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好“活教材”推动税务系统警示教育常态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赵兵辉 王文清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加强对警示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是税务系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实现标本兼治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尝试从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等角度对税务... 加强对警示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是税务系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实现标本兼治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尝试从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等角度对税务系统运用“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进行梳理和研究,阐述运用“活教材”在全国税务系统进行警示教育的重要性,探索税务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活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进一步提升税务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系统 警示教育 活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学生陈述句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
2
作者 王文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陈述句是儿童最常用的句类,对其他句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本研究以“(谁)一边(做什么)一边(做什么)”为例进行提高唐氏综合征学生陈述句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经过3轮行动逐渐调整优化干预方案,最后总结出干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陈述句 理解与表达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距矿用带式输送机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文清 田柏林 +3 位作者 冯海明 陈兴明 李萍 任安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煤矿运煤带式输送机"逆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控制方式下,运输系统存在的启动时间长、空转耗电量大、设备磨损严重、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满足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顺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控制方式与矿用... 为解决煤矿运煤带式输送机"逆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控制方式下,运输系统存在的启动时间长、空转耗电量大、设备磨损严重、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满足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顺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控制方式与矿用带式输送机"运力平衡"控制方式对矿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上煤量检测可靠性的需求,全面分析了现有矿用带式输送机5种常用的煤流量检测方法(电子皮带秤法、核子秤法、激光秤法、超声波测距法、视频图像分析法)的特性与不足。提出了基于激光测距非接触测量的矿用带式输送机载荷分布状态的实时检测方法,分析了影响载荷分布状态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了矿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载荷分布状态的整体测量;提出了输送带跑偏的判定方法和输送带跑偏量的计算方法,实现了输送带跑偏判断及跑偏量测量;提出了基于激光测距矿用带式输送机多参数检测仪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用带式输送机载荷分布状态的校验方法:用机头多参数检测仪测量的结果与机尾多参数检测仪测出的同位置测量值进行校验;提出了"顺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系统的控制策略:依据输送带上载荷的整体分布状态,顺煤流方向控制带式输送机的启/停和速度调整,让带式输送机接近额定载荷运行;提出了矿用带式输送机"运力平衡"系统的控制策略:调节分支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煤流量,接近主矿用带式输送机的额定流量,提高运输系统的有效运力。该方案可简化矿用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配置种类和数量,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集成度与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和维护工作量,为矿用带式输送机系统"顺煤流启动、顺煤流停止"与矿用带式输送机"运力平衡"系统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性能可靠的煤量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煤量检测 载荷分布 输送带跑偏 运力平衡 顺煤流启动 智能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分子中的宇称破缺:D-和L-丙氨酸的变温中子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文清 刘轶男 龚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45-1351,共7页
