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核桃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正加 黄坚钦 +2 位作者 郭传友 杨萍 王华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9-433,共5页
建立山核桃RAPD反应优化体系是进行山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前提。通过对影响PCR扩增结果的主要因子的组合研究,确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2 5mg·L-1(50ng)模板,2 0μL10×B... 建立山核桃RAPD反应优化体系是进行山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前提。通过对影响PCR扩增结果的主要因子的组合研究,确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2 5mg·L-1(50ng)模板,2 0μL10×Buffer,16 67pmol·s-1TaqDNA聚合酶;各0 2mmol·L-1dNTPs,3 0mmol·L-1MgCl2,0 3μmol·L-1引物。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00s,94℃变性30s,38℃退火30s,72℃链延伸90s,38次循环,72℃后延伸4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山核桃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APETALA1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正加 黄有军 +3 位作者 夏国华 郑炳松 金松恒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根据植物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APETALA1(AP1)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长度为23 b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为486 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 根据植物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APETALA1(AP1)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长度为23 b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为486 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山核桃AP1同源基因中的1个片段,该片段序列包含2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86 bp和291 bp,编码区共编码36个氨基酸。其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EU155118),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AP1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9%~88%,推测它们在功能上也是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山核桃 APETALA1(AP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优树采穗圃构建及生长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正加 黄有军 +1 位作者 罗秀强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7-39,51,共4页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砧木直径>8.1 cm,接穗高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量为12.08±27.26 cm)、直径最大(平均为1.52±0.26 cm);砧木直径为2.1~4.0 cm,接穗的成活率最高,达61.40±11.87%,砧木直径<2.0,接穗成活率及各项生长量指标均最低;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嫁接时机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构建采穗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优树 接穗 生长量 化香 砧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正加 高云振 李军萍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51-56,共6页
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对月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月季组培影响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多因素、复杂因子共同影响行为的研究和探讨是今后月季组培影... 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对月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月季组培影响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多因素、复杂因子共同影响行为的研究和探讨是今后月季组培影响因素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组织培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外植体 培养基 培养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平原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探
5
作者 王正加 劳冲 +2 位作者 章建红 陆明仙 吴仙花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59-61,共3页
对浙东平原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思路。
关键词 问题 浙东平原 林业生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俞春莲 王正加 +2 位作者 夏国华 黄坚钦 刘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718,共5页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且出油率与出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同出籽率和果皮厚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薄壳山核桃 品种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于敏 徐宏化 +2 位作者 王正加 斯金平 张爱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77,共4页
以浙江新昌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和种子形态以及种仁的粗脂肪、蛋白质、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糖、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品种间形态... 以浙江新昌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和种子形态以及种仁的粗脂肪、蛋白质、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糖、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品种间形态与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籽重8.90~14.55g,仁重2.40—7.79g,出仁率26.21%~58.73%,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粗脂肪62.53%-70.95%,总蛋白6.03%~9.43%,总糖10.88%~15.30%,总氨基酸35.611~72.430m∥g,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10.138~20.288mg/g,矿物质含量0.5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品种 形态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雄蕊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2 位作者 郑炳松 黄晓敏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利用石蜡制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跟踪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雄蕊发育过程,以掌握山核桃的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①3月下旬在雄花原基顶部形成雄蕊原基,4月中旬形成雄蕊并进一步分化。②4月下旬,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 利用石蜡制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跟踪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雄蕊发育过程,以掌握山核桃的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①3月下旬在雄花原基顶部形成雄蕊原基,4月中旬形成雄蕊并进一步分化。②4月下旬,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解体产生单胞花粉粒,中层和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逐渐消失。③5月上旬形成2-胞花粉粒,花粉散出,花序凋谢。④建立了山核桃雄蕊发育外部形态与解剖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花芽分化 雄蕊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山核桃幼苗氮素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根华 黄坚钦 +3 位作者 潘春霞 王正加 郑炳松 金松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油味清香、营养丰富,是优良的休闲保健食品。山核桃长期以来产量不稳、大小年现象明显,通过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有效管理措施,
