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毛白杨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毛秀红 朱士利 +5 位作者 李善文 华辉 田书勇 仲伟国 董玉峰 安新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7,共8页
【目的】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 【目的】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272份毛白杨和白杨杂种种质不同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根据期望杂合度,计算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然后对所有样品根据贡献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贡献率最高的前50%、45%、40%、35%、30%、25%、20%和15%取样比例获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分析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确定其合适的取样比例。【结果】随着取样比例的降低,Ne、I和He值均在升高,均大于原始种质相应数值,而且He值均大于0.5,表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原始种质的He值小于0.5。按照25%取样比例,得到前68名种质,其中包含18份杂种种质以及所有省份选出的部分优异种质。所得到的Ne、I和He分别是2.761、1.094和0.539,均大于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和0.432。t检测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表明这68份种质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核心种质。北京的种质与河北的种质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97;与山西次之,为0.990。【结论】毛白杨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是25%,最佳取样范围为20%~40%,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适当降低至15%,如果基数较小,可以升高至45%。He、Ne、I等均表明这些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种质遗传变异丰富,聚合了亲本的优良等位基因,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杂种种质是毛白杨遗传改良的重要育种资源。建议相关部门或者育种者要高度重视白杨杂种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微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毛秀红 闫少波 +5 位作者 葛磊 王丽 张锋 董玉峰 臧真荣 李善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目的】探讨构建微核心种质的方法,旨在为精准选择毛白杨杂交亲本或研究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物种构建微核心种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272份毛白杨样本进行分子基因型检测,计算每个样本对总体遗传多样性... 【目的】探讨构建微核心种质的方法,旨在为精准选择毛白杨杂交亲本或研究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物种构建微核心种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272份毛白杨样本进行分子基因型检测,计算每个样本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从大到小全部排序,计算新排序的前25%、20%、15%、10%、5%、2.5%、2%和1.5%共8个取样比例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指数(PIC)值等,分析微核心种质的代表性,通过与前面的取样比例以及原始种质的相应参数进行比较,确定合适的微核心种质取样比例。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验证。根据所有引物的峰值,构建每份微核心种质的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的差异,分析挖掘特异等位基因。【结果】(1)当取样比例由25%逐渐降为2%时,Ne、He和PIC这3个重要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分别逐渐达到最大值,而I在取样比例为10%时达到最大值。(2)当取样比例为2%时,Ne、I、He和PIC值分别是3.513、1.254、0.643和0.597,均大于272份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0.432和0.364,表明构建的微核心种质有效去除了遗传冗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t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微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微核心种质。(4)不论10%、5%还是2%取样比例,杂交种质所占比例均大于50%。(5)218号样品在11号位点拥有特异等位基因,261号样品在16号位点拥有特异等位基因,263号样品在7号位点拥有特异等位基因。【结论】毛白杨微核心种质最为科学、可信、简约和高效的取样比例为2%~10%,其中最精准的取样比例为2%。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根据遗传多样性适当降低取样比例;如果基数较小,可以适当升高。建议以后构建核心种质或者微核心种质时,不要先人为进行分组,而是先根据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从大到小排序。本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杂交种质在种质资源保存和林木遗传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为其他物种微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SSR分子标记 微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特异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判距离模糊方法及其概率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毛秀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4,59,共5页
简述了利用伪随机码判别距离模糊度的方法 ,给出伪码判模糊正确概率的理论推导过程 ,分析发现概率、虚警概率、信噪比等相关因素对正确概率的影响 ,并对该种判模糊方法的实现提出改进。
关键词 伪随机码 距离模糊度 正确概率 雷达 跟踪距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工程电磁兼容接口要求的解析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毛秀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7,31,共5页
介绍了美军标MIL-STD-469 B中雷达分类和电磁兼容接口要求,分析了发射带宽、发射电平、天线中值增益、天线副瓣、接收带宽、接收敏感度、接收振荡器辐射等影响雷达电磁兼容性能的关键指标的内涵和限值。将美军标的详细要求提炼成直观的... 介绍了美军标MIL-STD-469 B中雷达分类和电磁兼容接口要求,分析了发射带宽、发射电平、天线中值增益、天线副瓣、接收带宽、接收敏感度、接收振荡器辐射等影响雷达电磁兼容性能的关键指标的内涵和限值。将美军标的详细要求提炼成直观的公式和图表。根据测试和计算步骤,形成应用标准确定雷达电磁兼容指标限值的便捷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标准的关键内容提出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军标 雷达 电磁兼容(EMC) 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5
5
