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樊仙 郭家文 +4 位作者 邓军 张跃彬 高欣欣 杨绍林 李如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5-254,共10页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甘蔗和食糖生产基地,了解云南省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及蔗农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优化蔗农经济效益和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甘蔗和食糖生产基地,了解云南省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及蔗农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优化蔗农经济效益和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蔗农统一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的方法,对2013—2014年榨季的24个县1350户蔗农的甘蔗产量、施肥习惯及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蔗区的实际肥料投入量和各肥料产品中标注的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化肥中各养分的投入量,没有记录的按调查多数平均值计算。【结果】通过实际调查资料汇总,当甘蔗产量介于85.00~90.00 t/hm^2时,建议化肥用量分别为N285~350 kg/hm^2、P2O5 200~250 kg/hm^2、K_2O 175~225 kg/hm^2,N∶P_2O_5∶K_2O养分比例约为1∶0.7∶0.6。蔗区养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态蔗区甘蔗平均产量表现为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北热带半湿润蔗区,分别为81.40 t/hm^2、81.73 t/hm^2和75.44 t/hm^2,全省甘蔗平均产量80.35 t/hm^2。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以施基肥为主,施用基肥的蔗农比例为99.71%;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和北热带半湿润蔗区以施追肥为主,施用追肥的蔗农比例分别为94.17%和93.94%;化学肥料品种以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和复合肥为主,且施用复合肥的比例较高,其施用的样本比例占到了总样本数的94.13%;有机肥以滤泥、酒精废液和蔗叶还田为主,且均作为基肥施用,施用比例小。全省化肥氮(N)、磷(P_2O_5)和钾(K_2O)投入量分别是193.67 kg/hm^2、116.79 kg/hm^2和95.86kg/hm^2。云南省各生态蔗区甘蔗化肥养分投入量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蔗区施肥以两次施肥(基肥+追肥)和一次施肥(追肥)为主。甘蔗下种时基肥随蔗种一起施入,进入拔节伸长期时进行追肥,追肥均在4月份至6月份完成。肥料施用方式以条施和穴施为主,施肥深度存在较大差异,施用追肥后不盖土的现象严重,中亚热带湿润蔗区追肥后不进行覆土的蔗农占样本总数的82.53%。【结论】云南不同生态蔗区存在以下问题:重追肥,轻基肥;重视化学肥料、复合肥,忽视有机肥;重视氮肥,轻钾肥;部分地区追肥不覆土现象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生态蔗区应积极推广有机肥的投入,平衡氮肥与磷肥用量,提高钾肥的施用量,优化基肥追肥肥料投入比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施肥覆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不同生态蔗区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膜处理对珍珠玉藠头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笑媛 樊仙 +3 位作者 李思雨 吴旭 韦薇 王祥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6-28,共3页
针对珍珠玉藠头栽培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缺水灌溉、杂草防治困难等问题,探究未覆膜、白色普通膜、黑色8μm可降解膜、黑色10μm可降解膜对藠头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效环保栽培和提高藠头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未覆膜相比,覆... 针对珍珠玉藠头栽培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缺水灌溉、杂草防治困难等问题,探究未覆膜、白色普通膜、黑色8μm可降解膜、黑色10μm可降解膜对藠头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效环保栽培和提高藠头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未覆膜相比,覆膜栽培缩短了藠头的生育期;覆黑膜与覆白膜相比,抑制了杂草的生长;相较于未覆膜处理,黑色8μm可降解膜、黑色10μm可降解膜处理可显著增加藠头株高、单蔸分蘖数、百粒重、鳞茎粗及产量;与未覆膜处理相比,白色普通膜处理藠头农艺性状与产量几乎无显著差异;与黑色10μm可降解膜处理相比,黑色8μm可降解膜处理可显著增加单蔸分蘖数、百粒重、鳞茎粗和产量。综上所述,黑色8μm可降解膜为珍珠玉藠头覆膜栽培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藠头 珍珠玉 覆膜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樊仙 张跃彬 +5 位作者 郭家文 刘少春 刀静梅 李如丹 高欣欣 邓军 《中国糖料》 2015年第6期10-12,共3页
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光降解周期的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保持的效应及其对甘蔗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高于无覆膜对照,增温保水效果为普通地膜>光降解地膜1>光降解地膜2>不... 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光降解周期的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保持的效应及其对甘蔗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高于无覆膜对照,增温保水效果为普通地膜>光降解地膜1>光降解地膜2>不覆膜。且覆膜处理甘蔗出苗率均极显著高于不覆盖膜处理,光降解地膜1甘蔗出苗率最高,且与普通地膜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土壤含水量 地温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樊仙 刀静梅 +3 位作者 时利明 刘少春 高欣欣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3年第2期44-45,47,共3页
