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术生态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1
作者 曹梅玉 张成才 +7 位作者 朱寿东 王升 闫滨滨 万修福 吕朝耕 孙楷 康传志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与大田单作比较,苍术-玉米间作、荒坡地种植和林下种植的苍术中苍术醇、β-桉叶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之和分别提高了94%、59%、93%,投入产出比分别降低至0.36、0.44、0.33;采用生态种植模式的苍术药材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综合优势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生态种植 间作 荒坡地种植 林下种植 拟境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V3-Small的断纱图像分类算法
2
作者 付奇强 王升 +3 位作者 国冰磊 程凯 黄兴宇 陈佳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3期50-58,共9页
针对环锭纺纱过程中断纱检测效率低下、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MobileNetV3-Small断纱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并构建基于四轮四驱移动机器人平台的图像采集系统,获取7个类别断纱数据集。其次,采用Prewitt算子和伽马校正进行图... 针对环锭纺纱过程中断纱检测效率低下、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MobileNetV3-Small断纱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并构建基于四轮四驱移动机器人平台的图像采集系统,获取7个类别断纱数据集。其次,采用Prewitt算子和伽马校正进行图像增强,提升纤维特征的清晰度。然后,在MobileNetV3-Small模型中引入改进后的CoordAttention注意力机制,通过增加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纱线空间和通道信息的捕捉能力。最后,为解决类别不平衡和特征学习问题,采用Focal Loss和Center Loss的联合损失函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精度。试验结果显示:模型在验证集上取得了97.8%的准确率,相比基准模型提升了3.2个百分点,模型参数量降低至4.42 M,体现了其轻量化和高效性的优势。该研究提出的模型在断纱检测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纱检测 MobileNetV3-Small 图像采集系统 注意力机制 联合损失函数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我国牡荆适生区预测研究
3
作者 彭清妮 章鹏飞 +7 位作者 杨贤平 随梦飞 张明 闫滨滨 万修福 张子华 杨健 王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6期8-12,共5页
目的预测我国牡荆的潜在适生区,分析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基于牡荆在全国的196个地理样点分布信息及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10.2软件,预测我国牡荆适生区潜在分布。结果构建的MaxEnt预测模... 目的预测我国牡荆的潜在适生区,分析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基于牡荆在全国的196个地理样点分布信息及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10.2软件,预测我国牡荆适生区潜在分布。结果构建的MaxEnt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6~10月份平均气温、4月份降水量、11月份降水量、最暖季平均温、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我国牡荆适生区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中南部、浙江西北部、湖南东部及东北部、湖北东部及东南部等地。结论本研究预测的我国牡荆潜在适生区分布可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 生态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组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新疆紫草差异成分
4
作者 叶雨 康传志 +6 位作者 张际昭 邱远金 赵亚琴 王升 李晓瑾 王果平 樊丛照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48-257,I0001-I0006,共16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产地新疆紫草代谢产物差异性,为新疆紫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产地新疆紫草药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根据特征峰和数据库匹配鉴定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产地新疆紫草代谢产物差异性,为新疆紫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产地新疆紫草药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根据特征峰和数据库匹配鉴定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新疆紫草药材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不同产地新疆紫草中共鉴定出840个化合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262个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黄酮类53个、生物碱52个、萜类47个、酚及酚酸类24个、脂肪酰类7个、香豆素类6个等;不同产地的新疆紫草检测出相同化合物703个,其中醌类物质、酰胺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等化合物在2种不同测定模式下均有检出且相对含量较高,酰胺类化合物芥酸酰胺相对含量最高,氨基酸衍生物L-脯氨酸次之。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12条代谢途径中,包括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嘌呤代谢途径、泛酸和辅酶A(CoA)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嘧啶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等。结论:不同产地新疆紫草代谢产物存在明显差异,左旋紫草素、绿原酸、山柰酚等12个化合物可作为不同产地新疆紫草代谢差异标记物,可为新疆紫草品质评价、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液相色谱-质谱法 差异代谢物 非靶向组学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研究
5
作者 包舒慧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教师、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审美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审美教育资源挖掘不到位、审美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审美教育启发不够具体。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教师、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审美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审美教育资源挖掘不到位、审美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审美教育启发不够具体。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古典诗词教学中产生的审美教育问题进行归因,针对高中阶段出现较多古典诗词审美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审美鉴赏、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提出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古典诗词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
6
