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C1、c-met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江俊伟 葛林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6-1938,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和c-met与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番禺中心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时,选取癌变部位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边缘5 cm以...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和c-met与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番禺中心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时,选取癌变部位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ACC1和c-met。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观察终止时间2013年1月)。结果:MACC1和c-me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死亡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中的阳性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肺外转移、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MACC1和c-met表达的影响因素。对于患者进行生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MACC1的高低、TNM分期是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周期;而c-met表达不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CC1、c-met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对肿瘤的分化、浸润、转移及生存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MACC1可能是能独立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的新指标,为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MACC1 C-MET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铅制备铅酸蓄电池电极的研究Ⅰ-电极的活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忠旭 汪的华 +2 位作者 江俊伟 周运鸿 邹津耘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CO3 粉末微电极转化为PbSO4 电极的活化方法和条件.发现在2 ~2-5 mol/LH2SO4 溶液中由PbCO3 转化成PbO2/PbSO4 和PbSO4/Pb 电极时,以不对称交变讯号活化( 化成...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CO3 粉末微电极转化为PbSO4 电极的活化方法和条件.发现在2 ~2-5 mol/LH2SO4 溶液中由PbCO3 转化成PbO2/PbSO4 和PbSO4/Pb 电极时,以不对称交变讯号活化( 化成) 后,其循环伏安性能与由球磨机生产的PbO 粉所制得的相应电极性能相近.对于负极,在含有乙炔黑胶体的H2SO4 溶液中化成,由于碳胶粒在PbSO4 晶体上的吸附,阻止了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收缩,同时增加了电极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铅 铅酸蓄电池 粉末微电极 活化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斯辉 江俊伟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6,共6页
高校发展规模的巨型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职能扩展的多维化以及矛盾冲突的复杂化,使统筹在高校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为了促进高校治理主体的有机协作,确保治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治理目标的有效达成,在高校治理中加强统筹,... 高校发展规模的巨型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职能扩展的多维化以及矛盾冲突的复杂化,使统筹在高校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为了促进高校治理主体的有机协作,确保治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治理目标的有效达成,在高校治理中加强统筹,需要围绕类别、层级、职能、环节、内外关系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不同层面具体展开。高校治理中的统筹策略,以树立积极的统筹观念为先决条件,以明确统筹主体为关键环节,以构建多样的统筹机制为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治理 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体类型和创作生态看明代文学研究的两个学术增长点--以《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俊伟 徐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4-598,共5页
《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一书,首次以编年形式展现有明一代文学与科举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进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跨学科研究视域两方面都具有创新之处。从中可以发现明代文学研究的两个学术增长点:一是适当加强对某些文体类... 《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一书,首次以编年形式展现有明一代文学与科举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进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跨学科研究视域两方面都具有创新之处。从中可以发现明代文学研究的两个学术增长点:一是适当加强对某些文体类型,如策论、八股文的研究;二是重视对科举时代作家的创作生态的整体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编年 策论 八股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中非制度化生存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江俊伟 曹小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3-28,共6页
从政治理念看,非制度化生存源于民主瑕疵、自由悖论和观念差异;从政治制度看,制度空挡和权利缺位为非制度化生存提供了机会,权力异化和社会不公是非制度化生存的重要诱因;从价值观和义利观看,价值错位和观念差异是非制度化生存的主观原... 从政治理念看,非制度化生存源于民主瑕疵、自由悖论和观念差异;从政治制度看,制度空挡和权利缺位为非制度化生存提供了机会,权力异化和社会不公是非制度化生存的重要诱因;从价值观和义利观看,价值错位和观念差异是非制度化生存的主观原因。上述方面,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逐利方式,也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非制度化生存的政治危害在于它加剧权力腐败,侵犯基本人权,助长暗箱操作,增加整合难度,是社会进步的负能量。治理非制度化生存是一个综合过程,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民主遏制专断、以法治代替人治、以道德教化人心,使人的思想行为符合民主理念和制度规范,达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非制度化生存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湘君》与《学衡》的离合看刘永济的辞章家风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文新 江俊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8,共11页
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的刘永济为中心,以"学衡"这一宽泛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为参照,以《湘君》与《学衡》的离合为焦点,旨在揭示刘永济的辞章家风范。刘永济之于《学衡》,始终扮演支持者、追随者的角色;而在《湘君》的话语空间中... 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的刘永济为中心,以"学衡"这一宽泛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为参照,以《湘君》与《学衡》的离合为焦点,旨在揭示刘永济的辞章家风范。刘永济之于《学衡》,始终扮演支持者、追随者的角色;而在《湘君》的话语空间中,他则有着更为自主的文化姿态。《湘君》与《学衡》一重创作、一重学术的差异,刘永济等的清高自持与吴宓等的斗士风范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亲切把握刘永济作为辞章家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济 学衡 湘君 辞章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永济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汉大学文学学科的“新”“旧”之争 被引量:1
