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东南大学的演进与探索
1
作者 段进 阳建强 +3 位作者 陈晓东 江泓 王承慧 殷铭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以面向职业规划师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向“以面向多元职业场景的城乡规划专业通识教育”转变,并构建了基于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建筑类大类学科基础-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规划管理、城市科学和规划设计等专门化方向基础”的三大逐层进阶的专业通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教育 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通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保护+环境提升:太原府城城市设计路径
2
作者 吴晓 王建国 +2 位作者 王承慧 陈薇 吉倩妘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00,共10页
历史城区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命有机体,不仅承担着保护与发展的使命,还面临着传统风貌特色亟待强化、社区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整体景观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以太原府城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保护”和“环境提升”两大突破口为破局之道,... 历史城区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命有机体,不仅承担着保护与发展的使命,还面临着传统风貌特色亟待强化、社区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整体景观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以太原府城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保护”和“环境提升”两大突破口为破局之道,紧扣历史人文线、社区生活线、景观环境线3条贯通性主线,分别遴选出具有前置性、关键性、高显示度的核心工作和项目抓手,并建立“核心问题—贯通性主线—专题研究—设计干预—基本思路”的城市设计工作路线,以盘活历史城区格局,为太原府城实现“唐风晋韵·锦绣龙城”的美好图景提供核心空间框架和长效导控依据,并为历史街区的活力再生与韧性发展提供普适性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区 城市设计 历史保护 环境提升 太原府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色风貌与治理实践”学术笔谈
3
作者 张京祥 秦波 +10 位作者 周恺 耿慧志 刘玉亭 罗小龙 王承慧 许熙巍 姚尚建 李志刚 官卫华 毕凌岚 孔维林 《城市学刊》 2024年第5期77-85,共9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如何引领和推动城乡规划专业与行业的治理转向是新时代赋予规划界的重要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发展逻辑、动力机制发生转变,塑造地域特色风貌不仅是贯彻以“人...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如何引领和推动城乡规划专业与行业的治理转向是新时代赋予规划界的重要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发展逻辑、动力机制发生转变,塑造地域特色风貌不仅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手段。探讨如何塑造地域特色风貌,对于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刊编辑部以“地域特色风貌与治理实践”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探讨保护、传承和建设地域特色风貌城市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特色风貌 城乡治理 学术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住房类型的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生活圈供需匹配评估——以奉贤南桥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4
作者 汤雪儿 王承慧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在“人城产”融合发展新形势下,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生活圈未来发展需要精准化的规划策略。聚焦大型居住社区中承载不同住房类型的居住地块和社区单元,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便利可达和活动支持导向下的社区生活圈供需... 在“人城产”融合发展新形势下,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生活圈未来发展需要精准化的规划策略。聚焦大型居住社区中承载不同住房类型的居住地块和社区单元,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便利可达和活动支持导向下的社区生活圈供需匹配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不同住房类型居民需求探讨精准供给策略,并在“小聚居、大混居”模式下进一步提出“小居汇、大居汇、邻居汇、栖居汇”社区生活圈融合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居住社区 社区生活圈 住房类型 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利性的老旧小区形态价值研判以南京市莫愁湖街道为例
5
作者 汤雪儿 王承慧 +1 位作者 王天为 蒋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问题导向的老旧小区更新对住区差异化特色及其蕴含的便利性价值重视不足。文章探索适用于老旧小区的基于便利性的形态价值研判方法,以街道系统、地块组织、功能布局作为关键形态要素构建定量评价模型,进而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按要素间的平... 问题导向的老旧小区更新对住区差异化特色及其蕴含的便利性价值重视不足。文章探索适用于老旧小区的基于便利性的形态价值研判方法,以街道系统、地块组织、功能布局作为关键形态要素构建定量评价模型,进而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按要素间的平衡程度进行分区。在对南京市莫愁湖街道整体形态价值认知基础上,选取其中更新需求最迫切的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住区进行价值研判,进而对其高价值平衡区、不平衡区和低价值平衡区给出针对性的更新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更新 城市形态 便利性 形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承慧 吴晓 +1 位作者 权亚玲 巢耀明 《规划师》 2005年第4期62-64,共3页
为了实现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的良性过渡,促使学生尽早领会城市规划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团队进行了以“培育理性、激发热情”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专业 东南大学 改革实践 建筑设计教学 思维模式 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善治的社区微更新机制 被引量:79
7
作者 王承慧 黄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作为城市微更新的特定类型,社区微更新是预防社区衰败的重要举措。基于社区治理的角度,将社区微更新划分成两个圈层—微更新项目行动圈层和微更新制度环境圈层,并对社区微更新进行分类,探讨社区微更新的成效和隐忧,提出基于善治理论的... 作为城市微更新的特定类型,社区微更新是预防社区衰败的重要举措。基于社区治理的角度,将社区微更新划分成两个圈层—微更新项目行动圈层和微更新制度环境圈层,并对社区微更新进行分类,探讨社区微更新的成效和隐忧,提出基于善治理论的社区微更新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微更新 社区治理 善治 更新机制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城市设计风貌分区导则编制的问题与应对——以武夷山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承慧 姜若磐 +1 位作者 蒋瑾涵 吴晓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62,共10页