作者 蒋亚兰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态生成性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构建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态生成性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构建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效率,为提升中学语文教学品质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动态生成性课堂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教学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申彦春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在义务教育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情境教学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激发。记叙文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情境... 在义务教育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情境教学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激发。记叙文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应用中积累写作素材、在情境应用中掌握写作技巧、在情境感悟中激发写作热情,从而解决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无内容输出、无技巧可用、无写作热情等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达到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初中记叙文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日光温室蓝莓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光 张舵 +2 位作者 魏鑫 王升 刘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7-9,20,共4页
蓝莓是一种新兴的小浆果,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辽宁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日光温室蓝莓产业起步较早,设施蓝莓发展面积和果品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加剧,青壮劳动力不... 蓝莓是一种新兴的小浆果,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辽宁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日光温室蓝莓产业起步较早,设施蓝莓发展面积和果品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加剧,青壮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辽宁温室蓝莓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的常规生产方式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效益低等问题日益凸显。该文从机械化建园、智能温湿度调控、水肥一体化、设施抑草、蜜蜂授粉、简化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总结辽宁温室蓝莓部分环节轻简化栽培措施,旨在为辽宁温室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蓝莓 轻简化 省力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压盆地水力破裂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以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LD-A气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贾茹 付晓飞 +4 位作者 范彩伟 靳叶军 王升 王海学 罗静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LD-A气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高温高压岩性圈闭领域的巨大资源潜力。该气田储层压力系数最高可达2.3,流体超压诱发的水力破裂对天然气的运聚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明确超压条件下地层是否发生水力破裂及其演化过程是...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LD-A气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高温高压岩性圈闭领域的巨大资源潜力。该气田储层压力系数最高可达2.3,流体超压诱发的水力破裂对天然气的运聚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明确超压条件下地层是否发生水力破裂及其演化过程是深入研究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的关键。为此,在明确天然气垂向输导体系的基础上,以岩石破裂准则为理论依据,利用地应力及岩石抗张强度确定水力破裂模式,厘定了地层水力破裂条件;最终结合超压演化,分析了水力破裂动态演化过程对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断裂、亚地震断裂和裂缝共同构成了LD-A气田天然气垂向输导体系,超压诱发的水力破裂控制了输导体系的启闭性和有效性,决定了天然气能否规模富集。(2)LD-A气田的中深层发育张性水力破裂,其中LD-A1气区现今黄流组顶部处于水力封闭状态,梅山组顶部处于水力渗漏状态;LD-A2气区和LD-A3气区上中新统黄流组顶部和中中新统梅山组顶部现今均处于水力封闭状态。(3)LD-A气田的水力破裂演化存在封闭—破裂—封闭型(LD-A1气区与LD-A2气区)和持续封闭型(LD-A3气区)2种类型,不同的水力破裂演化过程导致了天然气在不同层位砂体差异性充注和富集。结论认为,LD-A1气区与LD-A2气区浅层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和上中新统黄流组优质砂体是天然气有利富集对象,LD-A3气区应在埋藏更深的梅山组砂岩中寻找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乐东斜坡区 超压 水力破裂 输导体系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佳乐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某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头脑中没有充分的材料、举例论证单一、缺乏日常写作练习、课后修改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写作巧命题、新时期写作巧积累、...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某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头脑中没有充分的材料、举例论证单一、缺乏日常写作练习、课后修改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写作巧命题、新时期写作巧积累、新时期写作巧论证、新时期写作巧评价”的教学策略,期望对高中写作教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议论文 教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盖层段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1