关键词 山核桃 氮素浓度 反射光谱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1 位作者 郑炳松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44,49,共4页
以3年生薄壳山核桃硬枝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新根发生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0-500mg/kg试验浓度范围内,NAA200,IBA100~500mg/kg对萌芽枝生根最为有效.NAA200,IBA100mg/kg对休眠枝生根最为有效.萌芽枝较休眠枝生... 以3年生薄壳山核桃硬枝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新根发生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0-500mg/kg试验浓度范围内,NAA200,IBA100~500mg/kg对萌芽枝生根最为有效.NAA200,IBA100mg/kg对休眠枝生根最为有效.萌芽枝较休眠枝生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扦插 生长素 营养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仁 张韵 +4 位作者 张启香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胡渊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目的】探讨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分子机理,为花粉直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山核桃花粉(记为hp)和薄壳山核桃花粉(记为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为研究材料,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授粉后65天,65DAP)... 【目的】探讨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分子机理,为花粉直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山核桃花粉(记为hp)和薄壳山核桃花粉(记为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为研究材料,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授粉后65天,65DAP),对不同花粉授粉后山核桃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叶绿素合成、光反应、碳同化等通路的基因富集分析,结合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相关基因。【结果】65DAP时,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分别是hp授粉的1.31倍(P=0.047)、1.12倍(P=0.000 43)、1.65倍(P=0.036)和1.23倍(P=0.001 3)。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2 908条scaffolds,并从1 894个差异基因(P<0.05,foldchange>1.5倍)中筛选出66个与山核桃果皮光合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叶绿素合成通路及光合固碳途径中,其中叶绿素合成途径中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和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表达量明显上调,脱酶叶绿酸编码基因(PAO)表达量则显著下降;光合碳同化途径中有16个基因以及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和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与光保护相关的42个基因表达量也明显上调。【结论】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的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捕光蛋白编码基因(LHCⅡ)、光修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PSAN、PSAB27、STN7)和38个热激蛋白编码基因(HSP)、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以及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均显著上调,表明薄壳山核桃授粉的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增强与其叶绿素合成、光能捕获和碳固定等光合作用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 花粉直感 光合能力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油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敏 徐宏化 +2 位作者 王正加 斯金平 张爱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0,共5页
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薄壳山核桃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用ABTS法测定薄壳山核桃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依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最小的是顺-11-二十碳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 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薄壳山核桃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用ABTS法测定薄壳山核桃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依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最小的是顺-11-二十碳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90%;品种ZL75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自由基清除率65.33%)。试验结果对抗氧化、防衰老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的栽培和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油 抗氧化性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开花生物学特性与雌花可授期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斌 夏国华 +1 位作者 王正加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4,9,共5页
采用去雄套袋控制授粉技术对山核桃花器官构造、发育规律以及雌花可授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器官具有明显的风媒传粉适应机制;雄花散粉期短,集中散粉期仅3 d,并呈现爆发性,雌花在显花期柱头颜色先后经历青绿色—微红色—鲜红色... 采用去雄套袋控制授粉技术对山核桃花器官构造、发育规律以及雌花可授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器官具有明显的风媒传粉适应机制;雄花散粉期短,集中散粉期仅3 d,并呈现爆发性,雌花在显花期柱头颜色先后经历青绿色—微红色—鲜红色—紫红色—紫黑色的变化过程,发育进程不一;雌花适宜授粉时期为柱头呈鲜红色时,其坐果率达47.77%,雌花有等待授粉的习性,约有10 d的等待授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风媒传粉 花器官 适宜授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3
14
作者 钟泰林 俞建军 +1 位作者 石柏林 王正加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8-440,共3页
