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琳琳
李石兰
+9 位作者
朱金玲
汤顺莉
陈国铭
彭文婉
李丹
鲁嘉欣
方彩珊
梁妙珍
徐笋晶
刘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79-81,共3页
角药即三味药之间的系统配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彼此中药性味、七情、归经的异同转化为优势,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方剂配伍,提高临床效率。而角药首现于《伤寒论》,并且广泛体现于张仲景提倡的八法中,其中在补法中,张仲景对角药的配...
角药即三味药之间的系统配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彼此中药性味、七情、归经的异同转化为优势,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方剂配伍,提高临床效率。而角药首现于《伤寒论》,并且广泛体现于张仲景提倡的八法中,其中在补法中,张仲景对角药的配伍范围甚广,配伍思维极为巧妙。角药,以三为要,秉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1],构成三味中药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的完整的圆运动,用圆运动理论阐释《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规律,更有助于后代人理解张仲景关于角药配伍的思想过程,以便后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补法
角药
圆运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琳琳
李石兰
朱金玲
汤顺莉
陈国铭
彭文婉
李丹
鲁嘉欣
方彩珊
梁妙珍
徐笋晶
刘敏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79-8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67)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6KQNCX021)
+1 种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277)
大学生创新项目(201810572262)。
文摘
角药即三味药之间的系统配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彼此中药性味、七情、归经的异同转化为优势,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方剂配伍,提高临床效率。而角药首现于《伤寒论》,并且广泛体现于张仲景提倡的八法中,其中在补法中,张仲景对角药的配伍范围甚广,配伍思维极为巧妙。角药,以三为要,秉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1],构成三味中药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的完整的圆运动,用圆运动理论阐释《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规律,更有助于后代人理解张仲景关于角药配伍的思想过程,以便后人借鉴。
关键词
伤寒论
补法
角药
圆运动理论
Keywords
Shanghan Lun
tonic therapy
triangular drugs
circular motion theory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
张琳琳
李石兰
朱金玲
汤顺莉
陈国铭
彭文婉
李丹
鲁嘉欣
方彩珊
梁妙珍
徐笋晶
刘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