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苏芮 王存凯 +4 位作者 王鼎鑫 蔡聪会 张建 侯洪涛 白云 《临床荟萃》 2025年第4期293-303,共11页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和预防性抗凝治疗在肝硬化伴或不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文献检索策略,分别在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检索...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和预防性抗凝治疗在肝硬化伴或不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文献检索策略,分别在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检索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补充。逐一筛选检索到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检索到3423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最终纳入23篇文献。在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中:抗凝治疗组PVT再通率明显高于未抗凝组(OR=3.39,95%CI:2.59-4.44,P<0.001),且未增加不良事件。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的PVT再通率高于传统抗凝药(OR=39.49,95%CI:9.65-161.68,P<0.001),且大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抗凝药(OR=0.35,95%CI:0.13-0.97,P=0.04)。在肝硬化不合并PVT患者中:预防性抗凝组PVT形成率低于不抗凝组(OR=0.15,95%CI:0.05-0.43,P<0.001),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6,95%CI:0.72-5.30,P=0.19),预防性抗凝组全因死亡率低于不抗凝组(OR=0.51,95%CI:0.43-0.60,P<0.001)。结论抗凝治疗可以治疗或预防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凝 预防性抗凝 门静脉血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乙酸钠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毕思才 肖宜容 +4 位作者 王存凯 张媛 江雅 陈新 张雨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探究脱氢乙酸钠(S-DHA)对Wistar大鼠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性别间的差异,设置50、100、150、200 mg/kg 4个剂量,每个剂量分为雌、雄2组,同时设定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3 d,实时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在第3、5、7、9、11、13天... 为了探究脱氢乙酸钠(S-DHA)对Wistar大鼠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性别间的差异,设置50、100、150、200 mg/kg 4个剂量,每个剂量分为雌、雄2组,同时设定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3 d,实时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在第3、5、7、9、11、13天分别检测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维生素K 1水平和S-DHA浓度。结果表明,大鼠体重、饲料消耗和血清维生素K 1水平均显著降低,PT和APTT延长。雌性大鼠血清S-DHA浓度显著高于雄性大鼠,且雌性大鼠PT和APTT与血清S-DHA浓度的相关性以及与血清维生素K 1水平的相关性均高于雄性大鼠。S-DHA导致Wistar大鼠凝血功能异常,且雌性大鼠比雄性大鼠对S-DHA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乙酸钠 WISTAR大鼠 凝血异常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存凯 陈鹏飞 +5 位作者 陶洪斌 孟祥盟 刘慧涛 刘武仁 王璞 廖树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4-1423,共10页
作物产量潜力估计对于作物生产及超高产创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3年在吉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布置密度试验进行玉米超高产研究,利用获取的田间试验资... 作物产量潜力估计对于作物生产及超高产创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3年在吉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布置密度试验进行玉米超高产研究,利用获取的田间试验资料结合FAO-AEZ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模式的玉米产量潜力估计方法,解决了FAO-AEZ模型中收获指数常数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建立玉米超高产生产中干物质积累途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与描述其干物质积累过程的Logistic方程参数密切相关,所建关系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2012年和2013年实际产量统计检验;基于非线性优化理论,利用所建产量关系模型估算出乾安县和桦甸市的产量潜力,较FAO-AEZ模型潜力估计值年平均提高17.5%和16.1%;以实际生产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一步求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产量达到15 000 kg·hm-2时的最低种植密度分别为7.7万株·hm-2、8.2万株·hm-2和7.9万株·hm-2,同时求出各生态区相应的干物质积累参数和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指标,为玉米超高产栽培播前决策和生育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结果可作为吉林省玉米产量潜力估计及高产与超高产创建的理论依据,所建模型及相关分析方法也可作为其他地区作物产量潜力估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潜力 超高产 收获指数 FAO-AEZ模型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江萍 王存凯 王玉珍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0期947-95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引起我国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HCC进一步发展、恶化的关键步骤,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并干预肝纤...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引起我国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HCC进一步发展、恶化的关键步骤,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并干预肝纤维化进展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可重复性差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可靠的血清学指标可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并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程度,本文就血清学指标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及预后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学指标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