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饲草生产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被引量:1
1
作者 单贵莲 韩博 +2 位作者 段新慧 罗富成 初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71-272,275,共3页
饲草生产学是畜牧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可以筑牢思想根基。充分挖掘了饲草生产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 饲草生产学是畜牧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可以筑牢思想根基。充分挖掘了饲草生产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并结合饲草生产学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生产学 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思政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全混合日粮(TMR)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艳梅 段新慧 +3 位作者 张旺宏 杨晓东 沙曜 张少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共5页
近年来,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肉牛养殖从传统养殖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与之匹配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diet,TMR)饲喂技术在肉牛养殖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TM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制作工艺及相关要... 近年来,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肉牛养殖从传统养殖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与之匹配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diet,TMR)饲喂技术在肉牛养殖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TM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制作工艺及相关要求、影响因素、饲喂效果评估,以期为TMR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全混合日粮 饲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新慧 李乔仙 +4 位作者 钟声 薛世明 黄梅芬 杨国荣 黄必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210,共4页
为了解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解决途径,试验选择7个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另取4个单株穗子10等分,从基部依次编为1—10号,试验中脱落的种子为11号。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解决途径,试验选择7个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另取4个单株穗子10等分,从基部依次编为1—10号,试验中脱落的种子为11号。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W)与生殖枝数(X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分蘖数(X2)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单株种子产量W=-16.59156+0.42479X3-0.03082X5+0.04923X6。对穗子不同部位的种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脱落的种子11号质量最好,其次为7号种子。不同部位的种子产量以1、3、8号种子产量较高,而9、10号种子产量最低。提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穗子中部的种子产量较为稳定,产量也较高,而穗尾1/3部的产量最低,收种时应确定以穗子中部的种子成熟为最佳收种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种子产量 构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新型抑制剂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新慧 钟声 +1 位作者 奎嘉祥 周自玮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17-2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30种新注册的新型除草剂防除紫茎泽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白三叶和鸭茅混播的草地中,选用乐吉杀草宝、草不留、灵达,既可取得防除紫茎泽兰的良好效果,又对草地无害;在以白三叶为代表的单播草地,宜使用乐吉杀草...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30种新注册的新型除草剂防除紫茎泽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白三叶和鸭茅混播的草地中,选用乐吉杀草宝、草不留、灵达,既可取得防除紫茎泽兰的良好效果,又对草地无害;在以白三叶为代表的单播草地,宜使用乐吉杀草宝、草不留、农民乐、灵达、农达;而以鸭茅为主的禾本科的单播草地,可施用盖灌能、威霸、灵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化学除草 药剂种类 筛选 紫茎泽兰 草场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16种牧草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6
5
作者 钟声 段新慧 奎嘉祥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1-87,共7页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给当地草地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牧草替代种植是紫茎泽兰严重危害地区草地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检测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5%的榨取液对我国亚热带种植的16种主要...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给当地草地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牧草替代种植是紫茎泽兰严重危害地区草地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检测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5%的榨取液对我国亚热带种植的16种主要牧草,共38个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对多数牧草发芽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只对少数牧草的发芽率、死亡率和败育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所有幼苗生长都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茎泽兰对不同草种的化感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但对种内不同品种间的影响差异较小,对少数草种的化感作用不明显;紫茎泽兰对部分牧草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根据化感作用检测结果,初步认为非洲狗尾草、鸭茅、紫花苜蓿、大翼豆、箭筈豌豆和光叶紫花苕是紫茎泽兰牧草替代种植的适宜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牧草 发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模式对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勇 初晓辉 +5 位作者 陈功 袁福锦 尹海燕 姜华 段新慧 单贵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3-829,共7页