以云蔗03-194为材料,采用田间穴植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4种施氮水平对生长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甘蔗分蘖和伸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施氮量180 kg/hm2的甘蔗分蘖高于其他施肥水平,以施氮量360 kg... 以云蔗03-194为材料,采用田间穴植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4种施氮水平对生长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甘蔗分蘖和伸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施氮量180 kg/hm2的甘蔗分蘖高于其他施肥水平,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月均生长速率最高,甘蔗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540 kg/hm2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达94726.15 kg/hm2,而甘蔗蔗糖分在各施肥水平间没有显著差异,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蔗糖分和甘蔗产糖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氮水平 生长速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对伸长期甘蔗栽培原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樊仙 崔雄维 +5 位作者 刀静梅 刘少春 应雄美 陆鑫 张跃彬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11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10个不同基因型甘蔗栽培原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低磷和高磷两个处理对伸长期甘蔗株高、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植株的株高、生物量干物质累积和根冠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AO0005的株高和地上部...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10个不同基因型甘蔗栽培原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低磷和高磷两个处理对伸长期甘蔗株高、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植株的株高、生物量干物质累积和根冠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AO0005的株高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高磷处理下地下部分生物量干重低于低磷胁迫处理。对伸长期甘蔗根冠比在低磷胁迫下对磷素的反应分析,品种CO0017和AO0108对磷素反应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栽培原种 伸长期 干物质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樊仙 张跃彬 +2 位作者 郭兆建 张永港 晏祥玉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22-23,27,共3页
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甘蔗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获得施肥量与产量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均对云蔗06-407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氮、磷、钾肥在较低施用水平比较高施用水平对... 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甘蔗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获得施肥量与产量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均对云蔗06-407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氮、磷、钾肥在较低施用水平比较高施用水平对于甘蔗产量具有更明显的增产作用,各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施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糖甘蔗新品种高产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仙 张跃彬 +3 位作者 郭家文 石红军 李春燕 白志刚 《中国糖料》 2015年第3期9-11,共3页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粤糖新品种55号、60号种植行距和下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种植行距和下种密度对粤糖新品种55号、60号均有显著影响,结合甘蔗品种性质,粤糖55号应以增加种植行距为主来实现增产...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粤糖新品种55号、60号种植行距和下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种植行距和下种密度对粤糖新品种55号、60号均有显著影响,结合甘蔗品种性质,粤糖55号应以增加种植行距为主来实现增产的目的,而粤糖60号要获得较好产量,应在增加行距或降低行距时.下种量都要求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在云南蔗区坡度为0°-15°的蔗区实现粤糖新品种55号和60号机械化种植应适当增大行距.来实现甘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行距 下种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沧源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樊仙 刀静梅 +3 位作者 崔雄维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中国糖料》 2011年第4期56-58,共3页
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 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农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生产 调查 沧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在甘蔗体内的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家文 张跃彬 +3 位作者 崔雄维 刘少春 刀静梅 樊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7-981,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氮:0、150、300、450 kg/hm2;磷:0、75、150、225 kg/hm2;钾:150、300、450 kg/hm2)对甘蔗体内氮、磷、钾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的产量与钾肥的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氮:0、150、300、450 kg/hm2;磷:0、75、150、225 kg/hm2;钾:150、300、450 kg/hm2)对甘蔗体内氮、磷、钾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的产量与钾肥的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氮和磷的用量差异不显著;甘蔗的产糖量与磷、钾的用量呈正相关,与氮肥的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甘蔗的含糖分与氮、磷、钾肥的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营养元素在植株中的积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氮在甘蔗各组织中积累比例大小依次是蔗茎、梢头和枯叶,磷在甘蔗各组织中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蔗茎、梢头和枯叶,钾在甘蔗各组织中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梢头、蔗茎和枯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养分积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全氮磷钾的分布状况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家文 刘少春 +3 位作者 张跃彬 崔雄维 刀静梅 樊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872,共5页