作者 付晓飞 王海学 +2 位作者 宋宪强 王升 樊明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断层和裂缝是导致油气垂向调整运移或散失(圈闭失利)的首要因素,但不同类型盖层段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制约着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以厚层膏岩、泥岩盖层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观察、岩石力学测试和室内油气藏解剖,建立... 断层和裂缝是导致油气垂向调整运移或散失(圈闭失利)的首要因素,但不同类型盖层段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制约着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以厚层膏岩、泥岩盖层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观察、岩石力学测试和室内油气藏解剖,建立了基于拜尔利摩擦定律、莫尔-库伦破裂准则和盖茨准则的盖层脆韧性转化量化评价方法,揭示出不同脆韧性盖层段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差异性,构建了不同盖层脆韧性条件下的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厚层膏岩、泥岩盖层段断层的垂向封闭性主控因素是盖层的脆韧性、断层在盖层段的变形机制及垂向封闭能力;采用断接厚度(HCJT)法量化表征准南地区安集海河组脆性域泥岩盖层段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其HCJT临界值约为400 m;采用泥岩涂抹系数(CSSF)量化表征库车坳陷东秋背斜南翼脆韧性域膏岩盖层段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其CSSF临界值为3.5~4.0。研究成果对中国沉积盆地断块油气藏三维立体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有效性 脆韧性 变形机制 垂向封闭性 油气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树翠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法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契合度高,能较好地完善传统小说阅读课堂的不足之处。本文围绕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小说阅读中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小说阅读教... 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法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契合度高,能较好地完善传统小说阅读课堂的不足之处。本文围绕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小说阅读中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从情境导入、情境铺垫、情境体验、情境感悟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的教育从业者提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小说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典型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估测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升 陈洪松 +2 位作者 付智勇 聂云鹏 王克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4-1030,共7页
土层厚度是坡地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使用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Pro Ex系统探地雷达,分别采用100和500 MHZ频率的天线对土层厚度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开挖探槽实测土层厚度,同时调查了影响探地雷达结果的因素——土石交界面处的基岩... 土层厚度是坡地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使用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Pro Ex系统探地雷达,分别采用100和500 MHZ频率的天线对土层厚度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开挖探槽实测土层厚度,同时调查了影响探地雷达结果的因素——土石交界面处的基岩风化度,并建立了不同自变量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和GEP模型,对探地雷达在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估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喀斯特坡面土层浅薄且含有较多碎石,使用频率较高的天线可以提高探测精度;以100、500 MHZ频率天线的探测结果和基岩风化度这3个自变量的组合作为输入变量,较仅使用一种频率天线的探测结果为输入变量的模拟精度高;相同输入变量条件下,受限于实际探测情况,基于GEP算法建立的土层厚度模型较经典统计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的提升空间有限,因此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即可,以100、500 MHZ频率天线的探测值和基岩风化度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差分别能达到0.660和1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厚度 探地雷达 遗传算法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田间作盐生植物改良盐碱地效果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升 王全九 +3 位作者 周蓓蓓 吴军虎 史文娟 罗小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通过在膜下滴灌棉田膜间空地上间作盐生植物,探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育期内间作碱蓬和盐角草小区的平均含水量比对照小区大61.0%和34.1%,显著地提高土壤脱盐率,脱盐率分别为43.1%(碱蓬),30.6%(盐角草)和17.2%(对照),且间... 通过在膜下滴灌棉田膜间空地上间作盐生植物,探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育期内间作碱蓬和盐角草小区的平均含水量比对照小区大61.0%和34.1%,显著地提高土壤脱盐率,脱盐率分别为43.1%(碱蓬),30.6%(盐角草)和17.2%(对照),且间作提高了K+/Na+,降低了对作物有毒害作用的Cl-含量,并使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最终棉花产量也得到提高。表明在不增加耗水的条件下,棉田间作盐生植物是一种有效地改良盐碱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间作 盐生植物 盐碱地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紫草繁育生物学及人工栽培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升 李璇 +3 位作者 周良云 林淑芳 吴志刚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1期18-22,56,共6页
新疆紫草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因其临床疗效好、利用价值高,被大量采挖,资源严重破坏。本文从繁育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异型花柱自交不亲和、果实种子败育率高、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移栽定植率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疆紫草资源短缺的... 新疆紫草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因其临床疗效好、利用价值高,被大量采挖,资源严重破坏。本文从繁育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异型花柱自交不亲和、果实种子败育率高、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移栽定植率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疆紫草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人工扩大栽培新疆紫草面临的种源和降低海拔栽培两大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资源短缺 繁育生物学 人工栽培 种苗快速繁殖 降低海拔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振 王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30-33,共4页
