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希设计作品
1
作者 王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设计说明:男性舞蹈服装设计作品《炽》设计灵感来自火焰的热烈与变幻,服装造型通过颜色和图案的独特运用,展现出赤焰般的视觉效果,象征着舞者的激情与活力。整套服装不仅强调功能性,还注重力与美感的结合。它将舞者热情的内心世界与外... 设计说明:男性舞蹈服装设计作品《炽》设计灵感来自火焰的热烈与变幻,服装造型通过颜色和图案的独特运用,展现出赤焰般的视觉效果,象征着舞者的激情与活力。整套服装不仅强调功能性,还注重力与美感的结合。它将舞者热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相统一,为舞台呈现出多样的视觉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造型 视觉盛宴 设计说明 设计灵感 舞台呈现 视觉效果 外在表现 力与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vNLP2-like基因敲除载体构建与拟南芥中模拟敲除
2
作者 王希 陶艳昵 +3 位作者 张西宁 张琦 李志烨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20-26,共7页
【目的】为研究此前自甜菜中发现的BvNLP2-like基因的功能,需要观察其过表达与基因敲除对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构建该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构建拟南芥中同源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模拟敲除。【方法】以甜菜BvNLP2-like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 【目的】为研究此前自甜菜中发现的BvNLP2-like基因的功能,需要观察其过表达与基因敲除对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构建该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构建拟南芥中同源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模拟敲除。【方法】以甜菜BvNLP2-like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基础载体,设计构建BvNLP2-like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寻找拟南芥中与之同源的基因,构建该拟南芥基因的敲除载体,最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基因敲除载体转化拟南芥以验证敲除效果。【结果】设计并构建了BvNLP2-like基因的敲除载体pHK2-Cas9-U6-BV,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敲除载体pHK2-Cas9-U6-AT,通过模拟敲除得到了基因组中目的基因发生缺失突变的植株,表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成功实现该NLP基因的敲除。【结论】本研究得到了2种可用于NLP基因基因敲除的载体,为此基因在甜菜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NLP基因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浊方通过抑制肾小球内皮细胞异常血管新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家义 陈雅欣 +7 位作者 张玉凤 王希 李伟 刘雪梅 万倩慧 孙振华 王文波 李玉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 探讨肾浊方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其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在8周龄时出现肾损伤)来研究肾浊方对DKD的影响。采用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MGECs... 目的 探讨肾浊方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其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在8周龄时出现肾损伤)来研究肾浊方对DKD的影响。采用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MGECs)建立体外高糖模型来研究肾浊方对MGECs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肾浊方可以改善db/db小鼠的肾损伤。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b/db小鼠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肾浊方处理则降低了这些蛋白的表达。在MGECs高糖模型中,肾浊方可能通过改变VEGFA、VEGFR2、AQP1和CD31的表达来逆转高糖环境中MGECs的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增强。此外,药物效果随着肾浊方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 肾浊方可通过抑制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来改善DKD早期的肾损伤,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肾浊方的作用机制。此外,本研究发现DKD中AQP1的表达增加,为进一步研究DKD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浊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 异常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水通道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对环丙氟虫胺的敏感性监测及其田间药效验证
4
作者 张帅 乔松涛 +6 位作者 王云鹏 刘冲 吴向辉 陈秋芳 王希 杨凤霞 高聪芬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56,共5页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重要害虫之一,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由于长江中下游稻区二化螟已对多种主防药剂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导致二化螟的田间防控缺少高效药剂。环丙氟虫胺是新研发的间二...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重要害虫之一,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由于长江中下游稻区二化螟已对多种主防药剂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导致二化螟的田间防控缺少高效药剂。环丙氟虫胺是新研发的间二酰胺类新杀虫剂,与目前常用的二化螟防治药剂的作用机理不同。为明确其对抗氯虫苯甲酰胺二化螟的控制效果,2021年-2023年间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3省7个不同抗药性水平的二化螟田间种群对环丙氟虫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丙氟虫胺对二化螟具有很高的室内活性,LC_(50)为0.015~0.059 mg/L,所有测定种群对环丙氟虫胺均处于敏感水平。