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复合果酱的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燕志 朱江煜 倪思艳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前市售果酱以果味型为主,味型单一,营养价值不高。将螺旋藻与苹果、柠檬等水果创新地结合在一起,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果酱。当螺旋藻添加量为1.2 g、冰糖添加量为12%、熬制时间为35 min时,螺旋藻复合果酱酸甜适口,果香浓郁,感官评... 目前市售果酱以果味型为主,味型单一,营养价值不高。将螺旋藻与苹果、柠檬等水果创新地结合在一起,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果酱。当螺旋藻添加量为1.2 g、冰糖添加量为12%、熬制时间为35 min时,螺旋藻复合果酱酸甜适口,果香浓郁,感官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果酱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苋菜卤肉酱的制作工艺优化
2
作者 燕志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黑猪肉、苋菜为原料,开发一款新型卤肉酱,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苋菜卤肉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当黑猪肉用量为350 g、苋菜用量为150 g、熬制时间为25 min、熬制温度为150℃时,苋菜卤肉酱的感官评分最高。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卤肉酱风味独... 以黑猪肉、苋菜为原料,开发一款新型卤肉酱,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苋菜卤肉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当黑猪肉用量为350 g、苋菜用量为150 g、熬制时间为25 min、熬制温度为150℃时,苋菜卤肉酱的感官评分最高。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卤肉酱风味独特,理化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猪肉 苋菜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卤肉制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冉 崔桂友 +4 位作者 张长江 要志宏 燕志 申丽媛 张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为修订《酱卤肉制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提供依据,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准确有效方向,以扬州6个县(市,区)区域盐水鹅为研究对象,进行非预包装及预包装盐水鹅抽样检测,发现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合格率分别... 为修订《酱卤肉制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提供依据,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准确有效方向,以扬州6个县(市,区)区域盐水鹅为研究对象,进行非预包装及预包装盐水鹅抽样检测,发现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合格率分别为73.47%,42.86%,96.94%;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说明散装盐水鹅产品在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更易受到污染,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扬州摊点盐水鹅产品微生物指标的监督管理。《酱卤肉制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应区分为预包装和非预包装两个界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盐水鹅 微生物指标 《酱卤肉制品》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梅茎段组培污染率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燕志 张焕仕 +2 位作者 王猛 张浩 钦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以当年生滨梅茎段为试材,针对在组培过程中滨梅茎段易感染外生菌和内生菌的问题进行了污染率控制方法的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的消毒试剂中,0.1%升汞消毒效果最好;(2)不同消毒试剂最优组合为75%酒精+0.1%升汞,可以将外生菌染菌率控制在... 以当年生滨梅茎段为试材,针对在组培过程中滨梅茎段易感染外生菌和内生菌的问题进行了污染率控制方法的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的消毒试剂中,0.1%升汞消毒效果最好;(2)不同消毒试剂最优组合为75%酒精+0.1%升汞,可以将外生菌染菌率控制在8.25%,死亡率在18.20%;(3)最优消毒试剂组合的最佳消毒时间为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5分钟;(4)抗生素添加试验中,添加浓度为0.5%制霉菌素可使内生菌染菌率减少到3.2%,死亡率减少到9.2%,无菌苗获得率为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梅 组织培养 外生菌 内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院校烹饪实训中心建设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建林 燕志 黄佳斌 《现代食品》 2019年第6期15-16,共2页
烹饪实训中心是中职院校培育综合性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训教学作为中职院校烹饪专业培养专职人才的一种手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烹饪实训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烹饪实训中心是当前... 烹饪实训中心是中职院校培育综合性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训教学作为中职院校烹饪专业培养专职人才的一种手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烹饪实训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烹饪实训中心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建设实训中心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烹饪 实训中心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用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陆炀 燕志 +1 位作者 张琛 李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35,共3页
香肠类制品是世界上三大肉类制品(香肠、火腿、培根)之一,属于灌制品的一类。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并且保藏时间较长,深受人们喜爱。实验利用猪瘦肉和猪肥肉作为主要原料,结合中式香肠的传统生产方法,分为5组,每组用不同的亚硝酸盐量来... 香肠类制品是世界上三大肉类制品(香肠、火腿、培根)之一,属于灌制品的一类。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并且保藏时间较长,深受人们喜爱。实验利用猪瘦肉和猪肥肉作为主要原料,结合中式香肠的传统生产方法,分为5组,每组用不同的亚硝酸盐量来生产制作香肠,再进行感官评定,选出最优的亚硝酸盐用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 生产 工艺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与膳食平衡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燕志 朱江煜 +1 位作者 魏继燕 张梦如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2年第3期1-3,44,共4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它们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血清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增强记忆、...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它们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血清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增强记忆、活跃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综述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膳食平衡等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活性 体内代谢 膳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燕志 卢云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8年第2期35-36,40,共3页
当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无证经营"现象普遍、生产环境"脏乱差"、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应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加大整治、改革力度,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等措施,促进小作坊... 当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无证经营"现象普遍、生产环境"脏乱差"、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应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加大整治、改革力度,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等措施,促进小作坊的健康发展,为食品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产 小作坊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对肉品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燕志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3X期48-48,共1页
食用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能够满足消费者要求的基本特征。肉品的食用品质可以用色香味形来概括,即由色泽、嫩度、多汁性和风味四个元素构成,可以直观反应出肉品的感官性状。饲料可以作为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供给物,饲料中的添加剂... 食用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能够满足消费者要求的基本特征。肉品的食用品质可以用色香味形来概括,即由色泽、嫩度、多汁性和风味四个元素构成,可以直观反应出肉品的感官性状。饲料可以作为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供给物,饲料中的添加剂含有动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而饲料对肉品食用品质的影响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食用性能 肉品 品质影响 食用品质 色香味形 感官性状 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专业融合共建产业学院模式探究
