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与阅读关系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一帆 李君君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1-2099,共9页
视觉运动整合(Visual-motor Integration,VMI)是指个体视知觉与精细运动的整合与协调。大量研究证据表明,VMI能力与阅读密切相关,但相关程度受到年龄的调节。在不同书写系统中,VMI能力与阅读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字母... 视觉运动整合(Visual-motor Integration,VMI)是指个体视知觉与精细运动的整合与协调。大量研究证据表明,VMI能力与阅读密切相关,但相关程度受到年龄的调节。在不同书写系统中,VMI能力与阅读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字母文字中,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直到中学时期仍然显著;在汉语中,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高年龄阶段(9岁及以上)才表现出显著相关。鉴于已有研究尚有不足,未来研究还需:1)多角度衡量VMI能力,包括面向过程和基于结果的评估;2)确定VMI能力是否是支持阅读发展的必要基础;3)阐明这种相关性及其发展背后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整合 阅读 发展 书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形音整合能力: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
2
作者 刘梦连 杨滢晖 +1 位作者 赵一帆 毕鸿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1760,共10页
目的是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形音整合过程中,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是否存在异常。实验1以30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29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字形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语音对字形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目的是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形音整合过程中,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是否存在异常。实验1以30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29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字形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语音对字形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语音对字形加工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实验2以32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32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语音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字形对语音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一致字形对语音加工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同年龄对照组字形对语音加工的影响显著大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组。以上的结果说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形−音整合中字形对语音加工的影响上存在异常,但语音对字形加工的影响不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视听整合 字形 字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发音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毕鸿燕 胡伟 翁旭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1-797,共7页
拼音文字阅读中的“家族效应”是语音通达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然而,汉字语音通达的家族效应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快速命名的实验范式,对汉字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语音通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汉字阅读中也存在家族效应,... 拼音文字阅读中的“家族效应”是语音通达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然而,汉字语音通达的家族效应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快速命名的实验范式,对汉字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语音通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汉字阅读中也存在家族效应,但是与拼音文字正好相反,声旁家族越大,反应时越长,在不规则汉字阅读中表现更为明显,显示了汉语语音通达有别于拼音文字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出声阅读 整字发音 声旁家族 家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毕鸿燕 方格 翁旭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研究了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单模型和双模型两种实验任务均为四前提。采用个别实验 ,儿童在前提呈... 研究了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单模型和双模型两种实验任务均为四前提。采用个别实验 ,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 :(1) 7岁儿童开始萌发了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 ,9岁儿童和 11岁儿童的推理能力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 ;(2 )随着年龄增长 ,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 ,绝大部分 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 ,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 ,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 ;(3)即使儿童能自发生成模型建构策略 ,儿童在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中使用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程度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两维空间方位 心理模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直接推理能力及策略的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毕鸿燕 彭聃龄 于海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8-562,共5页
采用文字形式陈述前提 ,让儿童根据前提内容回答问题 ,以了解儿童在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并通过事后追问儿童作答的原因 ,对儿童推理的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6岁和 7岁儿童初步发展了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 ,8岁儿童形... 采用文字形式陈述前提 ,让儿童根据前提内容回答问题 ,以了解儿童在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并通过事后追问儿童作答的原因 ,对儿童推理的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6岁和 7岁儿童初步发展了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 ,8岁儿童形成了这种能力。从 6岁到 8岁 ,儿童的这种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迅速提高。 (2 )否定前提和肯定前提没有给儿童的直接推理造成影响。而且 ,反义词的转换 ,也没有增加任务的推理难度。 (3)从6岁到 8岁儿童的有效生成能力和使用能力都在明显提高。 6岁、7岁儿童在直接推理时有效策略和无效策略并存 ,但几乎所有的 8岁儿童都使用了“重复或解释前提”这一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直接推理 肯定前提 否定前提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该研究旨在探查 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 (一致、模糊、冲突 )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 ,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 该研究旨在探查 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 (一致、模糊、冲突 )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 ,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 4、5、6岁组儿童各 2 4人 ,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 :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从 4岁到 6岁 ,“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 ;4— 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 ,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传递性推理 空间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研究了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 4种实验任务分别为三前提单模型、三前提双模型、四前提单模型和四前... 