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对斑节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温为庚 叶乐 +3 位作者 杨其彬 黄建华 周发林 江世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0-632,共3页
[目的]研究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不同养殖密度对其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方法]设置养殖密度分别为20、40、80、120、160尾/m2(相当于20、40、80、120、160万尾/hm2)的不同试验组,测定斑节对虾在试验条件下存活、生长及能... [目的]研究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不同养殖密度对其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方法]设置养殖密度分别为20、40、80、120、160尾/m2(相当于20、40、80、120、160万尾/hm2)的不同试验组,测定斑节对虾在试验条件下存活、生长及能量收支情况。[结果]20尾/m2情况下对虾存活率最高,160尾/m2最低,其他3个密度水平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湿重特定生长率除20尾/m2外,随密度增加而下降,160尾/m2最低。增重量(湿重)与密度的回归关系为:y=-0.195 4 ln(x)+1.413 2(R2=0.726 8)。生长能占食物能的比例和密度的回归关系为y=-3.283 6 ln(x)+30.548 0(R2=0.786 5)。[结论]该研究从体重生长、能量收支及环境负荷角度探讨了不同养殖密度下斑节对虾生长情况,为斑节对虾的科学养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养殖密度 存活 生长 能量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氨基酸组成 被引量:5
2
作者 温为庚 林黑着 +3 位作者 牛津 黄建华 杨其彬 江世贵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6,共5页
测定了海南岛南部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亲虾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全虾、肝胰腺和卵巢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初级阶段(含Ⅰ期和Ⅵ期)、中级阶段(含Ⅱ期、Ⅲ期和Ⅳ期)和高级阶段(Ⅴ期)斑节对虾全虾样品中,牛磺酸... 测定了海南岛南部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亲虾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全虾、肝胰腺和卵巢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初级阶段(含Ⅰ期和Ⅵ期)、中级阶段(含Ⅱ期、Ⅲ期和Ⅳ期)和高级阶段(Ⅴ期)斑节对虾全虾样品中,牛磺酸(Tau)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由高到低为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初级阶段;而其他的氨基酸质量分数、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略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和卵巢氨基酸总量随着性腺发育逐渐上升,临产时(Ⅴ期)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级阶段卵巢中的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脯氨酸(Pro)、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等5种氨基酸质量分数处于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卵巢 肝胰腺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素在斑节对虾催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温为庚 黄建华 +2 位作者 杨其彬 周发林 陈旭 《南方水产》 2009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催熟催产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切除眼柄。此实验选用体重为149.5±25.8g的自然海区斑节对虾,比较了注射血清素(serotonin)和切除眼柄2种处理方法对斑节对虾的催熟效果。血清素注射剂量为50μg.g-1体重,在... 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催熟催产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切除眼柄。此实验选用体重为149.5±25.8g的自然海区斑节对虾,比较了注射血清素(serotonin)和切除眼柄2种处理方法对斑节对虾的催熟效果。血清素注射剂量为50μg.g-1体重,在实验的第1、5和10天注射,共计3次。结果显示,2种方法处理后,受试亲虾性腺指数(gonad somatic index,GSI)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注射血清素的实验组亲虾的存活率及其卵子孵化率显著高于切除眼柄的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血清素对斑节对虾催熟有促进作用,但发挥效应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从切除眼柄手术到第一次产卵所需时间较短,但是手术后的亲虾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素 切除眼柄 班节对虾 催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短沟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2 位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陈旭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TCCA,强氯净)对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icatus)各期幼体的急性毒性。无节幼体和溞状幼体试验设6个质量浓度组(0.5 mg·L-1、1.0 mg·L-1、1.5 mg·L-1、2.0 mg·L-1、2.5mg·...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TCCA,强氯净)对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icatus)各期幼体的急性毒性。无节幼体和溞状幼体试验设6个质量浓度组(0.5 mg·L-1、1.0 mg·L-1、1.5 mg·L-1、2.0 mg·L-1、2.5mg·L-1、3.0 mg·L-1)和1个空白组,糠虾幼体和仔虾设7个质量浓度组(1.0 mg·L-1、1.5 mg·L-1、2.0 mg·L-1、2.5 mg·L-1、3.0 mg·L-1、3.5 mg·L-1、4.0 mg·L-1)和1个空白组,每组3个平行。结果显示,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48 h LC50的95%置信区间分别是无节幼体1.47~1.78 mg·L-1和1.34~1.46 mg·L-1;溞状幼体1.67~1.78 mg·L-1和1.23~1.36 mg·L-1;糠虾幼体2.05~2.25 mg·L-1和1.58~1.79 mg·L-1;仔虾3.14~3.38 mg·L-1和2.59~2.78 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是无节幼体0.30 mg·L-1,溞状幼体0.22 mg·L-1,糠虾幼体0.34 mg·L-1,仔虾0.55 mg·L-1。