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形成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安岳和蓬莱气田为例
1
作者 魏国齐 张本健 +6 位作者 谢增业 杨威 李剑 崔会英 国建英 王晓波 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领域震旦系—寒武系已发现安岳、蓬莱两个超万亿立方米规模的特大型气田,为寻找接替领域,亟须明确其富集主控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安岳、蓬莱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领域震旦系—寒武系已发现安岳、蓬莱两个超万亿立方米规模的特大型气田,为寻找接替领域,亟须明确其富集主控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安岳、蓬莱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深层—超深层特大型气田形成主要受控于四大因素:(1)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发育德阳—安岳和万源—达州两个克拉通内裂陷,控制下寒武统优质主力烃源岩发育,裂陷内烃源岩厚度是邻区的3~4倍,生气强度是邻区的2~3倍;(2)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发育安岳—奉节陆架镶边台地,控制震旦系灯影组二段、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寒武系沧浪铺组下段和龙王庙组台缘丘滩体或颗粒滩4套优质储层形成,台缘带储层厚度大,储集性能好;(3)桐湾期形成的高石梯—磨溪巨型古隆起长期继承性发育,控制古隆起核部大型构造—岩性和斜坡区岩性圈闭群形成,古隆起核部和斜坡区灯影组圈闭群面积分别达7500km^(2)和5720km^(2);(4)大型古油藏原位裂解成藏,聚集效率高,不同宿主矿物中发现大量液态烃包裹体,丰度达10%~80%,天然气富集区储层沥青含量高,主要介于1%~8%。根据台地边缘丘滩体、台内滩、规模烃源岩、目的层构造与勘探程度,以及研究区具备立体成藏复式富集的地质条件等因素,评价提出3类形成大型—特大型气田的有利区,Ⅰ类区是已发现安岳、蓬莱气田的安岳—蓬莱台缘丘滩/台内滩发育区;Ⅱ类区是已有突破或具备规模勘探潜力的洪雅—乐山、仪陇—广元、荣昌—古蔺、巴中—达州、石柱—利川等台缘丘滩/台内滩发育区;Ⅲ类区是重庆—梁平、威远—泸州等台内滩发育区。研究成果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克拉通内裂陷 陆架镶边台地 主控因素 震旦系—寒武系 安岳气田 蓬莱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气资源形成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陶士振 杨怡青 +12 位作者 陈悦 刘祥柏 杨威 李剑 吴义平 陶小晚 高建荣 陈燕燕 王晓波 吴晓智 陈秀艳 李谦 贾进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或深部壳幔氦释放,沿岩石圈复合输导体系运移至天然气成藏系统,依附适宜载体气聚集成藏。②氦运移输导主要受“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沉积层断裂、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控制,基于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综合分析,提出氦气运聚过程中具有“水溶相、气溶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存在氦气“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方式。③富氦气藏形成和氦气富集通常受控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3大主控要素,具有“脱溶汇聚、浮力驱动、压差驱替”3种聚集成藏动力类型,已发现富氦气藏具有相对“近氦源、邻断裂、低势区、高部位”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④氦气富集区勘探和评价需要依托天然气兼探/并探,在评价落实氦气“源-运-聚”要素与天然气“生-储-盖”条件耦合匹配性、局部相对低势高部位有利圈闭载体气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通源连圈、低势高位、气氦适配”的有利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地质特征 形成条件 成因机理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李伟 陈践发 +9 位作者 王杰 王晓波 何大祥 王东良 刘凯旋 尤兵 陈聪 付娆 唐帅旗 张佳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89,共14页
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已运用于地球深部物质及天体陨石研究,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在天然气研究中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目前最先进的稀有气体质谱仪,对中国东部松辽盆地中深部天然气的稀有气体全组分丰度及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已运用于地球深部物质及天体陨石研究,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在天然气研究中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目前最先进的稀有气体质谱仪,对中国东部松辽盆地中深部天然气的稀有气体全组分丰度及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断陷盆地稀有气体的组成特征。研究表明,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的丰度从轻稀有气体到重稀有气体具有逐渐减小的反“厂”字形趋势。稀有气体的同位素比值^(3)He/^(4)He为2.64×10^(-6)、^(20)Ne/^(22)Ne为9.94、21Ne/^(22)Ne为0.02922、^(40)Ar/^(36)Ar为743.7,均高于大气值,^(80)Kr、^(84)Kr、^(86)Kr、^(131-136)Xe均表现出相对大气过剩的特征,显示天然气中有幔源气体的混入。综合稀有气体的组成特征,说明松辽盆地中深部天然气均为壳幔混源的无机成因,而且不同构造区块、不同类别天然气的幔源组分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对比稀有气体组成与天然气类型发现,轻稀有气体可以较好地区分天然气的类型,而重稀有气体的组成在各种天然气中没有明显差别。稀有气体同位素除了可以示踪天然气来源外,还可以应用在判别天然气成因、区分天然气类型、表征大地构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氦源 壳幔混源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
4
作者 王晓波 《养猪》 2025年第1期77-79,共3页
猪伪狂犬病又被称为“疯痒病”,是伪狂犬病毒侵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毒除了威胁猪之外,还可以威胁多种牲畜类动物,猪易感性最强,在生猪养殖场中发病率较高。并且,近些年该种病毒的变异能力不断增强,病毒的致病能力显著增... 猪伪狂犬病又被称为“疯痒病”,是伪狂犬病毒侵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毒除了威胁猪之外,还可以威胁多种牲畜类动物,猪易感性最强,在生猪养殖场中发病率较高。并且,近些年该种病毒的变异能力不断增强,病毒的致病能力显著增加,短时间内就会给生猪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造成大批量的猪群发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诊断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教育+AI”融合发展新路径新场景——专访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曹彦彦
5
作者 王晓波 苏金柱 曹彦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4期22-2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应用工程,加快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门头沟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推出了系列政策举措、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积淀了丰富且极具典型价值的经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教育+AI”论坛上,门头沟区展示了丰富的“教育+AI”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新场景,对于创新模式的探索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以此为契机,本刊专访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曹彦彦,深入挖掘门头沟区“教育+AI”新模态,呈现门头沟区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与应用场景,以期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曹彦彦 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递送系统在基因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燕妮 王艳 +3 位作者 王晓波 李镇 郝堂娜 周雪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82-492,共11页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联合递送药物与基因是目前治疗癌症的热门手段,智能递送系统优化了基因药物递送中的载体脱靶性、细胞毒性以及基因药物靶向性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基因药物、智能递送系统、温度敏感、光敏感、pH敏感、...