研究表叨,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普遍偏酸,全氮磷钾均处在中低水平;90%以上土样的pH在4.2~8.8之间,全氮含量在0.1~2.0g/kg之间,全磷含量0.02~1.5g/kg之间,全钾含量在0.3—34g/kg之间;各指标的变异程度,以全磷最大... 研究表叨,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普遍偏酸,全氮磷钾均处在中低水平;90%以上土样的pH在4.2~8.8之间,全氮含量在0.1~2.0g/kg之间,全磷含量0.02~1.5g/kg之间,全钾含量在0.3—34g/kg之间;各指标的变异程度,以全磷最大,pH最小。各市(州、县)中,红河州的土壤pH较接近中性,德宏州的土壤肥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甘蔗主产区 分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蔗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值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刀静梅 刘少春 +7 位作者 张跃彬 郭家文 樊仙 李如丹 高欣欣 邓军 方志存 彭秋连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4期298-303,共6页
为明确海拔高度对云南省山地甘蔗土壤有机质、全氮及p H的变化影响,研究了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沧市甘蔗生产区1 740份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 H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海拔呈极显著相关关系(γ=0.156*... 为明确海拔高度对云南省山地甘蔗土壤有机质、全氮及p H的变化影响,研究了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沧市甘蔗生产区1 740份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 H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海拔呈极显著相关关系(γ=0.156**,p<0.01),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全氮含量、p H值与海拔无显著相关关系,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临沧市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6 g·kg^(-1),变幅为0.3 g·kg^(-1)~79.1 g·kg^(-1),变异系数为41%;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120 g·kg^(-1),变幅0.117 g·kg^(-1)~0.122 g·kg^(-1),变异系数为44%;土壤p H值平均5.3,变幅3.6~8.6,变异系数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甘蔗 土壤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成熟期蔗叶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志存 李如丹 +6 位作者 刘少春 高欣欣 樊仙 刀静梅 邓军 张跃彬 郭家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5-349,共5页
以自然脱叶性状不同的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叶片、叶鞘、叶痕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查甘蔗自然脱叶率,探讨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成熟阶段,自然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3–194的叶片、叶鞘、叶痕... 以自然脱叶性状不同的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叶片、叶鞘、叶痕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查甘蔗自然脱叶率,探讨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成熟阶段,自然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3–194的叶片、叶鞘、叶痕的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在成熟前期、中期和后期,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1–1413的叶片、叶鞘的POD活性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云蔗03–194、云蔗01–1413、桂糖02–467、云蔗99–91的自然脱叶率呈逐渐降低的的趋势;在成熟前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中后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痕POD的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叶片 成熟期 过氧化物酶活性 自然脱叶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期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及甘蔗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家文 陈建国 +5 位作者 张跃彬 刘少春 邓军 樊仙 刀静梅 高欣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0,66,共5页
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 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45~1.58倍;甘蔗株高在试验前期均有增加,40 d后灌水处理的株高继续增加,未灌水处理的几乎不再增加;未灌水处理的绿叶数在整个甘蔗成熟过程中均减少,灌水处理的绿叶数灌水后20 d才开始逐渐减少,至甘蔗收获时灌水处理的绿叶数是未灌水处理的1.6倍;出汁率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2~5个百分点;两个处理的蔗糖分没有明显的差别;纤维分在0~20 d内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6个百分点,但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甘蔗纤维分的含量差别不大;蔗汁还原糖含量0~20 d内灌水处理呈现上升的趋势,20 d后开始下降,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75倍,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蔗汁还原糖含量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灌溉 土壤水分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磷高效种质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家文 刀静梅 +2 位作者 樊仙 张跃彬 刘少春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4期248-254,共7页