利用单晶的中子衍射研究295K和60K时丙氨酸对映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中子衍射数据揭示了变温过程中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通过分析宇称破缺能差EPV随二面角及扭角的变化,肯定了D-丙氨酸能量高于L-丙氨酸的结论... 利用单晶的中子衍射研究295K和60K时丙氨酸对映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中子衍射数据揭示了变温过程中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通过分析宇称破缺能差EPV随二面角及扭角的变化,肯定了D-丙氨酸能量高于L-丙氨酸的结论.降温过程中D-和L-丙氨酸的弱氢键的行为的差异表明,可能是由于电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所引起.丙氨酸中子结构再次证实Cα-H…O氢键的存在.然而,比较295K和60K(高于和低于丙氨酸相变温度250K)的中子衍射结构数据,表明并没有发生D型到L型的构型转化,这意味着Salam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称破缺 分子手性 中子衍射 D-和L-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文清 戴红 +4 位作者 徐利 姜贵云 谢睿智 冯晶晶 方鑫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疗法为主的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CIM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目的探讨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疗法为主的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CIM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m最大步行速度、Berg平衡量表、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中的下肢评价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运动疗法 下肢 康复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清 高乃云 +2 位作者 黎雷 张可佳 戎文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0-265,共6页
建立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MC-L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臭氧投加量、MC-LR初始质量浓度、pH等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以反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多因素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降解速率不受初始MC-LR质量浓度的影... 建立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MC-L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臭氧投加量、MC-LR初始质量浓度、pH等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以反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多因素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降解速率不受初始MC-LR质量浓度的影响;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能有效提高MC-LR的降解速率;pH降低能大幅度改善降解效果,尤其在酸性条件下,pH的变化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具备酸性条件和臭氧量较高时,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很高的去除率,否则降解效果不明显;该模型能预测复杂多因素试验条件下的有机物降解效果,为试验及实际降解MC-LR提供理论指导,克服了初等函数模型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MC-LR 臭氧 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 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联合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治疗肝性脊髓病(附1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清 柴叶红 +4 位作者 杨晓莲 谢睿智 姜贵云 冯晶晶 方鑫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肝性脊髓病 饮食治疗 功能性改变 神经系统 传统疗法 营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本安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文清 田柏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64,67,共5页