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联合递送药物与基因是目前治疗癌症的热门手段,智能递送系统优化了基因药物递送中的载体脱靶性、细胞毒性以及基因药物靶向性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基因药物、智能递送系统、温度敏感、光敏感、pH敏感、磁性敏感和氧化还原敏感等为关键词,结合查询的相关文献,对基因药物的智能递送进行各方面的介绍并综述了智能递送系统在基因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智能基因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实现了基因药物在体内对肿瘤微环境产生敏感性应答,从而能够定时、定量、定位智能调控基因药物的释放,为肿瘤基因药物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药物 智能递送系统 温度敏感 光敏感 PH敏感 磁性敏感 氧化还原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共生固氮和根际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宗祥 王军 +6 位作者 赵强 尚文鼎 金文俊 车钊 吴巩 王晓波 宋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3-1897,共15页
【目的】接种根瘤菌是提高大豆产量和降低化学氮肥用量的重要技术。不同土壤类型会影响结瘤固氮和根际氮素转化,进而影响大豆根瘤菌的接种效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土壤类型对这些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在中国大豆主产区淮河流... 【目的】接种根瘤菌是提高大豆产量和降低化学氮肥用量的重要技术。不同土壤类型会影响结瘤固氮和根际氮素转化,进而影响大豆根瘤菌的接种效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土壤类型对这些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在中国大豆主产区淮河流域选择两种主要土壤类型—黄褐土和砂姜黑土,比较两种土壤类型中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处理下,大豆植株氮积累、结瘤固氮能力、根际自生固氮能力、硝化和反硝化能力以及相关微生物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arG)和固氮酶基因(nifH)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在两种土壤中接种根瘤菌均显著影响大豆结瘤固氮、根际自生固氮、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黄褐土中,与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会显著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初花期(R1)和花荚期(R4)分别提高33.6%和24.9%;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与根瘤数量增加、根瘤固氮能力的提高以及AOA和AOB丰度降低导致的硝化潜力下降有关。在砂姜黑土中,与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导致大豆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在R1和R4期分别显著降低了21.7%和20.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植株氮素积累量的降低与根瘤内生固氮菌结构的改变、根瘤固氮能力降低以及硝化潜力增强有关。在两种类型土壤中,植株氮素积累与大豆结瘤固氮能力和根际硝化过程显著相关。【结论】不同类型土壤中根瘤菌接种效果的差异与根瘤内生固氮菌群落结构和根瘤数量以及根际硝化过程强度改变有关,对这些过程的调节是克服差异化土壤类型对接种根瘤菌效果限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结瘤固氮 硝化 反硝化 自生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标准及产品发展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蒙科 鞠超 +2 位作者 赵改青 赵勤 王晓波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是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需不断提升,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要求。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标准规定了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测试评价... 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是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需不断提升,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要求。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标准规定了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测试评价方法等,是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研制的重要参考标准。文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产品标准,调研了国内外主要航空发动机润滑油产品,测试了部分典型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为航空润滑油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润滑油 标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定量、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的木芙蓉叶质量评价
9
作者 赵山 仝新朵 +1 位作者 王晓波 杨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中11个主要成分定量方法,利用化学模式识别、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其质量。方法收集主要产地木芙蓉叶18批,采用外标法同时检测咖啡酸、阿魏酸、水杨酸、秦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中11个主要成分定量方法,利用化学模式识别、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其质量。方法收集主要产地木芙蓉叶18批,采用外标法同时检测咖啡酸、阿魏酸、水杨酸、秦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的含量,并检测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方法学验证表明,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仪器精密度高,70%甲醇超声提取的木芙蓉叶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批次间质量差异较大。化学模式识别表明,18批木芙蓉叶聚类明显,明确质量差异化合物为芦丁、咖啡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秦皮素和金丝桃苷。18批样品的综合相对贴近度为0.2538~0.694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指标定量方法可反映不同产地木芙蓉叶的质量差异,化学模式识别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可全面分析不同批次木芙蓉叶的质量状况,为木芙蓉叶质量分析和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模式识别 加权TOPSIS 灰色关联度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笑笑 车钊 +2 位作者 吴巩 王晓波 宋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智能化时代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这类人才需求。文中分析... “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智能化时代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这类人才需求。