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时频原子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希勤 刘婧瑶 +1 位作者 孟华东 刘一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6-5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时频原子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训练阶段,在过完备时频原子库的基础上,以类区分度为度量,提取少数最能区分不同类别信号的时频原子作为一组固定的特征;识别阶段,以原子和信号的内积的绝对值作为分类器的输...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时频原子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训练阶段,在过完备时频原子库的基础上,以类区分度为度量,提取少数最能区分不同类别信号的时频原子作为一组固定的特征;识别阶段,以原子和信号的内积的绝对值作为分类器的输入特征,采用有监督模糊自适应共振网络进行辐射源的自动识别.对5类典型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减小了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的计算量,输入特征具有类内聚集性强、类间区分度大的特点,在信噪比大于3 dB时可以获得高的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 特征提取 时频原子 类区分度 模糊自适应共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波谱稀疏恢复的空时自适应处理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珂 张颢 +2 位作者 李刚 孟华东 王希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9-1393,共5页
在机载雷达体制中,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可有效抑制杂波并完成动目标检测.但在实际杂波环境中,由于缺乏独立同分布的训练样本,传统STAP算法性能下降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利用STAP体制下杂波在角度-多普勒域上的稀疏性,提出基于稀疏恢... 在机载雷达体制中,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可有效抑制杂波并完成动目标检测.但在实际杂波环境中,由于缺乏独立同分布的训练样本,传统STAP算法性能下降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利用STAP体制下杂波在角度-多普勒域上的稀疏性,提出基于稀疏恢复的SR-STAP方法,可在少量训练样本下实现高分辨空时杂波谱及相应杂波协方差矩阵的估计.Mountaintop实际数据和仿真实验均表明,SR-STAP收敛速度更快,从而在实际杂波环境中获得更高的信杂噪比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少量数据样本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D滤波器在多目标检测前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童慧思 张颢 +1 位作者 孟华东 王希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6-2051,共6页
检测前跟踪(TBD)用于对低信噪比目标的雷达检测与跟踪.同时,传统的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器是解决多目标跟踪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它不适用于多目标TBD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目标跟踪问题中PHD滤波器的适用模型和假设,提出了针对TBD的"... 检测前跟踪(TBD)用于对低信噪比目标的雷达检测与跟踪.同时,传统的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器是解决多目标跟踪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它不适用于多目标TBD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目标跟踪问题中PHD滤波器的适用模型和假设,提出了针对TBD的"标准"多目标观测模型,并对噪声进行了"泊松化",设计出一种能解决多目标TBD问题的PHD滤波器,从而使得PHD滤波器可以应用在多目标TBD问题之中,并充分发挥其处理多目标问题的优势.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估计的准确度和精度上都要优于经典的多目标粒子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检测 多目标跟踪 检测前跟踪 PHD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函数和遗传算法的非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勇 彭应宁 +2 位作者 张瓅玶 张颢 王希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7-79,共3页
在雷达领域中,利用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可提高脉压系统的性能.本文根据我们已建立的调频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参量遗传算法来产生满足脉压系统要求的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方法,给出一个用该方法设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实例.实验结果表明,... 在雷达领域中,利用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可提高脉压系统的性能.本文根据我们已建立的调频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参量遗传算法来产生满足脉压系统要求的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方法,给出一个用该方法设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实例.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快速灵活地设计出所需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非线性调频 调频函数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恢复的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泽强 王希勤 +1 位作者 刘一民 孟华东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该文介绍了基于稀疏恢复(Sparse Recovery,SR)的空时2维自适应处理技术(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具体实现方法。首先探讨了将稀疏恢复引入STAP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在杂波非均匀环境下引入稀疏恢复... 该文介绍了基于稀疏恢复(Sparse Recovery,SR)的空时2维自适应处理技术(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具体实现方法。首先探讨了将稀疏恢复引入STAP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在杂波非均匀环境下引入稀疏恢复的潜在优势,分析了稀疏恢复STAP技术的数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介绍了均匀线性阵列条件下稀疏恢复STAP技术的基本框架、多观测向量问题、格点对不准问题、直接数据域稀疏恢复STAP、共型阵条件下基于稀疏恢复的STAP方法等具体研究内容。最后,总结了基于稀疏恢复STAP技术的框架和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后续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杂波抑制 稀疏恢复(SR)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自适应的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晓松 王秀坛 王希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5,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自适应的图像增强算法,这种算法是对基于LIP模型的Le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个图像的对比度,增大图像的动态范围,并且依据人眼视觉特性,增强图像的边缘而不明显地增大噪...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自适应的图像增强算法,这种算法是对基于LIP模型的Le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个图像的对比度,增大图像的动态范围,并且依据人眼视觉特性,增强图像的边缘而不明显地增大噪声.这种算法容易实现,适用于实时系统的应用.几种算法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处理 算法 人眼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优化方法的认知雷达波形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魏轶旻 孟华东 +1 位作者 毛滔 王希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认知雷达扩展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目标散射特性相关的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利用半正定松弛将输出信噪比的优化问题松弛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并利用一维交互迭代搜索逼近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块、运算量小... 针对认知雷达扩展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目标散射特性相关的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利用半正定松弛将输出信噪比的优化问题松弛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并利用一维交互迭代搜索逼近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块、运算量小等优点,能够准确逼近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雷达 扩展目标检测 相位编码信号 凸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雷达-通信共享孔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长安 刘一民 +1 位作者 王希勤 于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51-2357,共7页
