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应变局部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宝玺 郑士建 +1 位作者 林曾孟 殷福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11,共12页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核能电力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单一金属,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韧性。综述了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域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的特征...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核能电力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单一金属,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韧性。综述了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域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的特征和机理,归纳出周期性颈缩、脱层断裂、隧道裂纹、弥散剪切带对抑制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塑性失稳的作用机理,并阐明脱层断裂、裂纹分叉、隧道裂纹对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和对韧脆转变行为的作用规律,可为金属材料强韧化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 应变退局域化 强韧化 周期性颈缩 隧道裂纹 脱层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体陶瓷的晶体结构及介电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殷福星 谷南驹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5年第2期28-33,共6页
BaTiO3基铁电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介电特性有密切联系。这类材料有三个铁电相转变。通过离子的置换可以改变材料的介电特性,并可使三个相变温度发生变化。材料的介电损失一般认为由畴界移动和电传导两个机制造成的。材料中异类离... BaTiO3基铁电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介电特性有密切联系。这类材料有三个铁电相转变。通过离子的置换可以改变材料的介电特性,并可使三个相变温度发生变化。材料的介电损失一般认为由畴界移动和电传导两个机制造成的。材料中异类离子的存在对这些过程有明显的影响。结构中发生正离子的有序化对降低介电损失有重要作用。铅基Perovskite晶体具有无序的八面体堆垛结构和微小的畴区特征,因而这种驰豫型铁电体材料有漫散相变现象和较高的介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豫型铁电体 介电性能 铁电体陶瓷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 9CrSi 冷作模具钢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殷福星 许伯钧 谷南驹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7-52,共6页
通过测定9CrSi 冷作模具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定量估计了模具的疲劳寿命.经切边模具的实用考证,说明冷作模具的刃部失效是裂纹扩展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证实了,等温淬火得到的贝氏体复合组织有较优异的韧性,因而等温淬火处理的模... 通过测定9CrSi 冷作模具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定量估计了模具的疲劳寿命.经切边模具的实用考证,说明冷作模具的刃部失效是裂纹扩展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证实了,等温淬火得到的贝氏体复合组织有较优异的韧性,因而等温淬火处理的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借助电子显微分析对复合组织的韧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贝氏体复合组织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052高阻尼合金在结构件减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乃亮 冀璞光 +2 位作者 殷福星 祁丹丹 郄彦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88-93,共6页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和振动测试设备(DH5981),研究了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及应用在支撑底座中的减振性能.振动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频率响应分析中,M2052的应用能够有...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和振动测试设备(DH5981),研究了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及应用在支撑底座中的减振性能.振动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频率响应分析中,M2052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振动,明显减小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经支撑底座的传递;在瞬态响应分析中,通过振动衰减曲线对比看出,阻尼合金应用到工字型支座能更快的耗散振动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阻尼合金的应变越大,阻尼性能越好,所以S型支座能提供更大的减振性能;同时,通过力锤敲击实验验证了M2052合金在结构件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机械振动,且应变越大支座的减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 M2052 有限元分析 支撑底座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冷轧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魏剑云 杨明绪 +2 位作者 殷福星 刘宝玺 方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冷轧复合法成功制备了铜/钢/铜复合钢板,利用OM、EPMA手段分析了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合金元素扩散,研究了退火处理对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钢中铁原子与铜中铜原子发生互扩散现象,生成Fe-Cu... 采用冷轧复合法成功制备了铜/钢/铜复合钢板,利用OM、EPMA手段分析了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合金元素扩散,研究了退火处理对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钢中铁原子与铜中铜原子发生互扩散现象,生成Fe-Cu固溶扩散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扩散层厚度都会变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碳钢中铁素体晶粒明显长大,基体软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退火温度为600℃时,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铜复合板 退火处理 元素扩散 扩散层厚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层添加AZ31/7075合金复合成形工艺及组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余晖 任军超 +5 位作者 杨鑫 郭舒龙 余炜 冯建航 殷福星 辛光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5,共9页