试验结果可为短沟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沟对虾 幼体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2 位作者 王雨 黄建华 江世贵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8,共5页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设8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0.5、1.0、1.5、2.0、2.5、3.0、3.5和4.0(×10-6)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10-6)分别是无节幼体:1...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设8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0.5、1.0、1.5、2.0、2.5、3.0、3.5和4.0(×10-6)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10-6)分别是无节幼体:1.58、1.35和0.29;蚤状幼体:1.71、1.24和0.2;糠虾幼体:2.2、1.46和0.24;仔虾:3.23、2.62和0.53。幼体对试验药物的忍受力由大到小分别是仔虾、无节幼体、糠虾幼体和蚤状幼体。试验结果可为斑节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幼体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南海1号”在海南部分地区养殖试验
6
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1 位作者 冯锋 吉文雄 《科学养鱼》 2016年第5期29-30,共2页
2014年,对虾产业三亚综合试验站和三亚海棠区铁炉养殖场、乐东莺歌海镇金大角养殖场合作,引进斑节对虾新品种(新品系)"南海1号",在该虾场试验养殖。本文就这两个养殖场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斑节对虾新品种"南海1号"在海... 2014年,对虾产业三亚综合试验站和三亚海棠区铁炉养殖场、乐东莺歌海镇金大角养殖场合作,引进斑节对虾新品种(新品系)"南海1号",在该虾场试验养殖。本文就这两个养殖场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斑节对虾新品种"南海1号"在海南的养殖前景。一、池塘准备1.清理池塘铁炉虾场有虾塘12口,总养殖面积约72亩,已有17年的养殖历史,以粗养方式为主。金大角虾场有虾塘6口,面积3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莺歌海镇 虾塘 养殖前景 养殖面积 粗养 养殖试验 养殖历史 试验养殖 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光合细菌对糙海参幼苗培育阶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松 王军红 +5 位作者 范嗣刚 温为庚 黄桂菊 刘宝锁 张博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2,共5页
以受精后24 h孵化出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耳状幼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水体不同量光合细菌对糙海参苗期生长、成活、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光合细菌(浓度为1×1011cfu·m L-1)添加... 以受精后24 h孵化出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耳状幼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水体不同量光合细菌对糙海参苗期生长、成活、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光合细菌(浓度为1×1011cfu·m L-1)添加量分别是0 m L(组1,对照组)、50 m L(组2)、100 m L(组3)和150 m L(组4),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104尾幼体于室内水泥池(5 m×3 m×1.5 m)中,试验周期为41 d。结果表明,添加光合细菌组的糙海参出苗体质量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3和组4的体质量和成活率又明显优于组2(P<0.05),组3和组4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光合细菌还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糙海参苗体消化道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试验组3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3和组4的蛋白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组2(P<0.05),淀粉酶活性在3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第10天后,各试验组氨氮(NH3-N)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第20天后,各试验组化学需氧量(COD)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总磷(TP)的差异不大(P>0.05)。表明光合细菌可以促进糙海参幼体的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并改良育苗水体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光合细菌 体质量 成活率 消化酶活性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6个家系生长、饲料利用和全虾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忠 林黑着 +5 位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温为庚 陈旭 周发林 江世贵 《南方水产》 CAS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海南三亚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亲本,建立6个家系(hsy5-5,hsy7-7,hsy8-5,hsy10-10,hsy12-13和hsy15-15)进行生长、饲料利用和混养生长试验,同时分析各个家系全虾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和饲料利用试验中,家系hsy10-10的增重率... 以海南三亚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亲本,建立6个家系(hsy5-5,hsy7-7,hsy8-5,hsy10-10,hsy12-13和hsy15-15)进行生长、饲料利用和混养生长试验,同时分析各个家系全虾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和饲料利用试验中,家系hsy10-10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优于其它家系;hsy8-5、hsy10-10和hsy12-13的成活率高于hsy5-5、hsy7-7和hsy15-15,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混养生长试验中,水泥池混养时,家系hsy10-10的成活率高达90%,分别比hsy8-5、hsy12-13、hsy7-7、hsy15-15和hsy5-5家系高出13.3%、13.3%、20.0%、23.3%和30.0%;hsy10-10和hsy8-5的月总增重率高于其它4个家系;池塘混养时,hsy10-10家系的平均体重高于6个家系平均值的13.1%。