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浴消解与传统工艺制备北部湾南美白对虾甲壳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蓝尉冰 王帅静 +1 位作者 韩鑫 肖金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3,共5页
实验以广西北部湾地区南美白对虾虾头、虾壳为原料,采用水浴消解技术辅助制备甲壳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蛋白率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3%,时间1.5h,温度80℃,料液比1∶20(g/mL),时间、NaOH浓度对脱蛋白率... 实验以广西北部湾地区南美白对虾虾头、虾壳为原料,采用水浴消解技术辅助制备甲壳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蛋白率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3%,时间1.5h,温度80℃,料液比1∶20(g/mL),时间、NaOH浓度对脱蛋白率符合Gauss函数模型,所得拟合曲线方程系数分别为y0=50.53232,xc=1.49095,w=1.34464,A=20.99076,R2=0.98及y0=38.94297,xc=3.7871,w=3.17071,A=111.26518,R2=0.96;经3%HCl 60℃水浴1.0h后用10%过氧化氢溶液80℃水浴脱色2.0h。结果表明:水浴消解技术甲壳素得率为23.94%,而传统工艺甲壳素得率为14.63%,水浴消解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虾壳 甲壳素 传统工艺 水浴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平滑假丝酵母ATCC 7330羰基还原酶CpCR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婷 王帅静 +4 位作者 汪沉 吕育财 罗华军 郭金玲 龚大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4,共7页
通过构建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ACYC Duet-1-cpcr,表达带有His标签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7330羰基还原酶CpCR基因,并采用Ni-Agarose亲和层析对重组酶CpCR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重组酶CpCR的... 通过构建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ACYC Duet-1-cpcr,表达带有His标签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7330羰基还原酶CpCR基因,并采用Ni-Agarose亲和层析对重组酶CpCR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重组酶CpCR的基因序列全长1107 bp,含有36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在41 kDa左右,比酶活力为20 U/mg;该酶在4~33℃的温度范围稳定性较好,相对酶活力在80%以上,T 50值为37℃;该酶的pH适宜范围在6.2~7.5,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性最好;Cu^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1 mmol/L条件下,相对酶活力下降30%,在5 mmol/L条件下,相对酶活下降50%;该酶对底物苯甲醛、正丁醛亲和能力强于4-氯-3-酮基-丁酸乙酯(4-chlor-3-keto-butyrate-ethyl ester,COBE),对苯甲醛或正丁醛的催化效率是对COBE的20倍左右;该酶是一种NADPH依赖型的羰基还原酶。本研究为羰基还原酶CpCR分子改造和催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假丝酵母 羰基还原酶CpCR 重组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对生鲜类食品保鲜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帅静 朱延光 +5 位作者 蓝尉冰 于玥 侯殿志 陈华磊 黄双霞 陈山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5-170,共6页
海藻糖是一种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防止水分流失的非还原性二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上,成为一种集调味与保护功能为一体的食品添加剂。生鲜类食品因其季节性、易腐性、地域性等特点,导致腐坏恶臭现象十分严重,开... 海藻糖是一种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防止水分流失的非还原性二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上,成为一种集调味与保护功能为一体的食品添加剂。生鲜类食品因其季节性、易腐性、地域性等特点,导致腐坏恶臭现象十分严重,开发一种天然安全保鲜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海藻糖的生物学特性、安全性评价及对肉类、果蔬及水产品等生鲜食品保鲜的机理及在调味品行业的应用,以期为生鲜食品的保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安全性 生鲜食品 保鲜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帅静 蓝尉冰 +3 位作者 陈玉颖 黄双霞 齐鹏翔 陈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4,共5页
肠膜明串珠菌酶法发酵产物经乙醇分级醇沉得到5种不同中分子量(Mw:1047200,512000,272680,205900,109300Da)的右旋糖酐,将分子量为109300Da的右旋糖酐(记为Dex-100)与其他4种进行复配,对其单一及4种复配体系进行体外吸湿保湿性、抗氧化... 肠膜明串珠菌酶法发酵产物经乙醇分级醇沉得到5种不同中分子量(Mw:1047200,512000,272680,205900,109300Da)的右旋糖酐,将分子量为109300Da的右旋糖酐(记为Dex-100)与其他4种进行复配,对其单一及4种复配体系进行体外吸湿保湿性、抗氧化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Dex-100单一及复配体系均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且复配体系的吸湿性要明显优于单一体系,尤其是与较大分子量进行复配;保湿性则没有太大差别;相比于Dex-100单一体系,复配体系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但与Vc相比仍较弱;右旋糖酐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性能越好,且分子量越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越好,单一和复配体系的乳化活性没有很大区别,但与较高分子量的复配体系乳化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单一和复配体系 吸湿保湿性 抗氧化性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粪和乳源中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帅静 李啸 +5 位作者 刘玲彦 谈亚丽 肖泽涛 王庆宇 裴宇鹏 冯雪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3-48,共6页
