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理性与引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1
作者 王永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自2018年以来,“双带头人”模式已发展为驱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策略;然而,在基层党建的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仍面临认知局限、方法匮乏、效果欠佳及创新不足等挑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切入,探究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自2018年以来,“双带头人”模式已发展为驱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策略;然而,在基层党建的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仍面临认知局限、方法匮乏、效果欠佳及创新不足等挑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切入,探究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的创新路径;剖析交往行为理论与“双带头人”实践间的深层关联,强调在实施该模式时应重视主体间性、语言沟通和共识达成,旨在强化党内民主氛围、提效决策过程、巩固团队的团结与执行力,并增强党支部书记的领导魅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工作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ICA算法的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去噪方法
2
作者 薛威 王永东 +3 位作者 柏文军 胡志豪 任雨桐 史林猛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为有效降低隧道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中噪声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去噪方法。将原信号依次在不同分解模态数K下进行VMD分解预处理,利... 为有效降低隧道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中噪声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去噪方法。将原信号依次在不同分解模态数K下进行VMD分解预处理,利用分量能量差参数θ分析确定模态数K,通过信噪比SNR选取最优的惩罚因子α值;在最佳参数K、α下,原始信号经VMD分解可获得一系列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为最大程度保留原信号真实成分,通过FastICA算法对IMF分量进行盲源分离,得到与IMF分量相同数量的ICA分量,将各个ICA分量进行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的随机性检测,准确区分并去除噪声分量,同时对低噪进行平滑处理。将处理后的ICA分量重构得到去噪后的振动信号。利用仿真信号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现有去噪方法对比得出:VMD-ICA算法的去噪信号波形和去噪效果指标均优于EMD和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实测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表明:VMD算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剔除信号中的干扰成分,而且能快速地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信号去噪 VMD-ICA算法 振动信号 FASTIC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二衬钢筋装配化螺栓的接头设计
3
作者 王永东 胡志豪 +3 位作者 任雨桐 薛威 史林猛 郑蓉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针对公路隧道二衬钢筋现场焊接、绑扎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大的弊端,基于直线型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及钢筋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得到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式.结合螺栓连接面极限承载力,以应力分布系数作为控制因素,将轴心压... 针对公路隧道二衬钢筋现场焊接、绑扎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大的弊端,基于直线型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及钢筋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得到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式.结合螺栓连接面极限承载力,以应力分布系数作为控制因素,将轴心压缩状态、大小偏心分界点以及纯弯状态时的最危险截面作为特征截面,控制钢筋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力以及螺栓连接面极限承载力在特征截面处的大小,得到连接面处螺栓的设计方法 .选取某隧道隧址围岩参数及其断面尺寸、支护参数,运用得到的螺栓设计方法进行螺栓选型并设计连接面处的螺栓分布,给出钢筋预制节段的划分方案,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二衬钢筋装配化螺栓的接头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骨架采用螺栓装配化预制连接后,二衬结构的应力进行了重分布,应力与变形的增长速率放缓,并逐渐稳定.最终,左拱肩和左拱脚处的应力分别降低58%和53%,位移量同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拱底螺栓连接面,应力相较提高,但由于螺栓的高承载性能,隆起量反而有所降低,充分发挥了螺栓的性能,实现了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二衬钢筋装配化 极限承载力 螺栓接头设计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平台形态学变换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以麦盖提县为例
4
作者 王永东 尼格拉·吐尔逊 +2 位作者 郑江华 王蕾 罗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目的】准确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与空间分布制图对于枣树种植区的管理极为重要,麦盖提县是新疆主要的枣树种植区,通过遥感技术快速提取枣树种植面积对麦盖提县的农业发展和相关辅助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遥感云计算平台探索遥感卫星... 【目的】准确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与空间分布制图对于枣树种植区的管理极为重要,麦盖提县是新疆主要的枣树种植区,通过遥感技术快速提取枣树种植面积对麦盖提县的农业发展和相关辅助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遥感云计算平台探索遥感卫星影像与“膨胀”“腐蚀”的形态学变换相结合的作物面积提取方法,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研究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分析平台,探索了基于枣树生育期的Sentinel-2影像与形态学变换相结合在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麦盖提县枣树种植面积达37800 hm^(2),主要分布在麦盖提镇周边区域,验证提取的枣树种植面积,Kappa系数达0.82。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和总体精度分别达82.4%、86.2%、84.3%。Sentinel-2遥感数据可以作为县域尺度枣树种植面积监测的重要数据源,“腐蚀”与“膨胀”相结合的形态学变换使提取的枣树分布与面积信息更接近实际。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可以高效地提取枣树面积信息,提高了信息提取效率,省去了影像下载、预处理等繁琐的本地处理工作。【结论】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影像提取研究区枣树面积37800 hm^(2),麦盖提县枣树种植在绿洲中部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麦盖提镇以北、以南区域,而在绿洲北部以西、以东区域也有枣树种植,相对稀疏,其他区域枣树种植比较零散。基于GEE云平台对提取结果进行形态学变换能提升研究区枣树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同时本研究探索了Sentinel-2影像在枣树作物的面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Sentinel-2遥感数据可以作为县域尺度枣树种植面积监测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Google Earth Engine 种植面积 提取 形态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纳图像处理技术的海底地形识别方法综述