结果表明,家系hsy10-10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优于其它家系,且含有最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最低的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生长 饲料利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野生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雨 叶乐 +3 位作者 陈旭 杨其彬 温为庚 吴开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70-3572,共3页
[目的]了解长肋日月贝的重量性状与一般性状的关系。[方法]以海南海区捕捞的野生长肋日月贝,壳长(69.720±1.309)mm为样本,对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及重量性状体重、软体部重、闭壳肌重和生殖腺重进行通径分析。[结果]4个形... [目的]了解长肋日月贝的重量性状与一般性状的关系。[方法]以海南海区捕捞的野生长肋日月贝,壳长(69.720±1.309)mm为样本,对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及重量性状体重、软体部重、闭壳肌重和生殖腺重进行通径分析。[结果]4个形态性状对体重和闭壳肌的直接影响依次为: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壳长。壳高对体重和闭壳肌重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106 929和0.203 401,壳长对体重和闭壳肌重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27 225和0.001 521。4个重量性状之间,闭壳肌重对体重有极显著的正效应(通径系数0.912**),其次为生殖腺重(通径系数0.087**)。[结论]为深入探讨长肋日月贝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肋日月贝 形态性状 重量性状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松 范嗣刚 +5 位作者 温为庚 王军红 黄桂菊 刘宝锁 张博 喻达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以受精后24 h孵化出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耳状幼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水体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苗期生长、存活、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实验设5个处理组,每隔5 d分别向4个试验组育苗池泼洒乳酸菌(浓度为... 以受精后24 h孵化出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耳状幼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水体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苗期生长、存活、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实验设5个处理组,每隔5 d分别向4个试验组育苗池泼洒乳酸菌(浓度为1×108cfu·mL-1)15g(G1)、芽孢杆菌(总菌数为5×109·g-1)10 g(G2)、光合细菌(浓度为1×1011cfu·mL-1)50 mL(G3)和复合菌(G4,包含光合细菌30 mL、乳酸菌10 g和芽孢杆菌3 g),对照组(C)不添加微生态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糙海参出苗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G1的体重明显大于其余试验组(P<0.05),G3和G4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4、G3、G2、C、G1,其中G2和C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微生态制剂的添加还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糙海参苗体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G3和G4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1和G4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苗池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和COD值分别在实验第10天、20天和3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苗期养殖池的总磷(TP)影响不大(P>0.05)。研究结果表明,糙海参育苗池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幼体的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并有改善育苗水体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微生态制剂 体重 存活率 消化酶活性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方斑东风螺溶菌酶及3种常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谭春明 赵旺 +5 位作者 于刚 吴开畅 杨蕊 温为庚 陈旭 张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应对氨氮(NH4-N)急性胁迫时的生理变化,分别于不同NH4-N浓度和时间下测定其体内溶菌酶及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实验剂量和实验时间均显著影响这4种酶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方斑东...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应对氨氮(NH4-N)急性胁迫时的生理变化,分别于不同NH4-N浓度和时间下测定其体内溶菌酶及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实验剂量和实验时间均显著影响这4种酶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方斑东风螺经NH4-N胁迫后:1)溶菌酶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现"抑制–诱导"趋势;2)低质量浓度NH4-N (22 mg·L^–1)对胃蛋白酶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诱导–抑制"趋势,而其他质量浓度总体表现为"抑制–诱导"趋势;3)脂肪酶活力随着NH4-N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或与对照组呈相似水平;4) NH4-N处理时间显著影响方斑东风螺淀粉酶的活力,但各处理组的淀粉酶活力相比对照组在处理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并无太大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综上,水体中的NH4-N会影响方斑东风螺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氨氮胁迫 消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SV^+斑节对虾的血清免疫相关酶对人工感染WSSV粗提液的反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涛 黄建华 +2 位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郭志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2,共8页
