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熊通
晏刚
+1 位作者
樊超超
鱼剑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5,共13页
两相流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显著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本文对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主要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提升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均匀性的...
两相流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显著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本文对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主要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提升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均匀性的技术方案、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及相分离技术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应用;论述了两相流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两相流分布特性
提升分布均匀性
关联式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熊通
晏刚
+1 位作者
樊超超
鱼剑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共9页
微通道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用作蒸发器时存在结霜速度较快的问题,制约了其在制冷系统的应用。针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现象,本文归纳了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因素、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方案和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的相关仿真研究...
微通道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用作蒸发器时存在结霜速度较快的问题,制约了其在制冷系统的应用。针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现象,本文归纳了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因素、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方案和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的相关仿真研究,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研究现状和方向,发现目前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环境参数、表面温度、凝水),结构因素(换热器布置方向、翅片结构、翅片密度、涂层、结垢)和内部因素(制冷剂分布)。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研究集中在调整翅片的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排水性能和更均匀的霜层分布,未来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抑霜性能更好的微通道换热器和建立更高精度的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结霜特性
影响因素
翅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造雪机原理及其高效智能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通
董佩文
+2 位作者
刘国强
晏刚
孙承华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从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我国造雪机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根据造雪机的工作原理,造雪机可以分为4种:压缩空气型造雪机、风扇型造雪机、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机、碎冰型造雪机,其中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
从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我国造雪机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根据造雪机的工作原理,造雪机可以分为4种:压缩空气型造雪机、风扇型造雪机、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机、碎冰型造雪机,其中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机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造雪机。造雪机的改善措施主要分为4个方向:添加活性剂、喷嘴/核子器优化、预冷装置调控和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雪机
成雪原理
改进措施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造雪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刘国强
熊通
+4 位作者
晏刚
赵巍
张华
王瑞祥
孙承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共16页
人工造雪原理简单,但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条件依赖性很高。近年来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和举行“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国家高度重视人工造雪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成雪机理,对常见造雪设备工作原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技术发展历...
人工造雪原理简单,但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条件依赖性很高。近年来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和举行“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国家高度重视人工造雪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成雪机理,对常见造雪设备工作原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技术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晶核的形成是自然成雪的关键,雪花的生长特性与环境温度和水蒸气过饱和度有关。人工造雪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节流制冷制造低温环境,催化晶核的生成,并以晶核为种子雪晶吸附破碎雾滴成长成雪花。湿球温度是人工造雪活动的触发依据,不同湿球温度下雾滴相变潜热和对流传热不同,普遍以-2℃作为造雪阈值。人工造雪技术的优化方向是核子器和喷嘴的结构优化、水源活性剂添加、外加预冷成核及智能化控制。我国人工造雪技术起步晚,未来须从“机理-技术-部件-整机-体系”进行全方位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雪
造雪机
喷嘴
晶核
冬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内扭带插入件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沈杰
熊通
+3 位作者
汪根法
刘杰
徐占松
晏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6,共12页
制冷设备对换热器紧凑化和小型化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发新型的强化传热技术,而管内扭带插入件是一种廉价且易于制造的被动强化传热技术,在制冷系统蒸发器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扭带插入两相沸腾换热的管中能够增大表面传热系数,但同时也...
制冷设备对换热器紧凑化和小型化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发新型的强化传热技术,而管内扭带插入件是一种廉价且易于制造的被动强化传热技术,在制冷系统蒸发器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扭带插入两相沸腾换热的管中能够增大表面传热系数,但同时也增大了管内压降。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质量流量、干度的变化与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变化呈正相关,而管径、扭率、饱和温度的变化与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变化呈负相关。沸腾换热过程复杂、评价指标选取不一、实验工况数量有限等因素是导致各学者总结的扭带插入的最佳条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了各作者预测的内插扭带管内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关联式,认为管内扭带插入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最佳使用条件,并需要结合蒸发器整机或变频压缩机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扭带插入件
沸腾换热
强化传热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提升变频房间空调器APF的室外换热器流路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贺常相
樊超超
+6 位作者
韩丙龙
熊通
晏刚
鱼剑琳
刘忠民
吕根贵
张罡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6期92-98,共7页
以提升房间空调器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为目标,使用CoilDesigner软件对某变频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进行仿真研究,并依据仿真结果设计不同的换热器制冷剂流路方案,通过试验对比不同流路方案的换热器对空调器APF的影响。利用热阻平衡...
