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萃取沙葱花挥发油的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温俊峰 刘侠 +1 位作者 高立国 李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以野生沙葱花为原料,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沙葱花挥发油工艺,并对挥发油进行GC—MS检测分析。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 以野生沙葱花为原料,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沙葱花挥发油工艺,并对挥发油进行GC—MS检测分析。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沙葱花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9℃,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时间1.2h,流速20L/h,挥发油得率预测值为19.36%,验证值为18.90%。通过GC—MS分析,分离出了29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6.67%,鉴定出了27种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8种共占37.63%,芳香烃化合物共占30.52%,姜辣素占1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花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蒿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温俊峰 刘侠 李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144,共6页
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沙蒿微晶纤维素(MCC),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盐酸浓度、酸解温度、酸解时间各因素对沙蒿MCC得率与聚合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沙蒿MC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MCC进行了结构性能分析。得到最佳MCC制备条件为:... 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沙蒿微晶纤维素(MCC),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盐酸浓度、酸解温度、酸解时间各因素对沙蒿MCC得率与聚合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沙蒿MC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MCC进行了结构性能分析。得到最佳MCC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盐酸质量分数15%,酸解温度70℃,酸解时间60 min。该条件下,沙蒿MCC的得率为85. 14%,聚合度为182. 7,结晶度为72. 85,膨胀力为12. 5 mL/g,持水力为13. 875 g/g,其性能良好,是理想的膳食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微晶纤维素 酸水解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生物吸附剂对含酚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温俊峰 刘侠 +1 位作者 高立国 赵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6-280,共5页
以高温活化的沙柳为生物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吸附剂投放量、苯酚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绝对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 以高温活化的沙柳为生物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吸附剂投放量、苯酚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绝对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400℃、活化时间2h、吸附剂投加量2g/L、苯酚溶液pH为6~7时,吸附1h后,苯酚最大吸附量为243.90mg/g。该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过程的自由能变值小于0,吸附过程的焓变值小于0,为自发放热过程。研究表明,活化后的沙柳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苯酚,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含油废水生物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苯酚 生物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沙葱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温俊峰 刘侠 高立国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索氏提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了沙葱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两种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所得沙葱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从超临界CO2萃取中鉴定出27个组分,索氏提...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索氏提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了沙葱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两种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所得沙葱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从超临界CO2萃取中鉴定出27个组分,索氏提取鉴定出16个组分,其中共有组分12个,主要为1-甲氧基-4-(1-丙烯)苯(25.33%和22.39%)、癸醛(22.39%和1.35%)、己醛(1.78%和15.9%)和姜辣素(12.60%和11.28%)。不同提取方法对沙葱花挥发油的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相比索氏提取萃取能力强,提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花 索氏提取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纤维素提取工艺研究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温俊峰 王超 +2 位作者 李瑞 张敏娜 高立国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探讨提取沙柳纤维素的工艺条件,并对沙柳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分2个过程分别脱除沙柳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碱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半纤维素脱... 探讨提取沙柳纤维素的工艺条件,并对沙柳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分2个过程分别脱除沙柳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碱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半纤维素脱除温度为70℃、脱除时间为1. 5 h的条件下,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92. 44%;在NaClO溶液的浓度为40 g/L、木质素脱除温度为75℃时,木质素的脱除率为62. 70%。在上述条件下,沙柳纤维素含量为62. 90%。SEM、XRD、FT-IR、热重等分析表明,沙柳纤维素为I型晶型结构,热稳定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纤维素 提取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硬脂酸改性无纺布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温俊峰 杨超龙 +1 位作者 刘侠 王宇航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以纳米氧化锌与硬脂酸改性的无纺布为吸附剂,对植物油、汽油、柴油、煤油进行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硬脂酸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无纺布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与疏水性能,在25℃,吸附30 min时,植物... 采用以纳米氧化锌与硬脂酸改性的无纺布为吸附剂,对植物油、汽油、柴油、煤油进行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硬脂酸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无纺布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与疏水性能,在25℃,吸附30 min时,植物油、汽油、柴油、煤油的吸附倍率分别为21.4 g/g,16.30 g/g,12.80 g/g,9.8 g/g,吸油材料疏水性能良好,吸水倍率仅为3.4 g/g;吸油材料性能稳定,对植物油、汽油、柴油、煤油三次回用率分别为61.8%、64.8%、68.5%和63.7%,对植物油、汽油和柴油保油率较高,60 min后保油率分别为74.8%、72.5%和68.7%;纳米氧化锌与硬脂酸改性的无纺布吸附速率快,吸附倍率高,可回收利用,是理想的吸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 纳米ZNO 硬脂酸 改性 吸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片光催化降解兰炭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温俊峰 王还喜 +1 位作者 代晓敏 霍文兰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13,共5页