2023年,分别在安徽池州、湖南祁东与江西泰和开展环丙氟虫胺对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0%环丙氟虫胺DC 30、40 mL/667m 2施药,湖南祁东药后14 d的杀虫防效均为95.2%,药后24 d保苗防效为86.1%~94.2%;江西泰和药后16 d的杀虫防效和保苗防效分别为92.9%~100%和93.7%~100%;安徽池州药后16 d的杀虫防效为91.5%~92.7%,28 d的保苗防效为90.0%~93.2%;而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效均低于45%,且人工喷雾与无人机喷雾2种施药方式间环丙氟虫胺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因此10%环丙氟虫胺DC对高抗氯虫苯甲酰胺二化螟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环丙氟虫胺 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现状及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晓文 许彬 +2 位作者 吴娟 王希 赵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3,78,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结果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急性胃肠损伤患者94例,占62.67%。是否并发急性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糖尿病、白蛋白、APACHE-Ⅱ评分、休克指数、液体负平衡、酸中毒、深度镇静、呼吸衰竭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森林模型,树的数量为103时出现的错误率最低;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糖尿病、液体负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蛋白、深度镇静及酸中毒;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8,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73。结论构建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胃肠损伤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X”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培斌 张靓 +3 位作者 王希 牛雅蓉 王海星 郭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52-255,278,共5页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工智能+医疗”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研究对医学生教育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个性化培养、多元融合培养、科研团队协作、多学科实践向导等层面提出了“人工智能+X”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应用...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工智能+医疗”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研究对医学生教育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个性化培养、多元融合培养、科研团队协作、多学科实践向导等层面提出了“人工智能+X”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应用构架,并对该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实现人工智能对医学教学的赋能和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X 科研创新能力 医学生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学著作《论语辨》对《论语》的诠释
7
作者 郭院林 王希 《云梦学刊》 2025年第3期22-30,共9页
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经典,《论语》长期以来都是汉学研究的焦点。白牧之、白妙子夫妇合著的《论语辨》是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英译本之一。他俩的研究虽具创新性,但受西方解构主义以及历史诠释方法的影响,其对《论语》的文体编排、... 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经典,《论语》长期以来都是汉学研究的焦点。白牧之、白妙子夫妇合著的《论语辨》是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英译本之一。他俩的研究虽具创新性,但受西方解构主义以及历史诠释方法的影响,其对《论语》的文体编排、人物形象与思想源流等内容展开了解构式解读与颠覆性阐释,其研究结果中则存在主观臆断、文本曲解和牵强比附等诸多问题。本文系统批判《论语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方法论存在的偏颇与结论的失真,以期为当下的汉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牧之 白妙子 《论语辨》 诠释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熵双分解和SSA-LSTM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8
作者 王希 孙娜 +3 位作者 苏浩 张楠 张帅 纪捷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熵的双分解和麻雀搜索算法(SSA)改进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ILSTM)的耦合模型(简记为DILSTM)。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分解原始序列并通过样本熵量化各子序列的复杂性;其次,利用... 为进一步提高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熵的双分解和麻雀搜索算法(SSA)改进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ILSTM)的耦合模型(简记为DILSTM)。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分解原始序列并通过样本熵量化各子序列的复杂性;其次,利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分解复杂度最高的子序列进一步提取特征过滤噪声;最后,将双分解得到的子序列分别建立DILSTM预测模型,并对所有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风速预测结果。真实风场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LSTM、随机森林(RF)、卷积神经网络(CNN)单一模型相比,R2提升约25%,RMSE降低约65%;同时,与现有同类研究对比,也证实了所提DILSTM模型的优势,该文为提高超短期风速预测精准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神经网络 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预警方法研究
9
作者 任惠 王希 +3 位作者 田磊 赵明君 常喜强 甄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9-258,共10页