采用钙透明圈法从西藏地区牦牛粪和乳源中分离、筛选益生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胆盐、酸、人工胃液能力及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25株乳酸菌,经鉴定7... 采用钙透明圈法从西藏地区牦牛粪和乳源中分离、筛选益生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胆盐、酸、人工胃液能力及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25株乳酸菌,经鉴定7株为益生菌,分别为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4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um)。其中植物乳杆菌B2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产酸能力(发酵终pH值在4左右)、耐酸(pH值为4)、耐胆盐(0.6%)、耐人工胃液能力(存活率为57.4%),且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为2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筛选 鉴定 生长特性 耐受性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多糖的合成方法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齐鹏翔 黄双霞 +4 位作者 陈华磊 王帅静 蓝尉冰 陈玉颖 陈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2-336,共5页
硒多糖在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天然硒多糖的含量较少且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硒多糖的应用发展。因此,利用人工合成具有药物价值硒多糖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硒多糖的合成方法仍各有其局限性,有关... 硒多糖在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天然硒多糖的含量较少且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硒多糖的应用发展。因此,利用人工合成具有药物价值硒多糖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硒多糖的合成方法仍各有其局限性,有关合成后硒多糖安全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探索优化硒多糖的合成方法以及构建硒多糖的安全评价体系是目前乃至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对硒多糖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多糖 结构 合成方法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玉颖 邹毅 +5 位作者 王帅静 黄双霞 陈华磊 蓝尉冰 齐鹏翔 陈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4,共5页
发酵酒(黄酒、葡萄酒、果酒)组成成分复杂,酒体稳定性较差,经过澄清处理后在储藏期仍然容易产生浑浊沉淀。浑浊沉淀现象对酒体的感官鉴赏、商品价值及企业名誉等方面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酒体稳定性,延长货架期,探究发酵酒浑浊... 发酵酒(黄酒、葡萄酒、果酒)组成成分复杂,酒体稳定性较差,经过澄清处理后在储藏期仍然容易产生浑浊沉淀。浑浊沉淀现象对酒体的感官鉴赏、商品价值及企业名誉等方面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酒体稳定性,延长货架期,探究发酵酒浑浊沉淀产生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是目前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研究热点。该文对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产生的类型、形成机理及不同澄清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3种发酵酒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的探讨,为发酵酒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改善感官品质、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酒 浑浊 沉淀 机理 澄清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右旋糖酐过程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双霞 相萍萍 +4 位作者 齐鹏翔 蓝尉冰 王帅静 陈玉颖 陈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49,共7页
右旋糖酐蔗糖酶可催化蔗糖产生D-葡萄糖基,并将其转移到糖链上聚合形成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区别于菌发酵,酶法合成右旋糖酐具有高效、绿色、反应体系简单等优点。文章通过构建单酶和双酶体系,探索右旋... 右旋糖酐蔗糖酶可催化蔗糖产生D-葡萄糖基,并将其转移到糖链上聚合形成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区别于菌发酵,酶法合成右旋糖酐具有高效、绿色、反应体系简单等优点。文章通过构建单酶和双酶体系,探索右旋糖酐蔗糖酶及协同右旋糖酐酶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酐的过程规律。