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v8n算法的井下人员行为检测研究
1
作者 王庆磊 杨宇航 +4 位作者 陈立业 于浩然 杜昊杰 于梓晗 史健婷 《煤矿机械》 2025年第5期195-200,共6页
煤矿井下复杂环境中的干扰信息、低照明度及机械设备遮挡导致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在人员异常动作检测中面临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n算法,旨在提升井下人员行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首先,把iRMB和EMA融合创新了iR... 煤矿井下复杂环境中的干扰信息、低照明度及机械设备遮挡导致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在人员异常动作检测中面临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n算法,旨在提升井下人员行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首先,把iRMB和EMA融合创新了iREMA注意力机制,得到C2f_iREMA,增强了复杂背景中对特征目标的定位能力;其次,在C2f中引入iAFF,以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层次的特征;最后,引入DySample模块,避免了传统下采样方法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提高了检测精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井下工人行为检测任务中,精确率提升了0.8%,召回率提升了3.1%,mAP@0.5提升了3.2%。这些改进显著增强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召回能力及整体性能,适用于井下环境中的实时行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行为检测 注意力机制 DySample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极限位移研究
2
作者 王庆磊 李文江 崔蓬勃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隧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东科岭全风化花岗岩双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开挖断面逐步扩大的隧道模型,采用应力释放法对不同监测断面节点进行应力释放,研究隧道掌子面失稳过程中的挤出变形... 数值模拟是研究隧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东科岭全风化花岗岩双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开挖断面逐步扩大的隧道模型,采用应力释放法对不同监测断面节点进行应力释放,研究隧道掌子面失稳过程中的挤出变形与应力释放率的关系,得出隧道掌子面失稳判据,并结合塑性区的发展规律,给出相应的掌子面挤出位移极限值.为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符合相似条件的地层相似材料,分析了掌子面失稳过程中挤出变形与地应力释放率的关系,并对掌子面破坏体的形态及范围进行描述.结果表明,采用挤出位移与应力释放率的关系曲线可以判断掌子面的稳定状态,相应的挤出位移极限值对指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法 应力释放 挤出变形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工程中矿渣微粉浆体特性及固砂效果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庆磊 李文江 崔蓬勃 《大众标准化》 2021年第24期83-85,88,共4页
矿渣微粉是典型的颗粒型悬浮液,在注浆加固工程中对于其粘度、凝结时间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要求较高。为改善矿渣微粉浆液性能,注浆工程中经常添加激发剂等材料。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浆液本身性能,针对激发剂的品种及含量对矿渣微粉性能... 矿渣微粉是典型的颗粒型悬浮液,在注浆加固工程中对于其粘度、凝结时间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要求较高。为改善矿渣微粉浆液性能,注浆工程中经常添加激发剂等材料。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浆液本身性能,针对激发剂的品种及含量对矿渣微粉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文章针对注浆工程中对矿渣微粉浆液性能要求,通过单掺试验分析了NaOH和减水剂对浆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掺量。通过NaOH与其他激发剂的复掺试验,研究了不同激发剂下浆液的粘度等特性。试验结果对指导注浆施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激发剂 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新建地铁既有污水管道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庆磊 李文江 +1 位作者 孙洪硕 刘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1-45,60,共6页
石家庄地铁1号线市招待所段至北国商城段为左右两线,区间隧道上方靠近一既有污水管道,污水管已使用60 a。整条区段上污水管道与隧道呈一定夹角,角度较小。其中靠近地铁车站k10+928.290~k10+943.59区间隧道断面尺寸有所扩大,且... 石家庄地铁1号线市招待所段至北国商城段为左右两线,区间隧道上方靠近一既有污水管道,污水管已使用60 a。整条区段上污水管道与隧道呈一定夹角,角度较小。其中靠近地铁车站k10+928.290~k10+943.59区间隧道断面尺寸有所扩大,且污水管底板距离左线隧道拱顶仅6.8 m,该区段既有污水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并且受污水管可能的渗水影响,隧道本身开挖过程中也存在稳定问题。分别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既有污水管底板、边墙和拱部横向和纵向应力分布规律,并通过分析纵向不均匀沉降和纵向应力分布的关系,对隧道开挖过程中既有污水管的破坏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工程特点,提出了改进的超前加固方案。石家庄地铁为石家庄市新建工程,对工程后续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地铁 既有污水管道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建(构)筑物施工方案研究——合肥地铁1号线望湖城站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洋 崔蓬勃 王庆磊 《居业》 2015年第7X期89-90,共2页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多采用盾构法施工,施工地点集中在城市中心,建筑物间距密集,盾构隧道时常下穿建筑物。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穿越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研究——以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土建五标望湖城车站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洋 崔蓬勃 王庆磊 《居业》 2015年第9X期81-82,共2页
本文以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例,浅谈地铁车站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钻孔灌注 施工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D,L-扁桃酸结构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
7
作者 王凯 王庆磊 +1 位作者 颜婷婷 林奥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1-385,共5页
采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装置,在室温下对D,L-扁桃酸(C8H8O3)进行了原位高压拉曼光谱研究,实验最高压力为2.2 GPa.结果表明,原来的一些拉曼峰在0.6 GPa左右突然消失或者劈裂,并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拉曼峰.通过进一步分析D,L-扁桃酸的拉曼频... 采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装置,在室温下对D,L-扁桃酸(C8H8O3)进行了原位高压拉曼光谱研究,实验最高压力为2.2 GPa.结果表明,原来的一些拉曼峰在0.6 GPa左右突然消失或者劈裂,并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拉曼峰.通过进一步分析D,L-扁桃酸的拉曼频率随压力的变化,发现许多拉曼峰的移动在0.6 GPa时都出现了拐点.D,L-扁桃酸在0.6 GPa发生了由正交相(Pbca)到单斜相(P21/c)的压致结构相变.通过分析相变前后晶体结构及拉曼振动模式的变化,认为此压致结构相变是由高压下分子的密堆积效应和氢键结构的重新排列导致.完全卸压至常压后,卸压拉曼光谱与常压拉曼光谱一致,表明此压致相变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扁桃酸 金刚石对顶砧 拉曼光谱 高压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勘察在市政工程外业系统中的研究
