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背景下林木种苗发展策略研究
- 1
-
-
作者
汪增洲
冼伟明
-
机构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
-
出处
《花卉》
2025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
文摘
为解决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种苗支撑不足的问题,助力“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协同增效,以广东种苗生产体系与生态修复实践为例,对种苗供给网络构建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在种质创新、供需匹配及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强化种质创新、完善动态调配机制、推动特色种苗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种苗支撑方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绿美广东
林木种苗
生态建设
-
分类号
S7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森林防火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研究
- 2
-
-
作者
冼伟明
汪增洲
-
机构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
-
出处
《花卉》
2025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
文摘
探讨了森林防火支撑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围绕预案能否穿透生态系统不确定性实现精准预判、设备配置是否与南亚热带森林特征适配、队伍建设能否平衡专业化与区域差异、设施布局如何突破“核心-边缘”效应这“四问”展开分析。具体凭借政策-科技协同构建防控体系、创新跨域协同治理模式、建立分级响应应急机制,实现火灾起数显著下降与生态系统保护双效提升。针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公众参与不足等挑战,提出智慧防控升级、生态防火协同深化及全民共治体系完善等建议,为生态样板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绿美广东
生态建设
-
分类号
S762.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广东省樟木头林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
- 3
-
-
作者
纪业明
梁金喜
罗旭委
汪增洲
冯少华
蔡凤玲
-
机构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2-117,共6页
-
文摘
为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结合实地调研法,对广东省樟木头林场内不同海拔、坡度和植被类型的区域进行全面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林场内共有121科273属402种野生观赏植物;按照生活型将其分类为观赏乔木(120种)、观赏灌木(78种)、观赏草本(118种)以及观赏藤本(86种)类,根据观赏部位分为观花(113种)、观果(96种)、观叶(92种)和观形(58种)植物,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开发建议,以期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
关键词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应用前景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
-
Keywords
wild ornamental plants
resource survey
application prospects
Zhangmutou Forest Farm,Guangdong Province
-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沉香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汪增洲
-
机构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
-
出处
《花卉》
2019年第8期219-220,共2页
-
文摘
随着经济不断上升,种植业随之上升,对于沉香树的栽培与管理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对沉香树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帮助沉香树更好的成长,以至于培养出比较优质的沉香树。
-
关键词
沉香树
栽培和管理
技术探讨
-
分类号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白居易的文学理论
- 5
-
-
作者
汪增洲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9-64,共6页
-
文摘
白居易是我国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在《与元九书》中,他曾对诗下了如下的定义:“诗者,根情、苗言、华(花)声、实义。”对于这个定义,他还作过一些必要解释。所谓“根情”,就是“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了情……而形于歌诗矣。”(《策林·六十九》)“苗言”,即“言者志之苗”(《读张籍古乐府》),也就是“诗言志”的意思。不过,它不同于一般的言志,而是“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韻,义有类。”(《与元九书》)可见这“言”“声”不单是诗的语言和韻律,而是指的诗歌的艺术形式。“实义”则指的“六义”及其社会作用,即以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陶冶读者。白氏以一棵树作譬喻,从生根、出苗、开花、结果的各个阶段,来概括诗歌及其他一切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非常形象化。现在,就准备围绕这个定义,对白氏的文学理论,作一个简要的评介。
-
关键词
白居易
文学理论
诗歌
《与元九书》
采诗
文学作品
新乐府
“情”
读张籍古乐府
实义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