风貌分区导则是总体城市设计目标和特色结构传递的重要手段,是连接总体设计目标与下一层次规划的关键媒介。本文首先探讨了风貌分区导则编制中的常见问题——任务混淆不清、支撑基础薄弱和结构传衍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厘清不同类型风... 风貌分区导则是总体城市设计目标和特色结构传递的重要手段,是连接总体设计目标与下一层次规划的关键媒介。本文首先探讨了风貌分区导则编制中的常见问题——任务混淆不清、支撑基础薄弱和结构传衍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厘清不同类型风貌分区导则的差异,强调风貌分区导则的前提基础工作;继而以武夷山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风貌分区导则在秉持保护、传续和创新的整体发展理念下,传衍总体城市设计目标和特色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构成,包括目标传递、结构衍生、指标管控和形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分区导则 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社区中心用地控制模式审视与调适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承慧 章毓婷 +1 位作者 汤楚荻 吴子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0-66,共7页
南京市2005年以来采用社区中心用地控制模式,具有居住区公共设施强集中性、兼顾市场开发和加强规划约束管控等特征。藉由《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NJGBC04-2005)》修订研究,审视近10年来社区中心规划实施效果和未来挑战... 南京市2005年以来采用社区中心用地控制模式,具有居住区公共设施强集中性、兼顾市场开发和加强规划约束管控等特征。藉由《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NJGBC04-2005)》修订研究,审视近10年来社区中心规划实施效果和未来挑战,关注社区中心自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环节及其中城市规划的作用。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供应机制发展导向,提出应紧扣各环节中需要平衡的矛盾和关系,从配套标准、控规编制、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等方面调适规划作用,对于规划作用的局限领域也提出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中心 用地控制 规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多元化--城市雕塑规划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承慧 华琳 张丹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3,共6页
针对我国城市雕塑品质不齐、类型狭窄等问题,聚焦城市雕塑规划机制,基于公共艺术的国际视野梳理成功运作机制——包括制度环境和计划/规划体系的作用,继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制度建设建议和与之联动的城市雕塑规划体系优化策略。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规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承慧 孙世界 阳建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51,共6页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是城市特色营造的空间框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科学理性地进行城市特色营造不可或缺的策略性基础工作。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探讨了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的方法,即立足于空间演进研究、资源...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是城市特色营造的空间框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科学理性地进行城市特色营造不可或缺的策略性基础工作。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探讨了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的方法,即立足于空间演进研究、资源调查评价、衔接功能定位三方面的基础研究,秉持文化优先、自然优先、整体优先的原则,对特色要素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关联整合,最终确定城市特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 城市设计 南京浦口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和服务效益: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承慧 邱建维 +2 位作者 瞿嘉琳 潘晞文 胡明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3-50,共8页
社区中心空间是社区生活圈的核心空间,对社区生活圈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南京玄武区为例,探索了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分析与服务效益测度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社区中心空间各具特色、优势和问题。该研究拓展了对社区生活圈的认识,对... 社区中心空间是社区生活圈的核心空间,对社区生活圈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南京玄武区为例,探索了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分析与服务效益测度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社区中心空间各具特色、优势和问题。该研究拓展了对社区生活圈的认识,对社区生活圈划定、体系建构和社区中心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中心 空间类型 服务效益 社区生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保障房住区贫困集聚测度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承慧 张丹蕾 汪徽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100,共8页
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集聚趋势,形成众多大型保障房住区。借鉴欧美大型社会住房和公共住房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中国应密切关注大型保障房住区的发展动向,避免严重衰败。基于国际保障性住房衰败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保障房... 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集聚趋势,形成众多大型保障房住区。借鉴欧美大型社会住房和公共住房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中国应密切关注大型保障房住区的发展动向,避免严重衰败。基于国际保障性住房衰败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保障房的住房权属特征,文章结合南京主城边缘7个案例,采用关联住房类型的贫困集聚测度,综合分析大型保障房住区发展动态,提出促进建成大型保障房住区持续健康发展和未来保障房规划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保障房住区 贫困集聚 住房规划 住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意义的角度论传统空间环境保护——以历史名镇同里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承慧 冷嘉伟 《现代城市研究》 2002年第6期39-44,共6页
立足于传统空间环境保护,并以江苏吴江同里古镇为例,从分析空间意义的两个层次——功能意义与隐含意义出发,认为空间隐含意义的定位——即空间的“形”与“质”的确定是传统空间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明确空间环境保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方... 立足于传统空间环境保护,并以江苏吴江同里古镇为例,从分析空间意义的两个层次——功能意义与隐含意义出发,认为空间隐含意义的定位——即空间的“形”与“质”的确定是传统空间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明确空间环境保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方面的逻辑关系,提出空间意义的恰当定位是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并需要通过案例追踪研究以真正切实地指导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空间环境 城市规划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连续、集约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思考 被引量:50
15