针对雷达-通信综合射频系统,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环境信息的共享孔径动态分配方法。首先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将共享孔径分配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建立了雷达阵列方向图的峰值旁瓣电平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两个优... 针对雷达-通信综合射频系统,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环境信息的共享孔径动态分配方法。首先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将共享孔径分配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建立了雷达阵列方向图的峰值旁瓣电平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整数编码的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迭代求解以帕累托前沿的形式给出一组最优解,供决策者根据任务需求从中选出一个最满意的解。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孔径 综合射频系统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帕累托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码在高频地波雷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毛滔 夏卫民 +1 位作者 王希勤 陈伯孝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490,共6页
研究了二相互补码信号在高频地波雷达中的应用。介绍了互补码的常用构造方法,分析其非周期自相关特性,并与m序列码的压缩性能进行了对比。互补码信号具有理论零副瓣电平,克服了一般相位编码信号的高副瓣问题。针对高频地波雷达发射脉冲... 研究了二相互补码信号在高频地波雷达中的应用。介绍了互补码的常用构造方法,分析其非周期自相关特性,并与m序列码的压缩性能进行了对比。互补码信号具有理论零副瓣电平,克服了一般相位编码信号的高副瓣问题。针对高频地波雷达发射脉冲较宽导致近距离回波遮挡严重的问题,根据互补码的分段互补特性,提出采用距离分段匹配的脉冲压缩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回波信号按码型完全匹配时产生的高副瓣问题。由于高频波段波长长,多普勒敏感性可以忽略。分析结果表明:互补码信号应用于高频地波雷达,既可以获得低距离副瓣,又可以有效地解决近距离探测问题,因而提高了地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码 距离分段匹配 脉冲压缩 高频地波雷达 多普勒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舰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抗电离层干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滔 公绪华 +1 位作者 孟华东 王希勤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针对现阶段困扰低纬度地区高频地波雷达发展的电离层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离层的干扰特性,提出双基地体制下利用收发之间的位置相互关系减小高仰角区的电离层干扰的方案;通过对发射天线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天线在俯仰维的孔径,减小向上的能... 针对现阶段困扰低纬度地区高频地波雷达发展的电离层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离层的干扰特性,提出双基地体制下利用收发之间的位置相互关系减小高仰角区的电离层干扰的方案;通过对发射天线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天线在俯仰维的孔径,减小向上的能量辐射,达到降低电离层干扰的目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高频地波 抗电离层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舰双基地地波雷达提高定位精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滔 公绪华 +2 位作者 吴冬梅 孟华东 王希勤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2-677,共6页
针对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工作带宽窄,定位精度差,且与目标位置有关的问题,利用双基地地波雷达在单/双基地同时工作模式下能够获取多种测量集合,提出应用三角形几何重心法和三点加权平均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该体制雷达的定位精度,仿真结... 针对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工作带宽窄,定位精度差,且与目标位置有关的问题,利用双基地地波雷达在单/双基地同时工作模式下能够获取多种测量集合,提出应用三角形几何重心法和三点加权平均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该体制雷达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超视距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可编程微光电视图像实时处理系统
12
作者 张宇 王希勤 +2 位作者 彭应宁 袁晓松 宋鸿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6,共5页
简要回顾了传统的微光电视系统的发展及像增强器的性能。对微光图像作数字处理可改善对比度,抑制噪声,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随着大量高速DSP芯片的出现,对微光电视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己成为可能。分析了微光电视图像的特点及实时数... 简要回顾了传统的微光电视系统的发展及像增强器的性能。对微光图像作数字处理可改善对比度,抑制噪声,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随着大量高速DSP芯片的出现,对微光电视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己成为可能。分析了微光电视图像的特点及实时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多DSP并行的微光电视图像实时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电视 数字图像处理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雷达信号CFAR处理方法
13
作者 张颢 王希勤 彭应宁 《无线电工程》 2001年第z1期93-95,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化的雷达信号CFAR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将其与传统的CA-CFAR处理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CFAR CA-CFAR 顺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压缩采样恢复的GPU并行实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帅 李刚 +2 位作者 张颢 孟华东 王希勤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0-615,共6页
压缩采样(CS)技术被尝试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压缩。然而,高分辨SAR图像数据量大,导致压缩采样后的恢复过程计算量大,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无法实时成像。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在图形处理器(GPU)平台上设计了CS的并行方法,并... 压缩采样(CS)技术被尝试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压缩。然而,高分辨SAR图像数据量大,导致压缩采样后的恢复过程计算量大,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无法实时成像。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在图形处理器(GPU)平台上设计了CS的并行方法,并实现了SAR图像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SAR图像压缩性能的前提下,该文设计的GPU并行处理速度能够提高到CPU串行处理的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压缩采样(CS) 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机动目标跟踪的分段机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翟冠 孟华东 +1 位作者 孙秀志 王希勤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分段轨迹识别方法是一种将目标轨迹分成若干段曲线,对每一段曲线进行参数估计进而估计目标状态的跟踪方法.基于分段轨迹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段机动识别方法,使之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目标机动类型.针对速度变化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曲线参数... 分段轨迹识别方法是一种将目标轨迹分成若干段曲线,对每一段曲线进行参数估计进而估计目标状态的跟踪方法.基于分段轨迹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段机动识别方法,使之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目标机动类型.针对速度变化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曲线参数描述的模型以及新的优化跟踪性能的代价函数,改进了判断分段结束的条件以及起始新分段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分段机动识别方法在稳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跟踪加减速目标;同时,分段机动识别方法对于高度机动目标的跟踪性能和准确构造的交互多模型算法相似,且远优于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下的卡尔曼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轨迹识别方法 分段机动识别方法 机动目标跟踪 分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