TiO_(2)光催化处理兰炭废水中氨氮存在效率低、反应时间长等缺点,通过调整TiO_(2)的形貌可改善其光催化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尺寸均匀的二维TiO_(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表征方法,... TiO_(2)光催化处理兰炭废水中氨氮存在效率低、反应时间长等缺点,通过调整TiO_(2)的形貌可改善其光催化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尺寸均匀的二维TiO_(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表征方法,分析样品的外貌形态、晶型结构、晶粒大小、吸光性能等,并测试其光催化降解兰炭废水中氨氮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TiO_(2)纳米片光催化降解氨氮的效率优于TiO_(2)纳米球,光照180 min,催化剂投加量0.25 g/L时,TiO_(2)纳米片对氨氮降解率为85.91%。小尺寸二维结构的TiO_(2)纳米片能有效地去除兰炭废水中的氨氮,本研究为兰炭废水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纳米片 光催化 降解 氨氮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吲哚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温俊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17,共5页
3-甲基吲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香料、染料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甲基吲哚的合成方法很多,但普遍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廉价、高效、绿色的合成研究仍是化学家关注的热点课题。综述了3-甲基吲哚的化学合成方法及近年来... 3-甲基吲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香料、染料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甲基吲哚的合成方法很多,但普遍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廉价、高效、绿色的合成研究仍是化学家关注的热点课题。综述了3-甲基吲哚的化学合成方法及近年来合成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吲哚 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化剂制备沙柳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俊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14,共6页
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活化制备沙柳活性炭,比较沙柳活性炭碘吸附性能,研究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氢氧化钾与高锰酸钾,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得率... 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活化制备沙柳活性炭,比较沙柳活性炭碘吸附性能,研究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氢氧化钾与高锰酸钾,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得率与碘吸附效果均最好,沙柳活性炭较好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磷酸质量分数70%,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沙柳活性炭得率为95.7%,碘吸附值为1163.32mg/g。制备的活性炭主要为无定型结构,颗粒结构疏松,粒径大小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活性炭 氢氧化钾 高锰酸钾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
10
作者 温俊峰 刘曰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8-70,共3页
处于高校教育形势变革和改革深化的年代,普通高校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真挚的教育感情,要在教学上不断改革,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要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搞好科研。只要朝着目标努力,一定会... 处于高校教育形势变革和改革深化的年代,普通高校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真挚的教育感情,要在教学上不断改革,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要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搞好科研。只要朝着目标努力,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 教学改革 科学研究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核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侠 张智芳 +2 位作者 陈碧 温俊峰 霍文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4-308,共5页
首次采用枣核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吸附剂粒径、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 H以及染料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等温线... 首次采用枣核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吸附剂粒径、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 H以及染料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枣核能够有效去除水中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当p H均在6左右,吸附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枣核投加量分别为8、10g/L,用60目的枣核对50mg/L的两种染料废水处理7h,其去除率均在90%以上。枣核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行为均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经计算得出枣核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为22.94mg/g,对碱性品红的饱和吸附量为23.92mg/g。研究结果表明枣核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核 生物吸附 亚甲基蓝 碱性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ox-Behnken原理优化纤维素酶-微波提取海红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梅 杜芳艳 +1 位作者 刘慧瑾 温俊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7-62,共6页
以纤维素酶水溶液为溶剂,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纤维素酶的用量、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 以纤维素酶水溶液为溶剂,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纤维素酶的用量、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1u/g,提取温度为38℃,pH值为5.0,料液比为1∶20,微波提取时间为15min,重复提取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海红果渣中果胶得率为15.3±0.2%.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海红果渣 微波 果胶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杏核对水溶液中Ni^(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侠 张智芳 +1 位作者 陈碧 温俊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0-202,205,共4页
以杏核为原料,经氢氧化钠改性后,得到改性杏核生物吸附剂。考察了投加量、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为8g/L,pH为6.5,改性杏核对Ni 2+具有很... 以杏核为原料,经氢氧化钠改性后,得到改性杏核生物吸附剂。考察了投加量、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为8g/L,pH为6.5,改性杏核对Ni 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180min后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G<0,为自发反应过程。此外,还采用红外光谱方法探讨了吸附前后相关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改性杏核可用于去除水中Ni 2+,而且它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杏核 NI2+ 生物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霍文兰 温俊峰 +1 位作者 苏婷 刘玲娜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8-93,共6页
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有机化学为例,从教师自身职业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学核心内容的凝练、关键问题的设计、基于翻... 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有机化学为例,从教师自身职业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学核心内容的凝练、关键问题的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 高等教育 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果核壳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侠 温俊峰 +1 位作者 焦玉荣 王亚俐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9,共4页
