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1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黑黄赤珠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分析
2
作者 黄艺伟 黄丽姣 +6 位作者 胡军华 王振中 章晨峰 徐忠坤 李雅婷 付娟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9-765,共17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黑黄赤珠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给药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_(3)色谱柱(3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黑黄赤珠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给药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_(3)色谱柱(3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后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离子以及参照相关文献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从黑黄赤珠颗粒中共鉴定出104种化学成分,包括26个黄酮类、24个有机酸类、14个三萜类、8个萜类、7个苯丙素类、11个单帖苷类、14个其他类(酚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在此基础上,从灌胃给药大鼠的血浆中鉴定出39个入血成分,包括28个原型,11个代谢产物。结论首次分析鉴定了黑黄赤珠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大鼠入血成分,为黑黄赤珠颗粒功效物质基础研究、过程质控标准建立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黄赤珠颗粒 化学成分 入血成分 UPLC-Q-TOF-MS/MS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引领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段金廒 郭盛 +8 位作者 宿树兰 郭兰萍 赵明 刘睿 严辉 王团结 王振中 肖伟 黄璐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4-1122,共9页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目标与任务等的提出及建设发展已20年。回顾2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围绕中药资源的科学生产与有效利用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研究模式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系列研...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目标与任务等的提出及建设发展已20年。回顾2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围绕中药资源的科学生产与有效利用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研究模式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药资源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副产物与日俱增,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以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与低碳绿色发展的模式建立与实例分析,以及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为主线,展示近些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期为中药资源产业由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低碳绿色转型提供示范和参考,为中药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创造提供借鉴,为推动中药资源产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绿色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产业 中药农业 中药工业 废弃物及副产物 循环利用 低碳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中药复方安慰剂配色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航 黎盛强 +5 位作者 周恩丽 王团结 章晨峰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b^(*)与色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防止模型出现局部最小值,再采用线性降低权系数法和引入变异算子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颜色综合评价指标(ΔE)为客观评价标准,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训练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8.31%;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色差(ΔE)分别为0.4115、2.1646、2.56;制备3种颗粒的验证样品进行验证,验证样品与模型药物的ΔE分别为1.73、2.63、4.11,肉眼直观评价其中两组与模型药物色差较小。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可模拟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用量预测,可作为安慰剂配色研究的推荐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颗粒 安慰剂 颜色模拟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CIELab颜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功效物质为质量目标的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伟 张欣 +2 位作者 徐芳芳 章晨峰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0-1038,共9页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影响中药产品质量的关键,但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给过程质量的精准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首先提出了以功效物质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化控制理念,系统阐释了中药质量的科学内涵,为中药复杂成分体系“控什...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影响中药产品质量的关键,但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给过程质量的精准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首先提出了以功效物质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化控制理念,系统阐释了中药质量的科学内涵,为中药复杂成分体系“控什么”“怎么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先进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中药生产过程开展了智改数转的研究和建设实践。最终建立了以功效物质为质量目标的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解决过程质量控制难题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产 过程质量控制 功效物质 智能制造 过程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应用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王振中 冷志伟 +2 位作者 冯孟贤 向宇 杨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111-114,135,共5页
目的对我国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了解当前研究概况、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为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6... 目的对我国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了解当前研究概况、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为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6月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作者、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215篇文献,发文量时间分布显示我国对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研究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了核心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与抗癌等药物治疗领域。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兴领域、科技转化的研究力度,强化方法指导与建立系统的评估标准,探讨并结合更具适应性的卫生评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融合媒体的网络视频接口(NVI)技术解析
