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文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271-273,282,共4页
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从理论上构建并论述这一新型模式所属的基本架构和模块,如自动化、精准化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传播快、针对性强... 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从理论上构建并论述这一新型模式所属的基本架构和模块,如自动化、精准化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传播快、针对性强的现代农技农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可追踪、可配送的现代物流体系模块。分析了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主要作用及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障碍,对这一新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感知价值与B2B成分品牌购买意向——客观知识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宏亮 魏怡 +1 位作者 张岩 樊文翔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9,共10页
基于消费者视角,分析了B2B成分品牌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感知付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测量了消费者知识水平在这一过程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越高,其购买意愿越强烈,并且消费者愿意为成分... 基于消费者视角,分析了B2B成分品牌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感知付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测量了消费者知识水平在这一过程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越高,其购买意愿越强烈,并且消费者愿意为成分品牌支付高价;消费者知识水平正向调节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而对感知付出与购买意向的关系不能起到调节作用。基于此,成分供应商应重视来自消费者市场的品牌拉力,既要强调成分品牌具备的优良属性,也要强调该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情感利益,提高消费者对成分品牌价值的认知,使其逐渐转变成高知识水平的消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视角 成分品牌化 消费者知识水平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乾宇 樊文翔 龙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6,共7页
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和转移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有效金融工具,对于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介绍了当地运用农业保险推动小龙... 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和转移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有效金融工具,对于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介绍了当地运用农业保险推动小龙虾特色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探讨了发展对策。研究发现,由于小龙虾特色养殖产业具有多重风险叠加、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大、地域性强等特点,农业保险在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保费率高、定损难度大、保额难以满足农户需求、财政补贴不足等困境。最后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优化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模式,发挥科技和组织优势,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补贴体系以及设立巨灾保险基金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产业 风险管理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 被引量:99
4
作者 樊文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9,179,共12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迅猛发展为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户信贷获得提供了有利契机。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正规信贷规模,通过Bipro... 数字普惠金融的迅猛发展为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户信贷获得提供了有利契机。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正规信贷规模,通过Biprobit模型和CMP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运用工具变量和LPM模型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同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的非正规信贷获得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抵押品要求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获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较高收入农户和较低收入农户的正规信贷获得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中等收入农户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提出,要大力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农户互联网使用技能,注重农户个人信用积累和关注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信贷获得 信息不对称 中等收入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涵体系及价值意蕴 被引量:8
5
作者 樊文翔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支撑。对重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超越、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现实农业农民问题的积极回应是马克思恩格斯农...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支撑。对重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超越、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现实农业农民问题的积极回应是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起点论”、依靠谁为了谁的“主体论”、走向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方向论”、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论”和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农业发展的“协同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坚持合作化与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城乡融合与工农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农业现代化 生成逻辑 内涵体系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借贷偏好——基于CFPS的微观经验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樊文翔 龙艳 龙辣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7,共8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收入差距 社会资本 借贷偏好 正规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