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磷流失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段永惠 张乃明 +1 位作者 洪波 陈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对滇池流域沿湖15个乡镇农田地表径流N、P流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地表径流N、P污染负荷很高,年均流失量差异较大,总N为5 .0 7~113.16kg/ hm2 ,总P为0 .15~10 .14kg/ hm2 。高强度施用化肥是造成农田径流N、P流失... 对滇池流域沿湖15个乡镇农田地表径流N、P流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地表径流N、P污染负荷很高,年均流失量差异较大,总N为5 .0 7~113.16kg/ hm2 ,总P为0 .15~10 .14kg/ hm2 。高强度施用化肥是造成农田径流N、P流失量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土地利用和水肥管理方式及种植制度有关;不同坡度农田径流N、P输出量不同,6°~12°坡度N、P流失急剧增大,12°坡度以后流失量增加减缓;1次降雨或作物生长周期内径流N、P流失速率均表现出随时间参数递减的趋势;不同施肥处理N、P流失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尿素与普钙配施可减少N、P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量 农田土壤 施肥处理 磷流失 施用 配施 水肥管理 增加 土地利用 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农田氮磷污染物径流输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段永惠 张乃明 张玉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施肥不当是造成农田地表径流 N、P 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强度、不同施肥时间与方式对土壤地表径流 N、P 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径流 N、P 的流失量与肥料投入水平... 施肥不当是造成农田地表径流 N、P 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强度、不同施肥时间与方式对土壤地表径流 N、P 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径流 N、P 的流失量与肥料投入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施肥后土壤地表径流中总 P 浓度比未施肥前成倍增加。不同肥料品种以硝酸铵最易增加径流中 N 的含量;通过经济与环境协调分析,相对于其他处理而言,一定量的尿素与普钙配合施用可减少 N、P 流失,同时获得较高的白菜产量;就施肥方式而言,深施或穴施比表施可显著降低径流中 N、P 的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化肥 氮磷流失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段永惠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克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指数法识别能力差与可比性差的缺点。通过建立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克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指数法识别能力差与可比性差的缺点。通过建立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使得评价结论更加具体、清晰。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 原则方法 评价结果 可比性 太原市 综合指数法 识别能力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状况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