7
作者 王振中 王娟 《现代电视技术》 2025年第3期34-39,92,共7页
随着媒体融合加速向纵深发展,视音频信号直播业务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如何提供兼顾质量、效率与成本的轻量化制播解决方案,成为媒体行业满足便捷直播业务的核心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相关企业,提出了网络视频接口(NVI)技术,以底层传... 随着媒体融合加速向纵深发展,视音频信号直播业务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如何提供兼顾质量、效率与成本的轻量化制播解决方案,成为媒体行业满足便捷直播业务的核心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相关企业,提出了网络视频接口(NVI)技术,以底层传输协议为基础,打通采集域和制作域的超高清内容制作流程,提供面向融媒体移动化、轻量化制作的全套解决方案,为媒体行业实现“降本增效”,加速媒体行业供给侧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全面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I 轻量化 低延时 融媒体 自主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小鼠肠道菌群及乳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赵荣华 包蕾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庞博 陈梦苹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乳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吗丁啉组(12 mg·kg^(-1)),四逆散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g生药·...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乳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吗丁啉组(12 mg·kg^(-1)),四逆散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g生药·kg^(-1))、佛芍颗粒中剂量组(24 g生药·kg^(-1))、佛芍颗粒低剂量组(12 g生药·kg^(-1)),共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头孢拉定胶囊和硫酸庆大霉素(2∶1)混合物灌胃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肠道总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结肠黏膜乳糖酶活性水平,综合评价佛芍颗粒对菌群失调和乳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增加总厌氧菌(P<0.01)、乳酸杆菌(P<0.01)、双歧杆菌(P<0.01)及大肠杆菌(P<0.01)的数量,并提高结肠黏膜乳糖酶活性。结论佛芍颗粒可以改善头孢拉定胶囊和硫酸庆大霉素诱导的菌群失调和乳糖酶活性降低,为佛芍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芍颗粒 头孢拉定 庆大霉素 菌群失调 乳糖酶活性 肠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张敬升 徐英利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04-407,414,共5页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1)、12 g生药·kg^(-1)、6 g生药·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观察大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胃泌素(gastrin,GT)和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观察大鼠胃组织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时长(P<0.01)并降低疼痛发生率,降低血清中P物质(P<0.01)、GT(P<0.01)和MTL含量(P<0.01),减轻大鼠胃和结肠的黏膜增生、间质炎症及杯状细胞肿大和增多。结论佛芍颗粒能够改善新斯的明诱导的痉挛性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芍颗粒 新斯的明 痉挛性腹痛 药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包蕾 孙静 赵荣华 鲍岩岩 耿子涵 张宇 曹姗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12 mg·kg^(-1))、四逆散对照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12 mg·kg^(-1))、四逆散对照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g生药·kg^(-1))、佛芍颗粒中剂量组(24 g生药·kg^(-1))、佛芍颗粒低剂量组(12 g生药·kg^(-1))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寒冷刺激结合腹腔注射福尔马林制备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时长、疼痛发生率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综合评价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疼痛发生率,减轻小鼠结肠黏膜增生及炎症等。结论佛芍颗粒可以改善寒冷刺激结合福尔马林诱导的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小鼠的腹痛,为佛芍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腹痛 寒凝气滞证 佛芍颗粒 治疗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7
11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邢协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2-897,共6页
关键词 土壤环境变化 土壤动物群落 森林土壤 农田土壤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李忠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dominant groups,occupied 88.21% of the total samples,and formed the main body of the forest soil animal community.The others included common groups and rare groups,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5.85% and 5.98%.It is warm and humid in the mid-subtropical region of China,covered with lush vegetation has and with an abundant resource of animals in the soil underneath.Soil animal abundance was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among which vegetation and soil types a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4 sample sites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he conifer-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density of soil animals,rearching up to 68.80 and 66.53 104·m-3,respectively,while the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 had the lowest density,with only 36.43 104·m-3.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in the soil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urfac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soil physiochemical characte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e soil animal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itter and humus layers,and obviously accumulated on of the soil surface and sharply decreased down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土壤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人工针叶林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桂枝茯苓胶囊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鉴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振中 李家春 +4 位作者 窦霞 赵祎武 毕宇安 萧伟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指认鉴定。