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的分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周磊 甘毅 +1 位作者 欧晓彬 王根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7-225,共9页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理论及其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农业应用潜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然而作物适度胁迫缺水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分子生理机制却仍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在系统总结近年来的相关进展基础上,对...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理论及其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农业应用潜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然而作物适度胁迫缺水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分子生理机制却仍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在系统总结近年来的相关进展基础上,对引起作物适度缺水反弹补偿节水的分子生理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作物在发生水分胁迫和复水后,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渗透调节、蒸腾速率、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以及蛋白质活性、生化代谢、分子和基因调节等方面都有相关适应变化。水分亏缺补偿存在阈值范围,如果控制适当,在一定水分亏缺强度范围内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并使作物不减产甚至增产。这种缺水补偿节水技术如能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可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水胁迫 补偿效应 作物节水 阈值 分子生理机制 作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分布的4种优势植物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新民 赵长明 +4 位作者 邓建明 张晓玮 陈拓 任贾文 王根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5,共8页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在防止荒漠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其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评价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了过渡带不同分布区(从绿洲到荒漠方向依次为:绿洲边缘区、过渡带2区、过渡带3区和荒漠边缘区)4种优势植物的光...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在防止荒漠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其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评价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了过渡带不同分布区(从绿洲到荒漠方向依次为:绿洲边缘区、过渡带2区、过渡带3区和荒漠边缘区)4种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沿荒漠方向梯度下,4种植物叶片(同化枝)含水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减轻过渡带植物的氧化胁迫,说明4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4种植物的光合能力随着绿洲向沙漠的延伸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不一致,白刺下降最小,梭梭和芦苇下降较大,沙拐枣在绿洲边缘和过渡带3区较高,而在过渡带2区和荒漠边缘较低;它们的气孔导度与光合能力变化趋势一致,与植物叶片(同化枝)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不同。芦苇和白刺在过渡带2区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沙拐枣在过渡带3区最高,梭梭则为逐渐降低。4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0变化趋势表明梭梭在过渡带梯度下,发生了伴随着光系统破坏的长期光抑制,从而降低其光合活性,而白刺叶片光系统却没有明显受到环境因子的胁迫;芦苇和沙拐枣只有在荒漠边缘才受到严重的胁迫,这些结果表明白刺比芦苇和沙拐枣更适应于过渡带旱化生境,梭梭的适应能力最差。总之,上述研究结果为认识荒漠绿洲过渡带优势植被退化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和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 优势植物 光合作用 环境梯度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绿洲-荒漠过渡带水分梯度分布的芦苇抗氧化保护机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春梅 宁蓬勃 +2 位作者 王根轩 魏小平 贾亚宁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以及抗氧化系统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盐渍胁迫严重的盐渍化生境很高。芦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根区土壤含水量降... 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以及抗氧化系统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盐渍胁迫严重的盐渍化生境很高。芦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根区土壤含水量降低时显著增加,对抵御干旱胁迫的贡献较大,但对盐渍胁迫并不敏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干旱胁迫加剧而逐渐升高,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大于对盐渍化响应;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盐渍化生境和土壤含水量很低的沙丘生境中都较高,对抵抗盐渍胁迫和干旱胁迫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芦苇叶片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土壤含水量降低未表现出显著变化,在盐渍化生境还有降低,说明Car对抵御干旱胁迫和盐渍胁迫贡献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水分梯度 丙二醛 抗氧化酶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胁迫下多胺与乙烯代谢的相关性及其对细胞膜保护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朝周 梁恕坤 +1 位作者 焦健 王根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5-271,共7页
多胺与乙烯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两类生长调节物质,具有共同的前体S-腺苷蛋氨酸。在逆境胁迫下,多胺的含量与乙烯的产生速率一般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并相互影响,具体影响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器官、组织及胁迫的程度、方... 多胺与乙烯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两类生长调节物质,具有共同的前体S-腺苷蛋氨酸。在逆境胁迫下,多胺的含量与乙烯的产生速率一般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并相互影响,具体影响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器官、组织及胁迫的程度、方式等。在逆境胁迫下多胺对细胞膜系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乙烯则可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二者代谢上的变化对细胞膜保护系统,特别是对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逆境胁迫 多胺 乙烯 细胞膜保护系统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的14MeV中子辐照育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牛占岐 柳纪虎 +5 位作者 李汝平 李淑萍 王学智 许晓明 候世昌 王根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8-70,81,共4页
