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育种中抗旱品系筛选及简易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潘方胤 杨俊贤 +4 位作者 吴文龙 刘福业 吴建涛 彭冬永 陈勇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0-12,20,共4页
采用简易测定抗旱指标方法,在干旱胁迫和槽植条件下研究甘蔗育种材料的抗旱性,测定干旱胁迫期间的+1叶质膜透性、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产量构成因素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系中,粤糖06-868、05-339各项抗旱指标值均高于或接近抗... 采用简易测定抗旱指标方法,在干旱胁迫和槽植条件下研究甘蔗育种材料的抗旱性,测定干旱胁迫期间的+1叶质膜透性、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产量构成因素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系中,粤糖06-868、05-339各项抗旱指标值均高于或接近抗旱性较强的主对照品种ROC22,产量损失率小于ROC22,可入选为抗旱性强的品种类型进一步试验观察;粤糖05-291介于两对照种之间,抗性表现中等,抗旱能力属中等偏上类型;其余品系抗旱性比副对照ROC16差,抗性综合表现最弱,属于不抗旱类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旱性 干旱胁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适宜施肥水平和播种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方胤 刘福业 +3 位作者 吴文龙 杨俊贤 陈勇生 邓海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3-17,共5页
应用L9(34)正交设计,在湛江蔗区进行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的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用尿素50 kg、过磷酸钙200 kg、氯化钾40 kg及播种3 000段双芽苗的条件下栽培的粤糖96-86经济效益最佳,每667 m... 应用L9(34)正交设计,在湛江蔗区进行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的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用尿素50 kg、过磷酸钙200 kg、氯化钾40 kg及播种3 000段双芽苗的条件下栽培的粤糖96-86经济效益最佳,每667 m2工农业总产值达2 260.8元;当过磷酸钙用量从100 kg增加到150 kg以及播种量从2 700段增加到3 000段时,蔗茎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每667 m2施用过磷酸钙150 kg的甘蔗蔗糖分含量为15.69%,比施用过磷酸钙200 kg和100 kg处理分别提高0.22%和0.29%,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每667 m2施用氯化钾40 kg的甘蔗蔗糖分为15.79%,比施用氯化钾50 kg和60 kg处理分别提高0.38%和0.44%,差异均达极显著;此外,各施肥处理和不同播种量处理的含糖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糖能兼用 施肥水平 播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潘方胤 杨俊贤 +4 位作者 安玉兴 彭冬永 刘福业 吴文龙 陈勇生 《甘蔗糖业》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为供试药剂,与生产上常见的另外4种农药品种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农药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在甘蔗种植时和大培土时各施用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 以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为供试药剂,与生产上常见的另外4种农药品种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农药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在甘蔗种植时和大培土时各施用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75 kg/hm2具有良好的防治螟虫效果,能减少原料蔗的虫节率,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甘蔗的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毒农药 5%杀单·毒死蜱颗粒剂 甘蔗螟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粤糖07-817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潘方胤 文明富 +5 位作者 吴文龙 李奇伟 齐永文 彭立冲 杨春强 杨俊贤 《甘蔗糖业》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粤糖07-817是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作母本,ROC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粤糖07-817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有... 粤糖07-817是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作母本,ROC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粤糖07-817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有效茎多,中大茎,蔗茎均匀,脱叶性好,抗倒伏;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性强;早熟、高产、高糖、综合性状好。2009~2014年品种选育试验和广东省区域试验6年新植5年宿根蔗茎产量达129340 kg/hm^2,含糖量达20103 kg/hm^2,分别比ROC16(CK1)增产36623 kg/hm^2和5971 kg/hm^2,比ROC22(CK2)增产10256 kg/hm^2和185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07—817 含糖量 产量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糖05-267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方胤 文明富 +4 位作者 吴文龙 杨俊贤 刘福业 杨春强 彭冬永 《甘蔗糖业》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产、高糖、抗病性好的甘蔗品种粤糖05-267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特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产、高糖、抗病性好的甘蔗品种粤糖05-267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特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高产、高糖、抗逆性强、晚熟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5-267。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5-267蔗茎产量达102621.60 kg/hm^2,含糖量达13730.70 kg/hm^2。最后,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05-267 含糖量 产量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糖00-236不同浓度石碳酸溶液浸种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方胤 刘福业 +4 位作者 吴文龙 黄振豪 杨俊贤 黄振瑞 陈毅兴 《甘蔗糖业》 2008年第2期6-8,17,共4页
以不同浓度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进行单芽浸种试验。结果表明,0.4%的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梢部嫩芽进行浸种消毒,可极显著地提高其发芽率,促进甘蔗的有效分蘖,提高成茎率,改善甘蔗品质,提高蔗糖分,并最终实现甘蔗的增产、增糖... 以不同浓度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进行单芽浸种试验。结果表明,0.4%的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梢部嫩芽进行浸种消毒,可极显著地提高其发芽率,促进甘蔗的有效分蘖,提高成茎率,改善甘蔗品质,提高蔗糖分,并最终实现甘蔗的增产、增糖和增效。说明0.4%的石碳酸溶液可以作为甘蔗浸种消毒杀菌的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石碳酸 浸种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庶无草芽后除草效果及其对不同甘蔗品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方胤 杨俊贤 +4 位作者 吴文龙 刘福业 陈勇生 邓海华 彭冬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1期120-121,124,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粤西旱地蔗区蔗田杂草发生普遍,一年中超过20科56种杂草相继发生,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苋科杂草占总数的50%以上,以马唐、光头稗、牛筋草、狗牙根、白茅、龙爪茅、香附子、胜红蓟等危害为主。利用庶无草进行芽后除... 