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甘蔗制成的红糖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智能 杨柳 +4 位作者 沈石妍 杨婷 尚试雄 郭家文 应雄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8,共6页
选择用于红糖加工代表性较强的16个甘蔗品种为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法熬制红糖,对红糖样品的营养指标、品质指标、多种矿物质元素、总游离氨基酸和总多酚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选三、柳城05-136、川糖61-408、台糖134和CO ... 选择用于红糖加工代表性较强的16个甘蔗品种为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法熬制红糖,对红糖样品的营养指标、品质指标、多种矿物质元素、总游离氨基酸和总多酚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选三、柳城05-136、川糖61-408、台糖134和CO 419制成的红糖品质和营养指标均较好;四川芦蔗和桂林竹蔗制成的红糖因为蔗糖含量过低而还原糖含量过高,不易成型且易吸潮而不适合制作红糖,但二者的总多酚含量最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能达到1317.84 mg/100 g~1346.10 mg/100 g,可以考虑作为生产液体红糖的原料;云蔗05-51制成的红糖蔗糖分最高,ROC 25制成的红糖氯化物含量最高,这二者更适合生产需要结晶提纯的白砂糖;其余品种制成的红糖品质和营养指标均较为适中,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红糖 品质指标 营养成分 差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果酒多酚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瑞云 沈石妍 +4 位作者 王智能 杨柳 李艳芳 郭家文 应雄美 《中国糖料》 2018年第3期22-25,28,共5页
比较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F-C法)、Folin-Denis比色法(F-D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同方法测定甘蔗果酒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含量较纯的多酚物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回收率可达99.80%,无需显色,测定过程方便快捷;对于... 比较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F-C法)、Folin-Denis比色法(F-D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同方法测定甘蔗果酒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含量较纯的多酚物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回收率可达99.80%,无需显色,测定过程方便快捷;对于组分复杂的多酚物质,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偏高,采用F-C、F-D显色法测定更为适宜,二者回收率都在6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果酒 多酚含量 测定方法 比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邓军 刀静梅 +7 位作者 樊仙 陈建国 李如丹 高欣欣 彭秋连 李复琴 沈石妍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7年第4期11-13,17,共4页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地膜覆盖 缓释肥 轻简高效栽培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水解制取结晶果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瑞云 王智能 +5 位作者 杨柳 杨婷 应雄美 郭家文 沈石妍 李艳芳 《甘蔗糖业》 2021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提升制糖产业的综合效益,以白砂糖为原料开发附加值更高的结晶果糖,探讨用蔗糖原料制取高纯度结晶果糖的最优工艺方法。实验以高浓度蔗糖液(55%w/w)为原料,食品酸味剂柠檬酸为水解剂,通过蔗糖水解、脱色、阴阳离子树脂除盐,以钙型树... 为提升制糖产业的综合效益,以白砂糖为原料开发附加值更高的结晶果糖,探讨用蔗糖原料制取高纯度结晶果糖的最优工艺方法。实验以高浓度蔗糖液(55%w/w)为原料,食品酸味剂柠檬酸为水解剂,通过蔗糖水解、脱色、阴阳离子树脂除盐,以钙型树脂分离、纯化果葡糖液,在常温下得到结晶果糖和结晶葡萄糖。实验优化蔗糖最佳水解工艺条件: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4.0 h,柠檬酸用量0.50%,蔗糖水解率为100%;果糖结晶工艺条件:在水-乙醇比例为1∶4的体系下,果糖纯度88%以上、糖膏固形物含量87°Bx以上、晶种用量为糖膏总量5%、养晶时间48 h,果糖结晶率达到56.34%;葡萄糖结晶工艺条件:在水-乙醇比例为1∶2的体系下,葡萄糖纯度65%以上、糖膏固形物含量83°Bx以上、晶种用量为糖膏总量5%、养晶时间48 h,葡萄糖结晶率达到63.27%。实验选择高浓度蔗糖液水解及常温下结晶的方式,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将纯度65%以上的葡萄糖液直接结晶分离,使母液中果糖纯度从33.3%提升至60.2%,起到了分离纯化果糖液的效果,有效减轻果葡糖液的分离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水解 分离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胡瑞云 沈石妍 +3 位作者 李艳芳 李雪珍 王智能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20-22,29,共4页
对比不同再生剂浓度、不同再生速度下D730树脂的再生效率,结果表明,动态洗脱效果好于静态洗脱,按4BV/h再生速度解吸,2h即可达到再生要求,不易产生重吸附的现象。使用10%NaCl混合0.2%NaOH的再生剂,树脂交换容量的恢复率达83.89%,满足再... 对比不同再生剂浓度、不同再生速度下D730树脂的再生效率,结果表明,动态洗脱效果好于静态洗脱,按4BV/h再生速度解吸,2h即可达到再生要求,不易产生重吸附的现象。使用10%NaCl混合0.2%NaOH的再生剂,树脂交换容量的恢复率达83.89%,满足再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脱色 树脂再生 再生速度 树脂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蔗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玲 樊仙 +7 位作者 李复琴 邓军 沈石妍 高欣欣 杨绍林 李如丹 张跃彬 刀静梅 《中国糖料》 2020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做好果蔗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在我国果蔗主产地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随机采取80份果蔗样品,用乙腈提取果蔗汁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测定果蔗蔗汁中百菌清、乙烯菌核利、腐霉利3种有机氯农药含量,结果,样品添加标准回收率为90%... 