针对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问题,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进行预警研究。首先通过数学推导与理论分析证明快慢系统在分叉及噪声双重诱导发生临界转变的过程中,系统变量的方差系数趋势变化显著。由于存在噪声诱导失稳,电压变化趋势观测难... 针对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问题,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进行预警研究。首先通过数学推导与理论分析证明快慢系统在分叉及噪声双重诱导发生临界转变的过程中,系统变量的方差系数趋势变化显著。由于存在噪声诱导失稳,电压变化趋势观测难度增大,固定阈值趋势检测方法会失效。其次,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电压的临界转变特点和扰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临界转变电压崩溃预警方法。针对噪声导致的趋势预测困难问题,基于量测数据,利用贝叶斯变点检测,对节点电压的方差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贝叶斯变点检测得到的概率在趋势发生显著变化之初预警节点电压崩溃,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可再生能源 电压测量 临界转变 电力系统稳定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vPCNA基因RNAi载体构建
10
作者 王希 张西宁 +3 位作者 陶艳昵 张琦 李志烨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目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但是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为BvPCNA-like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课题组前期在甜菜基因组中克隆获得一个基因位点,命名为... 【目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但是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为BvPCNA-like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课题组前期在甜菜基因组中克隆获得一个基因位点,命名为BvPCNA-like基因,本研究以BvPCNA-like基因的克隆载体为初始材料,选取适宜的靶序列,利用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作为基础载体,使靶序列上游启动子为35 S,植物筛选标记为抗除草剂基因BlpR,设计靶序列特异性引物,采取PCR-酶切-连接方法,构建BvPCNA-RNAi载体。【结果】通过RCR鉴定表明已获得了预期目标载体,插入片段由正向靶序列BvPCNA-F、中间片段、反向靶序列BvPCNA-R组成,靶序列长度为320 bp。【结论】本研究所得载体适用于对双子叶植物进行遗传转化,可以作为BvPCNA-like基因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BvPCNA-like RNAI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瞬时表达系统及其在糖料作物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希 荆凯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瞬时表达系统是一种检验蛋白质在真核生物中表达的高效方法,该系统为研究启动子活性、基因功能以及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等方面提供了新途径。瞬时表达系统的出现为糖料作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方法,可有效促进糖料作物基因... 瞬时表达系统是一种检验蛋白质在真核生物中表达的高效方法,该系统为研究启动子活性、基因功能以及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等方面提供了新途径。瞬时表达系统的出现为糖料作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方法,可有效促进糖料作物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瞬时表达系统的建立方法,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糖料作物中瞬时表达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对瞬时表达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表达 糖料作物 甘蔗 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姜雷火灸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对中孕引产清宫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研究
12
作者 姚银莲 谢丽梅 +6 位作者 王希 韦林宜 王瑶 赖玉娥 韦江华 陈周 邓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隔姜雷火灸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对中孕引产清宫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行中孕引产清宫术的2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探讨隔姜雷火灸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对中孕引产清宫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行中孕引产清宫术的2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采用隔姜雷火灸+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首次月经恢复时间、首次月经量、经期腹痛和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阴道流血时间、经期腹痛评分、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和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隔姜雷火灸+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应用于中孕引产清宫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明显,在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缓解经期腹痛、恢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复潮和月经量方面更具优势,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雷火灸 仿生物电刺激 子宫内膜修复 中孕引产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料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基因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春雪 王希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在糖料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旱缺水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干旱条件下,糖料作物会产生相应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此外,干旱胁迫还会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些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减... 