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薹与广东菜心及红菜薹的品质初步评价比较
1
作者 肖婕 孔佳涛 +10 位作者 蔡露阳 姜岳 江梓桐 杨铭 徐娟 蒯婕 王晶 徐正华 赵杰 汪波 周广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4,共9页
甘蓝型油菜薹已逐步进入市场,明确甘蓝型油菜作为蔬菜的食用品质及消费者喜好度,可为油菜薹的生产及推广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WH14、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62(HZ62)与市面冬季常见蔬菜广东菜心(GD)和红菜薹(HS)... 甘蓝型油菜薹已逐步进入市场,明确甘蓝型油菜作为蔬菜的食用品质及消费者喜好度,可为油菜薹的生产及推广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WH14、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62(HZ62)与市面冬季常见蔬菜广东菜心(GD)和红菜薹(HS)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WH14和GD、HZ62和HS的营养品质,包括菜薹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果胶与木质素等物质含量指标,并进行烹饪后样品的感官评价。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WH14比GD可溶性糖含量高13.1%,木质素含量高22.7%,纤维素含量低26.2%;HZ62比HS可溶性糖含量高55.2%,木质素含量高9.5%,纤维素含量低4.2%。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三种菜薹均表现为喜好的情绪;认为WH14的甜度、整体品质和整体喜好度显著优于GD,而HZ62与HS相比,甜度略高、质地略差、整体喜好度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薹综合品质较好,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菜薹 红菜薹 广东菜心 品质比较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苗期常见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
作者 孙玲凌 石娜 +2 位作者 杨铭 王晓静 郭玥汝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5期18-19,52,共3页
真菌性病害可导致辣椒叶片萎蔫、果实腐烂及植株死亡,造成产量损失甚至绝收,是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主要生物灾害。该文介绍了辣椒3种真菌性病害(白斑病、猝倒病、早疫病)的病原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 真菌性病害可导致辣椒叶片萎蔫、果实腐烂及植株死亡,造成产量损失甚至绝收,是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主要生物灾害。该文介绍了辣椒3种真菌性病害(白斑病、猝倒病、早疫病)的病原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辣椒的健康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真菌性病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电离辐射计量发展综述
3
作者 陈军 宋明哲 +8 位作者 徐利军 高飞 李玮 罗瑞 刘毅娜 王菲菲 杨铭 焦听雨 王倩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1-1957,共17页
计量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包括测量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目的是保证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作为十大计量专业之一,电离辐射计量主要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论,并对表征放射源或辐射场以及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计量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包括测量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目的是保证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作为十大计量专业之一,电离辐射计量主要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论,并对表征放射源或辐射场以及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在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技术方面已发展40余年,取得了诸多成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计量保障。本文简要回顾原子能院电离辐射计量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近十年来的专业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对当前国家需求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分析,阐述电离辐射计量的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思路;总结原子能院电离辐射计量学科建设取得的进步及与国外先进计量机构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计量学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面临问题 解决思路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陈超 胡容瑞 +3 位作者 霍智铭 邓再冲 杨铭 文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Robot-assisted,RA)脊柱内镜下单侧双通道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Robot-assisted,RA)脊柱内镜下单侧双通道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脊柱科于2023年8月~2024年2月收治的90例LSS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RA-UBE-LIF)与对照组(48例,UBE-LIF)。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节段等基本人口学与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置钉准确率(Gertzbein标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化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腿痛改善程度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6~12个月。观察组的透视次数(4.40±0.83 vs 9.92±1.62)、术中出血量(90.76±13.27mL vs 121.21±16.75mL)、术后引流量(75.93±14.43mL vs 93.02±17.04mL)、住院时间(4.43±1.52d vs 7.19±1.79d)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118.24±8.91min vs 120.67±10.43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RA经皮置钉准确率为97.62%,与对照组(89.5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6.2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腿痛VAS评分与ODI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术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1周、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与OD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UBE-LIF治疗LSS手术精准安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融合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扩散管设计及分析