用含3×103拷贝.mL-1、6×102拷贝.mL-1和2×102拷贝.mL-1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对照)注射感染病毒携带量约1×105拷贝.g-1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分别于第15分钟、... 用含3×103拷贝.mL-1、6×102拷贝.mL-1和2×102拷贝.mL-1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对照)注射感染病毒携带量约1×105拷贝.g-1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分别于第15分钟、第30分钟、第1小时、第3小时、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第48小时、第72小时取样,研究了WSSV感染对斑节对虾血清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感染浓度下ACP、AKP、S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的趋势,其中SOD活性后期水平显著高于初期;PO、P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随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但PO后期活性水平与初期相当,而POD后期活性水平显著高于初期。各免疫相关酶的反应强度与WSSV的感染浓度存在一定关系,除ACP外其余4种酶的活性变化均以6×102拷贝.mL-1浓度组最为敏感。PBS组5种免疫酶活性变化幅度均显著小于3种WSSV浓度感染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潜伏感染 再感染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斑节对虾家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忠 林黑着 +5 位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温为庚 陈旭 周发林 江世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选育不仅包括对生长速度和抗病力的选育,还包括体长和体重的关系等。研究了5个斑节对虾家系(hsy7-7、hsy8-5、hsy10-10、hsy12-13、hsy15-15)体长和体重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5个斑节对虾家系体长(L)...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选育不仅包括对生长速度和抗病力的选育,还包括体长和体重的关系等。研究了5个斑节对虾家系(hsy7-7、hsy8-5、hsy10-10、hsy12-13、hsy15-15)体长和体重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5个斑节对虾家系体长(L)和体重(W)的关系式分别为:hsy7-7:W=0.0124L3.0814(R2=0.9961);hsy8-5:W=0.0123L3.0894(R2=0.9973);hsy10-10:W=0.0126L3.0703(R2=0.9960);hsy12-13:W=0.0127L3.0730(R2=0.9972);hsy15-15:W=0.0128L3.0725(R2=0.9963)。通过方差分析得出5个家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斑节对虾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0.0126L3.0768(R2=0.9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体长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斑节对虾蜕壳、存活、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杨其彬 叶乐 +2 位作者 温为庚 王雨 江世贵 《南方水产》 2008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平均体重1.20±0.05g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稚虾进行为期30d的养殖试验,分别测定其在不同养殖盐度条件下的蜕壳间期、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斑节对虾的成活率在盐度5时最低,低于60%,与其它盐度试验组差异显著,... 对平均体重1.20±0.05g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稚虾进行为期30d的养殖试验,分别测定其在不同养殖盐度条件下的蜕壳间期、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斑节对虾的成活率在盐度5时最低,低于60%,与其它盐度试验组差异显著,而其它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5~25盐度范围内,蜕壳间期随着盐度升高而延长,盐度达30以上后又缩短,25时为最大值;盐度5、10和15之间差异显著,15、20、30和35之间差异不显著。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换率随盐度升高呈现双峰的波浪式变化趋势;特定增长率在盐度20(3.18±0.14)%.d-1和25(2.98±0.26)%.d-1时达到最高。蜕壳间期与生长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在盐度20、25、30时饲料转化率高,分别为(52.76±3.06)%、(54.90±5.14)%和(51.56±7.58)%,与其它盐度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因此,斑节对虾养殖的适宜盐度应为20~30,在此条件下可实现较高的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斑节对虾 存活率 生长 饲料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雨 叶乐 +3 位作者 杨其彬 陈旭 温为庚 吴开畅 《南方水产》 2009年第1期36-41,共6页
