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环境重型车用柴油机热负荷性能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宪成 郭猛超 +1 位作者 张晶 孙志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高原修正的广安博之喷雾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某特种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模型。海拔3 700m的实车试验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在4.3%以内。在不改变发动机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最大循环供油... 以高原修正的广安博之喷雾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某特种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模型。海拔3 700m的实车试验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在4.3%以内。在不改变发动机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最大循环供油量,可改善高原运行时特种车辆柴油机的热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m时,供油提前角提前4°CA可使涡前温度最高下降30℃,活塞表面温度最高下降15℃,且表面温度场分布稍有改善,但缸内温度峰值上升20℃;在满足任务工况功率需求的基础上,供油量调整螺钉拧入角度为255°时,热负荷参数满足发动机控制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车用柴油机 热负荷 广安博之模型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微粒静电金属丝网捕集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宪成 宁智 +2 位作者 高希彦 王宁会 许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 ,采用廉价而可靠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体 ,利用电晕荷电技术提高不锈钢的过滤效率。通过对不锈钢丝网过滤特性试验结果的研究 ,分析了不锈钢丝网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6110柴油机台架试验的... 研制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 ,采用廉价而可靠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体 ,利用电晕荷电技术提高不锈钢的过滤效率。通过对不锈钢丝网过滤特性试验结果的研究 ,分析了不锈钢丝网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6110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 ,电晕荷电技术是提高不锈钢丝网过滤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电晕荷电技术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 试验 静电金属丝网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大功率柴油机性能综合改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宪成 郭猛超 +2 位作者 和穆 谷操 程江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以某在用车辆动力舱空间为约束,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增加了高原(海拔大于3000m)柴油机进气密度:采用对流换热强化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紧凑型环形中冷器,将其安装在改进后的压气机涡壳内部,从水散热器后取水冷却气体,实... 以某在用车辆动力舱空间为约束,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增加了高原(海拔大于3000m)柴油机进气密度:采用对流换热强化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紧凑型环形中冷器,将其安装在改进后的压气机涡壳内部,从水散热器后取水冷却气体,实现增压系统上集成一体化中冷系统。对喷油器结构参数进行改进,从优化高原柴油机缸内喷雾与燃烧过程的角度改进性能。中冷器换热试验和高原环境发动机性能模拟台架试验表明:海拔3700m,标定工况点,一体化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压气机后气体温度降低35.1℃;2000r/min、117.2kg/h工况时,单独应用一体化技术,柴油机功率恢复4.6%,燃油消耗率降低4.1%,涡前排气温度降低39℃,最大压升率降低4.7%;同时,应用优化的喷油器,功率比原机在高原提升11.1%,燃油消耗率下降7.2%,涡前排气温度降低49℃,最大压升率降低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大功率柴油机 高原 一体化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重型柴油机缸内机油消耗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宪成 胡俊彪 +2 位作者 和穆 付礼程 杨莹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通过计算缸内工作过程、缸套壁面温度和缸内机油消耗,建立了缸内机油消耗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原模拟台架性能试验和柴油机机油消耗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最大误差不大于7%。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缸内机油消... 通过计算缸内工作过程、缸套壁面温度和缸内机油消耗,建立了缸内机油消耗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原模拟台架性能试验和柴油机机油消耗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最大误差不大于7%。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缸内机油消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缸内机油消耗量增加,在标定工况下,缸内机电消耗量在海拔4500m时比海拔100m时增加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海拔 柴油机 缸内机油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柴油机缸套动载荷磨损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宪成 杨绍卿 +1 位作者 马宁 赵文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3-1680,共8页