5
作者 万新斌 钱玮翔 +2 位作者 杨铭 杨卫英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130,共6页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4种方案的射流特性。结果表明,孔径取30 mm时,出口流速距底面约15 mm时减速到0.2 m/s;4种扩散管方案中T型长扩散管方案射流性能最佳,单孔最高流速0.297 m/s,平均流速标准差0.0672,流速分布最为均匀。最后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T型长扩散管在实际代换系统中的扩散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代换 扩散管 局部物理模型 射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网变流器的新能源场站暂态电压分散协同控制策略
6
作者 曹武 杨铭 +1 位作者 胡波 朱凌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2,共12页
为充分利用构网控制的电压源特性,协同场站内多无功源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场站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主动支撑能力,提出了基于构网变流器的新能源场站暂态电压分散协同控制策略,包括多无功源暂态电压控制改进策略和容量配置方... 为充分利用构网控制的电压源特性,协同场站内多无功源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场站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主动支撑能力,提出了基于构网变流器的新能源场站暂态电压分散协同控制策略,包括多无功源暂态电压控制改进策略和容量配置方法两方面。首先,对场站无功源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然后,构网变流器增加了基于无功补偿的暂态控制,提高暂态内电势电压。跟网变流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分别通过暂态有功/无功自适应变化控制策略、暂态参考值变化策略,增大两者的暂态无功出力。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采用暂稳态切换控制策略,由稳态的无功控制切换为电压控制,以进一步提高电压调节水平。同时基于最大暂态电流和补偿容量需求提出多无功源的容量配置方法。最后,构建弱电网下暂态电压主动支撑典型场景,验证了所提分散协同控制策略提高了场站的暂态电压支撑能力,挖掘了构网控制在场站主动暂态电压支撑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 暂态电压 主动支撑 新能源 分散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铭 张文军 +2 位作者 于德伟 赫慧 杨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1-1818,共8页
目的观察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方法,复制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给予柴芍乳增胶囊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 目的观察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方法,复制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给予柴芍乳增胶囊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连续28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行为学指标,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及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血清孕酮(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自主活动次数减少、蔗糖水偏嗜度降低,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乳头直径增加,乳头高度增大(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增大(P<0.01)。血清中E2、LH、5-TH、NE、DA、MTL、SP含量升高,P、VIP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芍乳增胶囊各剂量组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等症状明显改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蔗糖水偏嗜度升高(P<0.05或P<0.01);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减少(P<0.05或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P、FSH、VIP含量明显升高,E2、LH、5-TH、NE、DA、MTL、SP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柴芍乳增胶囊能缓解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紊乱,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胃肠激素异常,减轻肝郁气滞症状,抑制乳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乳增胶囊 乳腺增生 肝郁气滞证 神经递质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耕模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铭 杜星佑 +2 位作者 吕仿杰 贾利元 王红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1-98,共8页
