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传承视角下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系构建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许栋樑
任珊
王智薇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2BG138)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2022WTSCX180)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GXJK538)。
-
文摘
从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视角出发研究了当下国家从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非遗的多样化保护,梳理了不同视角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内容,提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方法:非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还原、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建立非遗动态影像库;进而构建了基于数字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倡导形成“非遗挖掘与保护-非遗整理与研究-非遗资源库建立-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最后从建立流动性博物馆、非遗数字化产品设计、制作数字化影像、开展新媒体非遗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可持续策略。研究对于从新媒体视角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关键词
文化
非遗
数字化
保护
传承
-
Keywords
Cultural
Intangible
Digital
Protection
Inheritance
-
分类号
TS66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从波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看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
- 2
-
-
作者
王智薇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艺海》
2013年第2期93-93,共1页
-
文摘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经不满足于物体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追求其隐藏的符号价值,从而使商品成为可以代表消费者身份地位的象征,从而建立有文化底蕴内涵的品牌形象,改变大众审美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
关键词
符号
符号消费
消费社会
品牌形象设计
-
分类号
J524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试论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体验与体现”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黄鹏
王智薇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
出处
《人文天下》
2015年第10期32-34,共3页
-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4SZYQN96
-
文摘
话剧表演艺术,是一门“人扮演人”的艺术。演员走上舞台扮演成角色。其实质就是演员创造角色的性格,“化身”为角色的表演创造过程。那就是要求演员以一个“人”为基础,在自身呈现出另外一个“人”。从演员到角色,自然不是一下就可以达到的,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魅力的过程。
-
关键词
演员
表演艺术
创造过程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