为实现车辆柴油机缸套动载荷磨损的数值仿真计算,基于大修柴油机缸套表面形貌分析,确定并提出了缸套动载荷磨损的模式与简化机理;结合Archard黏着磨损模型和二体磨粒磨损模型,推导了动载荷磨损深度的一般表达式;利用缸套试件磨损试验数... 为实现车辆柴油机缸套动载荷磨损的数值仿真计算,基于大修柴油机缸套表面形貌分析,确定并提出了缸套动载荷磨损的模式与简化机理;结合Archard黏着磨损模型和二体磨粒磨损模型,推导了动载荷磨损深度的一般表达式;利用缸套试件磨损试验数据,采用响应面拟合法建立磨损系数中的参数与载荷参数的数值关系,并通过两组缸套动载荷磨损试验对磨损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实测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磨损质量最大计算误差为6.15%,模型具有可靠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柴油机 缸套 活塞环 磨损 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网过滤器压降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宪成 高希彦 +1 位作者 张豫南 宁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根据壁流式不锈钢丝网过滤器一维结构模型 ,建立了过滤体内一维气体流动模型 ,并推导出解析解 .根据解析解建立了过滤器过滤初期压降模型及过滤后期压降增长率模型 .压降模型反映了丝网结构参数、过滤体结构参数、微粒大小及废气性质对... 根据壁流式不锈钢丝网过滤器一维结构模型 ,建立了过滤体内一维气体流动模型 ,并推导出解析解 .根据解析解建立了过滤器过滤初期压降模型及过滤后期压降增长率模型 .压降模型反映了丝网结构参数、过滤体结构参数、微粒大小及废气性质对过滤体压降的影响 .此压降模型简单有效 ,是丝网过滤器优化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降 理论模型 过滤器 丝网 柴油机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的船艇机舱噪声建模计算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宪成 张晶 张更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67-1372,共6页
根据统计能量分析法的原理,结合某型军用船艇机舱实际结构建立了机舱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运用表面速度振动测量法确定了发动机的输入声功率,采用理论及经验公式讨论了统计能量分析法其它参数确定。将机舱噪声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 根据统计能量分析法的原理,结合某型军用船艇机舱实际结构建立了机舱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运用表面速度振动测量法确定了发动机的输入声功率,采用理论及经验公式讨论了统计能量分析法其它参数确定。将机舱噪声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机舱总声压级为93.8 dB(A),比实测结果低2.9 dB(A).在315 Hz以上主要频段上,最大误差在4 dB(A)以内,最小达到0.3 dB(A).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机舱 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积碳对喷雾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宪成 赵文柱 +2 位作者 和穆 杨绍卿 徐冬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在定容弹中进行了柴油机喷油器冷态喷雾特性试验,对比分析了积碳喷油器和新喷油器在不同喷射条件下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试验结果表明:喷油器喷孔积碳后,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减小,喷射初期差距较大,喷射后期差距缩小;喷射压力越大... 在定容弹中进行了柴油机喷油器冷态喷雾特性试验,对比分析了积碳喷油器和新喷油器在不同喷射条件下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试验结果表明:喷油器喷孔积碳后,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减小,喷射初期差距较大,喷射后期差距缩小;喷射压力越大,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下降越明显。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喷孔出口积碳发现,喷孔出口积碳分布在喷孔外沿,改变了原有的出口结构。利用流体体积方法,对喷孔内部流动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孔内积碳、出口积碳以及喷孔增长对喷孔内部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孔内积碳、出口积碳、喷孔增长导致喷孔内部空化效应减弱,出口质量流量、速度、湍动能下降,油束雾化质量变差,出口积碳影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喷孔积碳 喷雾特性 内部流动 流体体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宪成 郭猛超 +2 位作者 胡俊彪 张晶 袁善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准维油滴蒸发模型为基础,建立高原环境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获得燃烧模型关键参数输入样本,以发动机功率、涡前排气温度和最大爆发压力作为目标参数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高原环境发动机动力性、热... 以准维油滴蒸发模型为基础,建立高原环境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获得燃烧模型关键参数输入样本,以发动机功率、涡前排气温度和最大爆发压力作为目标参数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高原环境发动机动力性、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对燃烧模型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的灵敏度;基于回归数据建立响应面,并利用改进型非劣分层遗传算法(NSGA-Ⅱ)对燃烧模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确定高原环境柴油机燃烧模型参数。环境模拟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燃烧模型计算柴油机外特性,目标参数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原 燃烧模型 改进型非劣分层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内空气流场数值模拟及结构改进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宪成 索文超 张更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4-748,共5页
将装甲车由机械传动改为电传动后,电机类设备的增加对动力舱内的冷却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虚拟动力舱内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对动力舱冷却系统的合理性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某虚拟电传动装甲车动... 将装甲车由机械传动改为电传动后,电机类设备的增加对动力舱内的冷却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虚拟动力舱内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对动力舱冷却系统的合理性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某虚拟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内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方程湍流模型对舱内的流动进行了描述,对不同风扇流量下动力舱内空气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为风扇流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动力舱排气窗位置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排气窗位置的不同会对舱内部件带来不同的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装甲车 动力舱 空气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套—活塞环磨损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宪成 张晶 +1 位作者 孙耀文 范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4-1019,共6页