作者 王承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6,共7页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质量,依托全面连续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然而,限于巨大的养老保障压力,在有限财政支持的条件下,应探索集约高效的社区养老设施发展道路。本文详尽剖析了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社区养老设施及空间布局,进而着力探讨...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质量,依托全面连续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然而,限于巨大的养老保障压力,在有限财政支持的条件下,应探索集约高效的社区养老设施发展道路。本文详尽剖析了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社区养老设施及空间布局,进而着力探讨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够导向全面连续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发展框架,二是集约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承慧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5-44,共10页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社区养老模式根植社区,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老人及其家庭,都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养老模式,因而在发达国家亦是养老事业发展趋势。本文聚焦美国,分...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社区养老模式根植社区,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老人及其家庭,都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养老模式,因而在发达国家亦是养老事业发展趋势。本文聚焦美国,分析了美国政府对于提升老人住房可支付性和宜居性的政策支持、对于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特别是非营利机构等非政府机构在社区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最后总结了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 美国 住房政策 非政府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区规划评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承慧 李媚 孙倩文 《华中建筑》 2009年第5期114-122,共9页
该文首先阐释了与商品房大不相同的拆迁安置房建设机制,指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相关制度背景的变化将会对规划效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通过对南京市拆迁安置区中失地农民的生活实态调查,总结已有规划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从规划制度... 该文首先阐释了与商品房大不相同的拆迁安置房建设机制,指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相关制度背景的变化将会对规划效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通过对南京市拆迁安置区中失地农民的生活实态调查,总结已有规划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从规划制度、规划体系与规划组织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提升失地农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促进其顺利转换为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拆迁安置区 居住空间重置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编制方法初探--以南京六合区“三房”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承慧 杨靖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5,共7页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已进入大量建设时期时代呼唤高质量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迫在眉睫。以南京六合区"三房"建设规划为例,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和矛盾,在调查、选址布局等方面探讨了与空间...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已进入大量建设时期时代呼唤高质量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迫在眉睫。以南京六合区"三房"建设规划为例,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和矛盾,在调查、选址布局等方面探讨了与空间决策相关联的规划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规划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路径探讨——基于美国纽约、韩国首尔和新加坡的比较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承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4-89,共6页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进入存量发展时期,社区参与和社区规划对于存量居住空间的长效维护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美国、韩国和新加坡3个已建立社区规划制度的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重点介...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进入存量发展时期,社区参与和社区规划对于存量居住空间的长效维护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美国、韩国和新加坡3个已建立社区规划制度的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重点介绍其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背景、社区规划体系概况以及有关成效和问题;其次在比较中讨论其社区规划制度化路径差异,并总结三者的成功之处;最后提出中国特色的社区规划制度化路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社区规划 规划制度 法规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的在地性:基于社会资本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承慧 刘思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居住型历史地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营建智慧,是文化自信和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极为重要的遗产类型。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越来越倡导社区参与,且对社区参与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借助在地性相关理论,为研判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提供指... 居住型历史地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营建智慧,是文化自信和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极为重要的遗产类型。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越来越倡导社区参与,且对社区参与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借助在地性相关理论,为研判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提供指引,而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则为具体分析社区参与提供框架。选择6个在地性较好、但存在差异的国内外案例,运用由社会资本层次、社会联系类型和社会资本功能构成的分析框架,对社区参与主体及其关系进行呈现和解读,并总结有利于在地性的社区参与组织机制。最后针对国内情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居住型历史地段 在地性 场所精神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