在糖料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旱缺水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干旱条件下,糖料作物会产生相应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此外,干旱胁迫还会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些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减轻了糖料作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所受到的伤害。本文对糖料作物在干旱胁迫下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以及耐旱调节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阐述,综述文献表明,目前发现的调控糖料作物干旱胁迫的主要基因类型有: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AVP1基因及DREB、NAC、WRKY等转录因子基因。可为提高糖料作物耐旱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作物 干旱胁迫 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特性 调节基因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希 郭露 +4 位作者 冯前 魏婧 施礼纳 连海兰 徐长妍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0,共7页
利用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高强度和高长径比,向聚乙烯醇中引入纳米纤维素,可改善薄膜的拉伸性能。针对聚乙烯醇阻隔性能的改善问题,选用片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将自制的纳米纤维素和氧化石墨烯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以D-果糖... 利用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高强度和高长径比,向聚乙烯醇中引入纳米纤维素,可改善薄膜的拉伸性能。针对聚乙烯醇阻隔性能的改善问题,选用片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将自制的纳米纤维素和氧化石墨烯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以D-果糖为绿色还原剂,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2%,0.4%,0.6%,0.8%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采用浇涂法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石墨烯复合薄膜。通过纳米纤维素与石墨烯的协同增强作用,研制了兼具优良阻隔性能和拉伸性能的生物降解薄膜。结果表明,当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6%时,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石墨烯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氧气透过系数、对水的接触角和吸水率分别为88.76 MPa、0.592×10-15cm^3·cm/(cm^2·s·Pa)、90.5°和72.9%。但石墨烯的用量存在一个阈值,当质量分数高于0.6%时,复合薄膜的力学和阻隔性能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素 石墨烯 阻隔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希 袁君君 李瑛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 75例中颈痛 14例 ,颈肩痛 38例 ,肩背痛 2 3例 ,误诊为颈椎病 35例 ,肩背肌筋膜炎 2 1例 ,肩周炎 1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取颈神经后支阻滞配合手... 目的 :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 75例中颈痛 14例 ,颈肩痛 38例 ,肩背痛 2 3例 ,误诊为颈椎病 35例 ,肩背肌筋膜炎 2 1例 ,肩周炎 1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取颈神经后支阻滞配合手法以及肩关节腔内液压扩张加手法松解。结果 :75例平均随访 8个月 ,总优良率 88%。与误诊疗效率、症状一时减轻 6 1 3%、完全无效 38 7%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该类型颈肩痛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疼痛常常不表现在它的病理改变部位 ;②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或神经根刺激征 ;③物理学和影像学结果不相符合 ;④颈椎关节突关节固定性压痛 ,受累后支支配区牵涉痛和压痛或肌痉挛 ;⑤影像学检查 ,关节突关节呈退行性改变。结论 :临床表现的相似性 ;可能存在的病理相关性 ;诊断思维的局限性 ;治疗方法的雷同性 ;疗效短暂的有效性 ;均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重视病史和临床检查 ,以触诊定位 ,神经定位 ,结合影像学资料 ,是提高诊疗水平 ,防止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 临床特点 误诊 原因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多糖的提取及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希 吴向阳 +2 位作者 仰榴青 陈荣华 王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7,共4页
研究大麦多糖水提法的工艺条件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用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除去大麦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水杨酸法考察大... 研究大麦多糖水提法的工艺条件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用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除去大麦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水杨酸法考察大麦多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酶解25g大麦粉,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用量为0.14mL,中性蛋白酶的最佳用量为0.3g。水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料液比1∶20,时间3h,此条件下大麦多糖的得率为3.10%,含量为64.29%。大麦多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当其浓度为5.88g/L时清除率达50%,浓度为20g/L时清除率达9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多糖 提取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D-YOLOv5s模型的煤矸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凯 程刚 +3 位作者 王希 葛庆楠 张辉 赵东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82,共9页