结果表明:在单酶体系条件下,产物右旋糖酐分子量均处于百万级别以上;同时引入右旋糖酐酶构建双酶体系,反应趋向于合成低聚右旋糖酐;随着右旋糖酐酶加入时间的延长,中等分子量片段(10~5 Da<Mw<10~6 Da)和大分子量片段(Mw>10~6 Da)右旋糖酐所占比例越大,而低分子量片段(10~4 Da<Mw<10~5 Da)右旋糖酐所占比例降低;且当蔗糖浓度一定时,整体上右旋糖酐分子量随着双酶酶活比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调控双酶酶活比可以制备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产品,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分子量 右旋糖酐蔗糖酶 右旋糖酐酶 低聚右旋糖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馒头中腐败霉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庆宇 李啸 +5 位作者 宋宜兵 胡新平 刘玲彦 谈亚丽 王帅静 程奔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发霉馒头中分离主要腐败霉菌,并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以分离得到的腐败霉菌为指示菌,从实验室保藏乳酸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乳酸菌,对其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将其应...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发霉馒头中分离主要腐败霉菌,并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以分离得到的腐败霉菌为指示菌,从实验室保藏乳酸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乳酸菌,对其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馒头的防腐。结果表明,分离到两株主要腐败霉菌,经鉴定分别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强抑制霉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1,其发酵上清液对温度、过氧化氢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均不敏感,在p H为3~4时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初步推测L. plantarum LP-1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为主要抑菌物质。利用L. plantarum LP-1发酵制备酸面团,酸面团添加量为40%时,防霉效果与0.5 g/kg脱氢乙酸钠相当,37℃防霉效期可达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霉菌 馒头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酶法定向合成右旋糖酐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尉冰 王帅静 +4 位作者 张义平 陈华磊 于钥 黄双霞 陈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右旋糖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食品等行业,是备受关注的糖类之一。其传统工艺是经微生物发酵所得,分子量排布较广,尤其中小分子量含量少,杂质较多,粘度大,后期处理过程繁琐。酶法合成多糖被认为是安全且有效的合成途径,但由于单酶... 右旋糖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食品等行业,是备受关注的糖类之一。其传统工艺是经微生物发酵所得,分子量排布较广,尤其中小分子量含量少,杂质较多,粘度大,后期处理过程繁琐。酶法合成多糖被认为是安全且有效的合成途径,但由于单酶合成所得的右旋糖酐分子量不易于控制,故文章以制备右旋糖酐为出发点,综述了双酶法定向合成右旋糖酐及其应用研究,为右旋糖酐的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双酶法 应用研究 合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Levan多糖的过程调控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双霞 侯殿志 +4 位作者 陈华磊 于玥 蓝蔚冰 王帅静 陈山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52,共8页
Levan是一种主链由大量呋喃果糖基团以β-(2,6)糖苷键连接,少量支链以β-(2,1)糖苷键连接的胞外多糖。作为一种功能性多糖,Levan具有益生元、降血脂及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就Levan多糖的制备方法... Levan是一种主链由大量呋喃果糖基团以β-(2,6)糖苷键连接,少量支链以β-(2,1)糖苷键连接的胞外多糖。作为一种功能性多糖,Levan具有益生元、降血脂及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就Levan多糖的制备方法、酶法合成Levan多糖的机理研究及过程调控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对酶法合成Levan多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未来酶法合成Levan多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an多糖 酶法合成 Levan蔗糖酶 合成机理 过程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雪娜 李啸 +3 位作者 李建华 谈亚丽 王庆宇 王帅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以红茶浸提液为发酵基质,接种植物乳杆菌种子液进行发酵制备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对其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蔗糖、茶多酚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及风味物质,并比较红... 以红茶浸提液为发酵基质,接种植物乳杆菌种子液进行发酵制备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对其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蔗糖、茶多酚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及风味物质,并比较红茶浸提液发酵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pH值由4.97降至3.16,总酸由0.15 g/L升至2.38 g/L,蔗糖含量由0.90 g/L降至0.34 g/L;茶多酚含量由15.1 g/L减少至10.6 g/L,游离氨基酸含量由0.921 g/100 g提升至1.175 g/100 g,发酵前后分别检出88和9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较红茶浸提液营养成分更加丰富,酸甜适宜,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发酵茶饮料 香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