通过研究黄淮海地区不同轮耕模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小麦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耕作方式选择与生物秸秆合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大区试验,在2021—2023年设置旋耕—旋耕—秸秆还田(CK)、旋耕—旋耕... 通过研究黄淮海地区不同轮耕模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小麦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耕作方式选择与生物秸秆合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大区试验,在2021—2023年设置旋耕—旋耕—秸秆还田(CK)、旋耕—旋耕—生物炭还田(RRB)、旋耕—深翻—生物炭还田(RTB)、旋耕—免耕—生物炭还田(RNB)、免耕—深翻—生物炭还田(NTB)5个处理,于2023年小麦成熟期调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籽粒品质,并采集0~20、20~4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轮耕与生物炭还田处理均可提高0~20、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与小麦产量构成及品质。其中,RNB处理能够提高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以及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6.19%、6.79%、13.93%、6.68%、11.70%、22.22%、17.36%,NTB处理能够提高0~20 cm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80%、16.22%、12.04%;NTB处理较其他处理均可提高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NTB处理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8.72%、10.11%、6.19%、7.70%、7.78%、61.79%,其总体表现均为NTB>RNB>RTB>RRB>CK。RTB、RNB、NTB处理千粒重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0.13%、7.66%、6.34%,其总体表现为RTB>RNB>NTB>RRB>CK。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指标与土壤某酶活性指标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不同轮耕与生物炭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促进根系养分吸收利用,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其中,免耕—深翻—生物炭还田(NTB)处理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生物炭 养分 酶活性 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遥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巡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8-181,186,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车载全景扫描、定点实时监控等多种遥感监测技术及DSM差分计算、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等多种数据处理技术,并以上海为例开展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对建立全覆盖、高频次、智能化的巡查模式有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安全保护区巡查 空地一体 多源遥感监测 数据智能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耕方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杨铭 王红军 贾利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6-252,共7页
探讨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为豫东地区小麦—花生轮作区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以及耕作方式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花生轮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一旋耕/秸秆还田(CK)、单一旋耕/生物炭还田(RRB... 探讨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为豫东地区小麦—花生轮作区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以及耕作方式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花生轮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一旋耕/秸秆还田(CK)、单一旋耕/生物炭还田(RRB)、轮耕(旋耕-翻耕)/生物炭还田(RTB)、轮耕(旋耕-免耕)/生物炭还田(RNB)、轮耕(免耕-翻耕)/生物炭还田(NTB)5个处理,采集0~20、20~4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以及碳氮组分含量,并在小麦成熟期进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单一旋耕秸秆还田处理(CK)相比,生物炭还田(RRB)可提高土壤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TN、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和微生物熵(SMQ)以及SOC/TN、MBC/MBN。与RRB处理相比,轮耕均可提升0~20、20~40 cm土层土壤碳氮组分含量、微生物熵以及小麦产量。其中,0~20 cm土层中,NTB处理SOC、ROC、TN、MB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93%、9.84%、7.55%、9.40%,RNB处理DOC、MBC含量以及SMQ、MBC/MBN分别显著提高20.97%、17.24%、11.34%、9.88%。20~40 cm土层中,NTB处理SOC、ROC、MBC、TN、MBN含量及SMQ分别显著提高8.29%、14.81%、18.43%、6.58%、11.93%、9.20%,RNB处理DOC含量及MBC/MBN分别显著提高19.76%、5.87%。小麦产量表现为NTB>RNB>RTB>RRB>CK。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产量与土壤碳氮组分含量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轮耕与生物炭还田能够明显提升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组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翻耕/生物炭还田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生物炭 有机碳 全氮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无荧光柔性封堵剂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褚奇 穆国臣 +3 位作者 葛春梅 张天笑 杨铭 刘聪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针对作为钻井液用柔性封堵剂的凝胶封堵剂对流变性能影响大、沥青封堵剂具有荧光效应而干扰录井的技术问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三亚甲基醚二醇PO3G、2-羟乙基二硫醚HEDS、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扩链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EL为... 针对作为钻井液用柔性封堵剂的凝胶封堵剂对流变性能影响大、沥青封堵剂具有荧光效应而干扰录井的技术问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三亚甲基醚二醇PO3G、2-羟乙基二硫醚HEDS、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扩链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EL为催化剂,糠醇FA为封端剂、三乙胺TEA为乳化剂,制备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封堵剂SMPU-1,并借助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作用后的SMPU-1颗粒仍呈纳微米级单分散状态,并具有软化变形的特性,在压差作用下,可被挤入岩石表面的微孔缝,从而实现致密封堵。