以提升房间空调器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为目标,使用CoilDesigner软件对某变频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进行仿真研究,并依据仿真结果设计不同的换热器制冷剂流路方案,通过试验对比不同流路方案的换热器对空调器APF的影响。利用热阻平衡法对室外换热器流路进行设计,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阻平衡法计算出的最佳分路数与试验结果能够良好地吻合,可以用于指导换热器流路的初始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房间空调器
翅片管式换热器
流路优化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热阻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熊通
晏刚
樊超超
鱼剑琳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5,共13页
文摘
两相流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显著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本文对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主要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提升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均匀性的技术方案、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及相分离技术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应用;论述了两相流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两相流分布特性
提升分布均匀性
关联式
相分离
Keywords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two-phase flow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correlations
phase separation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熊通
晏刚
樊超超
鱼剑琳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共9页
文摘
微通道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用作蒸发器时存在结霜速度较快的问题,制约了其在制冷系统的应用。针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现象,本文归纳了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因素、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方案和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的相关仿真研究,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研究现状和方向,发现目前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环境参数、表面温度、凝水),结构因素(换热器布置方向、翅片结构、翅片密度、涂层、结垢)和内部因素(制冷剂分布)。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的研究集中在调整翅片的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排水性能和更均匀的霜层分布,未来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抑霜性能更好的微通道换热器和建立更高精度的仿真模型。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结霜特性
影响因素
翅片结构
Keywords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frosting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actors
fin structure
分类号
TB6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B63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雪机原理及其高效智能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通
董佩文
刘国强
晏刚
孙承华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忠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F0303902)。
文摘
从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我国造雪机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根据造雪机的工作原理,造雪机可以分为4种:压缩空气型造雪机、风扇型造雪机、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机、碎冰型造雪机,其中压缩空气-风扇型造雪机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造雪机。造雪机的改善措施主要分为4个方向:添加活性剂、喷嘴/核子器优化、预冷装置调控和智能控制。
关键词
造雪机
成雪原理
改进措施
智能化
Keywords
snow-maker
snowmaking principl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telligent
分类号
TB6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造雪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刘国强
熊通
晏刚
赵巍
张华
王瑞祥
孙承华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F0303901)资助。
文摘
人工造雪原理简单,但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条件依赖性很高。近年来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和举行“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国家高度重视人工造雪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成雪机理,对常见造雪设备工作原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技术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晶核的形成是自然成雪的关键,雪花的生长特性与环境温度和水蒸气过饱和度有关。人工造雪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节流制冷制造低温环境,催化晶核的生成,并以晶核为种子雪晶吸附破碎雾滴成长成雪花。湿球温度是人工造雪活动的触发依据,不同湿球温度下雾滴相变潜热和对流传热不同,普遍以-2℃作为造雪阈值。人工造雪技术的优化方向是核子器和喷嘴的结构优化、水源活性剂添加、外加预冷成核及智能化控制。我国人工造雪技术起步晚,未来须从“机理-技术-部件-整机-体系”进行全方位改进。
关键词
人工造雪
造雪机
喷嘴
晶核
冬奥
Keywords
artificial snowmaking
snowmaker
spray nozzle
crystal nuclei
Winter Olympics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P426.6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内扭带插入件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沈杰
熊通
汪根法
刘杰
徐占松
晏刚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6,共12页
文摘
制冷设备对换热器紧凑化和小型化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发新型的强化传热技术,而管内扭带插入件是一种廉价且易于制造的被动强化传热技术,在制冷系统蒸发器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扭带插入两相沸腾换热的管中能够增大表面传热系数,但同时也增大了管内压降。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质量流量、干度的变化与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变化呈正相关,而管径、扭率、饱和温度的变化与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变化呈负相关。沸腾换热过程复杂、评价指标选取不一、实验工况数量有限等因素是导致各学者总结的扭带插入的最佳条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了各作者预测的内插扭带管内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和压降的关联式,认为管内扭带插入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最佳使用条件,并需要结合蒸发器整机或变频压缩机加以研究。
关键词
管内扭带插入件
沸腾换热
强化传热
压降
Keywords
twisted tape inserts in tubes
boiling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ressure drop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提升变频房间空调器APF的室外换热器流路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贺常相
樊超超
韩丙龙
熊通
晏刚
鱼剑琳
刘忠民
吕根贵
张罡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6期92-98,共7页
文摘
以提升房间空调器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为目标,使用CoilDesigner软件对某变频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进行仿真研究,并依据仿真结果设计不同的换热器制冷剂流路方案,通过试验对比不同流路方案的换热器对空调器APF的影响。利用热阻平衡法对室外换热器流路进行设计,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阻平衡法计算出的最佳分路数与试验结果能够良好地吻合,可以用于指导换热器流路的初始设计工作。
关键词
变频房间空调器
翅片管式换热器
流路优化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热阻平衡法
Keywords
variable speed room air conditioner
finned-tube heat exchanger
flow path optimization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APF)
thermal resistance balance method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熊通
晏刚
樊超超
鱼剑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通道换热器结霜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熊通
晏刚
樊超超
鱼剑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造雪机原理及其高效智能化技术分析
熊通
董佩文
刘国强
晏刚
孙承华
《制冷与空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工造雪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刘国强
熊通
晏刚
赵巍
张华
王瑞祥
孙承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管内扭带插入件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黄沈杰
熊通
汪根法
刘杰
徐占松
晏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提升变频房间空调器APF的室外换热器流路设计
贺常相
樊超超
韩丙龙
熊通
晏刚
鱼剑琳
刘忠民
吕根贵
张罡
《制冷与空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