为解决目前矿用本安电源上电时,因负载电容充电造成本安电源误动、可靠性差的现状,结合本安电源短路保护的整定原理和本安电源的特点,对决定本安电源性能和设计水平的核心电路(可靠性组件电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本安电源的设计方案... 为解决目前矿用本安电源上电时,因负载电容充电造成本安电源误动、可靠性差的现状,结合本安电源短路保护的整定原理和本安电源的特点,对决定本安电源性能和设计水平的核心电路(可靠性组件电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本安电源的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功率监视IC做可靠性组件的核心芯片,减小取样电阻值,实现过流、过压、过功率保护,增加上电保护电路,解决了容性负载上电时对本安电源暂态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提高了本安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安电源 可靠性组件 功率监视IC 取样电阻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称与手性──丙氨酸(缬氨酸)对映体宇称破缺能差的实验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文清 梁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77-1085,共9页
为什么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全由L型氨基酸组成(DNA和RNA全由D核糖组成),这是至今未解的科学之谜.由Z°玻色子介导的弱中性流宇称破缺被认为是造成生命分子手性起源的主要原因.1991年Salam提出由于Z°相互... 为什么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全由L型氨基酸组成(DNA和RNA全由D核糖组成),这是至今未解的科学之谜.由Z°玻色子介导的弱中性流宇称破缺被认为是造成生命分子手性起源的主要原因.1991年Salam提出由于Z°相互作用,电子与电子或电子与核子耦合形成库柏对,在其临界低温下玻色凝聚,有可能引起氨基酸由D型向L型的二级相变,并理论预测相变温度为250K.本文用差分绝热连续加热量热法测定了100~300 K下 D-缬氨酸(丙氨酸)和L-缬氨酸(丙氨酸)的Cp-T图,实验发现在270K有明显的λ型二级相变.用量子磁强计测定了正向与反向1万高斯下直流磁化率行为,显示出D和L型氨基酸不同电子手征性密度特征.利用毛细管手性柱气相色谱分析否定了Salam预言的氨基酸由D型到L型相变的可能性.本文在实验中发现的相变,虽然不是D型到L型相变,但检测出了电弱力宇称不守恒能差在分子水平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相变 缬氨酸 丙氨酸 电弱力宇称不守恒能差 氨基酸 构象 手性对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课程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文清 马成亮 +1 位作者 薛孝恩 梁定邦 《体育学刊》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总结了我校健身课程的实施方法和实验效果 ,证明健身课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明显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能力 ,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健身课 健身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称-时间不对称”的实验探索:手性丙氨酸单晶N^+H…O氢键的电子自旋翻转相变的不对称拉曼散射(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清 龚 +1 位作者 沈新春 张玉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3-478,共6页
手性丙氨酸单晶的极性N+H…O氢键在~270K的自发对称性破缺,可用变温拉曼振动光谱在b(cc)b几何条件下在线测定.由于其对手性的灵敏度,可以测定D-和L-丙氨酸的N+H…O氢键在电子自旋翻转相变时的微小能差.晶体定向能量的正/负,在于电子自... 手性丙氨酸单晶的极性N+H…O氢键在~270K的自发对称性破缺,可用变温拉曼振动光谱在b(cc)b几何条件下在线测定.由于其对手性的灵敏度,可以测定D-和L-丙氨酸的N+H…O氢键在电子自旋翻转相变时的微小能差.晶体定向能量的正/负,在于电子自旋的上/下转向,取决于原子内在磁场的方向.变温拉曼振动光谱可以观察到:在D-和L-丙氨酸单晶之间,拉曼散射光子的波数位移方向相反,散射光子的不对称度约为1/3.由于自旋是轴矢量,样品必须是单晶,沿轴向测定.多晶粉末不能观察到相变.与次甲基(Cα-H)在260K的自旋翻转相变,用变温拉曼振动光谱在c(aa)c几何条件下的相对测量结果接近一致.本实验提供了一条证明真实手性和"宇称-时间(PT)不对称"的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称-时间不对称 自发对称性破缺 不对称拉曼散射 极性N+H…O氢键 次甲基 电子自旋翻转相变 真实手性 D-和L-丙氨酸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热和直流磁化率证明N^+H…O^-氢键的电子自旋翻转在D-和L-丙氨酸单晶中的不对称相变(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3 位作者 吴季兰 龚䶮 申国华 赵洪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3-780,共8页
为了解决D-和L-丙氨酸在约270K相变的分岐和机理,对其单晶、多晶粉末及原料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测定比热.用三线法以蓝宝石作校正,并与手册的D-和L-丙氨酸标准比热值比较.在单晶中,实验观察到吸热相变峰最高处时的温度及热焓为:D-丙氨酸,... 为了解决D-和L-丙氨酸在约270K相变的分岐和机理,对其单晶、多晶粉末及原料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测定比热.用三线法以蓝宝石作校正,并与手册的D-和L-丙氨酸标准比热值比较.在单晶中,实验观察到吸热相变峰最高处时的温度及热焓为:D-丙氨酸,Tc=272.02K,△H=1.87J·mol-1;L-丙氨酸,Tc=271.85K,△H=1.46J·mol-1;热焓差为0.41J·mol-1.参比晶体D-缬氨酸,Tc=273.59K,△H=1.75J·mol-1;L-缬氨酸,Tc=273.76K,△H=1.57J·mol-1;热焓差为0.18J·mol-1.实验发现已测量过的单晶磨成多晶粉末后再测,相变峰消失.说明相变与晶格有关.变温中子衍射排除了D→L的构型相变,但发现N+H…O-氢键沿D-和L-丙氨酸单晶的c轴反向变化.变温偏振拉曼散射反映相变机制与N+H…O-中电子的轨道磁偶极矩相关,观察到偏振光的不对称散射.在外加磁场强度H为+1T和-1T下,变温测定D-和L-丙氨酸晶体的直流磁化率,证明在270K有电子自旋翻转的相变.电子自旋的向上或向下,取决于晶格中NH+3的扭曲振动及N+H…O-氢键沿晶体c轴的方向.由于自旋的定轴性,可以解释单晶和多晶粉末比热结果的分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热 直流磁化率 N+H…O-氢键 电子自旋翻转 不对称相变 D-和L-丙氨酸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手性的温度效应:D-丙氨酸的变温X衍射和中子衍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文清 龚 姚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4-781,共8页