8
作者 王庆磊 周黎月 +3 位作者 丁国洪 张鸿飞 陆顺 夏金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7期83-85,共3页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比较单一,外业资料仍采用手工记录、纸质记录存档的方式,生产效率较低,记录成果资料存在易出错、可追溯性差、数据共享性差和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我院研制的Android手机端APP和PC端勘察信息系统平台,通...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比较单一,外业资料仍采用手工记录、纸质记录存档的方式,生产效率较低,记录成果资料存在易出错、可追溯性差、数据共享性差和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我院研制的Android手机端APP和PC端勘察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现场的作业采集与管理,实施外业成果资料信息化上传,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市政工程的勘察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信息化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 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策略的研究
9
作者 王庆磊 赵亮 +1 位作者 田壮 刘亮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7期51-52,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硬判决的分布式网络选择策略。之后,着重分析目前比较主流的软判决策略——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策略。最后,针对这种算法没有考虑网络参数动态变化的缺点进行了修改。
关键词 异构网络 模糊层次分析 网络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大数据应用分析及共享支撑平台设计
10
作者 王庆磊 罗文慧 +1 位作者 邬玉良 张云泉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第7期66-69,74,共5页
在总结交通领域大数据来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特点,结合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选型、数据库选型、流计算选型,构建交通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为智慧交通中大数据的处理提供参照。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 数据处理 平台选型 数据库选型 流计算选型 共享支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治理相关概念辨析
11
作者 王庆磊 张国波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4年第7期31-34,共4页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缺乏对IT治理清晰理解的现状,对IT治理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并比较了相关模型和标准。在此基础上,辨析了IT治理与公司治理、IT管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一个简化的IT治理实施流程供企业参考,以使企业...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缺乏对IT治理清晰理解的现状,对IT治理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并比较了相关模型和标准。在此基础上,辨析了IT治理与公司治理、IT管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一个简化的IT治理实施流程供企业参考,以使企业更好地将其付诸实践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治理 IT治理 IT管理 IT治理标准 IT治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触觉传感器
12
作者 王庆磊 张军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5期207-207,21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两种利用光纤传感器的触觉传感器。一种是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触觉传感器。布拉格光栅反映在布拉格波长的光谱组成部分,这种传感器可以检测外部强迫使用的反射波长的变化。另一种触觉传感器采用光纤微弯曲(MBOF)触觉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两种利用光纤传感器的触觉传感器。一种是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触觉传感器。布拉格光栅反映在布拉格波长的光谱组成部分,这种传感器可以检测外部强迫使用的反射波长的变化。另一种触觉传感器采用光纤微弯曲(MBOF)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感应光传输的损耗。利用光的损失,该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外部力量。在本论文中,我们对两种传感器都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触觉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分布式 光纤光栅微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膨胀岩隧道初期支护稳定性分析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蓬勃 朱永全 +2 位作者 高焱 白洋 王庆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结合隧道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膨胀岩综合分级标准。以玉(溪)蒙(自)铁路秀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分析中、强膨胀级别下膨胀力对初期支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设计中等膨胀工况膨胀范围为4 ...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结合隧道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膨胀岩综合分级标准。以玉(溪)蒙(自)铁路秀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分析中、强膨胀级别下膨胀力对初期支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设计中等膨胀工况膨胀范围为4 m时最小加固范围为6 m,强膨胀工况加固范围太大,常规注浆工艺较难实现;隧道断面优化后中等膨胀工况膨胀范围为4 m时最小加固范围为2 m,强膨胀工况膨胀范围为3 m时最小加固范围为4 m;随膨胀级别升高,初期支护仰拱底鼓和边墙收敛量增加;优化后由于加固范围减小,初期支护变形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设计优化 数值计算 初期支护 膨胀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发挥过程的非饱和砂土盾构隧道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崔蓬勃 朱永全 +2 位作者 刘勇 王庆磊 潘英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3-881,共9页