通过实地调查,粤西旱地蔗区蔗田杂草发生普遍,一年中超过20科56种杂草相继发生,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苋科杂草占总数的50%以上,以马唐、光头稗、牛筋草、狗牙根、白茅、龙爪茅、香附子、胜红蓟等危害为主。利用庶无草进行芽后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庶无草芽后除草效果明显,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蔗田杂草发生。对大部分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特效;对部分多年生恶性杂草如香附子、狗牙根等有较好防效;药后15d综合防效95.17%,药效好。除ROC16、ROC22外,其余参试品种对药剂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均不明显。药后60d目测恢复情况,除粤糖93-159、粤糖00-236显得稍矮外,其余品种长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庶无草 芽后除草 防效 甘蔗品种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6 位作者 杨俊贤 谢静 潘方胤 吴文龙 刘福业 邓海华 齐永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68,174,共5页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甘蔗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福业 杨俊贤 +6 位作者 吴文龙 潘方胤 吴建涛 邓海华 齐永文 陈勇生 沈万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3,50,共3页
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0-236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为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 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0-236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为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3个因素对蔗茎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2.70608+1.31937x1+26.99126x2-2242.1572 x3(r=0.996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有效茎数和茎长是粤糖00-236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该品种属于茎数型品种,栽培上应发挥其茎数的优势,兼顾茎长(株高),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00-236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文明富 杨俊贤 +3 位作者 潘方胤 吴文龙 陈月桂 官锦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58-63,共6页
甘蔗属于多年生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草本植物,是公认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效率最高的植物之一。甘蔗作为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品种改良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甘蔗传统育种和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蔗茎产量和蔗糖分含量。近年... 甘蔗属于多年生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草本植物,是公认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效率最高的植物之一。甘蔗作为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品种改良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甘蔗传统育种和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蔗茎产量和蔗糖分含量。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甘蔗遗传改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了便于育种人员充分了解甘蔗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针对甘蔗常规育种、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遗传改良 基因组学 转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糖55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俊贤 安玉兴 +4 位作者 黄振瑞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黄振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9-21,共3页
粤糖55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 粤糖55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特早熟,高产稳产。平均每公顷蔗茎产量比ROC10号增产36.7%,甘蔗11~12月平均含甘蔗蔗糖分15.23%,比ROC10高1.02%,比ROC16高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55号 特早熟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熟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的选育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文龙 刘福业 +5 位作者 潘方胤 杨俊贤 邓海华 吴建涛 陈勇生 梁启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1-43,共3页
粤糖03-373是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73蔗茎产量为104.03 t/hm2... 粤糖03-373是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73蔗茎产量为104.03 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产15.2%和0.5%;11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15.16%,分别比ROC16和ROC22高0.39和0.45个百分点;含糖量15.67 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糖17.9%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03—373 早中熟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月桂 黄振瑞 +2 位作者 安玉兴 吴文龙 潘方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3-16,共4页
以33份甘蔗品种(系)为试材,对甘蔗11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蒸煮液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关系不密切,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的糖... 以33份甘蔗品种(系)为试材,对甘蔗11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蒸煮液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关系不密切,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的糖锤度、转光度、视纯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观测旋光度、蔗汁蔗糖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蔗汁转光度和重力纯度、甘蔗蔗糖分与蔗汁重力纯度和直接旋光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蔗汁转光度、重力纯度和转化旋光数对甘蔗纤维分含量均有直接正效应,甘蔗蔗糖分受蔗汁糖锤度、转光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和观测旋光度等6个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品质指标可用蔗汁糖分、蔗渣糖分和甘蔗成熟度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9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质指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甘蔗实生苗试验家系评价初步结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勇生 邓海华 +3 位作者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齐永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