为研究使用工况对发动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影响,以某型发动机为对象,基于平均Reynolds方程建立了缸套—活塞环边界润滑模型,根据活塞环受力平衡方程和缸内传热建立了边界条件模型,并基于Holm-Achard磨损机理建立了粘着磨损模型;采用迭... 为研究使用工况对发动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影响,以某型发动机为对象,基于平均Reynolds方程建立了缸套—活塞环边界润滑模型,根据活塞环受力平衡方程和缸内传热建立了边界条件模型,并基于Holm-Achard磨损机理建立了粘着磨损模型;采用迭代算法,将发动机工况影响计入缸套—活塞环润滑和磨损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发动机某一工况循环下缸套—活塞环的磨损,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实测与计算曲线趋势一致,上止点附近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缸套—活塞环 润滑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红外再生微粒捕集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宪成 孙坦 高希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开发了采用壁流式蜂窝陶瓷作为过滤材料,利用红外辐射及柴油机废气进行再生的新的柴油机排放微粒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好的特点.在6110A柴油机台架上对系统的样机进行了碳烟过滤特性及再生特性的试验研究.... 开发了采用壁流式蜂窝陶瓷作为过滤材料,利用红外辐射及柴油机废气进行再生的新的柴油机排放微粒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好的特点.在6110A柴油机台架上对系统的样机进行了碳烟过滤特性及再生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碳烟过滤效率高达95%,排气背压低,再生效率超过89%,工况适应性好.后处理系统通过废气流量及再生点背压对红外再生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再生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红外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宪成 高希彦 +1 位作者 许晓光 张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41,共5页
提出采用红外技术对蜂窝陶瓷进行再生的新方法,并对红外再生的机理及其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红外再生加热器,并在6110A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红外再生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红外再生效率高于90%,红外再生过程中蜂窝陶瓷内部各... 提出采用红外技术对蜂窝陶瓷进行再生的新方法,并对红外再生的机理及其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红外再生加热器,并在6110A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红外再生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红外再生效率高于90%,红外再生过程中蜂窝陶瓷内部各位置最高温度相差小,最高温度在800~1 000 ℃,过滤体的温度梯度小于10 ℃/cm,红外再生技术符合蜂窝陶瓷的热再生要求;红外功率及再生气流对蜂窝陶瓷的最高温度及再生时间有显著影响,红外再生的可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再生 红外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气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宪成 孙嘉林 王书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文采用模拟漏气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缸内气体泄漏时柴油机功率、油耗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漏气率时燃烧放热过程中的滞燃期、放热率及其峰值、最大累积放热百分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缸内漏气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机 漏气 燃烧放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环境适应性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宪成 何星 +1 位作者 胡俊彪 刘信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针对我国特种车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缺乏,评判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基于模糊识别理论,参照美军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糊集、基准向量及其权重,建立了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对... 针对我国特种车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缺乏,评判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基于模糊识别理论,参照美军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糊集、基准向量及其权重,建立了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对我国典型地区的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西藏班戈发动机环境适应性等级为"差",新疆吐鲁番环境适应性等级为"较好",黑龙江漠河环境适应性等级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 模糊评判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柴油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宪成 郭猛超 +2 位作者 程江华 谷操 胡力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针对某重型车辆柴油机高原环境(海拔高于3000m)进气密度下降显著的问题,考虑车辆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等特点,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根据伯努利方程,采用计入摩擦与扩压的"等环量"设计方法对原机压气机蜗壳进行改... 针对某重型车辆柴油机高原环境(海拔高于3000m)进气密度下降显著的问题,考虑车辆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等特点,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根据伯努利方程,采用计入摩擦与扩压的"等环量"设计方法对原机压气机蜗壳进行改型优化;采用对流强化传热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了三种紧凑型水冷方案;从水散热器后取水,在改进后的压气机蜗壳内部冷却进气,实现增压系统上集成一体化中冷。通过数值仿真与水-汽中冷器传热台架试验,从柴油机高原进气冷却需求、中冷器传热效能、流动阻力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环形中冷器的热流特性。针对改进前后的柴油机进气方案,进行增压器台架试验,将改进前后压气机特性与发动机的高原匹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体化进气方案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3700m标定工况下,环形中冷器可使发动机压气机后气体温度降低30℃以上;在海拔4500m外特性工况下,采用一体化装置,取水量为10m3/h,中冷器进水温度90℃,可使柴油机功率最高提升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高原 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 环形中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lin Province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宪成 徐程杨 +3 位作者 刘福金 梁万军 韩国辉 张忠辉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4,147,共6页