作者 毛秀红 郑勇奇 +4 位作者 孙百友 张元帅 韩丛聪 位晓 荀守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89,共10页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利用所得结果分析49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基于亲缘关系的无性系聚类分析。【结果】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15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375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在0.092~0.879之间,平均PIC值为0.509 8。使用组间平均数联结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9份无性系没有严格按照不同区域聚类到一起,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来自临沂的‘鲁刺8’和‘鲁刺13’、青岛的‘鲁刺40’和‘鲁刺42’以及日照的‘鲁刺10’和‘鲁刺86’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所使用的9对引物中,其中2对Rply109和rops16可以区分开45份无性系,鉴定率达到91.84%。检测到22个刺槐无性系在1个或者2个位点得到3个等位基因,表明这些无性系可能是发生自然变异的多倍体。【结论】山东省刺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引物Rply109和rops16对49份无性系的分子鉴定率为91.84%,可作为刺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鉴定的高效分子标记。利用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为刺槐遗传资源管理、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刺槐的引种和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筛查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及其相关功效类非法添加化合物 被引量:22
6
作者 于泓 胡青 +5 位作者 孙健 冯睿 张甦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5-1017,共13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定性筛查102种西地那非及其相关功效化合物的方法。甲醇超声提取样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75 mm×3. 0 mm,2. 7μm),以0. 1%(v/v)甲酸水溶液-乙腈为...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定性筛查102种西地那非及其相关功效化合物的方法。甲醇超声提取样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75 mm×3. 0 mm,2. 7μm),以0. 1%(v/v)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 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Q-TOF-MS作检测器,正离子模式检测;与对照品保留时间、母离子及碎片离子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比对,准确定性。西地那非等100种化合物在10种基质中的检出限为0. 1~50 mg/kg或0. 1~50 mg/L。并分类归纳了文中涉及的98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质谱碎片裂解规律,为可疑物的识别和鉴定提供参考。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检出19种化合物,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西地那非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参和黄芪中7种毒杀芬残留量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绍琼 毛秀红 +3 位作者 苗水 郏征伟 王柯 季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建立了人参和黄芪中毒杀芬代表性单体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选择7种指示性毒杀芬单体为检测品种,样品用环己烷-丙酮(9∶1,v/v)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串联质谱(GC-EI-MS/MS)在多反应监... 建立了人参和黄芪中毒杀芬代表性单体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选择7种指示性毒杀芬单体为检测品种,样品用环己烷-丙酮(9∶1,v/v)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串联质谱(GC-E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在人参和黄芪两种中药材样品基质,0.005、0.01和0.1 mg/kg 3个加标水平条件下,7种毒杀芬单体的回收率为72.4%~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96%~10.4%;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2~1.7μg/kg,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该方法提取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人参和黄芪中7种毒杀芬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串联质谱法 毒杀芬 残留 人参 黄芪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三七中50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8
8
作者 苗水 李雯婷 +4 位作者 陈铭 周恒 兰岚 毛秀红 季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1-774,共14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可在20min内快速测定三七中50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改良的QuEChERS方法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净化后,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LC-MS/MS分析,内标法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508种农...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可在20min内快速测定三七中50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改良的QuEChERS方法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净化后,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LC-MS/MS分析,内标法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508种农药均在0.005~0.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LOD)为0.005~0.1mg/kg;在100μg/kg加标水平下,除8种农药外,其余500种农药的回收率均在50.2%~117%之间,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5%;其中有468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0%~120%。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三七中508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农药残留 QuEChERS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食品中34种非法添加减肥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青 孙健 +5 位作者 冯睿 张甦 于泓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4-600,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食品(含保健食品)中34种减肥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食品(含保健食品)中34种减肥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0.5~10μg/L范围内、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5、10和2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9.2%~13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5.0%(n=6),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1.5%~130.9%,RSD为0.8%~14.0%(n=6);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25μg/kg,定量限为50μg/kg。