对30个甘蔗杂交组合开展家系评价研究的结果发现,各个组合之间的茎径差异极限著,而父本之间则在茎径、田间锤度上的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或极限著水平。其中,CP94-1100作为父本,其相关杂交组合实生苗11月的平均田间锤度达18.2%、名列第1位,... 对30个甘蔗杂交组合开展家系评价研究的结果发现,各个组合之间的茎径差异极限著,而父本之间则在茎径、田间锤度上的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或极限著水平。其中,CP94-1100作为父本,其相关杂交组合实生苗11月的平均田间锤度达18.2%、名列第1位,其次为粤糖91-976,而粤糖00-236、粤糖93-159和ROC26居最后;在茎径方面,以CP72-1210为父本的相关组合的后代平均茎径最大、达2.62 cm,其中又以组合粤糖92-126×CP72-1210的后代平均茎径表现最好。此外,从单株选择的后代入选率来看,各亲本和组合亦表现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家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建涛 杨俊贤 +5 位作者 刘福业 李奇伟 吴文龙 潘方胤 谢静 陈月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29,共4页
利用AHP法对甘蔗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应用AHP法对甘蔗毛群数、株高、脱叶性、茎径、宿根发株数、有效茎数、抗病性、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等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得... 利用AHP法对甘蔗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应用AHP法对甘蔗毛群数、株高、脱叶性、茎径、宿根发株数、有效茎数、抗病性、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等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得到10个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0.0134、0.0227、0.0302、0.0408、0.0653、0.0881、0.1162、0.1606、0.1984和0.2645,且随机一致性比例C.R.=0.0981<0.1,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结合AHP法分配权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3-393和粤糖03-373综合表现突出,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中,位于第1位和第2位,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应用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作物新品种具有可行性,同时为甘蔗新品系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DTOPSIS 甘蔗 育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甘蔗品种区试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勇生 吴文龙 +3 位作者 刘福业 潘方胤 沈万宽 邓海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84-188,共5页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177产量低而且适应性差,它们的稳定性表现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蔗区甘蔗虫害调研及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被引量:21
17
作者 安玉兴 郑学文 +6 位作者 杨俊贤 郑超 吴建涛 潘方胤 贺帅 罗青文 谢江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探明湛江蔗区虫害发生现状,评估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甘蔗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调研小组对湛江蔗区进行甘蔗虫害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湛江蔗区甘蔗害虫为害极为严重,平均螟害株率为84.35%,平均螟害节率为38.12%... 为探明湛江蔗区虫害发生现状,评估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甘蔗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调研小组对湛江蔗区进行甘蔗虫害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湛江蔗区甘蔗害虫为害极为严重,平均螟害株率为84.35%,平均螟害节率为38.12%,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0.21%,平均蔗糖分损失高达1.73个百分点。通过评估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农业损失5.17亿元,工业损失15.15亿元,国家财政损失0.81亿元,合计经济损失达21.13亿元。根据调研结果,联合调研小组专家分析总结了造成湛江蔗区甘蔗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同时提出促进湛江蔗区甘蔗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甘蔗 虫害 调研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建涛 刘福业 +3 位作者 杨俊贤 潘方胤 吴文龙 文明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2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甘蔗新品种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获得高产、稳产的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粤糖60号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茎长对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反应不敏感;茎径和有效茎数对氮肥量、钾肥量和下种量反应敏感,... 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甘蔗新品种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获得高产、稳产的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粤糖60号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茎长对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反应不敏感;茎径和有效茎数对氮肥量、钾肥量和下种量反应敏感,对磷肥反应不敏感;随着施肥量和下种量的增大,蔗糖分会显著降低.各因素中均以水平2(氮肥0.825 t/hm^2、磷肥1.875 t/hm^2、钾肥0.675 t/hm^2和49 500段双芽苗/hm^2)时蔗茎产量最高,以氮肥0.600t/hm^2、磷肥1.125 t/hm^2、钾肥0.900 t/hm^2、下种49 500段双芽苗/hm^2水平组合时的含糖量最高.因此,氮肥0.825t/hm^2、磷肥1.125~1.875 t/hm^2、钾肥0.675~0.900 t/hm^2、下种量49 500段双芽苗/hm^2为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密度 粤糖60号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熟甘蔗新品种粤糖94-128种性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福业 邓海华 +4 位作者 杨俊贤 潘方胤 吴文龙 沈万宽 陈勇生 《中国糖料》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对粤糖94-128种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特强,宿根蔗发株早而多,宿根性强;植株中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糖分较高,早中熟,高产、稳产等特性。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比ROC10极显著增产增糖,增产增糖幅度大,受环境因素效应影响... 对粤糖94-128种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特强,宿根蔗发株早而多,宿根性强;植株中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糖分较高,早中熟,高产、稳产等特性。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比ROC10极显著增产增糖,增产增糖幅度大,受环境因素效应影响比ROC10小,且高产、稳产性能比ROC10好。有效茎数较多,茎长较长,蔗糖分较高是粤糖94-128的三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种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的选育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允演 刘福业 +4 位作者 杨俊贤 吴文龙 黄振豪 潘方胤 陈月桂 《中国糖料》 2007年第1期5-7,12,共4页
粤糖00-23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 粤糖00-23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特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平均蔗茎产量比新台糖10号增产23.1%,甘蔗蔗糖分10月14.80%,10~1月平均16.63%,比新台糖10号提高1.77%(绝对值)。2005年12月通过了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粤糖00-236 特早熟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