为做好果蔗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在我国果蔗主产地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随机采取80份果蔗样品,用乙腈提取果蔗汁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测定果蔗蔗汁中百菌清、乙烯菌核利、腐霉利3种有机氯农药含量,结果,样品添加标准回收率为90%~104%;根据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检出限为百菌清0.0003 mg/kg、乙烯菌核利0.0004 mg/kg、腐霉利0.002 mg/kg,本次采集的全部果蔗样品均未检测出3种农药的残留,说明采样区域市场上的果蔗百菌清、乙烯菌核利、腐霉利评估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果蔗 气相色谱 测定 有机氯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料甘蔗重金属镉、铬、铅含量风险调研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刀静梅 吴玉梅 +5 位作者 邓军 樊仙 张福顺 方志存 沈石妍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10-12,15,共4页
采取调查问卷、走访调查和取样本检测共3种方法,在我国糖料主产区广西和云南区域调查甘蔗生产情况,并取甘蔗样本81份检测其茎的铬(Cr)、镉(Cd)、铅(Pb)含量。检测结果:甘蔗在11月份成熟期两地Cr平均含量0.353mg/kg、小于限量值0.5 mg/kg... 采取调查问卷、走访调查和取样本检测共3种方法,在我国糖料主产区广西和云南区域调查甘蔗生产情况,并取甘蔗样本81份检测其茎的铬(Cr)、镉(Cd)、铅(Pb)含量。检测结果:甘蔗在11月份成熟期两地Cr平均含量0.353mg/kg、小于限量值0.5 mg/kg,Cd平均含量0.020 mg/kg、小于限量值0.03 mg/kg,Pb平均含量0.085 mg/kg、小于限量值0.2 mg/kg。说明广西和云南采样区甘蔗3种重金属含量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重金属 铬、镉、铅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pH值对蔗汁品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沈石妍 李艳芳 +2 位作者 胡瑞云 李雪珍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16年第6期7-9,12,共4页
制糖生产过程中蔗糖的转化会使得糖分回收率大大降低,同时蔗糖转化生成的还原糖、色素物质还加大了糖分提炼的难度。为研究蔗汁在不同处理工序中糖分的变化情况,模拟压榨和清净过程的操作条件对蔗汁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各主要技术指标的... 制糖生产过程中蔗糖的转化会使得糖分回收率大大降低,同时蔗糖转化生成的还原糖、色素物质还加大了糖分提炼的难度。为研究蔗汁在不同处理工序中糖分的变化情况,模拟压榨和清净过程的操作条件对蔗汁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各主要技术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及pH值条件下蔗汁的视纯度、蔗糖分、还原糖分、pH值、色值均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中性条件下蔗汁的品质能得到较好的保证,可减少蔗糖的分解和有色物质的大量生成,达到提高糖分回收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汁 温度 PH值 糖分转化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过滤在蔗汁清净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沈石妍 胡瑞云 +2 位作者 李艳芳 李雪珍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17年第1期20-22,25,共4页
为研究不同材质、不同孔径滤膜在蔗汁清净中的效果,选用4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和2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有机管式膜对蔗汁进行过滤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孔径膜管过滤蔗汁后膜通量差别较大,蔗汁透过液的质量指标也有较大的差异,200nm孔径的陶... 为研究不同材质、不同孔径滤膜在蔗汁清净中的效果,选用4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和2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有机管式膜对蔗汁进行过滤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孔径膜管过滤蔗汁后膜通量差别较大,蔗汁透过液的质量指标也有较大的差异,200nm孔径的陶瓷膜对蔗汁色素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混浊度去除率可达99.9%以上,清净效果优于传统亚硫酸法澄清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汁 膜过滤 膜通量 清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色素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瑞云 沈石妍 +4 位作者 王智能 杨柳 李艳芳 应雄美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甘蔗蔗汁中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物,目前制糖行业很少对其进行提取利用,在制糖生产过程中这类物质与滤泥一同被澄清处理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研究以大孔吸附树脂为材料,对比了D101、HPD100两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蔗色素多酚... 甘蔗蔗汁中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物,目前制糖行业很少对其进行提取利用,在制糖生产过程中这类物质与滤泥一同被澄清处理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研究以大孔吸附树脂为材料,对比了D101、HPD100两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蔗色素多酚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对蔗汁多酚的吸附效率明显优于D101树脂,其静态吸附率分别为42.57%、32.44%;当蔗汁以4BV/h流速过柱时,HPD100树脂对蔗汁多酚的动态吸附效率达到53.94%,蔗汁色值去除率为75.4%,混浊度去除率为78.6%;70%的乙醇对蔗汁多酚具有较好的解吸效果,其解吸率可达8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多酚 HPD100树脂 吸附解吸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红糖加工中纳滤甘蔗植物水品质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石妍 王智能 +4 位作者 杨柳 杨婷 尚试雄 崔杰 应雄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9,共9页