方法应用二极管阵列(DAD)和电喷雾质谱(ESI-MS)2种在线检测方法。结果经过分析对照品与样品峰谱特征及与文献的对比研究,鉴定了指纹图谱中的8个成分,并推测了一个萜类化合物。结论HPLC/D...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指认鉴定。方法应用二极管阵列(DAD)和电喷雾质谱(ESI-MS)2种在线检测方法。结果经过分析对照品与样品峰谱特征及与文献的对比研究,鉴定了指纹图谱中的8个成分,并推测了一个萜类化合物。结论HPLC/DAD/ESI-MS方法所得谱图易于解析,且重现性和特征性较好,可以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指纹图谱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指纹图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低山丘陵红壤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李忠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繁茂,土壤动物资源丰富。通过对湘中丘陵山地红壤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定位调查,共获得36 018只土壤动物标本,计有31类,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群,三类群占动物总量的92.33%,为森林... 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繁茂,土壤动物资源丰富。通过对湘中丘陵山地红壤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定位调查,共获得36 018只土壤动物标本,计有31类,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群,三类群占动物总量的92.33%,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其他28类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总量的5.28%和2.39%。土壤动物密度(104ind m-3)受多种环境因素制约,其主要限制因素是植被类型和土壤干湿季节变化,根据4个采样点的定位调查结果,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和灌草丛群落最丰富,分别为78.41(104ind m-3)和75.33(104ind m-3),人工针叶林土壤动物密度仅为56.41(104ind m-3)。土壤动物在土体中垂直分布与土壤有机物质的表聚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垂直差异有密切关系,在森林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凋落物层和土壤的腐殖质层,向下锐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中亚热带 丘陵红壤 土壤侵蚀 人工针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3
15
作者 王振中 刘涛 凌娅 《中国药物警戒》 2006年第4期229-231,共3页
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笔者就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不良反应防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 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笔者就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不良反应防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中药注射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疫霉菌引起的香蕉新病害的病原初步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振中 李学文 +2 位作者 孙正祥 姜彦全 廖林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近年来广东省部分地区香蕉植株出现黄化、萎焉和枯死等症状,对病变部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确定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sp.)所引起的一种香蕉新病害。病菌从香蕉根部侵染,进入植株后扩展到茎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和黑色病变,引... 近年来广东省部分地区香蕉植株出现黄化、萎焉和枯死等症状,对病变部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确定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sp.)所引起的一种香蕉新病害。病菌从香蕉根部侵染,进入植株后扩展到茎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和黑色病变,引起香蕉细胞和组织腐烂、坏死。病菌可以经母株与吸芽的连接部分,由母株扩展到吸芽。疫霉菌可以在病组织和土壤中存活,通过雨水、灌溉水和带菌土壤进行田间或远距离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疫霉菌 鉴定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自组网AODV协议的优化设计与仿真测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振中 关媛 +1 位作者 陆建德 陆佰林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3-156,161,共5页
在提出移动自组网AODV优化协议——AODV-PC的基础上,对该路由协议的设计,在NS2中的实现、仿真和性能分析的整个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仿真表明,引入路径收集机制的AODV-PC协议在提高分组发送成功率、降低路由开销、缩短端端延迟方面... 在提出移动自组网AODV优化协议——AODV-PC的基础上,对该路由协议的设计,在NS2中的实现、仿真和性能分析的整个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仿真表明,引入路径收集机制的AODV-PC协议在提高分组发送成功率、降低路由开销、缩短端端延迟方面效果比另一种带路径收集机制的AODV-PA协议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2 AODV 仿真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振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中学 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初探:概念内涵、技术体系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大权 张胜利 +1 位作者 吕星月 王振中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5,共13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物理世界,以数字内容、数据算法构成的数字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eta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虚实相融的终极形...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物理世界,以数字内容、数据算法构成的数字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eta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虚实相融的终极形态,但由于概念转译问题以及缺乏广泛的学术共识,目前“元宇宙”依然是众说纷纭的状态,公众对这一概念难以形成准确清晰的认识。基于此,通过梳理数字生成技术的发展进程,从中国数字化进程和国情出发提出“复合宇宙”概念,从而促进相关部门、从业者、用户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兴技术,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阐述复合宇宙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元宇宙的必备要素、技术支撑、应用场景这3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分析。最后,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包括技术突破、规则制定、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复合宇宙 技术体系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振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1-53,共3页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具有鲜明、合理的课程资源意识,掌...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具有鲜明、合理的课程资源意识,掌握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开发 数学教学 课程标准 合理开发 初中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