为探明管理模式对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迪庆州小中甸镇自由放牧、生长季封育4年、全年封育4年以及封育割草25年的亚高山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管理模式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呼吸速率的比较研究,... 为探明管理模式对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迪庆州小中甸镇自由放牧、生长季封育4年、全年封育4年以及封育割草25年的亚高山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管理模式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呼吸速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管理模式不会改变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的土壤呼吸日、季动态变化趋势。土壤呼吸速率在一天中(8:00—18:00)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4:00—16:00达到峰值,16:00后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植物生长季(6—10月份)的土壤呼吸速率随季节的延长先增加,7月下旬—8月中旬达最峰值,后显著降低(P<0.05)。(2)不同管理模式下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的高低顺序为全年封育4年>封育割草25年>生长季封育4年>自由放牧,以全年封育4年和封育割草25年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生长季封育4年和自由放牧(P<0.05)。本项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估算亚高山草甸土壤与大气碳交换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亚高山草甸适宜利用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自由放牧 封育 土壤呼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饲草生产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博 段新慧 +2 位作者 姜华 单贵莲 罗富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217-219,共3页
饲草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存在问题、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动科专业的饲草生产学课程进行PBL教学法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为该课程... 饲草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存在问题、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动科专业的饲草生产学课程进行PBL教学法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为该课程及相似课程的展开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饲草生产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贵 段新慧 +1 位作者 张佳 严红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变异性强、宿主范围广。HEV体外培养难度大,建立感染模型对深入研究HEV的复制机理、致病性和跨种系传播等具有重大意义。资料表明恒河猴、黑猩猩、短尾猴等非人灵长类,猪、... 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变异性强、宿主范围广。HEV体外培养难度大,建立感染模型对深入研究HEV的复制机理、致病性和跨种系传播等具有重大意义。资料表明恒河猴、黑猩猩、短尾猴等非人灵长类,猪、兔等动物以及传代细胞等均有望作为感染模型。恒河猴、黑猩猩是理想的动物模型,但存在价格高、操作难和医学伦理等问题。猪、兔相对成本低,操作简便,但只感染基因3/4型。动物感染模型中,以长爪沙鼠较为理想。人胚肺二倍体传代细胞系、猪肝脏干细胞系、人肝癌细胞系和肺癌细胞系等均可用于HEV培养,以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和肺癌细胞系A549最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感染模型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苜蓿根瘤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乔仙 张斌 +3 位作者 戴燕燕 刘晓云 段新慧 薛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365-10369,共5页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间存在差异。84.6%的...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间存在差异。84.6%的菌株能在含30 g/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5株菌能耐50 g/L的NaCl。所有菌株在酸性条件下不生长;在pH值为11以及在4和60℃处理下10 min均能生长;能在含300μg/ml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对卡那霉素耐受性差。聚类分析表明,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除3个菌株不聚群外,其他75株南苜蓿菌株分别聚在4个表观群中,说明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存在着一定的表型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南苜蓿根瘤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接种菌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苜蓿 根瘤菌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贵 段新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03,共5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人感染后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肝炎,多呈急性经过。肝脏移植患者、混合感染HIV者及接受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可引起慢性感染,迅速导致肝硬化。戊型肝炎的症状及病变与基因型有密切相关。HEV含3个开放阅读框... 戊型肝炎病毒(HEV)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人感染后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肝炎,多呈急性经过。肝脏移植患者、混合感染HIV者及接受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可引起慢性感染,迅速导致肝硬化。戊型肝炎的症状及病变与基因型有密切相关。HEV含3个开放阅读框架(ORF),ORF2编码病毒衣壳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形成新的病毒粒子,ORF3编码的蛋白可辅助转运新病毒粒子至宿主细胞膜。HEV感染可引起机体的有效免疫应答,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介导HEV感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孕妇体内的HEV复制,加剧了急性肝衰竭发生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致病机制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植物毒害及草本植物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冉 韩博 +5 位作者 任健 罗富成 段新慧 许文花 毕玉芬 马向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3-360,共8页
土壤酸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铝毒被认为是酸性土壤(pH<6.5)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了土壤中铝的化学形态、铝对植物的毒害、草本植物耐酸铝性研究进展及草本植物的耐铝机制,以期为各类草本植物耐铝毒机制的深入... 土壤酸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铝毒被认为是酸性土壤(pH<6.5)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了土壤中铝的化学形态、铝对植物的毒害、草本植物耐酸铝性研究进展及草本植物的耐铝机制,以期为各类草本植物耐铝毒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铝毒害 植物根系 耐铝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铝胁迫对楚雄南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梅文君 许义兰 +4 位作者 杨永莲 段新慧 姜华 陶杨 韩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研究酸、铝胁迫对楚雄南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酸性土壤中苜蓿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楚雄南苜蓿种子为材料,按照不同pH值(3.5、4.5、5.5、6.5和7.5)和不同Al3^+质量浓度(0、100、300、500、700和1 000... 