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典与“注典”——宋代杜甫诗注中的《世说新语》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乙珈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4,共12页
诗歌创作的“用典”和注家解读的“注典”,共同构成了诗歌接受的两个维度。其中,“注典”带有接受者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人烙印。宋人对杜甫极为推崇,注者迭出,大量援引《世说新语》典故。在迄今保留的五种杜诗注本全帙中,有关《世说新...
诗歌创作的“用典”和注家解读的“注典”,共同构成了诗歌接受的两个维度。其中,“注典”带有接受者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人烙印。宋人对杜甫极为推崇,注者迭出,大量援引《世说新语》典故。在迄今保留的五种杜诗注本全帙中,有关《世说新语》的“注典”可分为准确阐释、正误两可和明显误注三种情况,且后两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宋人诗注征引《世说新语》,不仅体现了宋人对杜诗素材的认识、为《世说新语》的传播增添了辅助性渠道,而且部分保存了《世说新语》在抄本时代的早期形态,从而在文学史、传播史和书籍史三个层面上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典”
杜甫诗歌
《世说新语》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天主教汉文小说《儒交信》论略
2
作者
王乙珈
孙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204,327,共9页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在此基础上,就作者和成书时间作了初步的考订,并就小说的叙事策略、文体特征和结构形式作了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交信》
版本考辨
儒耶互释
对话体
“爻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说新语》在南宋的刊刻与区域流播
3
作者
王乙珈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14,共11页
《世说新语》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南宋时期的刊刻及文人传播。学术界普遍关注《世说新语》在南宋时期的三次刊刻,即绍兴八年董弅刻本、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淳熙十六年张■刻本,却忽略了张■刻本跋语中提及的“蜀本”。这四种...
《世说新语》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南宋时期的刊刻及文人传播。学术界普遍关注《世说新语》在南宋时期的三次刊刻,即绍兴八年董弅刻本、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淳熙十六年张■刻本,却忽略了张■刻本跋语中提及的“蜀本”。这四种刻本存在文本合流的现象,呈现出《世说新语》区域化传播不平衡的特征。刻本出现之初,《世说新语》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刊刻地江南、西蜀、潭州,出现了研究、注引、传播的文人群体,且彼此交游。其中,陆游身兼刊刻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游历遍及湘蜀、江南,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世说新语》钞刻嬗递时期,文坛大家和文人群体的积极参与,彰显出《世说》在南宋时期的流播面貌,在文学经典书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潭州本”
文人交游
区域流播
陆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4
作者
王乙珈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1,共9页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念背后的批评史意义":四友"及其延伸出的"四杰""四家"等概念,是文体风格、最高成就和地域流派的代称,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四”
四友现象
文化心理
批评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典与“注典”——宋代杜甫诗注中的《世说新语》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乙珈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4,共12页
文摘
诗歌创作的“用典”和注家解读的“注典”,共同构成了诗歌接受的两个维度。其中,“注典”带有接受者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人烙印。宋人对杜甫极为推崇,注者迭出,大量援引《世说新语》典故。在迄今保留的五种杜诗注本全帙中,有关《世说新语》的“注典”可分为准确阐释、正误两可和明显误注三种情况,且后两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宋人诗注征引《世说新语》,不仅体现了宋人对杜诗素材的认识、为《世说新语》的传播增添了辅助性渠道,而且部分保存了《世说新语》在抄本时代的早期形态,从而在文学史、传播史和书籍史三个层面上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注典”
杜甫诗歌
《世说新语》
文化心理
Keywords
“Annotation”
Du fu's poetry
Shi Shuo Xin Yu
cultur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天主教汉文小说《儒交信》论略
2
作者
王乙珈
孙逊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204,327,共9页
文摘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在此基础上,就作者和成书时间作了初步的考订,并就小说的叙事策略、文体特征和结构形式作了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
《儒交信》
版本考辨
儒耶互释
对话体
“爻相结构”
Keywords
Ru Jiaoxin
copy verification
mutual interpret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conversation style
Hexagram phase structure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说新语》在南宋的刊刻与区域流播
3
作者
王乙珈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14,共11页
文摘
《世说新语》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南宋时期的刊刻及文人传播。学术界普遍关注《世说新语》在南宋时期的三次刊刻,即绍兴八年董弅刻本、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淳熙十六年张■刻本,却忽略了张■刻本跋语中提及的“蜀本”。这四种刻本存在文本合流的现象,呈现出《世说新语》区域化传播不平衡的特征。刻本出现之初,《世说新语》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刊刻地江南、西蜀、潭州,出现了研究、注引、传播的文人群体,且彼此交游。其中,陆游身兼刊刻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游历遍及湘蜀、江南,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世说新语》钞刻嬗递时期,文坛大家和文人群体的积极参与,彰显出《世说》在南宋时期的流播面貌,在文学经典书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潭州本”
文人交游
区域流播
陆游
Keywords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Tanzhou edition
exchanges between literati
regional circulation
Lu You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4
作者
王乙珈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1,共9页
文摘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念背后的批评史意义":四友"及其延伸出的"四杰""四家"等概念,是文体风格、最高成就和地域流派的代称,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尚四”
四友现象
文化心理
批评史意义
Keywords
"Four-worship"
"Si You"Phenomenon
cultural psychology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典与“注典”——宋代杜甫诗注中的《世说新语》及其学术意义
王乙珈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天主教汉文小说《儒交信》论略
王乙珈
孙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世说新语》在南宋的刊刻与区域流播
王乙珈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王乙珈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