由于煤矿井下高噪声、低照度、运动模糊的复杂工况和煤矸易聚集现象,导致煤矸目标检测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及煤矸分类、定位不准确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ED-YOLOv5s模型的煤矸识别方法。首先,在YOLOv5s主干网络中引入坐标注意力(... 由于煤矿井下高噪声、低照度、运动模糊的复杂工况和煤矸易聚集现象,导致煤矸目标检测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及煤矸分类、定位不准确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ED-YOLOv5s模型的煤矸识别方法。首先,在YOLOv5s主干网络中引入坐标注意力(CA)机制,通过将坐标信息嵌入信道关系和长程依赖关系中对特征图进行编码,充分利用通道注意力信息和空间注意力信息,使模型更加关注重要特征,抑制无用信息。其次,在YOLOv5s的检测头部引入EIoU回归损失函数,将目标框与锚框的宽高差异最小化,以增强目标的位置和边界信息,提高模型在密集目标下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最后,在YOLOv5s的检测头部引入轻量化解耦头,解耦出单独的特征通道,分别用于分类任务和回归任务,解决了原模型中耦合头部分类任务与回归任务的相互干扰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并行运算效率与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CED-YOLOv5s模型与其他YOLO系列目标检测模型相比,综合性能最佳,平均检测精度达94.8%,相较于YOLOv5s模型提升了3.1%,检测速度达84.8帧/s,可充分满足煤矿井下煤矸实时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识别 YOLOv5s 坐标注意力 损失函数 轻量化解耦头 密集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电解加工间隙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希 赵东标 云乃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0,46,共5页
利用阴极面上承受的来自电解液的压力来反映电解加工间隙的大小.用BP神经网络实现间隙向力信号的非线性映射,把间隙的误差转化为力的误差及误差的变化信号,以此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加工电压的增量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实现对间隙... 利用阴极面上承受的来自电解液的压力来反映电解加工间隙的大小.用BP神经网络实现间隙向力信号的非线性映射,把间隙的误差转化为力的误差及误差的变化信号,以此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加工电压的增量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实现对间隙的控制.根据间隙控制的理论公式,建立了仿真模型,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通过对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和电解加工系统联合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仿真试验来整定模糊控制器的3个增益参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间隙的控制具有很好的效果,无稳态误差,且速度快、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电解加工 间隙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盐胁迫响应基因GsPIP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希 李勇 +3 位作者 柏锡 才华 纪巍 朱延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至产量的重要因素,野生大豆是优良的非生物胁迫抗性材料,是天然的优质抗性基因库。本研究以耐盐东北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室已获得的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对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室构...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至产量的重要因素,野生大豆是优良的非生物胁迫抗性材料,是天然的优质抗性基因库。本研究以耐盐东北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室已获得的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对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室构建的野生大豆盐胁迫EST数据库中各EST在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选出了1个在高盐、低温、干旱胁迫早期均上调表达的3′-EST,序列分析表明该EST编码质膜结合蛋白(plasma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属于主嵌入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家族;通过电子克隆和改进的5′-RACE获得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其翻译产物与含羞草质膜结合蛋白的相似性为90%,将该基因命名为GsPIP。GsPIP基因的翻译产物具有主嵌入蛋白家族特征性的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与已发现的植物PIP蛋白一致。本研究获得的基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可为耐渗透胁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因资源,并为植物耐渗透胁迫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盐胁迫 主嵌入蛋白(MIP) GsPIP 5′-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信号和智能控制的电解加工间隙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希 赵东标 云乃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9-723,共5页
采集真实电解加工过程中阴极表面上的力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一条随着间隙减小而光滑增大的力信号趋势曲线.用这些力间隙数据对训练一个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好的网络和在线测得的力实现间隙的在线预报,并设... 采集真实电解加工过程中阴极表面上的力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一条随着间隙减小而光滑增大的力信号趋势曲线.用这些力间隙数据对训练一个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好的网络和在线测得的力实现间隙的在线预报,并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利用上述从试验中获得的间隙力关系训练另一个BP神经网络,实现间隙向力信号的映射,把间隙的误差转化为力的误差及误差的变化信号,以此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加工电压的增量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出,实现对间隙的控制.在M 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建立了由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和电解加工系统联合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间隙的控制效果满意,特别是快速性和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间隙检测 力信号 智能控制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