为研究零添加膜法红糖加工过程中纳滤透过液(甘蔗植物水)的品质状况和开发利用价值,试验以红皮果蔗和新台糖22(ROC22)为原料,在800、50 nm两级陶瓷膜串联清净的基础上,采用250 u卷式膜进行纳滤浓缩,对得到的甘蔗植物水的理化指标、营养... 为研究零添加膜法红糖加工过程中纳滤透过液(甘蔗植物水)的品质状况和开发利用价值,试验以红皮果蔗和新台糖22(ROC22)为原料,在800、50 nm两级陶瓷膜串联清净的基础上,采用250 u卷式膜进行纳滤浓缩,对得到的甘蔗植物水的理化指标、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法进行营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品种的甘蔗植物水中均不含蔗糖,均有蔗汁的特征香味,与蔗汁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占蔗汁总挥发性成分的50.00%和60.61%;挥发性成分以醇类最多,相对含量较高的有异辛醇、2-庚醇、1-戊烯-3-醇、正己醇、(-)-异雪松醇;甘蔗植物水中检出14种以上的游离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66%以上,苏氨酸是其中的重要氨基酸,在两种甘蔗植物水中的含量分别为474.67和118.11 mg/L。甘蔗植物水中含有钾、钠、钙等7种矿物元素,其中钾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907和525 mg/L,钾、铜元素的INQ分别达到40和14以上,是人体钾、铜元素补充的优质来源。总体来看,基于零添加膜法红糖工艺的纳滤甘蔗植物水是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纯天然植物风味饮用水,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纳滤 甘蔗植物水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糖生产糖液脱色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石妍 郭家文 +1 位作者 崔杰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68-71,共4页
综述了制糖生产中糖液的脱色除杂方法,主要的脱色剂性能及脱色效果研究进展情况,为制糖生产采用新的脱色分离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糖生产 糖液脱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在甘蔗茎和叶中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玲 高欣欣 +4 位作者 张跃彬 罗志明 沈石妍 李复琴 刀静梅 《中国糖料》 2017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了解甘蔗施用吡虫啉后在茎和叶中的残留变化,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甘蔗茎和叶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甘蔗种植后追肥时施吡虫啉1次,施药后50d,研究的两个甘蔗品种蔗茎中吡虫啉含量达到最高,60d含量低于0.04mg/kg;施用后20~30d甘蔗叶中... 为了解甘蔗施用吡虫啉后在茎和叶中的残留变化,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甘蔗茎和叶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甘蔗种植后追肥时施吡虫啉1次,施药后50d,研究的两个甘蔗品种蔗茎中吡虫啉含量达到最高,60d含量低于0.04mg/kg;施用后20~30d甘蔗叶中最高,60d含量低于0.06 mg/kg,90d含量低于0.0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吡虫啉 残留变化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砂糖色值测定中分光光度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石妍 刀静梅 +2 位作者 李复琴 邓军 张跃彬 《甘蔗糖业》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在日常白砂糖色值测定和比对试验中发现同一样品在多台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结果会有偏差,有的结果偏差还很大。本文通过实验探索白砂糖色值测定中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性以及仪器使用过程中比色皿、参比液等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相应... 在日常白砂糖色值测定和比对试验中发现同一样品在多台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结果会有偏差,有的结果偏差还很大。本文通过实验探索白砂糖色值测定中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性以及仪器使用过程中比色皿、参比液等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实验室测定结果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色值 白砂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硫及无硫制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智能 李杨发 +6 位作者 陈国伟 李荣奎 李如仙 陈子华 代光伟 李祥 沈石妍 《甘蔗糖业》 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国内针对低硫及无硫制糖技术改进的研究状况,对低硫和无硫工艺的参数、应用情况及澄清效果进行分类阐述,以期为国内应用相关技术生产高品质糖提供技术参考,并对将来无硫糖的其他可用工艺及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 甘蔗糖 澄清 无硫工艺 分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过滤蔗汁后膜通量恢复方法比较
16
作者 胡瑞云 沈石妍 +1 位作者 李艳芳 李雪珍 《甘蔗糖业》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陶瓷膜过滤蔗汁后,膜孔易被堵塞,造成膜通量大幅降低,影响膜的使用效率,需制定合理的清洗方法,有效恢复膜通量,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本实验对碱性清洗剂、含酶清洗剂、混合氧化剂和混合氧化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清洗的4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 陶瓷膜过滤蔗汁后,膜孔易被堵塞,造成膜通量大幅降低,影响膜的使用效率,需制定合理的清洗方法,有效恢复膜通量,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本实验对碱性清洗剂、含酶清洗剂、混合氧化剂和混合氧化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清洗的4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混合氧化剂浸泡后再清洗的方法较适合过滤蔗汁后陶瓷膜管的清洗,膜通量恢复率可达87%以上,清洗效率较高,达到有效恢复被污染陶瓷膜的水通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膜污染 膜清洗 膜通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蔗汁脱色性能比较
17