7
作者 江俊伟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7,共8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大学文学院,曾是文化保守主义的营垒之一。从"旧派"代表人物刘永济与"新派"教师朱东润、叶圣陶、苏雪林等人的交往情形来看:所谓"新""旧"之争,确实存在意气纷争与人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大学文学院,曾是文化保守主义的营垒之一。从"旧派"代表人物刘永济与"新派"教师朱东润、叶圣陶、苏雪林等人的交往情形来看:所谓"新""旧"之争,确实存在意气纷争与人事纠葛的因素,但其实质还是源于学术观点与理路的分歧;"新""旧"之争确曾是客观存在的学术生态现实,但并不代表两派人物在学术上没有交流,在生活中"老死不相往来"。这两派人物在其学术生涯中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而相互之间在学术观点与理路方面的竞争,以及由这种竞争所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创造欲,正是他们取得重要成就、形成各自特色的原因之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汉大学文学学科的"新""旧"之争,从整体上促进了当时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武汉大学文学院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气质和深厚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济 武汉大学文学学科 新派 旧派 文化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和李大钊国共合作思想异同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3-56,共4页
孙中山和李大钊都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关于国共合作的共同思想对于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对于国共合作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文章对他们国共合作思想的异同... 孙中山和李大钊都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关于国共合作的共同思想对于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对于国共合作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文章对他们国共合作思想的异同之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李大钊 国共合作思想 比较研究 思想渊源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政治思想 农民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备战运动的互动关系析评 被引量:2
9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在形式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执政实践中却承袭了战争年代的领导方式和社会动员方式,民主法制建设由向健全起步日渐走向毁损,错误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备战运动和城乡社会主义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在形式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执政实践中却承袭了战争年代的领导方式和社会动员方式,民主法制建设由向健全起步日渐走向毁损,错误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备战运动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其实践中一环,两者互相交织,彼此促进,日益“左”倾,在“大跃进”和“文革”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教 备战 互动 抓运动促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代初福建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74,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初的福建城市社教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福建一定范围内的实践,是福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福建省委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展了社教运动,但在中央日益“左”倾的指示的压力下,... 20世纪60年代初的福建城市社教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福建一定范围内的实践,是福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福建省委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展了社教运动,但在中央日益“左”倾的指示的压力下,福建社教运动也不断“左”倾,日渐背离教育的初衷而成为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最终为“文革”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城市社教 始末 阶级斗争扩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御用文人”的文学活动
11
作者 陈文新 江俊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明代"御用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活动,至少在生存样态、业务范畴及创作祈向等层面与科举制度存在关联。明代"御用文人"的主要来源是科举中人,相应地,其群体性职业取向也并不满足于担任单纯的文学侍从职务。其业务范畴... 明代"御用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活动,至少在生存样态、业务范畴及创作祈向等层面与科举制度存在关联。明代"御用文人"的主要来源是科举中人,相应地,其群体性职业取向也并不满足于担任单纯的文学侍从职务。其业务范畴既包括"典型御用文学活动",也包括与科举有涉的"非典型御用文学活动"。其创作祈向在整体上固然体现为"润色鸿业",但未尝不受科举背景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御用文人 文学活动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长的“就职”与“离职”——基于大学校长从业生态的分析
12
作者 江俊伟 程斯辉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1,共7页
"就职"与"离职",是大学校长履职过程中的两大节点。大学校长的"就职—离职"状态与心态,既受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大学校长从业生态,也是观察这一特定从业生态的鲜活样本。从"就职"到"离职... "就职"与"离职",是大学校长履职过程中的两大节点。大学校长的"就职—离职"状态与心态,既受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大学校长从业生态,也是观察这一特定从业生态的鲜活样本。从"就职"到"离职",随着大学校长履职状态变化而"变"的是大学校长的履职心态,"不变"的则是其从业的心志。大学校长履职心态之"变",主要体现为大学校长在"就职—离职"之间的心态落差。这一心态落差与大学校长履职的自我期许、社会期许及客观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学校长从业生态的理想境界,应使大学校长在"就职"时承担合理的职业定位,在任职时拥有充分的治校空间,在"离职"时得到科学而公允的职业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就职 离职 履职心态 从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论战与社教的互动关系
13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苏共二十大宣告了国际共运传统模式的危机,遗留了谁是后斯大林时代国际共运理论的阐释者的问题,这成为中苏论战及社教的共同起源。中苏论战与社教互动的影响:一方面使双方都错过了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契机,毛泽东误入了"抓革命,... 苏共二十大宣告了国际共运传统模式的危机,遗留了谁是后斯大林时代国际共运理论的阐释者的问题,这成为中苏论战及社教的共同起源。中苏论战与社教互动的影响:一方面使双方都错过了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契机,毛泽东误入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阶级斗争歧路,赫鲁晓夫自认为是对马列主义新发展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等理论,为苏联日后解体埋下了种子;另一方面,使两党两国走向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论战 社教 互动 社会主义 修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述论