Jilin Province is one of major forest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tendency in fores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province and revealed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in ecology and ec... Jilin Province is one of major forest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tendency in fores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province and revealed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in ecology and economy. The authors divided Jilin Province into thre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s, including nid-west farming and stockbreeding area, east hilly diversified-operation area, and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area, and discussed the direction and tasks of fores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each zon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logy of the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lin Fores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est resources Forestry countermeas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组分燃料降低装甲车辆柴油机碳烟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宪成 孙志新 +1 位作者 肖建华 王建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在不对柴油机结构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2种含氧组分燃料—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对某型装甲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动力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的生物柴油会使缸内压力曲线略有前移,对动力性影响不... 在不对柴油机结构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2种含氧组分燃料—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对某型装甲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动力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的生物柴油会使缸内压力曲线略有前移,对动力性影响不大,外特性扭矩最大降幅小于2%,在中、高转速时降低碳烟排放22%~46%;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和10%DMC,会使缸内压力曲线后移,压力峰值降低,外特性扭矩降低约5%,降烟效果更好,降低幅度均在25%以上,最高可降61.5%.2种方案NOx排放都有一定程度升高,个别工况下升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生物柴油 碳酸二甲酯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大功率柴油机起动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宪成 马宁 +3 位作者 王雪 孙志新 吉世文 刘大可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0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大功率柴油机起动过程影响规律。方法针对平原和高原地区某12缸柴油机进行实车起动试验,对两种环境下柴油机起动过程转速与缸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种环境起动过程滞燃期变化规律,同时对两种环境起动过程喷雾特性进...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大功率柴油机起动过程影响规律。方法针对平原和高原地区某12缸柴油机进行实车起动试验,对两种环境下柴油机起动过程转速与缸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种环境起动过程滞燃期变化规律,同时对两种环境起动过程喷雾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发现在高原环境起动过程加速阶段更易出现滞速,甚至失火现象,两种环境下起动过程中以时间计滞燃期均在加速阶段快速下降,在过渡阶段下降平缓,在同一时刻高原环境滞燃期更大,且波动更大,最大可达0.9 ms。喷雾过程仿真结果发现,高原环境起动过程喷雾贯穿距发展更快,油束重心更接近燃烧室壁面。结论高原环境使得柴油机起动过程喷雾贯穿距增大,油束碰壁导致混合气形成质量变差,滞燃期变长,最终导致高原环境下起动过程出现滞速甚至失火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柴油机 起动过程 滞燃期 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宪成 高希彦 +1 位作者 张武 王益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3,共4页
提出采用过氧化氢组液参与柴油机的燃烧,对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改善,同时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新方法.对过氧化氢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过氧化氢组液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且通过放热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135单缸机的... 提出采用过氧化氢组液参与柴油机的燃烧,对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改善,同时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新方法.对过氧化氢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过氧化氢组液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且通过放热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135单缸机的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组液的效果相当显著,可以同时降低油耗以及碳烟和NOx的排放.在过氧化氢雾化风量为2.5×10-4m3.s-1时,油耗从原机的347.19g.kW-1.h-1降到314.26g.kW-1.h-1;烟度从原机的3.0Rb降到2.4Rb;排气中NOx含量从原机的663×10-6降到639×10-6;排气中O2含量从原机的9.92%增至1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柴油机 燃烧 滞燃期 燃烧期 供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