为了实现对废弃果核壳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以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为原料,采用常用的方法对废弃果核壳中各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硫酸与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得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53%、22... 为了实现对废弃果核壳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以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为原料,采用常用的方法对废弃果核壳中各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硫酸与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得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53%、22.45%、20.83%;利用2 mol·L^(-1)盐酸水解法测得的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55%、21.49%、18.18%;利用72%硫酸法测得的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4%、35.78%、38.30%。为后续废弃果核壳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果核壳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学五步法打造高校有机化学“金课” 被引量:4
16
作者 霍文兰 温俊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后,“金课”、“水课”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如何打造高校“金课”,是高校教师应该思考探索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 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后,“金课”、“水课”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如何打造高校“金课”,是高校教师应该思考探索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为指导,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用有机化学为范例,设计了包括“考一考、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想一想”智慧教学五步法,从这五步教学法阐述如何利用智慧教学打造高校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学 五步教学法 有机化学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分子印迹球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楠 白小慧 +3 位作者 刘皓 陈娟 代宏哲 温俊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13,共5页
以可生物降解性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为载体原料,牛血清蛋白(BSA)为印迹模板分子,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通过共混包埋-滴加成球法制备对牛血清蛋白具有特异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壳聚糖分子印迹微球。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板用量为壳... 以可生物降解性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为载体原料,牛血清蛋白(BSA)为印迹模板分子,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通过共混包埋-滴加成球法制备对牛血清蛋白具有特异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壳聚糖分子印迹微球。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板用量为壳聚糖用量的1%-8%,可制得对BSA的吸附容量(印迹容量)为59.6-94.5mg/g的CS-BSA分子印迹微球,且其最大静态吸附量是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吸附量的3.06倍。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单样BSA的吸附量为84.9mg/m L,而对单样BHB的吸附量为8.1mg/m L,选择因子达10.5。相同实验条件下,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BSA和BHB混合溶液的吸附量分别为89.1mg/m L和3.9mg/m L,选择因子达22.8。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模板分子BSA有很好的吸附容量和识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三聚磷酸钠 牛血清蛋白 分子印迹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当前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0
18
作者 姚勇 温俊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城市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接线方式简单灵活、运行可靠。小区占地面积大、人口集中。负荷容量大,用电设备多,尤其在用电负荷高峰季,过负荷跳闸断电,如果供电干线断路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城市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接线方式简单灵活、运行可靠。小区占地面积大、人口集中。负荷容量大,用电设备多,尤其在用电负荷高峰季,过负荷跳闸断电,如果供电干线断路器频繁地跳闸造成大面积断电,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必须采取新的配电思路和方式来满足需要。文章对小区供配电设计中的住宅负荷、开关容量、导线截面、配置变压器容量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供配电 系统设计 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核壳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19
作者 刘侠 王燕 +1 位作者 温俊峰 焦玉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27-330,336,共5页
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废弃杏核壳提取木质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木质素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杏核壳木质素对水中苯酚的吸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徍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 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废弃杏核壳提取木质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木质素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杏核壳木质素对水中苯酚的吸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徍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法杏核壳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效果较好,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75min,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8mg/L,苯酚在pH=10的碱性水溶液中易被吸附。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硫酸法杏核壳木质素对苯酚溶液的吸附效果较为显著,最大吸附量可达12.88mg/g。该研究不仅为苯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洁及环保的方法,同时也为废弃杏核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核壳 木质素 吸附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蒽基)-2-羟基乙酸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丽丽 王伟 +2 位作者 李宝林 李锦 温俊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2-204,共3页
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试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外消旋的2-(9-蒽基)-2-羟基乙酸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了手性选择剂的种类、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值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55 g/L的磺化-β-环糊精为... 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试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外消旋的2-(9-蒽基)-2-羟基乙酸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了手性选择剂的种类、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值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55 g/L的磺化-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在pH 2.5的1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磷酸缓冲体系中,2-(9-蒽基)-2-羟基乙酸对映体可得到良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2-(9-蒽基)-2-羟基乙酸 磺化-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