14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8,共7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及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历史使命等多维视角,深入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和农民等重要关系及其对新民主主...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及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历史使命等多维视角,深入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和农民等重要关系及其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影响,勾画出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多维历史景观,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7-1958
15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理论上逐步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1957~1958年的福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为了平息三大改造后期的“四过”问题引发的农村“闹社、退社”风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理论上逐步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1957~1958年的福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为了平息三大改造后期的“四过”问题引发的农村“闹社、退社”风潮。其结果是:一方面从理论上强化了“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压制了中共福建各级干部中比较实事求是的正确意见,为1958年的“大跃进”扫清了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抓运动 促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械吻合应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俊伟 葛林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研究器械吻合技术对于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远期并发症的效价分析,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胸骨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器械吻合技术对于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远期并发症的效价分析,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胸骨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术者手工吻合手术残端,研究组患者采用国产器械吻合技术处理手术残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远期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效果。结果:器械吻合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手工吻合手术情况。器械吻合术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彻底。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5.00%(χ2=28.36,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器械吻合技术对于处理食管癌患者手术残端较人工吻合技术操作便捷、效果稳定、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器械吻合 胸中下段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前期汉匈和亲之性质及汉匈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俊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定武帝以前和亲的本质为"岁遗"而非通婚。从汉匈关系的转变等视角来看,当时明显存在匈强汉弱的不对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匈奴 岁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演进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斯辉 江俊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演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政治取向阶段、经济取向阶段、民生取向阶段与强国取向阶段。政治取向阶段显著特征是以政治为中心,基于"教育为政治服务"原则思考、定位、谋划教育事业发展;经济...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演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政治取向阶段、经济取向阶段、民生取向阶段与强国取向阶段。政治取向阶段显著特征是以政治为中心,基于"教育为政治服务"原则思考、定位、谋划教育事业发展;经济取向阶段显著特征是强调教育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基于"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原则来思考、定位、谋划教育事业发展;民生取向阶段基本特征是基于"教育为民生服务"原则来思考、定位、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强国取向阶段将教育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一方面确定建设教育强国目标,另一方面确定通过建设教育强国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来谋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握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的演进轨迹及其逻辑,有助于深化对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的理解,增强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教育管理 政治取向 经济取向 民生取向 强国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一文商榷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俊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7,共14页
张惟捷先生于《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发表《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一文,讨论了郭静云先生《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若干古文字学的问题。然细读张文,可见其内容舛误亦多,可商之处凡16组23条,其论据... 张惟捷先生于《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发表《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一文,讨论了郭静云先生《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若干古文字学的问题。然细读张文,可见其内容舛误亦多,可商之处凡16组23条,其论据与释读存在诸多问题。总结而言,郭书虽有小瑕疵,然张文所论疏漏之处更多,主要有二大问题:第一,由于张氏行文多引学者文章,对于学者文章的引用或理解产生偏差,很多部分并不能作为反驳郭说的根据;第二,张氏还有对古文字的释读有误,或是对郭书理解不清的情况,这部分占张文全文之比例并不多,但有问题之处却不少。且作为一篇反驳文章,张氏除了少部分内容外,其余大多以学者的看法作为反驳的根据,并非直接针对郭书在材料运用、逻辑与推导方面进行讨论。由于张氏文中存在诸多缺失,导致其文可观者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学 《夏商周 从神话到史实》材料运用 逻辑与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人民维护香港主权斗争概述
20
作者 江俊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92-98,共7页
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帝国主义发动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通过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鲸吞蚕食而形成的殖民侵略扩张的产物。但是中国人... 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帝国主义发动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通过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鲸吞蚕食而形成的殖民侵略扩张的产物。但是中国人民对此从未承认,从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天开始,上至爱国官兵下至凡夫百姓就从未放弃保卫祖国统一的反侵略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香港主权 香港地区 英国侵略者 《鸦片战争》 英国政府 清政府 英国殖民主义 东印度公司 香港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