研究了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 4种实验任务分别为三前提单模型、三前提双模型、四前提单模型和四前提双模型。采用个别实验 ,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 :(1)从小学 7岁到 11岁 ,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明显提高 ,7岁儿童初步形成了一维空间方位推理能力 ,9岁和 11岁基本具有了这种能力 ;(2 )随着年龄增长 ,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 ,绝大部分 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 ,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 ,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儿童 一维空间方位 传递性推理能力 心理模型 策略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毕鸿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从传递性推理角度对儿童空间方位认知能力发展进行综述 ,说明了幼儿对上下和前后空间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具体分析了小学儿童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策略使用及影响因素等 。
关键词 儿童 传递性推理 心理模型 推理能力 推理策略 发展 儿童空间方位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关于儿童传递性推理的研究及相关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21-25,共5页
该文简略地回顾了近些年来有关儿童传递性推理能力的研究 ,介绍了国外有关传递性推理的6个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传递性推理 未来 研究趋势 能力
全文增补中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诊断与干预的专家意见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久菊 孟祥芝 +31 位作者 李虹 崔新 洪恬 杨斌让 静进 王玉玲 王如蜜 王春雪 卢建平 孙黎 毕鸿燕 刘丽 刘靖 刘翔平 李秀红 买合甫来提·坎吉 任园春 邢爱玲 陈立 宋然然 吴汉荣 杨志伟 张宁 张玉平 赵静 贾飞勇 翁旭初 章依文 董选 程嘉 舒华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91,共7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以儿童阅读能力显著落后于年龄和智力应有水平为主的障碍,属于具有遗传基础的神经发育性障碍。目前国内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评估、诊断与干预多出现在科研场合,临床诊疗和教育性质的应用明显不足。专家意见采用专家...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以儿童阅读能力显著落后于年龄和智力应有水平为主的障碍,属于具有遗传基础的神经发育性障碍。目前国内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评估、诊断与干预多出现在科研场合,临床诊疗和教育性质的应用明显不足。专家意见采用专家书面反馈意见和视频会议讨论的形式,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病因学基础为指导,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流程及干预原则等形成统一意见,旨在为相关专业领域医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亦为开展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教育性干预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评估 诊断 干预 汉语 专家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桂琴 方格 +1 位作者 毕鸿燕 杨小冬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 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文从心理理论概念入手,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 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 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文从心理理论概念入手,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 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研究方 向,阐述了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文化内差异、文 化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和其它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对心理理论发展 研究概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 理论论 模块理论 心理现象 认知发展 发展研究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产生机制--从行为到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久菊 毕鸿燕 +1 位作者 卫垌圻 翁旭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9-734,共6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探索DD的产生机制有助于寻求DD儿童的鉴别和治疗方法.目前拼音文字国家对DD的产生机制研究很多,结果也很丰富,但是很多观点还不一致.汉语DD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探索DD的产生机制有助于寻求DD儿童的鉴别和治疗方法.目前拼音文字国家对DD的产生机制研究很多,结果也很丰富,但是很多观点还不一致.汉语DD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深入和完善.简述了DD在认知、脑神经和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拼音文字DD与汉语DD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揭示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下DD者的认知神经差异.研究认为,应该大力加强对汉语DD的探究,这样不但为中国DD儿童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DD的语种特异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DD) 行为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与正字法加工技能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婧 毕鸿燕 杨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三组儿童进行数字、图片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技能测试,即真字、假字、非字判断任务,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DD组在数字、图片快速命名上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均P<0.01),图片命名的反应时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数字命名反应时短于RL组(P<0.05)。DD组和RL组均表现出拒绝假字的时间长于拒绝非字(均P<0.05),而CA组儿童此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数字快速命名缺陷,其图片快速命名速度落后,与其阅读水平表现一致。本样本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正字法效应,即能很好地判断假字和非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快速命名 正字法加工技能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学龄前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钱怡 赵婧 毕鸿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9,共10页
本研究选择北京地区幼儿园3岁、4岁、5岁儿童各31、48、33名,采用单部件意识测验和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系统探查了学龄前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单部件意识测验包括部件替换、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三个部分;部件位置及... 本研究选择北京地区幼儿园3岁、4岁、5岁儿童各31、48、33名,采用单部件意识测验和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系统探查了学龄前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单部件意识测验包括部件替换、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三个部分;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分为假字和非字两个部分,而非字又包括两形非字和形声非字。结果发现单部件意识测验中,5岁组儿童在部件替换水平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而3岁组与4岁组、4岁组与5岁组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水平上,三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得分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中,假字得分在三个年龄段之间无显著差异;非字得分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单部件意识在学前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其中对部件替换的非字的拒绝能力发展较早,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非字的拒绝能力发展较晚;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在学前期已经开始发展,3岁儿童已经具有假字符合正字法规则的认识,但对非字违反部件位置合法性和功能完整性的认识直到4岁左右才开始萌芽,5岁还未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 汉字 部件位置 部件功能 正字法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 被引量:19