利用X衍射(300,270,250 K)和中子衍射(300,260,250,240 K)研究D-丙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 利用X衍射(300,270,250 K)和中子衍射(300,260,250,240 K)研究D-丙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相变的可能,但是发现在~250 K有一个微小的、连续的对称性破缺发生.晶体分子振动产生的环电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D-和L-丙氨酸单晶直流磁化率和天然旋光角相反的现象,与之相关的中子衍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变温过程中αC-H(2),N-H(1),N-H(4),N-H(6)键长的不同变化.中子衍射还显示了质子移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无序,来源于分子内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氢键和分子间αC-H和氨基形成的氢键,从而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实验结果表明Salam预言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而是由于温度效应导致了在相变点附近分子的宇称破缺能差(PVED)增大,然后通过氨基酸分子的隧道效应扩大了宇称破缺能差的影响,这一研究为生命现象中快速的均一手性形成提供了非线性机理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效应 相变 X衍射 中子衍射 D-丙氨酸单晶 宇称破缺能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32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文清 王宪赟 王怡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予温肾化痰方加味(附片、肉桂、天麻、黄连、黄芩、制大黄、三棱、莪术)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患者6月前后肾功能Scr、GFR变化及终点事件... 目的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予温肾化痰方加味(附片、肉桂、天麻、黄连、黄芩、制大黄、三棱、莪术)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患者6月前后肾功能Scr、GFR变化及终点事件(血透、腹透、肾移植、死亡)、血肌酐翻倍时间。结果 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7.5%,无患者血肌酐翻倍及进入终点事件,和治疗前相比,血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上升(P<0.01);其中治疗满12个月的19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治疗前亦有增高(P<0.01),血肌酐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其中治疗满18个月的14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 温肾化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文清 王昕昶 刘国海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和分馏系统设备结焦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控制合适的操作条件 ,在大油气管线进分馏塔入口处增加蒸汽环管 ,可以有效防止结焦。分馏系统加注油浆防垢剂及控制合适的外甩油浆量和分馏塔底温度 ,可以有效防止结...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和分馏系统设备结焦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控制合适的操作条件 ,在大油气管线进分馏塔入口处增加蒸汽环管 ,可以有效防止结焦。分馏系统加注油浆防垢剂及控制合适的外甩油浆量和分馏塔底温度 ,可以有效防止结焦。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达到 73 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装置 结焦原因 分馏系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和L-丙氨酸晶体的突现顺磁性:准一维N^+H…O^-氢键的自旋-轨道分离(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1 位作者 张玉凤 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6-1400,共5页
