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海甘蔗锈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2
1
作者 韦金菊 邓展云 +3 位作者 黄伟华 潘雪红 王伯辉 刘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97-14999,共3页
甘蔗锈病是危害甘蔗叶片的主要病害。对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现的甘蔗锈病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黑暗条件和浓度为1.5%的葡萄糖可促进该病菌夏孢子萌发;较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宜温度是25℃;在相对湿度为80%以上... 甘蔗锈病是危害甘蔗叶片的主要病害。对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现的甘蔗锈病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黑暗条件和浓度为1.5%的葡萄糖可促进该病菌夏孢子萌发;较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宜温度是25℃;在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条件下,夏孢子均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湿度是100%+水滴,萌发率达28.3%;在pH值4.0~11.1范围内,夏孢子均能萌发,最适合萌发的pH值是7.0;常规条件下,夏孢子的存活期最长达120d。防治对策着重在于选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锈病 生物学特性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等鳃金龟在广西来宾蔗区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商显坤 黄诚华 +5 位作者 欧阳静 韦喜 潘展礼 潘雪红 魏吉利 王伯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196,共4页
2010-2014年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进行栗等鳃金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栗等鳃金龟在平阳镇蔗区发生为害比较严重,2010/2011榨季田间虫口密度高达21 000.1头/667m2,受害株率高达82.0%,2013/2014榨季甘蔗受害株率为30.4%,... 2010-2014年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进行栗等鳃金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栗等鳃金龟在平阳镇蔗区发生为害比较严重,2010/2011榨季田间虫口密度高达21 000.1头/667m2,受害株率高达82.0%,2013/2014榨季甘蔗受害株率为30.4%,栗等鳃金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为32.0%,糖分损失率为23.3%。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等鳃金龟 虫口密度 受害株率 损失率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诚华 黄冬发 +3 位作者 潘雪红 魏吉利 黄伟华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0年第4期35-36,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45d和60d,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一次施药和两次施药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特别是进行两次施药的处理,药后60d时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防效分别为93.75%和9... 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45d和60d,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一次施药和两次施药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特别是进行两次施药的处理,药后60d时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防效分别为93.75%和94.63%。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不仅效果好,而且持效期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蓟马 噻虫嗪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兴宾区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诚华 商显坤 +3 位作者 潘雪红 魏吉利 欧阳静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红尾白螟为害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46.27%,表明红尾白螟已成为兴宾区甘蔗的主要害虫。调查结果还显示,死尾蔗的茎径、株高和单产较健康蔗分别下降5.11%、16.49%和25.07%。显著性分析表明,死尾蔗与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红尾白螟为害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46.27%,表明红尾白螟已成为兴宾区甘蔗的主要害虫。调查结果还显示,死尾蔗的茎径、株高和单产较健康蔗分别下降5.11%、16.49%和25.07%。显著性分析表明,死尾蔗与健康蔗的茎径没有显著差异,而株高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平均株高下降38.33cm,说明红尾白螟为害甘蔗造成其株高显著下降是导致甘蔗减产的主要原因。蔗汁锤度测定发现,健康蔗与死尾蔗的蔗汁锤度没有显著差异。分析了红尾白螟发生日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红尾白螟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赤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善海 黄诚华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1年第4期69-73,共5页
综述了甘蔗赤腐病的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对甘蔗赤腐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甘蔗赤腐病 抗病育种 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吉利 黄诚华 +3 位作者 潘雪红 商显坤 王伯辉 黄冬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41-6442,6590,共3页
[目的]了解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不同寄主对蔗扁蛾幼虫的饲养试验,观察并对比分析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甘蔗饲养蔗扁蛾幼虫死亡率高于马铃薯饲养,幼虫为8龄,幼虫发育历期比马铃薯饲养的高出34.... [目的]了解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不同寄主对蔗扁蛾幼虫的饲养试验,观察并对比分析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甘蔗饲养蔗扁蛾幼虫死亡率高于马铃薯饲养,幼虫为8龄,幼虫发育历期比马铃薯饲养的高出34.6 d,完成1个世代平均需要98.8 d。从幼虫头宽、体长和体重的观测值来看,甘蔗饲养的蔗扁蛾幼虫基本符合幼虫生长发育规律。[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蔗扁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保证甘蔗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扁蛾 甘蔗 生物学特性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红尾白螟蛹、成虫及卵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吉利 黄诚华 +2 位作者 商显坤 潘雪红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4年第3期23-24,28,共3页