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共检出了12种化合物,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非法添加 减肥类化合物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30种非法添加壮阳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健 胡青 +6 位作者 张甦 冯睿 于泓 张静娴 诸艳蓉 毛秀红 季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6,共8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30种壮阳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30种壮阳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30种化合物在10~2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1、0.2、1.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2.8%~135.2%,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4%(n=6);检出限为0.05 mg/kg,定量下限为0.1 mg/kg。该方法定性定量准确,操作简便,可为国家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非法添加 壮阳类化合物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芍药材中2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银 龚婧如 +3 位作者 毛秀红 王柯 季申 王书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6-502,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定量检测了白芍药材中的23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再用PSA(N-丙基乙二胺)进行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75~12.17μg/kg;在0.01和0.1 mg/kg两种添加水平下,除极性较大的噻虫嗪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定量检测了白芍药材中的23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再用PSA(N-丙基乙二胺)进行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75~12.17μg/kg;在0.01和0.1 mg/kg两种添加水平下,除极性较大的噻虫嗪和吡虫啉外,其余农药的回收率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18.9%之间。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芍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分散固相萃取 白芍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检测中药及保健食品中21种非法添加的降脂类药物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泓 胡青 +4 位作者 张甦 孙健 冯睿 毛秀红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04-270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快速检测中药及保健食品中的21种降脂类药物。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快速检测中药及保健食品中的21种降脂类药物。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Q-TOF-MS作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nic spray ion,ESI)正负离子模式,以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二级碎片比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21种降脂类药物的检出限为0.05-25 ng。对96批市售中成药及保健食品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1批片剂中检出洛伐他丁,其余均未检出。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高效,可适用常见降脂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降脂类药物 中药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健 李丽敏 +2 位作者 胡青 毛秀红 季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50 mm×3.0 mm,2.7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v/v)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模式下,...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50 mm×3.0 mm,2.7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v/v)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检测。银杏酸C13∶0、C15∶1、C17∶1在2~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5、20和100μg/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6.3%~11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3.6%;检出限为0.003~0.08μg/g,定量限为0.01~0.19μg/g。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银杏酸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片 银杏叶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28种降糖类非法添加化合物 被引量:21
14
作者 胡青 孙健 +5 位作者 于泓 冯睿 张甦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28种降糖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Merck SeQuant ZIC-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3.5μm),以乙腈-含10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28种降糖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Merck SeQuant ZIC-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3.5μm),以乙腈-含10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二甲双胍等3种化合物;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苯乙双胍等25种化合物,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检测。结果二甲双胍等3种化合物在进样浓度为5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妥拉磺脲等5种化合物在2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余20种化合物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各化合物在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y,LOQ)1倍、2倍、10倍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8.6%~134.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8.4%(n=6)。二甲双胍等3种化合物的定量限为500μg/kg,妥拉磺脲等5种化合物的定量限为250μg/kg,苯乙双胍等20种化合物的定量限为50μg/kg。结论本方法灵敏、高效,可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降糖类非法添加化合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非法添加 降糖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13
15
作者 燕丽萍 夏阳 +4 位作者 毛秀红 刘翠兰 王太明 李丽 李双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161,共5页
为了满足人们对木材与木质纤维的需求,桉树已成为南方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因大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桉树的北移栽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原产澳大利亚,抗寒,速生,树干通直,木质粗细均匀,
关键词 邓恩桉 组织培养 微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农药残留能力验证中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其结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郏征伟 苗水 +3 位作者 毛秀红 陆继伟 王柯 季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8,共6页