文中分析了传统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探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为培养更多乡村振兴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苗龙 王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17-220,共4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应用创新型人才赋能新产业、新业态。针对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需求层次,以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目标,通过打通教...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应用创新型人才赋能新产业、新业态。针对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需求层次,以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目标,通过打通教师科研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创业竞赛项目之间的壁垒,搭建企业基地、产业体系和重点实验室多维育人平台,以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职业发展质量,为完善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的长效与短效平衡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研究生培养 应用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晓波 车威 +4 位作者 纪荣婷 何传龙 朱安宁 王伏伟 朱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3-489,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但是对速效氮含量影响不大。在不同的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处理中,秸秆火粪还田和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秸秆火粪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45 g/kg和0.131 g/kg;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3.36 g/kg和0.095 g/kg;减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和秸秆粉碎还田对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不显著;秸秆焚烧不能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不会大幅度提高砂姜黑土C/N进而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微生物量的碳氮比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 砂姜黑土 有机质 氮素 微生物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晓波 吴国基 +2 位作者 张雪岩 罗向东 刘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52-2455,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30例3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30例3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14眼)单纯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GLP);第2组(16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3次雷珠单抗0.05mL/(0.5mg),每次间隔1mo,第1次注射雷珠单抗7d后行GLP治疗。随访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结果:治疗6mo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提高,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GLP组(P<0.05)。OCT显示第1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236.4±113.0μm,第2组平均降低386.6±195.5μm,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GLP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GLP治疗的效果,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激光 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竹壳总黄酮抗氧化及抑制亚硝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晓波 李金芳 +3 位作者 王梅 邹志辉 刘冬英 陈海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对山竹壳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山竹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物质来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通过水杨酸法测定山竹壳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自氧... 对山竹壳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山竹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物质来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通过水杨酸法测定山竹壳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山竹壳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评价山竹壳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竹壳总黄酮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以评价山竹壳总黄酮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能力。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方法提取的山竹壳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42.36%,该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反应浓度增加清除率增大;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pH 3.0、温度37℃),山竹壳总黄酮能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随反应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增大。山竹壳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壳 总黄酮 抗氧化 抑制亚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皮总黄酮提取与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晓波 何晓燕 +2 位作者 王梅 刘冬英 陈海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159,163,共5页
目的:为火龙果皮总黄酮(PPF)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乙醇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建立火龙果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从还原能力、对不同体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效果评价火龙果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目的:为火龙果皮总黄酮(PPF)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乙醇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建立火龙果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从还原能力、对不同体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效果评价火龙果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火龙果皮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温度80℃,时间0.5h。在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下提取两次,火龙果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0.9mg/g。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皮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OH>O2-.,还原能力与VC相当,弱于BHT。结论:火龙果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皮 总黄酮 提取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藏盖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晓波 李剑 +2 位作者 王东良 胡国艺 方家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4-668,共5页