在水稻生产中,为了寻求简单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栽插方式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种栽插方式,包括2种行距的栽插、钵苗摆栽以及水直播,探究这4种栽插方式对水... 在水稻生产中,为了寻求简单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栽插方式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种栽插方式,包括2种行距的栽插、钵苗摆栽以及水直播,探究这4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 cm行距栽插处理下水稻的灌浆速率提前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而水直播处理下水稻抽穗晚导致灌浆速率延迟达到峰值;叶绿素含量在4种处理下总体呈随生育期推进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灌浆初期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表现为25 cm行距处理下较强,在灌浆末期其余处理水稻的叶绿素含量略高于25 cm行距处理;水稻产量表现为25 cm行距>钵苗摆栽>30 cm行距>水直播,主要是25 cm行距处理下水稻的实粒数最高,有效穗和千粒重都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最终得到高产;从品质方面来看,水稻在钵苗摆栽处理下出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最高,其次是25 cm行距处理,且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25 cm行距处理下保持中等水平。综上所述,25 cm行距处理下水稻的灌浆速率提前达到最大,光合能力也在灌浆期较强,这些都有利于有机物的提前大量积累,该处理下水稻产量的三要素协调发展达到最佳组合,且稻米品质也维持在中等水平,所以该区域推荐机插秧的行距为25 cm,既简化了栽培措施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插方式 水稻 灌浆速率 叶绿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与Keggin结构磷钼酸电荷转移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升 吴珧萍 +3 位作者 牟元华 陈天朗 肖慎修 高孝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在水中合成了两种新的有机 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H3 PMo12 O4 0 ·4.5CO(NH2 ) 2 ·2 .5H2 O和H3 PMo12O4 0 ·12CO (NH2 ) 2 ,用IR、UV、TG、XRD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中均存在[(H2 N) 2 COH]... 在水中合成了两种新的有机 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H3 PMo12 O4 0 ·4.5CO(NH2 ) 2 ·2 .5H2 O和H3 PMo12O4 0 ·12CO (NH2 ) 2 ,用IR、UV、TG、XRD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中均存在[(H2 N) 2 COH]+ ,阴离子保持Keggin结构 ,但Keggin结构由于尿素的有机给体作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畸变。H3 PMo12 O4 0 ·4.5CO(NH2 ) 2 ·2 .5H2 O在固态 ,H3 PMo12 O4 0 ·12CO(NH2 )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转移 Keggin结构磷钼酸 光致变色 尿素 电荷转移盐 表征 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稳定剂对纤维级聚苯硫醚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升 刘鹏清 +2 位作者 胡安 徐建军 叶光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60,共4页
以纤维级聚苯硫醚(PPS)树脂为原料,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在剪切速率50s-1~3000s-1范围内研究了不同光稳定剂对PPS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稳定剂的加入对PPS非牛顿指数影响较小,且随温度升高都趋向于0.9;在剪切速率为0s-1~487s-1... 以纤维级聚苯硫醚(PPS)树脂为原料,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在剪切速率50s-1~3000s-1范围内研究了不同光稳定剂对PPS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稳定剂的加入对PPS非牛顿指数影响较小,且随温度升高都趋向于0.9;在剪切速率为0s-1~487s-1范围内,PPS会出现"剪切增稠"现象,而光稳定剂炭黑和受阻胺的加入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高剪切区487s-1~3000s-1范围内,PPS结构黏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减小的程度越低,则熔体结构越稳定,可纺性越好;光稳定剂的加入会使PPS的粘流活化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光稳定剂 流变行为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P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湘鄂地区月参考作物腾发量模拟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升 付智勇 +2 位作者 陈洪松 聂云鹏 王克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6,共7页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计算植被蒸散发的关键因子,准确估算 ET0对水资源管理、灌溉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湘鄂地区46个气象站点1955—200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包括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计算植被蒸散发的关键因子,准确估算 ET0对水资源管理、灌溉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湘鄂地区46个气象站点1955—200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包括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用FAO-56 Penman-Monteith法计算各站的逐月ET0值。然后结合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挖掘公式的能力,以各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纬度、经度、海拔)及月序数为输入,以多年逐月平均ET0值为输出,建立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月ET0模型,并与传统ET0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校正、检验阶段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4、0.951和10.050 mm、8.628 mm;与Hargreaves和Priestley-Taylor法相比,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的GEP模型的结果均方根误差最小,变化范围为8.628~9.967 mm。本研究所建立的月ET0模型具有明确的表达式,简单易用,在湘鄂地区仅利用地理位置信息计算逐月 ET0是可行的,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月尺度的灌溉制度设计和植被蒸散发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基因表达式编程 地理位置信息 月尺度 湘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立式大温差吸收式变温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升 谢晓云 江亿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1,共7页
对现有吸收式换热器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高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吸收机内部存在大量"三角形"传热过程。介绍了全新的多级立式大温差发生-冷凝和蒸发-吸收基本单元,分析了其不仅能消除原吸... 对现有吸收式换热器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高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吸收机内部存在大量"三角形"传热过程。介绍了全新的多级立式大温差发生-冷凝和蒸发-吸收基本单元,分析了其不仅能消除原吸收式换热器内不匹配的传热现象,而且做到结构紧凑的原理。由以上基本单元构建了新型吸收式换热器,称之为多级立式大温差吸收式变温器。建立了吸收式变温器的模拟分析模型,将其性能与传统单级吸收式换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吸收式变温器可制取的最低一次侧热水回水温度更低,从26℃降至20℃以下;总传热面积更小,当一次侧回水温度为26℃时,吸收式变温器的总KA(传热系数K与传热面积A的乘积)比单级吸收式换热器减小25%~32%,与此同时溶液泵总功率比单级吸收式换热器高出19%~48%,并没有显著增加。吸收式变温器相对于单级吸收式换热器具有明显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面积 大温差 吸收式热泵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