通过确认可靠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FAPAS(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能力验证样品中的农药组份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检测。首先通过色-质联用技术对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农药组份进行快速定性筛选,确定目标化合物,再综合考虑样品中干扰物的主要成分... 通过确认可靠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FAPAS(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能力验证样品中的农药组份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检测。首先通过色-质联用技术对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农药组份进行快速定性筛选,确定目标化合物,再综合考虑样品中干扰物的主要成分和目标化合物的特性,运用合适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在6项FAPAS能力验证中,所有参数的|Z|值均小于2,结果均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 能力验证 农药 残留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荀守华 周建仁 +4 位作者 黄发吉 乔玉玲 张丽君 毛秀红 张江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工作,更好地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并与国际接轨,研制了刺槐属DUS测试指南。指南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有关测试指南总则和我国有关测试指南的国家标准,通过...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工作,更好地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并与国际接轨,研制了刺槐属DUS测试指南。指南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有关测试指南总则和我国有关测试指南的国家标准,通过多年多点观测调查,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刺槐属主要种、变种、变型、无性系和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为性状特征表筛选确定了31个测试性状;对每个测试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准确描述和科学分级,共描述划分了110个表达状态或等级;为94个表达状态确定了标准品种;给每个表达状态确定了代码,并给每个性状规定了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属 植物新品种 DUS测试指南 测试性状 表达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健 张甦 +2 位作者 胡青 毛秀红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15-2719,共5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优化GB/T5009.124-2003的前处理方法,样品经稀释或置于顶空瓶中直接酸水解;并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 Hypersil,以醋酸钠缓冲液(含三乙胺、...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优化GB/T5009.124-2003的前处理方法,样品经稀释或置于顶空瓶中直接酸水解;并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 Hypersil,以醋酸钠缓冲液(含三乙胺、四氢呋喃)和醋酸钠缓冲液(含乙腈、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338 nm和262 nm检测波长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 16种氨基酸在4-25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在10μg/mL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85.8%-115.2%,RSD为0.1%-9.1%(n=6),检出限在0.2-4.6 ng范围内。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氨基酸 邻苯二甲醛 9-芴甲基氯甲酸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中19种农药残留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雪纯 徐毅敏 +3 位作者 季申 毛秀红 王柯 王书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中19种有机氮类农药残留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E-MS方法,熔融石英毛细管柱(70 cm×50μm),运行缓冲液为1%甲酸-15%甲醇水溶液(V/V,pH 2.2)。毛细管温度为25℃,分离电压为20 kV。质谱条...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中19种有机氮类农药残留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E-MS方法,熔融石英毛细管柱(70 cm×50μm),运行缓冲液为1%甲酸-15%甲醇水溶液(V/V,pH 2.2)。毛细管温度为25℃,分离电压为20 kV。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鞘液为90%甲醇-0.2%甲酸水溶液,流速为8μl.min-1;干燥气流速为6 L.min-1,干燥气温度为250℃;雾化气压力为5 psig;碎片电压为100 V,毛细管电压为5 000 V。结果:19种农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8~0.9986。19种农药的加样回收率为80.1%~108.4%,相对标准偏差(RSD)<20%(除螺环菌胺为22.3%,乙氧喹啉为29.2%外),检测限(LOD)为0.503μg.kg-1~10.1μg.kg-1。结论:该CE-MS分析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白芍药材中有机氮类农药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分析 电泳 毛细管 质谱分析法 有机氮类/分析 杀虫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白杨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俊修 毛秀红 +2 位作者 李善文 刘学良 吴德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00,共9页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16对SSR引物对272个无性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值为0.56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值为0.432,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9个位点的Ho/He大于1,表明杂合度比较高。对其中来自毛白杨6个集中分布区的234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源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无性系间;由不同种源间的等位基因模型可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5个种源的无性系均有特有等位基因,杂交时可以适当选择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作杂交亲本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或种源间适当引种增加毛白杨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结论】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均表明,北京与河北种源亲缘关系最近,河南与陕西、山东与山西亲缘关系也较近,分别聚为3大类群,而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到一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源间相互引种或遗传变异造成的。研究结论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SSR标记 毛白杨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