15
作者 方格 田学红 毕鸿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6,共7页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试为4、5、6岁城市幼儿园儿童,共92人,男女约各半。全部实验以个别方式进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的认知在4—5岁显示出不同步的发展,对基数的认知成绩优于对数序的认知,而到6岁两者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3)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该研究结果为幼儿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数认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阅读障碍书写加工缺陷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卫垌圻 曹慧 +1 位作者 毕鸿燕 杨炀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4,共10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面,脑成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书写加工缺陷与字形加工脑区活动,以及字形与运动区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有关。总体而言,阅读障碍者书写过程中的字形通达缺陷的证据比较充分,但字形与运动编码的衔接以及运动执行是否存在困难,尚缺乏研究证据。相对于字母语言,书写与阅读的关系在汉语中更为紧密,汉语阅读障碍的书写研究将为开发汉语特色的诊治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汉语 书写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快速加工能力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茜 张逸玮 +1 位作者 赵婧 毕鸿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大细胞通路的视觉快速加工特性。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14名阅读障碍(DD)儿童,并按年龄、智力水平匹配出17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同时按识字量得分和智力水平匹配出16名同阅读...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大细胞通路的视觉快速加工特性。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14名阅读障碍(DD)儿童,并按年龄、智力水平匹配出17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同时按识字量得分和智力水平匹配出16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采用轮廓幻影范式测查3组儿童在大、小细胞通路条件下的时间分辨率,借此探查儿童的视觉快速加工能力。同时还对所有被试进行了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正字法技能等测试。结果:在大细胞条件下,DD组儿童的时间分辨率低于CA组和RL组[(16.2±4.9)vs.(23.8±11.2),(23.5±9.3),均P<0.05],而RL组和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小细胞条件下,三组被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5.7)vs.(19.1±10.6)vs.(18.7±3.9)]。相关分析显示,大细胞通路的时间分辨率与阅读流畅性(r=0.32,P<0.05)、语音意识测试(r=0.33,P<0.05)的成绩正相关;而小细胞通路与各汉字阅读测试得分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大细胞通路的视觉快速加工缺陷,且视觉大细胞通路的这一功能特性与汉字的阅读速度和语音加工过程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大细胞通路 视觉快速加工 幻影轮廓范式 实验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大细胞通路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婧 毕鸿燕 钱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探查视觉大细胞系统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研究以24名大学生正常阅读者作为被试,通过调控汉字材料的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区分出大细胞通路敏感刺激和正常视觉刺激两种条件,并采用整体/部件字形判断任务来比较在不同视觉条...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探查视觉大细胞系统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研究以24名大学生正常阅读者作为被试,通过调控汉字材料的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区分出大细胞通路敏感刺激和正常视觉刺激两种条件,并采用整体/部件字形判断任务来比较在不同视觉条件下,被试加工汉字整体和部件信息的过程,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表明,在大细胞条件下,被试对整字信息的判断要显著快于对部件的判断,即出现整体优先效应.而在正常视觉条件下,整体和部件判断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同时,在大细胞条件下,被试进行部件判断的错误率显著高于整体判断,在正常视觉条件下两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大细胞通路促进了汉字整体信息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大细胞通路 汉字识别 空间频率 时间频率 整体优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炀 毕鸿燕 王久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94-1401,共8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人们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脑结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颞-顶叶、颞-枕叶、额...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人们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脑结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颞-顶叶、颞-枕叶、额下回、小脑等区域都存在一定的脑结构异常,这些脑结构异常要么表现在某个脑区的结构上,要么表现某个脑区结构的左右不对称性上.脑功能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出现脑结构异常的区域也大多表现出脑功能的异常.脑功能连接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脑功能连接的异常不仅涉及到同侧脑区前后部分的连接,还涉及双侧脑区相应部分的连接.另外,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现了与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不同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以及拓展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脑结构 脑功能 脑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阅读材料对焦虑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熙 毕鸿燕 赵笑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阅读材料对于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以自愿方式招募175名普通学生(17~24岁),首先用高难度任务唤起被试的焦虑状态,然后随机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阅读领悟类和信息类的文字材料。通过情绪Stroop范式测量两组被试... 目的:探讨不同阅读材料对于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以自愿方式招募175名普通学生(17~24岁),首先用高难度任务唤起被试的焦虑状态,然后随机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阅读领悟类和信息类的文字材料。通过情绪Stroop范式测量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采用2×2实验设计,其中阅读材料为被试间因素,包括领悟类和信息类;词汇类型为被试内因素,包括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结果:领悟组被试对积极词的反应时短于对消极词的反应时(P<0.05),而信息组被试对两类情绪词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领悟类材料比信息类材料更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材料 测验焦虑 情绪Stroo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