【目的】研究酸、铝胁迫对楚雄南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酸性土壤中苜蓿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楚雄南苜蓿种子为材料,按照不同pH值(3.5、4.5、5.5、6.5和7.5)和不同Al3^+质量浓度(0、100、300、500、700和1 000 mg/L)分别配置30种溶液,生长10 d后对楚雄南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茎长、POD和SOD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微酸条件下(pH 5.5~6.5),楚雄南苜蓿种子萌发、生长良好,当pH为3.5时种子萌发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Al3^+质量浓度大于500 mg/L时,发芽率、发芽势和根长等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且幼苗根长对Al3^+质量浓度的变化更为敏感;酸、铝共同胁迫对楚雄南苜蓿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一胁迫,在pH低于4.5、Al3^+质量浓度高于500 mg/L时,楚雄南苜蓿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楚雄南苜蓿在pH大于4.5、Al3^+质量浓度低于500 mg/L的土壤条件下可大力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南苜蓿 酸、铝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宗亚倩 鲁洪智 +4 位作者 段新慧 周凯 单贵莲 何承刚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从青贮玉米中分离和筛选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青贮饲料提供优良菌种,对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青贮60 d的全株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MRS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 【目的】从青贮玉米中分离和筛选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青贮饲料提供优良菌种,对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青贮60 d的全株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MRS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筛选优质乳酸菌,并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乳酸菌(Z1~Z7)。生理生化分析表明:Z2和Z4菌株产酸能力较低,Z5和Z6菌株虽然产酸能力强但菌株生长速率缓慢,而Z1、Z3和Z7菌株产酸能力强且生长速率快。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Z1、Z3和Z7菌株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相似度均达99%以上。【结论】Z1、Z3和Z7乳酸菌具有良好的青贮潜力,可作为制备青贮添加剂的备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乳酸菌 产酸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异质型乳酸菌配比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双双 李彦飞 +4 位作者 段新慧 马向丽 任健 单贵莲 初晓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菌种类及添加量,促进青贮玉米产业化开发。【方法】以蜡熟期全株玉米为原料,设置自然发酵(CK)、添加植物乳杆菌(Z)、添加布氏乳杆菌(B)以及m植物乳杆菌∶m布氏乳杆菌分别为1∶1(Z_(1)B_(1))、5∶1(Z_... 【目的】筛选适宜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菌种类及添加量,促进青贮玉米产业化开发。【方法】以蜡熟期全株玉米为原料,设置自然发酵(CK)、添加植物乳杆菌(Z)、添加布氏乳杆菌(B)以及m植物乳杆菌∶m布氏乳杆菌分别为1∶1(Z_(1)B_(1))、5∶1(Z_(5)B_(1))和1∶5(Z_(1)B_(5))处理,开展同/异质型乳酸菌配比对全株玉米微生物数量、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与CK相比,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单独添加或混合添加均可提高青贮玉米乳酸菌数量,降低其pH值,增加有机酸含量,减少酵母菌数量,有效抑制好氧细菌滋生,提高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青贮玉米品质优劣顺序为B=Z_(1)B_(5)>Z>Z_(5)B_(1)>CK>Z_(1)B_(1)。【结论】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或植物乳杆菌以及m植物乳杆菌∶m_(布氏乳杆菌)=1∶5混合添加可有效提升青贮玉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乳酸菌制剂 发酵品质 微生物数量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紫花苜蓿叶片中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超 何承刚 +4 位作者 段新慧 周凯 韩博 姜华 毕玉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0-825,共6页
【目的】建立适合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叶黄素循环组分:紫黄质(V)、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紫花苜蓿叶片叶黄素循环的3个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 【目的】建立适合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叶黄素循环组分:紫黄质(V)、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紫花苜蓿叶片叶黄素循环的3个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V、A和Z三个组分的标准品在3~100 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49、r=0.999 61和r=0.999 60,精密度试验(n=5)的RSD分别为0.96%、0.39%和0.87%,稳定性试验(n=7)的RSD值分别为3.33%、1.42%和1.86%,重现性试验(n=5)的RSD分别为0.48%、3.98%和2.59%,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55%、96.04%和94.08%,RSD分别为0.96%、1.38%和0.51%。【结论】HPLC法适于紫花苜蓿叶片叶黄素循环组分V、A和Z含量测定,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叶黄素循环 紫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楚雄南苜蓿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梅杰 段正山 +4 位作者 姜华 周凯 罗富成 段新慧 韩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究楚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Chuxiong’)在铝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方法】在酸性条件下(pH=5),将楚雄南苜蓿种子分别培养在不同铝离子(Al^(3+))质量浓度的Hogland营养液中,生长15 d后对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幼苗渗... 【目的】探究楚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Chuxiong’)在铝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方法】在酸性条件下(pH=5),将楚雄南苜蓿种子分别培养在不同铝离子(Al^(3+))质量浓度的Hogland营养液中,生长15 d后对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幼苗渗透调节系统、丙二醛含量和活性氧系统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随着Al^(3+)质量浓度的增加,楚雄南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根系体积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逐渐下降,根鲜质量、根长、根系含水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l^(3+)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楚雄南苜蓿的根系含水量以及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当Al^(3+)质量浓度达到700 mg/L时,可严重抑制楚雄南苜蓿的生长、种子的萌发以及SOD和POD活性,同时积累大量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结论】楚雄南苜蓿具有较强的耐铝毒能力,可在Al^(3+)质量浓度低于700 mg/L的酸性土壤中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南苜蓿 铝胁迫 萌发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明珠 马向丽 +3 位作者 周凯 段新慧 姜华 韩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建立适宜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本试验在已知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保定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Baoding)下胚轴和子叶为转化受体,将MsDUF基因导入到紫花苜蓿中,通过对愈伤诱导、分化... 