在室温条件下对甘蔗红尾白螟蛹、雌雄成虫及卵的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测定了雌雄蛹和成虫每头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宽(翅展),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成虫羽化雌雄比为1.36∶1;蛹的平均发育历期为35.14±0.370d,雌雄成虫平均发... 在室温条件下对甘蔗红尾白螟蛹、雌雄成虫及卵的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测定了雌雄蛹和成虫每头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宽(翅展),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成虫羽化雌雄比为1.36∶1;蛹的平均发育历期为35.14±0.370d,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6.10±0.220d和7.13±0.451d,卵的平均发育历期为11.58±0.267d;雄成虫的体重和翅展没有相关性,雌雄蛹和成虫的体重、体长及体宽(翅展)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红尾白螟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吉利 黄诚华 王伯辉 《甘蔗糖业》 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昆虫人工饲养的研究概况及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饲养方法、环境、器具及人工饲料的研发方面对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并提出了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鳞翅目以及其它昆... 综述了国内外昆虫人工饲养的研究概况及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饲养方法、环境、器具及人工饲料的研发方面对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并提出了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鳞翅目以及其它昆虫的饲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昆虫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甘蔗糖业科技考察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树权 陈引芝 +3 位作者 何为中 王天算 王伯辉 颜梅新 《中国糖料》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多次对越南甘蔗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考察学习,与有关官员、企业家和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近年来越南蔗糖业科研、生产等发展现状,对越南蔗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对中越蔗糖业今后合作发展... 通过多次对越南甘蔗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考察学习,与有关官员、企业家和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近年来越南蔗糖业科研、生产等发展现状,对越南蔗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对中越蔗糖业今后合作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甘蔗糖业 合作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白蚁的发生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雪红 黄诚华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从白蚁的分类与分布、对甘蔗的为害特征及发生原因和白蚁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作了概述。建议提高蔗农防治意识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对蔗区白蚁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 甘蔗 白蚁 为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蔗病害的发生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介绍了我国重要甘蔗病害发生和研究的情况,并提出甘蔗病害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 甘蔗病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检测 被引量:54
12
作者 邓展云 王伯辉 +4 位作者 刘海斌 朱秋珍 李鸣 王维赞 谭裕模 《中国糖料》 2004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对广西各蔗区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甘蔗宿根矮化病在广西普遍发生,其发生情况各地差别不大,与品种和宿根性有关。利用电视相差显微镜和PCR技术结合能快速诊断甘蔗宿根矮化病。
关键词 甘蔗宿根矮化病 发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蝇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展云 何为中 +8 位作者 谭裕模 陈引芝 梁朝旭 王伯辉 黄冬发 李松 黄诚华 潘雪红 颜梅新 《中国糖料》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为了探索古巴蝇防治甘蔗螟虫在广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广西甘蔗研究所于2004~2005年从古巴引进古巴蝇并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古巴蝇能寄生二点螟、条螟、黄螟和玉米螟等甘蔗害虫,化蛹率为70%~90%,羽化率在80%~90%。不能寄生桑蚕... 为了探索古巴蝇防治甘蔗螟虫在广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广西甘蔗研究所于2004~2005年从古巴引进古巴蝇并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古巴蝇能寄生二点螟、条螟、黄螟和玉米螟等甘蔗害虫,化蛹率为70%~90%,羽化率在80%~90%。不能寄生桑蚕。能用非自然寄主大蜡螟人工繁殖古巴蝇,平均化蛹率为100.46%,平均羽化率为86.32%。古巴蝇喜欢温暖潮湿,在26~28℃、相对湿度75%~85%时,生长发育最佳,生物学周期为25~40d。接种(寄生)至化蛹为8~10d,蛹期为6~10d,雄蝇寿命3~6d,雌蝇寿命20~30d。0℃以下的低温和42℃以上的高温对古巴蝇的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不利,古巴蝇蛹在8~10℃保存5~10d羽化率不受影响,但蛹期相应延长。本研究对指导广西蔗区应用古巴蝇防治甘蔗螟虫,促进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古巴蝇 生物学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种苗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产量对比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邓展云 刘海斌 +3 位作者 朱秋珍 王伯辉 王维赞 谭裕模 《甘蔗糖业》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通过2002-2004年2个主要当家品种桂糖11号和ROC16的热水处理生产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甘蔗种茎,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5%以上,增产效果来自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的增加。
关键词 甘蔗 热水处理 防治 宿根矮化病(R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