大树 (胸径 1 0cm以上 )移植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中 ,其成活的关键是在移植过程中维持树体水分和养分代谢平衡。 98株大树移植实验结果表明 :在移植过程中采用软材包装法 ,选用ABT 1号和ABT 3号生长剂处理树体伤口与根部 ,并协调... 大树 (胸径 1 0cm以上 )移植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中 ,其成活的关键是在移植过程中维持树体水分和养分代谢平衡。 98株大树移植实验结果表明 :在移植过程中采用软材包装法 ,选用ABT 1号和ABT 3号生长剂处理树体伤口与根部 ,并协调好挖吊运植各个环节 ,有助于树木在移植和养护过程中损伤的快速复原 ,保持树木的水分平衡 ,使其平均成活率提高到 90 8%以上。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树移植 成活率 ABT生长剂 水分代谢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根插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1 位作者 郑炳松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为加快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营养繁殖和保持优良性状,以3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主根为材料,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后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根插属于愈合组织生根型;50~100mg·kg^-1萘乙酸(NA... 为加快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营养繁殖和保持优良性状,以3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主根为材料,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后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根插属于愈合组织生根型;50~100mg·kg^-1萘乙酸(NAA)处理18h能有效提高生根率、新根数、新根长和新根根径;但300mg·kg^-1 NAA抑制生根,6-苄基腺嘌呤(BA)处理对根插无效甚至不利。探讨了解决山核桃根插条来源的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生根率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育苗 山核桃 扦插 营养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FLOWERING LOCUS T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芳芳 黄有军 +2 位作者 王正加 刘根华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根据不同植物FLOWERING LOCUST(FT)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合成1对长度为18bp的PCR简并引物,以山核桃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152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所获得的片... 根据不同植物FLOWERING LOCUST(FT)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合成1对长度为18bp的PCR简并引物,以山核桃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152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所获得的片段序列为FT基因第四外显子部分序列,不含内含子,推测共编码50个氨基酸;其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号为FJ858260.1,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FT基因的同源性高达8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FLOWERING LOCUS T(FT)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花芽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乾 夏国华 +3 位作者 张秋月 黄有军 郑炳松 王正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山核桃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和改良热酚法提取其总RNA,并对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RT-P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提取方法,用它提取的28SrRNA、18SrRNA条带清晰、稳定,无降解,O... 以山核桃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和改良热酚法提取其总RNA,并对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RT-P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提取方法,用它提取的28SrRNA、18SrRNA条带清晰、稳定,无降解,OD260/OD280值保持在1.9~2.0,产率相对较高;经RT-PCR检测发现,改良CTAB提取的RNA能被成花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条带,说明该法完全适合于山核桃花芽总RNA的提取,并可用于Northern杂交、cDNA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花芽 总RNA提取 改良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RAPD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1 位作者 王正加 郭传友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3,11,共4页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品种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分析的亲缘聚类基本上与经典分类相一致;从分子角度进一步证明大别山山核桃分种成立,与湖南山核桃、山核桃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属 RAPD 种间 亲缘关系 树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磷酸运转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炳松 黄有军 +2 位作者 王正加 褚怀亮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磷酸运转器作为调节植物光合产物运转的关键蛋白之一,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且多集中在对其运转的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植物的质体中磷酸运转器的基因结构及其特性,同时也比较了它们的功能。磷酸运转器由核DNA编... 磷酸运转器作为调节植物光合产物运转的关键蛋白之一,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且多集中在对其运转的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植物的质体中磷酸运转器的基因结构及其特性,同时也比较了它们的功能。磷酸运转器由核DNA编码,分子量约为36 000 D。不同的磷酸运转器起源于同一祖先,后相续进化而形成。同一植物不同的基因编码不同的磷酸运转器。C3植物的磷酸运转器调节磷酸(Pi)、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3-磷酸甘油酸(3PGA)之间的反向交换运输,而2-磷酸甘油酸(2PG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葡萄糖-6-磷酸(G6P)很少或根本不被运输。C4和CAM植物叶绿体中的磷酸运转器除了上面提到的代谢物以外还运输PEP,植物根质体中磷酸运转器也运输G6P。植物同一片叶子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叶绿体磷酸运转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质体 磷酸运转器 综述 C3植物 C4和CAM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SSR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洪丹丹 王正加 黄坚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优化SSR反应体系是山核桃SSR遗传图谱构建的基础.通过对PCR反应中Taq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模板DNA量的组合试验,确定了山核桃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30μL反应体系中,含600 ng模板DNA,1×PCR Buffer,2.0UTaq... 优化SSR反应体系是山核桃SSR遗传图谱构建的基础.通过对PCR反应中Taq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模板DNA量的组合试验,确定了山核桃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30μL反应体系中,含600 ng模板DNA,1×PCR Buffer,2.0UTaq聚合酶,0.22mmol/L dNTP,1.0 mmol/L Mg2+,0.13μmol/L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SSR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