研究了春小麦中子辐照育种各阶段的发育状况及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子剂量 遗传变异 亲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中子辐照育种——兰辐黑麦芒(92)1号 被引量:7
6
作者 牛占岐 王学智 +3 位作者 朴禹伯 李汝平 侯世昌 王根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70,共5页
选用青海黑麦芒(TriticumL.Qinghaiblackawn)作原始材料,在强流中子发生器上用14MeV中子辐照。经6个世代田间试验,获得新的品种。新品种的特性是:分蘖能力强、抗干旱、抗倒伏、抗虫害及在半干旱条... 选用青海黑麦芒(TriticumL.Qinghaiblackawn)作原始材料,在强流中子发生器上用14MeV中子辐照。经6个世代田间试验,获得新的品种。新品种的特性是:分蘖能力强、抗干旱、抗倒伏、抗虫害及在半干旱条件下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育种 诱发突变 抗逆性 快中子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叶、茎属性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龚春梅 王根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5,共7页
通过对沿年均降水量减少的兰州、白银、景泰和临泽4个试验点不同科属植物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试图明确干旱区降水量梯度下植物叶、茎属性〔比叶重(LMA)、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Chlarea)〕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渐... 通过对沿年均降水量减少的兰州、白银、景泰和临泽4个试验点不同科属植物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试图明确干旱区降水量梯度下植物叶、茎属性〔比叶重(LMA)、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Chlarea)〕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渐进干旱胁迫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降雨量梯度下叶、茎利用不同属性特征应对干旱胁迫,LMA和Nare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增大,Chlare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区域植物对干旱胁迫加强的适应规律。另外随年均降水量的减少,临泽、景泰、白银、兰州其物种的绿色茎枝/叶生物量比依次减小。即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干旱区植物绿色茎枝与叶片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梯度 LMA Narea Chlarea 枝/叶生物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藻糖的生物节水抗逆农业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楠 高静 +1 位作者 张岁岐 王根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209,共8页
生物节水农业主要包括新品种选育、外源有益物质和激素的添加及高效节水栽培措施的建立三个方向。海藻糖是国际上开发的主要低聚糖之一,常被作为外源有益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海藻糖的性质及其提高... 生物节水农业主要包括新品种选育、外源有益物质和激素的添加及高效节水栽培措施的建立三个方向。海藻糖是国际上开发的主要低聚糖之一,常被作为外源有益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海藻糖的性质及其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机理、海藻糖与气孔免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外源性的海藻糖具有良好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它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海藻糖能通过调节气孔发育和气孔运动进一步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本文认为海藻糖在生物节水农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活性氧 气孔运动 抗逆性 抗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苗期水分亏缺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亏缺阈值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康燕 王根轩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91,共8页
为探讨调亏灌溉对水稻苗期的光合产物分配及氮素积累的影响,采用人工气候室内盆栽实验,在水稻三叶一心期至分蘖前期为止设计持续干旱0 d、3 d、6 d、9 d和12 d五个处理组。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前... 为探讨调亏灌溉对水稻苗期的光合产物分配及氮素积累的影响,采用人工气候室内盆栽实验,在水稻三叶一心期至分蘖前期为止设计持续干旱0 d、3 d、6 d、9 d和12 d五个处理组。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前者下降略为缓慢使得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同化产物在叶片中的含量高于茎鞘,但叶片中的氮素含量低于茎鞘。2)恢复灌溉后,受到胁迫的处理组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迅速升高,干旱3 d和6 d的处理组光合水平超过对照,然后又有所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因为蒸腾速率的骤然升高而降低,之后有所恢复。干旱处理组的叶片中积累的同化产物转移至茎鞘和其他部位供其生长,使得叶片占总干重的比例下降。所有干旱组的茎鞘含氮量都在复水后增加明显且均高于对照组。3)各亏水处理组均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包括根系的吸收补偿和光合系统的生理补偿。其中干旱3-6 d的水稻苗期亏水阈值产生的补偿效应明显。苗期水稻干旱引起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氮素的积累的改变,从而发生复水后的补偿效应,提高植株的素质,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和结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亏缺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酵母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静 刘阿萍 +3 位作者 陈莹 王根轩 彭亮 胡本祥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36-40,共5页
以蚕豆(Vicia faba L.)、籼稻(Oryza sativa L.)和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喷施1×10^3、1×10^5、1×10^7和1×10^9 CFU·mL^-1浓度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后测定... 以蚕豆(Vicia faba L.)、籼稻(Oryza sativa L.)和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喷施1×10^3、1×10^5、1×10^7和1×10^9 CFU·mL^-1浓度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后测定其光合作用指标,探讨叶面微生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酿酒酵母后可以降低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并提高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Gs与Pn和Tr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Gs的增加,Pn先增加后趋于平缓;Tr随着Gs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在一定浓度下,酿酒酵母使植物Pn下降的速度比Tr小,导致水分利用效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