通过在异种材料界面添加厚度为100μm的Zn箔,采用预挤压与孔型轧制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Z31/7075复合材料,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复合界面进行表征及显微硬度测试,探究Zn过渡层在挤压复合孔型轧制... 通过在异种材料界面添加厚度为100μm的Zn箔,采用预挤压与孔型轧制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Z31/7075复合材料,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复合界面进行表征及显微硬度测试,探究Zn过渡层在挤压复合孔型轧制过程中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7075硬质铝合金芯部可细化AZ31镁合金,引入Zn过渡层可减少或者避免镁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挤压及变形温升使Mg-Zn互扩散形成的低熔点共晶相熔化,同时加速元素自固相向液相扩散;然而降温冷却使Mg-Zn扩散层易出现不连续裂缝,但后续孔型轧制可显著改善;Mg-Zn扩散层经变形生成的MgZn_(2)金属间化合物具备较高的显微硬度(161HV),但Mg-Zn扩散层变形后厚度则较薄,结合层整体硬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合金 Zn中间层 复合成形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合物对铁精矿粉的抑尘和稳定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苏璐璐 柳鹏 +3 位作者 张福强 韩浩 杨红健 殷福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188,共4页
为控制铁精矿粉的扬尘排放,研究了水性聚合物抑尘剂对研山铁精矿粉化学组成、晶体结构、Zeta电位、SEM表面形貌和含水率的影响,讨论了湿润状态下的抑尘效率和干燥状态下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抑尘剂通过交联和氢键促进颗粒物聚集,提高... 为控制铁精矿粉的扬尘排放,研究了水性聚合物抑尘剂对研山铁精矿粉化学组成、晶体结构、Zeta电位、SEM表面形貌和含水率的影响,讨论了湿润状态下的抑尘效率和干燥状态下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抑尘剂通过交联和氢键促进颗粒物聚集,提高铁精矿粉的保湿能力,降低风力侵蚀性。聚合物用量为0.5%时,30℃、35%相对湿度下的平均含水率比洒水提高了1.4倍,9.5 m/s风速下装卸过程和露天堆场估算的抑尘效率分别达到71.43%和94.86%。聚合物提高了团聚体的内聚力,28 d压缩强度为0.91 MPa,是洒水样品的10.6倍。以致密的聚集体表面封闭粉体,节约水资源,可实现半年以上的有效抑尘。抑尘剂未引入有害因素和杂质,对铁精矿粉的原料品质无不良影响,不影响后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粉 扬尘 露天堆场 悬浮颗粒物 PM2.5 抑尘剂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合金在切削工具中的应用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霍桂臣 刘宝会 +3 位作者 冀璞光 郄彦辉 王乃亮 殷福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73-76,81,共5页
数控机床的外圆车刀在工作时振动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降低车刀使用寿命。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刀杆上添加锰铜阻尼合金材料来减小切削振动的新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添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1.5 mm阻尼合金层,... 数控机床的外圆车刀在工作时振动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降低车刀使用寿命。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刀杆上添加锰铜阻尼合金材料来减小切削振动的新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添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1.5 mm阻尼合金层,在稳定期减振效果最为显著,输出点稳定期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为原输出值的30.86%,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4.5 mm阻尼合金层,横向贯穿边长为8 mm阻尼合金方柱时,输出点衰减期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为原输出值的4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合金 有限元分析 减振 加工精度 车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合金中间层对铝/镁扩散连接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宁 刘灿春 +2 位作者 付莹 殷福星 梁春永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以Al-10Si合金粉末和纯Al粉混合(质量比为1∶1)粉末为中间层,在450℃下保温1 h,对工业纯铝和工业纯镁进行了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界面区域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450℃下保温1 h,混合粉... 以Al-10Si合金粉末和纯Al粉混合(质量比为1∶1)粉末为中间层,在450℃下保温1 h,对工业纯铝和工业纯镁进行了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界面区域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450℃下保温1 h,混合粉末与铝、镁两侧基体间发生元素扩散,形成梯度结构的反应层,反应层从铝侧向镁侧依次为Al_3Mg_2层(Ⅰ)、Al_(12)Mg_(17)层(Ⅱ)、富硅相层(Ⅲ)和Al_(12)Mg_(17)+δ-Mg(Ⅳ)共晶层。反应层总厚度约为520μm,且富硅相层的厚度大于其它3层。硬度测试结果显示,Al和Mg两侧基体的平均硬度(HV)分别为242和478 MPa,靠近Al侧的Al_3Mg_2化合物层硬度最高,硬度值为2520 MPa; Al_(12)Mg_(17)+δ-Mg共晶区域的平均硬度为2100 MPa,而富硅相层区域的平均硬度为1980 MPa。拉伸剪切试验结果显示,增加AlSi合金中间层后,Al/Mg异种金属扩散连接界面结合强度达到23 MPa;拉伸剪切断口XRD分析表明,断裂位置位于硬度值最高的Al_3Mg_2化合物层,拉伸断口呈现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复合材料 中间层 界面 扩散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静霄 刘宁 +2 位作者 殷福星 李晓帅 郄彦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4-81,共8页
以提高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为目的,对不同成分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检测分析,探讨了合金元素、疲劳强度指数、疲劳塑性指数、温度、载荷频率以及应变幅等参数的变化对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以提高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为目的,对不同成分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检测分析,探讨了合金元素、疲劳强度指数、疲劳塑性指数、温度、载荷频率以及应变幅等参数的变化对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重载辙叉用低、中碳合金贝氏体钢的强度、塑性增加;过渡寿命降低11.2%,高周疲劳性能提高.随着疲劳塑性指数、疲劳强度指数减小,相同总应变的疲劳寿命提高;随着温度增加,断裂应力与弹性模量均下降,且相同总应变的疲劳寿命提高;随着载荷频率、应变幅的增加,断裂应力增加,且相同总应变的疲劳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辙叉 贝氏体钢 力学性能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曦 方伟 +3 位作者 常若斌 于浩洋 闫皎辉 殷福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3-119,共7页
