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生存结果的亚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德荣 梁汉霖 +4 位作者 杨琼 江志敏 郭双双 陈邓林 毕卓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Meta分析提示吉西他滨(GEM)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优于标准的GEM单药化疗,在此基础上进行亚组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及资料更新,旨在寻找确切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ASCO、ECCO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 【目的】Meta分析提示吉西他滨(GEM)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优于标准的GEM单药化疗,在此基础上进行亚组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及资料更新,旨在寻找确切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ASCO、ECCO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新增文献并进行资料更新。主要对各亚组进行半年生存率、其次是1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结果】1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共3 821例患者纳入分析,按化疗方案分为GEM联合顺铂(GEMDDP)、GEM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GEMOX)、联合5FU(GEMFU)、联合卡培他滨(GEMCAP)以及联合伊立替康(GEMIRI)等5个亚组,各亚组半年生存率的治疗优势(RD)分别为5%(P=0.24)、9%(P=0.005)、2%(P=0.46)、7%(P=0.03)和-1%(P=0.88);1年生存率RD为6%(P=0.11)、5%(P=0.07)、4%(P=0.19)、5%(P=0.08)和0(P=0.97)。【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GEMOX、GEMCAP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化学疗法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灌注化疗及射频热疗治疗晚期腹腔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守民 薛卫平 +3 位作者 刘宜敏 滕虹 罗铭 毕卓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对腹腔晚期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1月4日-2002年5月30日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对腹腔晚期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1月4日-2002年5月30日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56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4.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腹腔肿瘤腹腔化疗及热疗的主要因素有:远处转移、多器官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41℃时间,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41℃〉30min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合并RF加温是治疗腹腔晚期肿瘤的一个有效方法,增加治疗次数及采用联合化疗可以增加病人生存率,热疗时宜t≥41℃超过30min,t≥41℃及有望成为一个热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治疗 腹腔灌注 射频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通路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德荣 郭双双 +4 位作者 杨琼 江志敏 陈邓林 毕卓菲 马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多药耐药基因(mdr-1)、核糖核苷还原酶M1(RRM1),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GEM)化疗耐药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通过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耐各种浓度GEM的胰腺癌细胞株。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多药耐药基因(mdr-1)、核糖核苷还原酶M1(RRM1),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GEM)化疗耐药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通过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耐各种浓度GEM的胰腺癌细胞株。应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方法,半定量检测各耐药细胞株中ERK1/2蛋白的表达;RT-PCR的方法检测mdr-1、RRM1mRNA表达,条带图使用Band凝胶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MTT法测定OD492光密度值,计算IC50值。结果:建立的耐药细胞株可以在GEM终浓度分别为0、30、60、100、150、200nmol/L的培养液中稳定生长并传代。ERK1/2、mdr-1、RRM1的表达均随着耐GEM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细胞耐GEM的浓度分别与mdr-1、RRM1基因表达呈现出高度正相关(r=0.960,P=0.002和r=0.966,P=0.002);ERK1/2灰度值也与mdr-1、RRM1基因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943,P=0.005和r=-0.883,P=0.02)。耐GEM200nmol/L的细胞株,ERK1/2灰度值、mdr-1/β-actin、RRM1/β-actin分别为164.22±13.17、1.41±0.04、1.45±0.18;经阻断剂U0126作用后三者的表达均呈现同步降低,分别为186.85±13.14、0.23±0.02、0.21±0.03;而激活剂EGF作用后,其表达呈现升高趋势,分别为106.55±16.45、1.50±0.07、1.52±0.12。耐GEM0nmol/L和200nmol/L浓度的细胞株,其IC50值分别为4.104和10.20,经阻断剂U0126处理后,IC50值下降到3.26和4.50;而经EGF处理后,IC50值则分别上升到8.89和17.17。结论:ERK通路可能参与调控mdr-1、RRM1基因表达,从而介导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化疗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胰腺肿瘤 吉西他滨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林 袁杭 +4 位作者 赵晓慧 关雪丹 姜燕慧 刘宜敏 毕卓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于2017年10月9日因"发现右下牙龈肿物1月余"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患者在2017年9月拔牙后出现右侧下牙龈肿物,且逐渐增大,在进食后肿物会因为摩擦而出血。患者否认既往射线接触史、...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于2017年10月9日因"发现右下牙龈肿物1月余"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患者在2017年9月拔牙后出现右侧下牙龈肿物,且逐渐增大,在进食后肿物会因为摩擦而出血。患者否认既往射线接触史、手术外伤史,否认患其他疾病,否认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病史。查体发现右下牙龈可见约5cm×3cm的红色肿块,触之疼痛。颈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肉瘤样癌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雯 谢德荣 +5 位作者 曹婉萍 杨琼 江志敏 陈邓林 毕卓菲 张媛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了解胰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发生情况,初步论证胰腺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9年3月胰腺癌、肺癌和糖尿病患者HBsAg阳性... 目的:了解胰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发生情况,初步论证胰腺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9年3月胰腺癌、肺癌和糖尿病患者HBsAg阳性率,并与全国普通人群对比。总体与样本率的比较采用Z检验;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 70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胰腺癌组230例,HBsAg阳性率为16.1%;肺癌组1 188例,HBsAg阳性率10.7%;糖尿病组2 283例,HBsAg阳性率为11.6%。肺癌组患者与全国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4,P=0.163)。糖尿病组患者与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P=0.002) 。胰腺癌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肺癌患者,OR=1.60,95% CI:1.077~2.382,X^2 =5.487,P=0.019。胰腺癌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糖尿病患者,OR= 1.46,95% CI:1.004~2.123,X^2=3.965,P=0.046。结论:胰腺癌可能有较高HBsAg阳性率,推测HBV感染与胰腺癌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胰腺肿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