因施工中受注浆及掘进参数影响,地层损失引起的土拱效应逐渐发挥,滑面上剪应力逐渐增大至抗剪强度,同时应考虑表观黏聚力对剪应力的贡献作用,而Terzaghi公式并不能体现这些因素。针对该问题,基于主应力偏转理论,推导了非饱和砂土不同位... 因施工中受注浆及掘进参数影响,地层损失引起的土拱效应逐渐发挥,滑面上剪应力逐渐增大至抗剪强度,同时应考虑表观黏聚力对剪应力的贡献作用,而Terzaghi公式并不能体现这些因素。针对该问题,基于主应力偏转理论,推导了非饱和砂土不同位置的侧压力系数公式,结合表观黏聚力公式和试验数据,得到与基质吸力相关的分段形式的表观黏聚力表达式,进而推导出不同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下的松动土压力及盾构极限支护力的计算公式。算例结果表明同一埋深下,不同饱和度土层中拱顶处松动土压力随土拱效应发挥而逐渐减小且均远小于自重应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松动土压力存在一个阈值;不同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下,埋深越大,不同饱和度地层拱顶处松动土压力趋向不同的定值;盾构极限支护力公式计算结果亦存在同样规律,该结论将为非饱和砂土层盾构施工过程中土仓压力的合理设置提供理论指导,保证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基质吸力 表观黏聚力 抗剪强度 松动土压力 极限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工作原理及其在上海软土地区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庆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2期221-223,M0019,M0020,共5页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静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及其划分情况;通过土层划分、土类定名、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土液化情况判别以及测试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等,分析了上海软土地区采用静...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静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及其划分情况;通过土层划分、土类定名、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土液化情况判别以及测试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等,分析了上海软土地区采用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软土地区 静力触探 岩土工程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庆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作用。方法 2009年03月至2011年0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窒息新生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例窒息新生儿中,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28例,...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作用。方法 2009年03月至2011年0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窒息新生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例窒息新生儿中,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28例,有10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背景紊乱,与胎龄2周以上正常新生儿相比,脑电图发育迟缓);有14例为中度异常(脑电图多以不规则慢活动为主,两侧不规则或不对称,波幅偏低,出现大量阵发性异常放电,节律性爆发出现光波及光慢波);有4例为重度异常(其中3例为爆发抑制、1例为电静息、1例为低电压)。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70.0%,而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达100%,可见脑电图异常率与临床分度基本一致。除了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患儿出现死亡外,其余23例都经过对症治疗后出院,并于出生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3例脑电图正常和8例轻度异常的患儿,均发育为为正常儿;12例中度异常患儿2例并发癫痫,3例出现轻度智力低下;5例重度异常患儿均出现严重后遗症,且出生后1周左右死亡。结论脑电图能够客观反映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的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庆磊 《现代营销(下)》 2017年第3期36-37,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趋加深并不断融合,传统的会计成本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企业成本信息的需要,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诸多企业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企业成本核算。为了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趋加深并不断融合,传统的会计成本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企业成本信息的需要,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诸多企业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企业成本核算。为了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产品的多样化、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意识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其提供的成本信息也无法全面、科学地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帮助,企业迫切需要一套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辅佐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 成本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庆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6期337-339,M0027,共4页
传统的抽水试验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获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不够精确,同时又存在较大的误差。以上海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该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5.8 m,⑦1层粉砂夹粉质粘土与⑦2层粉砂两者相互贯通,针对⑦层土进行群井抽水试验,对试验所... 传统的抽水试验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获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不够精确,同时又存在较大的误差。以上海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该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5.8 m,⑦1层粉砂夹粉质粘土与⑦2层粉砂两者相互贯通,针对⑦层土进行群井抽水试验,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导水系数平均值为T=115 m^(2)/d,水平渗透系数平均值Kh=4.61 m/d,Kv=0.155×4.61 m/d=0.71 m/d,储水系数S=1.31×10^(-3),为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井抽水试验 数值模拟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液位计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庆磊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年第3期75-77,共3页
介绍了超声波液位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特点进行设备选择,同时介绍了设备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技术指标,并对设备安装、调试的过程与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更进一步探讨了设备的安装注意事项。
关键词 超声波 液位测量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浅孔留矿法工艺优化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庆磊 王升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1期49-49,51,共2页
浅孔留矿法凭借采场结构与工艺简单、采矿成本较低、通风条件良好、工人熟练程度较高等优势在矿山得到广泛应用。但为进一步减少矿石损失与贫化,必须继续优化矿区浅孔留矿法工艺。接下来就主要探讨矿区浅孔留矿法工艺底部结构的优化,并... 浅孔留矿法凭借采场结构与工艺简单、采矿成本较低、通风条件良好、工人熟练程度较高等优势在矿山得到广泛应用。但为进一步减少矿石损失与贫化,必须继续优化矿区浅孔留矿法工艺。接下来就主要探讨矿区浅孔留矿法工艺底部结构的优化,并简单分析某矿区中厚以上矿体浅孔留矿法工艺的优化,提高矿区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采矿 浅孔留矿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