高熵合金是一类由多种主要元素共同组成的新型金属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可调性能,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关注。沉淀强化被证明是提高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沉淀相和基体之间的共格界面对于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 高熵合金是一类由多种主要元素共同组成的新型金属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可调性能,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关注。沉淀强化被证明是提高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沉淀相和基体之间的共格界面对于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非常重要。合理控制沉淀相的类型、形状、大小和体积分数是提高合金强塑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采用不同的轧制、退火和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可调控合金的基体微观组织、沉淀相特征。沉淀强化高熵合金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但目前对其疲劳、蠕变和氧化行为及相关机理等尚不清晰。因此,应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性能优越的高温器件的合理设计和制造。使用计算模拟的方式对沉淀相的元素分布、电子结构、成键状态等内在特性进行量化研究,对沉淀相的演化过程进行针对性的预测和控制,有助于合理设计合金成分体系。本文综述了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的相形成、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计算机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问题,对今后设计沉淀强化高熵合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沉淀强化 沉淀行为 性能 计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锰铜高阻尼合金输流管路减振设计实验研究
12
作者 雷少攀 刘宝会 +2 位作者 冀璞光 王清周 殷福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
输流管路的关键部件对管路振动有很大影响。首次将锰铜高阻尼合金材料应用于管路减振设计中,制作了锰铜阻尼合金三通管件,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研究了在简谐激励作用和工作状态下锰铜阻尼合金材料三通管件对输流管路振动幅频响应及... 输流管路的关键部件对管路振动有很大影响。首次将锰铜高阻尼合金材料应用于管路减振设计中,制作了锰铜阻尼合金三通管件,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研究了在简谐激励作用和工作状态下锰铜阻尼合金材料三通管件对输流管路振动幅频响应及加速度频响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阻尼合金材料能够使结构振动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有所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将高阻尼合金材料合理应用输流管路系统,能够达到减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高阻尼合金材料在输流管路减振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铜阻尼合金 输流管路 减振设计 振动特性 频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冷喷涂增材制造M2052合金阻尼性能
13
作者 孙立赢 陈龙 +2 位作者 刘硕 段康飞 殷福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42-749,共8页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的热输入,以及能够有效避免晶粒长大、相变和高热应力等缺陷形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冷喷涂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阻尼锰铜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和热裂纹的形成,但冷喷涂过程中粉末严重塑性变...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的热输入,以及能够有效避免晶粒长大、相变和高热应力等缺陷形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冷喷涂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阻尼锰铜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和热裂纹的形成,但冷喷涂过程中粉末严重塑性变形产生的大量位错会导致冷喷涂锰铜合金阻尼性能明显降低。因此,对不同热处理工艺提升冷喷涂Mn-20Cu-5Ni-2Fe(M2052)合金阻尼性能的机理,以及相关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喷涂过程中,由于粉末颗粒变形不充分,因此形成了一些孔洞。在粉末颗粒边界处形成的孔洞经固溶处理后数量明显减少,这是因原子扩散促进了颗粒间的部分孔洞愈合。另外,在冷喷涂成形过程中粉末颗粒碰撞的界面处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尺寸约为200—400 nm的纳米晶粒。冷喷涂沉积M2052合金经850℃、1 h固溶处理和恒温42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后,晶粒发生再结晶和长大,形成了无畸变的等轴晶,这与时效处理导致冷喷涂M2052合金奥氏体调幅分解有关。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奥氏体调幅分解程度增加,导致富锰基体中锰含量的增加,从而促进了M2052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增加。冷喷态M2052合金经固溶(850℃×1 h)+时效(420℃×24 h)处理后,室温下呈现出了最佳的阻尼性能(Ψ_(0.08%)≈26%)。本研究为锰铜合金的阻尼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增材制造 M2052合金 阻尼性能 调幅分解 马氏体相变 原子扩散 组织结构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对硬质合金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雪梅 宋晓艳 +3 位作者 刘文彬 赵世贤 张久兴 殷福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择优取向;绕[1010]轴取向角为90°的WC-WC晶界为低能晶界,因此该种晶界大量存在且均匀分布于试样中;两种烧结方法获得试样硬度基本一致;但SPS技术因加热速率快、保温时间短,有效阻止了WC晶粒的长大,特别是高温烧结阶段的晶粒粗化,因此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热压烧结试样,从而具有高的断裂韧性。由此表明快速合成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有利于超细晶和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 EBSD WC-CO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技术制备挤压态AZ91合金热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滨安 周楠 +5 位作者 余炜 李娜 何志鑫 黄礼新 余晖 殷福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605-611,I0001,I0002,共9页