首次报道了长肋日月贝(Amusium pleuronectes)的诱导产卵及幼虫、稚贝培育。用阴干-流水刺激法,成功诱导亲贝产卵、排精。对胚胎和幼虫发生进行了观察。水温23.0~25.0℃,经诱导产卵的受精卵20h可发育至D形幼虫。水温22.0~24.0℃时,D... 首次报道了长肋日月贝(Amusium pleuronectes)的诱导产卵及幼虫、稚贝培育。用阴干-流水刺激法,成功诱导亲贝产卵、排精。对胚胎和幼虫发生进行了观察。水温23.0~25.0℃,经诱导产卵的受精卵20h可发育至D形幼虫。水温22.0~24.0℃时,D形幼虫经11d培育到眼点幼虫期。投放附着基后,眼点幼虫在10d内附着完毕。水温18.0~24.0℃时,稚贝经30d培育平均壳长达(2.0±0.18)mm。此试验共培育壳长(2.93±1.15)mm稚贝49.6万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肋日月贝 个体发生 诱导产卵 人工育苗 稚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4个不同群体建立家系的生长及成活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其彬 温为庚 +2 位作者 黄建华 陈旭 周发林 《南方水产》 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泰国(T)、非洲(A)和三亚(S)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群体,以及人工养殖斑节对虾群体(F)为父、母本建立家系。选择9个发育时间相近和较有代表性的家系,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大体上母本含三亚斑... 以泰国(T)、非洲(A)和三亚(S)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群体,以及人工养殖斑节对虾群体(F)为父、母本建立家系。选择9个发育时间相近和较有代表性的家系,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大体上母本含三亚斑节对虾基因的家系成活率较高,其余较低,差异显著(P<0.05);母本含三亚斑节对虾基因的家系生长较差,其余较好(除T×T外)且差异极显著(P<0.01),A×A家系增重率是S×S的2倍;饵料系数没有显示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生长 成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猛虾蛄卵巢发育特征及其纳精囊内容物超显微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旺 杨其彬 +2 位作者 陈旭 陈明强 温为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节。卵巢发育颜色变化为无色-灰黄色-土黄色-浅黄色-橘黄色,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或粉红色。性腺指数分别为1.62±0.53、2.73±0.44、3.82±0.48、6.84±1.04和11.63±2.11;雌性虾蛄第6、第7、第8胸节腹部有3条平行带,为储存精子的器官,其表观颜色也有变化(无色透明-浅白色浑浊-乳白色),性腺成熟度越高,纳精结构乳白色越明显。其内容物具集群状态的精子,群外被包膜,精子间充满丝状间质,精子近球形,无鞭毛,无顶体,大小为1~3μm。研究结果可为猛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虾蛄 卵巢 纳精囊 精子 超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方斑东风螺行为活动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旺 谭春明 +4 位作者 张玥 吴开畅 温为庚 陈旭 于刚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应对低盐度和高盐度胁迫时的急性毒性及生理变化,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15、20、25、35和40为试验组进行3种消化酶活力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剂量和试验时间均对各消化酶活力存在显著影响(P<0....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应对低盐度和高盐度胁迫时的急性毒性及生理变化,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15、20、25、35和40为试验组进行3种消化酶活力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剂量和试验时间均对各消化酶活力存在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方斑东风螺经盐度胁迫后:1)在低盐度和高盐度水体养殖96 h后都表现出运动缓慢、逐渐翻背向上的现象;2)各个盐度处理的消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整体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3)低盐度比高盐度对消化酶的活力影响更大;4)3种消化酶中,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可见,水体中的盐度高低会导致方斑东风螺产生应激反应。该研究对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及其他贝类盐度胁迫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盐度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虾苗活力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其彬 李晓兰 +2 位作者 孙苗苗 温为庚 黄建华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虾苗 活力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有效成分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阴晓丽 李卓佳 +2 位作者 管淑玉 温为庚 郭志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7-93,共7页
利用有机萃取技术对番石榴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相(S)、乙酸乙酯相(Y)、正丁醇相(Z)和水相(W)4个组分。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了各组分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各... 利用有机萃取技术对番石榴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相(S)、乙酸乙酯相(Y)、正丁醇相(Z)和水相(W)4个组分。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了各组分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各组分对WSSV的影响。人工感染的结果显示:用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这两种组分分别处理WSSV后,对虾在用WSSV人工感染后未出现死亡,而用石油醚组分处理WSSV后,对虾在用WSSV人工感染后第5 d开始出现死亡,第12 d全部死亡,表明番石榴叶中影响WSSV致病性的有效成分的极性较强,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近。用番石榴叶水提取液及其各萃取组分体外处理WSSV不同时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病毒拷贝数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但在第120 h结束时,各组中的病毒拷贝数还维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将WSSV核酸暴露,并在体外用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组分处理,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各组病毒基因拷贝数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水提取物 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