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逻辑动因、演进特征和实践路径
1
作者 段世飞 吴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9,共8页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发展的逻辑动因主要体现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同步显现与并行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交融与共同演进。其演进特征体现为...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发展的逻辑动因主要体现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同步显现与并行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交融与共同演进。其演进特征体现为:国际化学校数量由少数院校参与到多数院校合作;国际化方向由“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化方式由“远距离”国际化到“虚拟”国际化。推动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需要以治理赋能提升职业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以管理赋能加强职业教育人员的国际化,以资源赋能提升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化,以连接赋能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的国际化,以评价赋能完善职业教育评价的国际化,进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职业教育 国际化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旨向、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段世飞 戴子惠 刘林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2,共12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制度、技术与话语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旨向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现代化;坚持政府顶层设计...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制度、技术与话语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旨向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现代化;坚持政府顶层设计制度优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度现代化;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技术现代化;以追求平等、多元、合作、共赢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话语现代化,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实现其目标旨向的过程中,面临着理念内涵与构建、制度运行与保障、技术资源与运用以及话语生成与传播等多种困境。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通过明确价值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赋能、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式,打破后发劣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愿景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育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P-TECH模式下职普融通的实践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段世飞 吴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72-80,共9页
美国P-TECH模式在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上通过融合中学、大学和职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重优势。在P-TECH模式下,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设置“六年一贯制”课... 美国P-TECH模式在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上通过融合中学、大学和职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重优势。在P-TECH模式下,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设置“六年一贯制”课程;采用“中学—大学—职场”三位一体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职普融通发展仍面临很大的现实困境。基于美国P-TECH模式的实践经验,我国应转变观念,从职普分流向职普融通转变;政策倾斜,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倾斜;优化课程,由单一化课程向融通式课程过渡;多方协作,由产教分离向产教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P-TECH”模式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新时代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洪宇 刘宝存 +2 位作者 张雷生 段世飞 彭湃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2,共2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涵盖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国际教育合作、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等旨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对外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涵盖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国际教育合作、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等旨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精神,推进新时代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关键在于运用系统思维加快建设好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妥善处理好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几组关系,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维度,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把为“全球南方”培养工程师作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长期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教育 高水平对外开放 教育强国 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优计划”实施的动因、举措与挑战
5
作者 段世飞 仲淑涵 吴舒怡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9-20,共12页
“国优计划”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开拓了新局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优计划”回应了我国目前缺... “国优计划”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开拓了新局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优计划”回应了我国目前缺乏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高质量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科学教师供需两侧结构性失衡等现实困境,同时也面临研究生能否得到多重保障、高水平高校与师范院校在联合培养中如何各司其职、试点高校能否落实遴选标准等挑战,在未来实施过程中需要总结既有经验,及时跟踪实施结果,加强学术研究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阶段特征与挑战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军 段世飞 胡科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91,116,共12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追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冷战结束为界点,分为两个阶段,且两个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兴起与发展阶段,政治意识形态成为...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追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冷战结束为界点,分为两个阶段,且两个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兴起与发展阶段,政治意识形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发达国家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位置,师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要素;在新阶段,经济利益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动因,发展中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增长点,信息互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要素。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人才流失严重;文化殖民倾向和商业化倾向严重;国际化和本土化存在冲突。中国要充分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因势利导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师生流动 人才流失 文化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目标、维度与权力博弈 被引量:14
7
作者 段世飞 刘宝存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7,共11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主导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倡议者、协商者和构建者。文章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高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主导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倡议者、协商者和构建者。文章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进行探析,发现其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目标既包括保障高等教育作为基本人权的根本目标,又包括成为"高等教育思想的实验室"等的直接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文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主义作为其内生的价值取向,并在促进高等教育跨境知识流动、消除高等教育人才流动中的人才流失、提高教师地位、强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推动学历文凭互认等维度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从博弈理论的视角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实质是不同行为主体进行权力博弈的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国际化 权力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国际组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段世飞 马雪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5,共8页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枢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引发极大关注。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关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更多基于宏观层面,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组织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变迁趋势及困境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伟 段世飞 《山东高等教育》 2019年第2期68-75,F0002,共9页