对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制备的挤压AZ91镁合金,在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1 s^(-1)下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同时,利用热加工图分析评价了合金的热加工特性。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减... 对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制备的挤压AZ91镁合金,在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1 s^(-1)下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同时,利用热加工图分析评价了合金的热加工特性。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减小;同时,基于双曲正弦关系建立了描述流变应力行为的本构方程,RS/PM制备的AZ91挤压合金的热变形机制为晶格扩散控制的位错蠕变;通过微观组织验证了动态再结晶和流变失稳行为,当温度高于350℃、应变速率在0.01—0.1 s^(-1)时,合金的可加工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粉末冶金 微观结构 本构方程 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复合板质量评价的技术标准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龙 张心金 +2 位作者 刘会云 祝志超 殷福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7-112,共6页
总结了金属复合板评价的行业标准,指出了目前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中国标准中部分检测项目及指标与国外基本相当,某些指标甚至还超过国外标准,但国内标准主要侧重于爆炸复合法和轧制复合法,并且供货状态及热处理要求的规定不甚明确。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板 性能评价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grain boundary sliding on the toughness of ultrafine grain structure steel: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红献 刘波 +1 位作者 殷福星 于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4-61,共8页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low-temperatur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ultrafine grain structure ste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liding of the {001 }/{ ...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low-temperatur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ultrafine grain structure ste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liding of the {001 }/{ 110} type and { 110}/{ 111 } type grain boundary can improve the impact toughness. Then, the mechanism of grain boundary sliding is studi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otion of dislocations along the grain boundary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grain boundary sliding. Finally, the sliding of the grain boundary is analyz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energy. We conclude that the measure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the {001}/{110} type and {110}/{ 111} type grain boundary and elongate the free gliding distance of dislocations along these grain boundaries will improve the low-temperatur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ultrafine grain structure st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grain boundary CRACK ultrafine grain structure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in-rate-induced bcc-to-hcp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Fe nanowires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红献 于涛 +2 位作者 方伟 殷福星 Dil Faraz Kh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61-366,共6页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Fe nanowires is studied by applying uniaxial tension along the [110] dire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bcc-to-hcp martensi...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Fe nanowires is studied by applying uniaxial tension along the [110] dire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bcc-to-hcp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controls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nanowires at high strain rate or low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will transform into a dislocation nucleation mechanism at low strain rate and higher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why the bcc-to-hcp martensitic phase transition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high strain rate and low temperature is also carefully studied. Ba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a strain rate-temperature plastic deformation map for Fe nanowires has be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nanowires atomistic simulations phase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形变对亚温淬火中碳低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军 崔艳雄 +3 位作者 刘志学 朱晖朝 殷福星 骆智超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976-984,共9页
中碳低合金钢在低温下的冲击韧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增强中碳低合金的韧性,通过回火形变工艺构筑超细纤维的仿生组织,实现材料的强韧化。结果表明:经过回火形变后的42CrMo钢组织中包含细长纤维晶粒、<101>//RD的强织... 中碳低合金钢在低温下的冲击韧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增强中碳低合金的韧性,通过回火形变工艺构筑超细纤维的仿生组织,实现材料的强韧化。结果表明:经过回火形变后的42CrMo钢组织中包含细长纤维晶粒、<101>//RD的强织构及纳米碳化物,这种“类竹子”的仿生组织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达1.4 GPa以上;由于仿生纤维组织裂纹分层与分叉的增韧作用,这种新型材料具有更低的韧脆转变温度,在-8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高达107 J,综合力学性能显著高于调质处理的42CrMo钢。该研究对高性能金属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低合金钢 回火形变 冲击韧性 分层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