10
作者 燕志 丁亚军 +4 位作者 钱建林 胡建国 单晓雯 周之卿 屠畅远 《食品界》 2022年第6期70-72,共3页
产业学院的融合共建有利于学校、企业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共同培育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更是当前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之一。产业学院的融合共建对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学院是... 产业学院的融合共建有利于学校、企业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共同培育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更是当前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之一。产业学院的融合共建对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学院是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呈现形式,是技工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形式 技工院校 职业院校 烹饪专业 高技能人才 整合资源 深度产教融合 办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对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燕志 叶晨珺 白雨轩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农药残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关于烹饪对农药残留降解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重点从烹饪方式、农药性质和蔬菜品种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烹饪在农药残留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药残留 烹饪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白芹泡菜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
12
作者 燕志 魏继燕 朱江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以白芹为原料,进行白芹泡菜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芹泡菜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4.77℃、乳酸菌添加量为1 mg/mL、食盐添加量为9%、白酒添加量为1.99%时,生产的白芹泡菜咸鲜适口、口感清爽、营养价值丰富... 以白芹为原料,进行白芹泡菜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芹泡菜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4.77℃、乳酸菌添加量为1 mg/mL、食盐添加量为9%、白酒添加量为1.99%时,生产的白芹泡菜咸鲜适口、口感清爽、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较高的感官评分。在优化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发酵时间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总酸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发酵7 d后亚硝酸盐含量趋于最小值0.05 mg/kg,总酸含量趋于最大值4.7 g/kg,适合食用,且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白芹 泡菜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炀 燕志 +1 位作者 要志宏 李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8年第1期7-9,共3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荷尔蒙,对改善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效果。该物质既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也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理功能,褪黑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褪黑素的提取、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褪黑素 植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融合背景下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探究——以苏式卤菜课程为例
14
作者 燕志 《食品界》 2023年第6期75-77,共3页
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将成为必然趋势。苏式卤菜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中式烹调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典型工作任务。该课程的开发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践为核心,实现课程任务模块化,课... 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将成为必然趋势。苏式卤菜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中式烹调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典型工作任务。该课程的开发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践为核心,实现课程任务模块化,课程标准岗位化,课程内容即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即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进程中,能充分利用实训室,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断深化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形成理论和实践并行,学习和工作并行,实训实践和顶岗实习并行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 教学进程 顶岗实习 课程标准 实训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
15
作者 燕志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6X期31-31,共1页
学校食堂作为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有着人流量大、人群密集度高等特征。在食堂营业期间,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尽管学校对于食堂安全问题极其重视,监管也一直没有松懈,但学校食堂引发的安全问题经常发生。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食堂 安全隐患 学校 活动场所 大学生 人流量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多糖杂粮粽的制作工艺优化
16
作者 燕志 朱江煜 孙依琳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3年第2期29-33,44,共6页
为了丰富杂粮粽的品种,提高杂粮粽的营养价值,以魔芋多糖为原料研发新型杂粮粽。最优工艺为魔芋多糖添加量0.80 g、赤豆添加量11.09%、浸泡时间64.17 min、煮制时间115.04 min。成品杂粮粽口感软糯香甜,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 魔芋多糖 杂粮粽 制作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17
作者 燕志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2年第1期6-8,共3页
概述膳食纤维的定义。介绍膳食纤维在面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等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以及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便秘等的预防效果。提出应充分利用我国膳食纤维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膳食纤维产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食品工业 疾病预防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生贫血群体食谱设计和分析
18
作者 燕志 孙依琳 周之卿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8期94-94,96,共2页
本文阐述了中职学生发生贫血的原因,分析了贫血患者营养素缺乏情况,根据营养配餐的原则,结合膳食宝塔为中职学生贫血患者设计了一日膳食食谱,使该人群膳食营养均衡,食物合理多样,降低贫血发病的情况。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贫血 营养 食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食品类院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对比及启示
19
作者 朱江煜 燕志 +2 位作者 杨正飞 尹永祺 方维明 《食品界》 2023年第10期77-79,共3页
食品类高校设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在食品工业中有效地调控有益微生物生产和控制有害微生物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其课程设立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保障食品... 食品类高校设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在食品工业中有效地调控有益微生物生产和控制有害微生物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其课程设立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保障食品安全。微生物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源,通过学习食品微生物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发现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能力,有助于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其次,提高食品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 微生物污染 国内外食品 有害微生物 食品安全 储存过程 鉴别能力 安全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