为建立适宜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本试验在已知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保定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Baoding)下胚轴和子叶为转化受体,将MsDUF基因导入到紫花苜蓿中,通过对愈伤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阶段抗生素浓度的筛选建立了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对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紫花苜蓿进行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的MsDUF基因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将预培养2d的紫花苜蓿下胚轴用含pCAMBIA1301-MsDUF质粒的农杆菌菌液(OD_(600)为0.3~0.5)侵染10min,共培养暗处理2d后转入含30mg/LHyg和500mg/LCef的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待抗性芽长到2~3cm高时转入含30mg/LHyg和300mg/LCef的生根培养基上,得到6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抗性植株;选取5株进行RT-PCR检测,均检测出大小与目的条带相吻合的清晰条带,证明MsDUF基因已成功转入保定紫花苜蓿中。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高效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进一步研究MsDUF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紫花苜蓿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MsDUF基因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体系 PCR检测 RT-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9份牧草资源的叶片宏观和微观形态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燕红 段新慧 +4 位作者 栾旭辉 周凯 韩博 姜华 何承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对野豌豆属(Vicia L.)植物的叶片形态进行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以9份野豌豆属牧草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的宏观和微观形态,并对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份... 【目的】对野豌豆属(Vicia L.)植物的叶片形态进行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以9份野豌豆属牧草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的宏观和微观形态,并对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份野豌豆种间形态表现差异明显,宏观性状间的变异范围为0.00%~49.13%,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0~1.06。小叶形状与茎柔毛密度、小叶柔毛密度、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茎柔毛密度与小叶尖端形状和小叶柔毛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与托叶大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托叶大小与托叶有无锯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孔指数与气孔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茎柔毛密度、小叶柔毛密度、托叶大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2.02%。【结论】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叶片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差异性,且茎柔毛密度、小叶柔毛密度、托叶大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叶片形态特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某猪场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源 郑晓林 +4 位作者 严红亚 段新慧 张以芳 杨莎莎 李文贵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猪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探究病毒基因型及分子进化情况,为戊型肝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该猪场随机采集39份新鲜粪便,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EV ORF2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克隆及测序;应用生物信息...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猪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探究病毒基因型及分子进化情况,为戊型肝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该猪场随机采集39份新鲜粪便,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EV ORF2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克隆及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PCR检测结果发现:该猪场核酸阳性率达35.9%(14/39)。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4株流行毒株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HEV Ⅰ~Ⅳ型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77.4%~83.9%、81.0%~83.2%、78.8%~86.9%和90.5%~98.5%,全部流行株均属基因Ⅳ型。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N-KM-9与该猪场其他流行毒株同源性较远,应属不同基因亚型。【结论】该猪群HEV Ⅳ感染率较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 分子流行病学 人畜共患病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制剂对青贮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金龙 郭海霞 +4 位作者 申雪梅 王吕 姜华 单贵莲 段新慧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09-213,共5页
为有效防治青贮玉米小斑病,筛选适合有机生产的新型生物制剂,于2020年在云南昆明开展田间试验。选用丁子·香芹酚、真菌360、黄芩颗粒(细菌稳拿)、哈茨木霉菌共4种生物制剂,对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生物制... 为有效防治青贮玉米小斑病,筛选适合有机生产的新型生物制剂,于2020年在云南昆明开展田间试验。选用丁子·香芹酚、真菌360、黄芩颗粒(细菌稳拿)、哈茨木霉菌共4种生物制剂,对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生物制剂处理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防效有差异,且药前病情指数高于对照时喷施生物制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产量效果来看,4种生物制剂处理后青贮玉米的产量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黄芩颗粒处理的增产效果最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为绿色有机种植青贮玉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小斑病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