5
作者 王永东 陈文锋 刘果 《电子质量》 2025年第4期27-34,共8页
海底地形识别是海洋勘测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其通过声纳成像技术实现海底地貌特征与结构的可视化解析。声纳系统通过主动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构建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图。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地形识别算法构建、分类... 海底地形识别是海洋勘测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其通过声纳成像技术实现海底地貌特征与结构的可视化解析。声纳系统通过主动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构建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图。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地形识别算法构建、分类模型优化及结果输出等关键环节。遵循该技术路线,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海底地形识别的整体流程,继而深入解析了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性与局限性,对比分析主流分类算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技术瓶颈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包括提升识别精度、优化算法效率及增强复杂场景适应性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特征提取 声纳图像 地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底地形识别
6
作者 王永东 陈文锋 刘果 《电声技术》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针对海底地形识别任务中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海底地形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收集到的海底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使其与CNN卷积层输入相适应,随后使用CNN进行识别与检... 针对海底地形识别任务中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海底地形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收集到的海底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使其与CNN卷积层输入相适应,随后使用CNN进行识别与检测。通过混淆矩阵对算法性能进行验证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NN的海底地形识别算法在识别与分类中的准备率都超过90%,错误预测率均低于10%,表明该算法具备应用于识别海底地形任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地形特征 深度学习 地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伯湖供水区水资源综合评价分析
7
作者 钱睿智 王永东 赵林林 《江苏水利》 2024年第6期37-39,43,共4页
基于定额法、供需平衡分析和水量平衡原理,分别从不同水平年邵伯湖供水服务范围内总需水量、典型年高用水期邵伯湖实际贡献水量、泡田期邵伯湖供水区极值需水量3个方面,分析邵伯湖供水区内基本水量需求,系统分析可供相关工程建设运行管... 基于定额法、供需平衡分析和水量平衡原理,分别从不同水平年邵伯湖供水服务范围内总需水量、典型年高用水期邵伯湖实际贡献水量、泡田期邵伯湖供水区极值需水量3个方面,分析邵伯湖供水区内基本水量需求,系统分析可供相关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及区域水资源利用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区 水资源评价 水量平衡 水平年 邵伯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扬州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变化分析
8
作者 刘平 王永东 +1 位作者 吴小伟 尹景伟 《江苏水利》 2024年第8期31-36,42,共7页
为研究扬州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综合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及离子比值法,对扬州市2014年和2020年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特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未发生明显变化,... 为研究扬州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综合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及离子比值法,对扬州市2014年和2020年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特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未发生明显变化,潜水阳离子以Ca^(2+)、Mg^(2+)、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_(3)^(-)为主;承压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_(3)^(-)为主。6年来水化学类型逐渐增多,种类更加多样化。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潜水还受到蒸发-浓缩作用影响,少数地区亦受到阳离子交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地下水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伯湖出入湖水量平衡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钱睿智 王永东 王亚宾 《江苏水利》 2024年第8期47-50,共4页
梳理邵伯湖水系、水利工程、湖泊地形、区域用水特点等情况,研究邵伯湖湖体水量交换的各水文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立邵伯湖水量平衡分析计算模型。选择区域基础用水的代表性较好及计算要素监测采集分析影响因素较少的时期开展邵伯湖环湖同... 梳理邵伯湖水系、水利工程、湖泊地形、区域用水特点等情况,研究邵伯湖湖体水量交换的各水文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立邵伯湖水量平衡分析计算模型。选择区域基础用水的代表性较好及计算要素监测采集分析影响因素较少的时期开展邵伯湖环湖同步水文测验,反映邵伯湖水量平衡状况,基于模型和要素监测可以反向推算出邵伯湖区间用水量,为区域水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误差分析 水资源配置 邵伯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的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建设
10
