设和严峻的地震形势不相匹配。振动容量40gt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经验匮乏、设备组成庞大、振动扰力高、频率成分复... 振动容量达40gt和振动负载达1t的大型动力离心机国际仅2台,分属美国和日本,我国目前为空白,这与当前高速发展的土木工程建设和严峻的地震形势不相匹配。振动容量40gt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经验匮乏、设备组成庞大、振动扰力高、频率成分复杂,设备基础稳定性与下层空间形态目前尚存在争议。基于质阻弹理论和弹性半空间理论,考虑主体设备布局结构和设备基础振动荷载条件,建立两种基础振动分析模型,并分别就下层条形和圆形两种空间形态,对设备基础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空间形态均能满足基础振动稳定性要求,以往经验认为条形更稳定的认识有误;在同等共振峰值下,圆形空间能够提供更多设备安装和人员操作空间,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离心机 振动容量40gt 设备基础 振动模型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GIS支持下盐腔围岩三维计算模型的生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永志 盛业华 +2 位作者 周良辰 陈建忠 梁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57-1564,共8页
目前盐腔围岩蠕变模拟中计算网格生成多是理想化的,并没有充分利用真实探测数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计算模型生成方法。借助HalfEdge数据结构,基于研究区域边界、DEM(digital element model,数字高程模型)和钻井数据,构... 目前盐腔围岩蠕变模拟中计算网格生成多是理想化的,并没有充分利用真实探测数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计算模型生成方法。借助HalfEdge数据结构,基于研究区域边界、DEM(digital element model,数字高程模型)和钻井数据,构建了研究区域地层三维模型;基于声纳测腔数据构建了盐腔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拓扑检查与修正;将地层三维模型与盐腔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布尔运算,获取盐腔围岩三维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三维空间网格离散,得到盐腔围岩四面体网格单元,即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通过该方法构建的三维计算模型,可以为后期盐腔围岩蠕变数值模拟过程提供有效的计算网格,进而可以为盐腔的建造,尤其是安全合理地利用盐腔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IS 盐腔围岩 蠕变模拟 布尔运算 网格生成 三维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风力机叶片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永志 张卫民 +1 位作者 康传明 岳良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3-726,共4页
在对风力机叶片进行参数化描述的基础上,基于CATIA二次开发,采用VB语言实现风力机叶片的参数化建模程序。通过研究发现,风力机叶片造型的关键是确定生成叶片蒙皮的导线。实例表明,参数化建模程序运行稳定,执行效率较高,输出的模型可直... 在对风力机叶片进行参数化描述的基础上,基于CATIA二次开发,采用VB语言实现风力机叶片的参数化建模程序。通过研究发现,风力机叶片造型的关键是确定生成叶片蒙皮的导线。实例表明,参数化建模程序运行稳定,执行效率较高,输出的模型可直接用于结构分析,并为叶片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参数化建模 CATIA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离心试验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永志 王海 +1 位作者 袁晓铭 段雪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48-2154,共7页
土工离心试验优越性的基础在于建立模型与原型相同的应力条件与分布,认识模型与原型之间应力相似差异与表征参数对控制系统误差和优化设计参数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引入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和耦合动应力3个新概念与定义,对模型与... 土工离心试验优越性的基础在于建立模型与原型相同的应力条件与分布,认识模型与原型之间应力相似差异与表征参数对控制系统误差和优化设计参数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引入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和耦合动应力3个新概念与定义,对模型与原型之间应力差异特征、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分布应力采用应力误差描述,表征参数为模型高度H和最大半径maxR;当maxH/R≤0.3和0.15,可控制模型极限应力误差≤10%和5%。附加侧向应力由模型中心剖面向两侧宽度增大分布,由模型宽度b、有效半径efR和有效离心加速度efa决定大小;以100 kPa为标准,给出了不同离心加速度下有效半径与允许模型设计宽度关系。耦合动应力影响采用目标与额外应力比进行评价,以efR和角速度?为表征参数,给出了应力比以10%和20%为标准的efa-efR的临界关系曲线;当efa≥10g、efR≥4 m时,耦合动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提出的新概念、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改进设备、模型参数设计和推动量化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试验 应力相似 附加侧向应力 耦合动应力 设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通过足三里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永志 王安娜 +3 位作者 高雪松 杜仪 李丽 赵静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针刀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对应处理。检测各组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以及机械痛敏程度,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阈值,应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针刀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阿米替林组比较,针刀刺激足三里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在Open field行为学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中,小针刀组大鼠旷场水平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穿格次数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NLRP3和IL-1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小针刀组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可抑制大鼠海马NLRP3的表达,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肌痛共病抑郁大鼠的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海马内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足三里 肌痛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