从天然气藏盖层分类、盖层封闭机理、盖层封闭能力影响因素、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的实验测试技术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天然气藏盖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盖层对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 从天然气藏盖层分类、盖层封闭机理、盖层封闭能力影响因素、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的实验测试技术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天然气藏盖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盖层对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对天然气藏盖层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指出加强天然气藏盖层研究,对于完善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指导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盖层 研究进展 封闭机理 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综合评价 天然气成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莲壳内皮果胶多糖和黄酮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晓波 车海萍 +2 位作者 陈海珍 刘冬英 王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131,135,共4页
目的: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果胶多糖和黄酮,并评价果胶多糖和黄酮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方法:以榴莲壳内皮为原料,采取水提乙醇沉淀法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高酯果胶及黄酮,采用碱化法将高酯果胶转化为低酯果胶,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酯果... 目的: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果胶多糖和黄酮,并评价果胶多糖和黄酮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方法:以榴莲壳内皮为原料,采取水提乙醇沉淀法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高酯果胶及黄酮,采用碱化法将高酯果胶转化为低酯果胶,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酯果胶、低酯果胶及黄酮对重金属的吸附率,从而评价其吸附能力。结果:在模拟胃液及肠液条件下,高酯果胶、低酯果胶和黄酮对铅的吸附能力:高酯果胶>低酯果胶>黄酮,对镉的吸附能力:低酯果胶>高酯果胶>黄酮;对钙、铁及锌离子均无吸附能力。结论:榴莲壳内皮中提取物果胶及黄酮对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壳内皮 果胶多糖 黄酮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分布、成藏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波 李剑 +6 位作者 王东良 李志生 陈践发 张英 李谨 王义凤 王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40,共11页
以生物气、低熟气理论及岩性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利用地球化学、地质、试气等资料,采用地球化学和综合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的平面、纵向及试气产量分布规律,判识浅层气成因类型,探讨不同成因类型浅层气成藏控... 以生物气、低熟气理论及岩性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利用地球化学、地质、试气等资料,采用地球化学和综合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的平面、纵向及试气产量分布规律,判识浅层气成因类型,探讨不同成因类型浅层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差异性,指出不同类型浅层气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西部斜坡区中部组合萨尔图、高台子油层,中央拗陷区上部组合黑帝庙油层及以上层位,朝阳沟阶地中部组合葡萄花油层是浅层生物气、低熟气的有利勘探方向;中央拗陷区中部组合葡萄花和萨尔图油层是浅层油型气的有利勘探方向;东南隆起区和中央拗陷三肇凹陷部分地区下部组合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是浅层煤成气的有利勘探方向.该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浅层气 分布规律 成因类型 成藏控制因素 有利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波 陈践发 +5 位作者 李剑 王东良 李志生 柳广弟 谢增业 孙明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1,共7页
根据气体在浓度梯度下通过岩样自由扩散的原理,利用建立的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岩石样品开展试验分析,并探讨物性、温度、注气平衡压力、围压、饱和介质等因素对致... 根据气体在浓度梯度下通过岩样自由扩散的原理,利用建立的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岩石样品开展试验分析,并探讨物性、温度、注气平衡压力、围压、饱和介质等因素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性是致密气藏岩石扩散能力的基础,对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二者呈正幂函数相关关系;温度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具有促进作用,二者呈指数相关关系;孔隙流体压力、上覆地层压力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呈负幂函数相关关系,且上覆地层压力的影响与岩性密切相关(泥岩大于砂岩);饱和介质条件致密气藏岩石干样、湿样扩散系数总体相差2~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致密气藏 扩散系数 影响因素 孔隙流体压力 上覆地层压力 饱和介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皮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晓波 钟婵君 +1 位作者 刘冬英 陈海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菜籽油为抗氧化实验对象,用体积分数70%乙醇加热浸提火龙果鲜皮,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Fenton和Schaal烘箱法对火龙果皮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及其对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皮总黄酮对羟自... 以菜籽油为抗氧化实验对象,用体积分数70%乙醇加热浸提火龙果鲜皮,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Fenton和Schaal烘箱法对火龙果皮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及其对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皮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对菜籽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有量效关系。火龙果皮总黄酮FPP在0.3%时,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可与0.05%FPP+0.05%VC、0.05%FPP+0.05%CA、0.05%FPP+0.05%BHT相当,抗坏血酸、柠檬酸及合成抗氧化剂(BHT)对火龙果皮总黄酮的菜籽油的抗氧化能力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皮 总黄酮 抗氧化作用 菜籽油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