作者 宋旭 李宏斌 +3 位作者 单吉全 章瑞 王永东 许斌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油气田地面方案设计涉及的油气田类型、工程类型、设计专业、成果资料类型等众多,方案设计工作专业度高、难度大且复杂,方案设计质量过于依赖个人工作经验,存在方案成果共享、再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亟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以地... 油气田地面方案设计涉及的油气田类型、工程类型、设计专业、成果资料类型等众多,方案设计工作专业度高、难度大且复杂,方案设计质量过于依赖个人工作经验,存在方案成果共享、再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亟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以地面工程知识体系为基础,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融合技术构建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以实现智能检索、智能辅助设计、智能辅助审查等应用场景,自动推荐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周边环境、采标、相似工艺方案、审查要点、历史专家意见,自动抽提项目报告中的关键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主要工程量,智能推送对比分析结果等应用。通过在北一区断西东块二类抗盐聚合物产能建设项目方案和龙西地区塔21-4区块产能建设方案的试用验证,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可节约资料检索耗时,实现“一键即得”,提升自查自审质量、有效减少项目多轮审查频次,实现项目资料在线管理、共享应用,提高设计、审查工作效率超50%,有效提高方案设计审查工作质效。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可为类似油气田地面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地面方案设计 知识图谱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蒙顶山低山茶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永东 廖桂堂 +2 位作者 李廷轩 张锡洲 黄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共8页
亚热带低山区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分布区域,微量元素对茶叶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空间变异特性是实现低山茶园精确管理的基础。利用地统计学、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影响因素及多元素综合制图... 亚热带低山区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分布区域,微量元素对茶叶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空间变异特性是实现低山茶园精确管理的基础。利用地统计学、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影响因素及多元素综合制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蒙顶山茶园土壤四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具有相似性。四种元素均为指数模型,步长间距为120 m时变程为206~1860m,铁、锰和锌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在25.1%~49.6%之间],锰和铜在NE111o方向上具有相似的各向异性特征,铁和锌则具有各向同性的趋势。(2)主成分综合制图较好地反映了微量元素分布的总体规律。两种主成分均具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其插值图体现了微量元素特性沿坡面方向的带状变化特点,与半方差函数分析的结果完全吻合。(3)土壤条件对蒙顶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影响较大,而坡度是影响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地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微量元素 茶园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哈茨木霉H-13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永东 蒋立科 +2 位作者 岳永德 花日茂 江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研究了生防菌株哈茨木霉H-13固体发酵的条件,探索了碳源、氮源、磷酸盐、固料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麸皮、玉米粉按3:1比例配伍,固料比水为1:0.4(g ·mL^-... 研究了生防菌株哈茨木霉H-13固体发酵的条件,探索了碳源、氮源、磷酸盐、固料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麸皮、玉米粉按3:1比例配伍,固料比水为1:0.4(g ·mL^-1),蔗糖15%,蛋白胨1.5%,硝酸铵1%,磷酸二氢钾0.05%,NaH2PO4-Na2HPO4(0.5%~0.50%),接种量为9%(mL·g^-1);发酵温度为24℃~22℃~26℃,在此条件下发酵10d,产孢量高达1.0×10^10个·g^-1以上.固体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与液体相比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孢子含量高、易于保存和运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固体发酵 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咸水灌溉土壤盐渍化状况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永东 李生宇 +6 位作者 徐新文 雷加强 金小军 闫健 王强 邸鲲 彭慧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6-891,共6页
为了研究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林后土壤在咸水灌溉条件下的盐渍化状态,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林后沿线土壤盐分分布状况的监测,结合防护林建林前土壤盐分状况普查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对防护林沿... 为了研究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林后土壤在咸水灌溉条件下的盐渍化状态,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林后沿线土壤盐分分布状况的监测,结合防护林建林前土壤盐分状况普查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对防护林沿线的40个监测点的土壤盐离子、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及驱动力作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成后,土壤盐分各离子含量均较建成前有了显著增加,其中,阳离子含量Na++K+>Mg2+>Ca2+,阴离子含量Cl->CO23->SO24->HCO3-;防护林沿线土壤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型与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分别占到监测点的84.2%与15.8%;有近81.6%的监测点已达到中度盐渍化程度;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盐渍化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灌溉年限、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pH和地下水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沙漠公路 防护林 咸水灌溉 土壤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永东 徐国民 +1 位作者 贺贵欣 李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前大庆油田年套损井数达到 10 0 0口左右 ,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 ,而且制约了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根据大庆油田套损特点、套损状况及油田生产实际 ,开发了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 ,包括套损数据管理、大修数据管理、井况... 目前大庆油田年套损井数达到 10 0 0口左右 ,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 ,而且制约了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根据大庆油田套损特点、套损状况及油田生产实际 ,开发了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 ,包括套损数据管理、大修数据管理、井况调查数据管理和报废数据管理四大模块。套损机理研究认为 ,泥岩蠕变是大庆杏树岗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应用油水井大修工艺措施合理优化与组合经济评价数学模型 ,可以实现大修工艺措施合理优化与组合 ;应用套损井综合管理数据库 ,实现了套损井计算机网络管理。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后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图 2表 1参 3(王永东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综合管理系统 开发 应用 信息管理 经济评价模型 套损机理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永东 李廷轩 +3 位作者 张锡洲 郑子成 邓良基 吴德勇 《中国农业教育》 2007年第3期55-56,34,共3页