作者 沈石妍 马兰 +2 位作者 李艳芳 尚试雄 郭家文 《甘蔗糖业》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蔗汁的脱色性能,以D296、D201、D301R这3种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材料,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比较不同树脂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性能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静态脱色16 min,D296、D201、D... 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蔗汁的脱色性能,以D296、D201、D301R这3种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材料,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比较不同树脂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性能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静态脱色16 min,D296、D201、D301R树脂脱色率分别为88.3%、80.9%、93.0%,D301R树脂脱色容量和脱色速率明显优于D296和D201,对蔗汁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蔗汁 脱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红糖营养成分与香气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婷 沈石妍 +4 位作者 王智能 杨柳 尚试雄 崔杰 应雄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3-55,共13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加工方式的24种红糖样品(传统红糖、加工红糖、机制红糖)在理化性质、营养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24个红糖样品的颜色主要是由红、黄色构成的褐色,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颜色更偏暗褐色,传统红糖颜色... 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加工方式的24种红糖样品(传统红糖、加工红糖、机制红糖)在理化性质、营养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24个红糖样品的颜色主要是由红、黄色构成的褐色,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颜色更偏暗褐色,传统红糖颜色偏棕黄色;蔗糖和还原糖是红糖的主要成分,且传统红糖的蔗糖分低于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还原糖分则反之;加工红糖与机制红糖灰分含量较高分别为3.55%和4.09%,传统红糖灰分含量为2.26%;加工红糖与机制红糖的蛋白质、多酚含量略高于传统红糖;传统红糖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平均值分别为92.94%和1598.67 kJ,高于机制红糖和加工红糖;三种加工方式红糖脂肪含量差异不大。红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氨基酸,不同加工方式的红糖样品中,K含量是最多的,其次是Ca和P;微量元素中,Fe含量是最多的,Se含量最少,且不同的加工方式间Cu、Si、Zn含量相差不大;传统红糖、机制红糖、加工红糖中共鉴定出17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要氨基酸;不同加工方式的9种红糖中共检测出10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酸类、醇类和吡嗪类物质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方式 红糖 营养成分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婷 王智能 +4 位作者 杨柳 应雄美 尚试雄 崔杰 沈石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824-4831,共8页
目的 为探明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建立一种红糖及赤砂糖快速鉴别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检测方法。方法 以3种红糖和3种赤砂糖为研究对象,采用GC-IMS测定样品中的挥... 目的 为探明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建立一种红糖及赤砂糖快速鉴别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检测方法。方法 以3种红糖和3种赤砂糖为研究对象,采用GC-IMS测定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从红糖和赤砂糖中共鉴定出65种已知物质,包括17种醛类、11种吡嗪类、7种醇类、9种酯类、6种酸类、10种酮类以及其他5种化合物,其中2,6-二甲基吡嗪-D、2,5-二甲基吡嗪、2-甲基丙酸、2-甲基丁酸在红糖和赤砂糖中含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GC-IMS技术能够将红糖和赤砂糖进行区分。结论 本研究通过GC-IMS技术建立了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为红糖和赤砂糖鉴定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赤砂糖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糖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婷 王智能 +4 位作者 杨柳 应雄美 尚试雄 崔杰 沈石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169,共7页
为分析研究红糖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呈香贡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对15种红糖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种红糖样品中... 为分析研究红糖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呈香贡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对15种红糖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种红糖样品中鉴定出6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吡嗪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8类化合物;不同红糖产品之间相对含量、种类存在差异,D-(-)-泛酰内酯、糠醇在15种红糖中均被检测到,相对含量高,气味活度值较高,是红糖香气共有的特征呈香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对红糖香气品质从高到低进行综合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样品11号、样品10号、样品5号,该研究结果为红糖质量评估及红糖香气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挥发性成分 关键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