以35份甘蔗原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供磷水平下,不同甘蔗原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甘蔗生物量、分蘖率、磷素吸收量、磷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施磷和不施磷,甘蔗分蘖率、生物量、磷吸收量和磷利用效率在不同的种... 以35份甘蔗原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供磷水平下,不同甘蔗原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甘蔗生物量、分蘖率、磷素吸收量、磷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施磷和不施磷,甘蔗分蘖率、生物量、磷吸收量和磷利用效率在不同的种质间都达到差异极显著;甘蔗的分蘖数、生物产量、地上部磷吸收量、地下部磷吸收量、全株磷吸收量和磷利用效率在施磷和不施磷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低磷条件下,供试的35份栽培原种,具有高生物量、磷素吸收总量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2份种质,分别是AO0005和AO0010。图1,表5,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磷高效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性状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刀静梅 刘少春 +5 位作者 张跃彬 郭家文 樊仙 高欣欣 邓军 方志存 《中国糖料》 2015年第1期22-23,25,共3页
研究了旱地甘蔗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和不覆盖种植条件下对其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处理A)的出苗率、单茎重、有效茎和产量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的(处理C);各处理20cm深度的土壤温度地膜全覆盖高于半膜覆... 研究了旱地甘蔗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和不覆盖种植条件下对其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处理A)的出苗率、单茎重、有效茎和产量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的(处理C);各处理20cm深度的土壤温度地膜全覆盖高于半膜覆盖,最低的是对照不覆盖地膜处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地膜全覆盖>半膜覆盖>不覆盖地膜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甘蔗 地膜全覆盖 产量 性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氮水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刀静梅 郭家文 +3 位作者 崔雄维 樊仙 刘少春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1年第2期22-23,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N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不同施N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施氮水平中,以处理2(每千克土壤施纯N量75 mg)的出汁率、蔗糖分、锤度最高,纤维分最低。
关键词 甘蔗 氮水平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军 刀静梅 +7 位作者 樊仙 陈建国 李如丹 高欣欣 彭秋连 李复琴 沈石妍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7年第4期11-13,17,共4页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地膜覆盖 缓释肥 轻简高效栽培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距机种对宿根蔗产质量及收益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建国 郭家文 +3 位作者 张跃彬 刘少春 邓军 樊仙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44-45,55,共3页
用耿进I型甘蔗种植机,研究在行下芽量相同条件下,不同行距处理对1年宿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行距加宽,甘蔗在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宽行距种植会因下芽量减少而有效茎数相应减少,甘蔗产量则受不同程度... 用耿进I型甘蔗种植机,研究在行下芽量相同条件下,不同行距处理对1年宿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行距加宽,甘蔗在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宽行距种植会因下芽量减少而有效茎数相应减少,甘蔗产量则受不同程度影响。宽行距种植可增加甘蔗糖分,提高纯度,降低还原糖分。机械种植甘蔗能够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不同行距 机械种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上甘蔗栽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跃彬 邓军 +3 位作者 杨绍林 樊仙 李如丹 全怡吉 《甘蔗糖业》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甘蔗高产高糖栽培领域,从甘蔗水分、甘蔗养分、甘蔗根系与生长、甘蔗持续丰产技术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际上主要甘蔗生产国的技术研究进展,通过国际上甘蔗持续丰产技术对我国甘蔗生产的启示,提出了我国蔗区要加强绿色甘蔗生产技术、... 针对甘蔗高产高糖栽培领域,从甘蔗水分、甘蔗养分、甘蔗根系与生长、甘蔗持续丰产技术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际上主要甘蔗生产国的技术研究进展,通过国际上甘蔗持续丰产技术对我国甘蔗生产的启示,提出了我国蔗区要加强绿色甘蔗生产技术、宿根根系促进技术和轻简高产高效技术等3个方面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栽培 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建国 张跃彬 +4 位作者 杨洪昌 樊仙 方志存 李俊 郭家文 《甘蔗糖业》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发展甘蔗机械化种植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工成本,是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的应用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甘蔗机械化种植的优势、经济效益状况、存在的不足,为加快甘蔗机械化的发展... 发展甘蔗机械化种植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工成本,是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的应用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甘蔗机械化种植的优势、经济效益状况、存在的不足,为加快甘蔗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蔗区 甘蔗机械化 甘蔗种植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