二战以来,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其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政治主导走向多元参与、从中心区域扩散到世界各地、从单一人员流动到多种形式并存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容易加剧国家间不公... 二战以来,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其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政治主导走向多元参与、从中心区域扩散到世界各地、从单一人员流动到多种形式并存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容易加剧国家间不公平、扩大全球文化冲突及滋生高等教育领域的腐败。随着世界局势的变迁和各国民族主义的抬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面临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腐败 文化冲突 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 被引量:47
10
作者 段世飞 龚国钦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7,共7页
文章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首先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五个发达国家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对其中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文章重点梳理了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随后,文章从政府层面和教育层面对... 文章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首先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五个发达国家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对其中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文章重点梳理了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随后,文章从政府层面和教育层面对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文章揭示了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对比,有助于发现国外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优秀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为完善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教育政策 国际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顶尖大学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基于哈佛大学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段世飞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7,共14页
哈佛大学在成为全球性大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哈佛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历了办学英国化、回应工业化、适应战略化、顺应全球化四个发展阶段。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体现于:鲜明凸显的国际化培养理念;以专业能力为... 哈佛大学在成为全球性大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哈佛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历了办学英国化、回应工业化、适应战略化、顺应全球化四个发展阶段。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体现于:鲜明凸显的国际化培养理念;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师生丰富的国际经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国际化;具有分工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机构。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将“全球理念”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愿景和使命中;将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培养统一起来;将层次分明的组织部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将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贯穿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应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球使命;促进我国一流大学“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统一;促进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顶尖大学 美国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战略分析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世飞 娜迪拉·阿不拉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43,共8页
全球治理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SWOT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领导作用的优势;也有手段单一、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不足,自主性的发挥受国际组织系统失灵与功能紊乱... 全球治理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SWOT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领导作用的优势;也有手段单一、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不足,自主性的发挥受国际组织系统失灵与功能紊乱的限制,治理功能有效发挥受“多头治理”现象制约的劣势。同时,面临着全球化时代教育国际化、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崛起、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经费紧缺、成员众多、其他国际组织竞争的挑战。基于SWOT分析框架,可供选择的策略为:把握全球教育发展中新变化,适应全球发展新趋势;创新治理方式,在普遍性与专业性之间把握平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内部结构;保持中立原则,避免成为政治博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拉理论在学生国际流动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8
13
作者 安亚伦 段世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5,共11页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是一个在分析影响学生国际流动因素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理论框架。国外在学生流动推拉理论的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普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拉力因素和发达国家的推力因素,以及影响学生...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是一个在分析影响学生国际流动因素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理论框架。国外在学生流动推拉理论的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普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拉力因素和发达国家的推力因素,以及影响学生流动的主观因素。国内学者在沿袭国外阿特巴赫的八推力与七拉力因素等分析模型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个人因素,探索了学生流动的本质及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内外因互动的分析模型。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内在和外在因素之间存在重叠。我们运用四个主体、五个维度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创新研究,提出:一、关注留学生输出国的拉力因素和接收国的推力因素;二、客观驱动因素必须通过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决定学生流动;三、细致划分影响学生国际流动的因素,以解决各因素重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学生 留学 学生流动 推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燕环 段世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1-80,共10页
德国自1958年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学校、应用科学大学、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四种主要培养机构各有特色,相辅相成,互有交叉补充,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 德国自1958年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学校、应用科学大学、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四种主要培养机构各有特色,相辅相成,互有交叉补充,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合理,护理专业化程度较高。德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显著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明确;注重人才培养课程的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老年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教育课程的使命与践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军 段世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30,共6页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时代背景。"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合作,也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开放、教育交流与教育融合提...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时代背景。"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合作,也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开放、教育交流与教育融合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有效发挥基础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前沿议题。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抓手,"一带一路"倡议从文化维度、语言维度和国际素质维度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教育和语言教育课程建设,加快基础教育课程国际化发展步伐,是应对上述难题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基础教育课程 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计划”背景下德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模式与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珮翔 段世飞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9年第4期81-89,共9页
德国"卓越计划"是促进德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关键举措,德国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分为高校内部跨学科合作、校际间联盟合作以及高校与校外机构、企业合作三种模式。当前,德国高等教育合作呈现出合作意识增强、项目增多、范围扩大的趋... 德国"卓越计划"是促进德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关键举措,德国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分为高校内部跨学科合作、校际间联盟合作以及高校与校外机构、企业合作三种模式。当前,德国高等教育合作呈现出合作意识增强、项目增多、范围扩大的趋势,已形成从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引领,到高校等层面的多元合作参与,再到社会层面独立机构评估保障合作的协同发展局面。关注顶层设计的引导作用、构建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以及引入独立机构评估保障合作,值得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卓越计划”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