研究了与磁场强度相关的手性丙氨酸晶体的电子轨道运动的磁性质.根据丙氨酸单晶的两性离子(+NH3-C(CH3)H-CO2-)模型的手性和蛋白质中肽键晶格结构的螺旋性,当外加磁场为5T,磁场方向平行于丙氨酸晶轴c(z)的极性N+H…O-氢键,观察到D-丙氨... 研究了与磁场强度相关的手性丙氨酸晶体的电子轨道运动的磁性质.根据丙氨酸单晶的两性离子(+NH3-C(CH3)H-CO2-)模型的手性和蛋白质中肽键晶格结构的螺旋性,当外加磁场为5T,磁场方向平行于丙氨酸晶轴c(z)的极性N+H…O-氢键,观察到D-丙氨酸晶格中,氢原子的电子自旋翻转,在297.6K直接突现顺磁性.L-丙氨酸则先发生电子自旋转向,然后在303.9K突现顺磁性.实验发现:外加强磁场可以分裂手性丙氨酸晶格中氢键的简并顺磁态,并测出能差.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准一维极性N+H…O-氢键在晶格中可以发生自旋-轨道分离,表现出一维物理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和L-丙氨酸晶格 N^+H…O^-氢键 突现顺磁性 电子白旋翻转 电子自旋转向 简并顺磁态能差 自旋-轨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清 崔志新 +3 位作者 柴叶红 张静 高静 谢瑞智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和常规神经发育技术(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对脑卒中偏瘫患... 目的比较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和常规神经发育技术(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5例)、强制组(15例)和常规组(1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第3周、第5周和第8周的随访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的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的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的STEF评分均有上升趋势,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的上升趋势有所不同,CIMT组上升很快,治疗后2周在3组中评分最高,由治疗前的(42.3±9.6)分提高到(72.3±5.7)分,随访时提高到到(75.2±8.4)分;mCMT组治疗后3~5周近乎直线上升,由治疗前的(42.1±9.7)分提高到(73.6±4.7)分,随访时仍继续提高到到(79.8±5.1)分,并在治疗后8周维持在3组的最高水平;Bobath组作用缓慢,由治疗前的(41.2±9.8)分提高到(56.6±4.7)分,在治疗3周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降低到(50.3±5.3)分,为3组中评分最低。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和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常规神经发育技术治疗更为有效。对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提高和效果的持续时间,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运动疗法 上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起源的研究——Ⅴ.^(22)Na的正电子湮没与D-、L-、D,L-亮氨酸的不对称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文清 赵健 王蕴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利用正电子湮没测定技术,研究^(22)Na的β^+粒子对D-、L-、D,L-亮氨酸的不对称作用。实验发现β^+粒子(右旋电子)作用于亮氨酸异构体,三重态正电子素(o-Ps)优先在L-亮氨酸中形成。这一实验说明基本粒子的手征不对称,通过电弱作用力对氨... 利用正电子湮没测定技术,研究^(22)Na的β^+粒子对D-、L-、D,L-亮氨酸的不对称作用。实验发现β^+粒子(右旋电子)作用于亮氨酸异构体,三重态正电子素(o-Ps)优先在L-亮氨酸中形成。这一实验说明基本粒子的手征不对称,通过电弱作用力对氨基酸对映体立体有择,在原初状态(Prima-ry State)可被灵敏探针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亮氨酸 宇称不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起源的研究Ⅲ.——毛细管手性柱气相色谱法研究D,L-苯丙氨酸γ辐解的立体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文清 熊化宇 +1 位作者 周玉荣 吴季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一、引言 生物分子光学活性起源理论,是基于李、杨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和弱电统一理论。它认为在生命开始以前的分子化学进化阶段,自然界中某种手性物理力作用于外消旋化合物或前手性底物,使其中一种对映体数量增加。这种过剩对映体被... 一、引言 生物分子光学活性起源理论,是基于李、杨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和弱电统一理论。它认为在生命开始以前的分子化学进化阶段,自然界中某种手性物理力作用于外消旋化合物或前手性底物,使其中一种对映体数量增加。这种过剩对映体被随后的非手性化学过程放大。如该物理力的手性不变,作用始终,最终会导致纯手性物质的产生。 弱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弱电流相互作用(WCC),存在于β衰变或其他类似过程中;另一种是弱中性流相互作用(WNC),它类似于电磁相互作用,只是作用力弱而且力程短。两种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均不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活性 D L-苯丙氨酸 γ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和L-丙氨酸的磁手性相变(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3-748,共6页
利用变温直流磁化率测定,在外加磁场强度为1T,磁场平行晶体c轴,发现在温度270K,D-和L-丙氨酸发生磁手性相变.结合中子衍射确定磁手性相变机制为,D-和L-丙氨酸中的(N+H)有类金属氢原子特性,在相变点270K,由(N+H)释放的电子自旋有磁手性.... 利用变温直流磁化率测定,在外加磁场强度为1T,磁场平行晶体c轴,发现在温度270K,D-和L-丙氨酸发生磁手性相变.结合中子衍射确定磁手性相变机制为,D-和L-丙氨酸中的(N+H)有类金属氢原子特性,在相变点270K,由(N+H)释放的电子自旋有磁手性.用变温偏振拉曼光谱进一步证明,D-丙氨酸中的(N+H)的电子自旋("),而L-丙氨酸中的电子自旋(#),处于高低不同的能态.磁手性相变(宇称和时间反演都破缺)能差为10-4-10-5eV·molecul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手性相变 D-和L-丙氨酸 直流磁化率 变温偏振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