根据土地科学的学科性质和土地管理实际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变革以及实践教学创新等5个方面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培养... 根据土地科学的学科性质和土地管理实际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变革以及实践教学创新等5个方面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研究型人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土地资源管理 课程体系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南部低渗透储层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永东 雷俊杰 +3 位作者 樊万红 林利飞 胡国祥 谯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通常天然裂缝的定量识别是借助三维地震数据体建立三维裂缝模型,但在地表等条件恶劣的工区,三维地震数据质量往往较差,无法建立三维裂缝模型。文中以延长组南部地层为例,提出了一套在三维地震数据缺失情况下的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首... 通常天然裂缝的定量识别是借助三维地震数据体建立三维裂缝模型,但在地表等条件恶劣的工区,三维地震数据质量往往较差,无法建立三维裂缝模型。文中以延长组南部地层为例,提出了一套在三维地震数据缺失情况下的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首先,利用成像测井对工区内的裂缝进行定量识别描述,确定常规测井系列对裂缝响应敏感的测井类型,建立微电极测井裂缝识别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工区内的单井进行裂缝识别,再使用岩心描述资料对单井识别裂缝进行进一步标定,获得单井裂缝定量参数。结合野外地质勘测对研究区域内天然裂缝的产状及横纵向的分布特征描述,借助裂缝随机建模技术构建三维裂缝模型,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天然裂缝识别 微电极测井 三维裂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的隧道BIM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永东 胡强 +1 位作者 张化川 左旭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8期67-71,共5页
在总结我国隧道工程BIM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三维结构信息模型、结构可视化和碰撞检查功能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性,指出以三维结构信息模型为核心的隧道工程BIM技术路线应用价值偏低。以山岭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以三维地质... 在总结我国隧道工程BIM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三维结构信息模型、结构可视化和碰撞检查功能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性,指出以三维结构信息模型为核心的隧道工程BIM技术路线应用价值偏低。以山岭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以三维地质信息模型为核心,以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可视化和隧道地质信息查询等功能为内容的BIM技术路线,为推动BIM技术在隧道工程的长足发展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 三维结构信息模型 地质预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永东 崔容强 徐秀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减反射膜系的制备对于高效空间太阳电池来说非常重要 ,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 ,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用加权平均反射率作为评价膜系设计质量的参数 ,编制出了进行... 减反射膜系的制备对于高效空间太阳电池来说非常重要 ,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 ,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用加权平均反射率作为评价膜系设计质量的参数 ,编制出了进行减反射膜系优化设计的计算机程序 ,理论上可以使太阳电池表面的加权平均反射率降到 1%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减反射膜 加权平均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的配比和铀浸出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永东 李广悦 +3 位作者 丁德馨 张振远 胡南 彭国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0-1445,共6页
为确定混合有机酸浸铀的合理配比,从而为优化真菌培养条件、提高真菌产混合有机酸的铀浸出率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开展了黑曲霉浸铀实验研究,确定了黑曲霉所产混合有机酸的种类,并对其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用市售纯有... 为确定混合有机酸浸铀的合理配比,从而为优化真菌培养条件、提高真菌产混合有机酸的铀浸出率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开展了黑曲霉浸铀实验研究,确定了黑曲霉所产混合有机酸的种类,并对其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用市售纯有机酸模拟黑曲霉所产有机酸开展铀矿石浸出研究,选定6种在黑曲霉中产量较高的有机酸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种有机酸、两种有机酸、三种有机酸和四种有机酸浸矿实验。结果表明,单种有机酸由于浸出率较低或酸耗较高而不适合浸铀,两种、三种和四种有机酸的铀浸出率最高分别为73.25%、87.41%和89.19%,获得较高铀浸出率的混合有机酸的配比符合以下规律:1.增加有机酸的种类有助于提高铀浸出率;2.提高铀浸出率的关键不是有机酸浓度的提高,而是不同种类的有机酸的合理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铀矿浸出 黑曲霉 真菌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永东 刘万辉 鲍爱莲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7,共3页
在硅酸盐体系碱性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在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膜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显微形貌。用HIT-2型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陶瓷涂层的摩擦学... 在硅酸盐体系碱性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在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膜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显微形貌。用HIT-2型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陶瓷涂层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层同GCr15对摩钢球干摩擦时的摩擦系数仅为0.09左右,表面的磨损痕迹较轻微,磨损量较少,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与黏着磨损;且由于在磨损过程中对摩材料转移到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在磨损后期呈现钢-钢对磨的规律;微弧氧化技术能够改善TC4钛合金基体的表面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微弧氧化 陶瓷涂层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