封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SMPU-1适宜在140℃内使用,最佳添加浓度为4%。SMPU-1对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小,在最高适用温度和最佳加量条件下,钻井液的常温中压滤失量为6.2 m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6 mL,具有良好的滤失造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井壁稳定 柔性封堵剂 聚氨酯 无荧光 软化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城区内河主要野生鱼类体内抗菌药物残留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马鸿媚 王世永 +6 位作者 于承耀 吴超凡 林兴达 杨小强 杨铭 翁蓁洲 黄晓南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为更好评价福州内河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在福州城区内河首次开展主要野生鱼体内6类抗菌药物残留调查。方法:以光明港、晋安河、白马河和凤坂河等4条福州主要内河水系为调查对象,共布设11个调查站位;并分别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共... 目的:为更好评价福州内河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在福州城区内河首次开展主要野生鱼体内6类抗菌药物残留调查。方法:以光明港、晋安河、白马河和凤坂河等4条福州主要内河水系为调查对象,共布设11个调查站位;并分别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共采集27份样品,参照GB/T 22955-2008、GB/T 20762-2006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调查结论:福州城区内河生态环境未受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污染,总体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残留 福州内河 野生鱼类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环缝进气喷管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3
作者 廖俊贤 杨铭 +3 位作者 薛玉琴 关奔 王革 张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针对环缝进气喷管相互耦合的复杂结构参数,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喷管效率特性以及质量特性为优化目标,对环缝进气喷管的初始扩张半角、出口扩张半角、扩张段长度、入射中心位置扩张比以及入射角度进行优化... 针对环缝进气喷管相互耦合的复杂结构参数,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喷管效率特性以及质量特性为优化目标,对环缝进气喷管的初始扩张半角、出口扩张半角、扩张段长度、入射中心位置扩张比以及入射角度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喷管,环缝进气喷管效率特性增益可达13.6%;相较于基础喷管,质量特性增益可达13%。通过分析优化进程发现,随着喷管效率特性的增加分离激波逐渐前移,膨胀波束强度逐渐增加;在优化范围内扩张段长度、入射位置、入射角度显著影响喷管性能,初始扩张半角和出口扩张半角对喷管性能影响较小,入射角度越大、入射位置越靠前、扩张段长度越长喷管效率特性越高,喷管质量特性主要由扩张段长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缝进气喷管 效率特性 质量特性 多目标优化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光学卫星图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区域提取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赛月 方立 +1 位作者 李辰德 杨铭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用双编码框架,结合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数据的特征信息,获取DEM地貌参数,以解决表碛覆盖型冰川中同谱异物导致的源头区域误分割问题。首先通过多尺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模块和多核注意力池化模块对卫星图像和DEM分别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获取到的2个特征图进行融合。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可用于捕捉和融合冰川图像的多个尺度信息,以产生更丰富和全面的特征表示。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可以对每个通道和空间位置分配不同的权重,关注不同尺度上的特定区域,使模型能够聚焦于更重要的信息,减少多余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平均交并比(IoU)达到94.6%,比U-Net、DeepLabv3+网络分别提高4.53和3.38百分点,其能提升山地冰川区域的分割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双编码 表碛 语义分割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类胰岛素肽基因的结构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曼文 张晓军 +3 位作者 袁剑波 张小溪 杨铭 李富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v ILP1蛋白预计分子量为20.81 kDa,理论等电点为9.45,不稳定系数为96.20,具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推导其为碱性、不稳定的分泌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胰岛素超家族保守的Il GF结构域,由N端信号肽、B链、C肽和A链组成,同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2个断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v ILP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ILP7亲缘关系最近,与甲壳动物ILP1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无脊椎动物ILP7、脊椎动物松弛素(Relaxin)、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聚在一起。无脊椎动物ILP7类与外群海葵(Actinia tenebrosa)ILP的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这类ILP可能与胰岛素超家族的祖先较为相似。转录因子预测显示,Lv ILP1可能的转录因子为叉头框蛋白O3(FoxO3)、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等;蛋白互作分析显示,Lv ILP1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神经信号分子(VGLUT1、SYT 1_3)、糖蛋白激素(GPHB5)、鞣化激素(Bursicon)等相互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推测Lv ILP1可能具有调节生长发育、激素刺激反应、神经系统稳态、碳水化合物稳态、蜕皮后组织重建以及生殖发育等作用。分析发现,Lv ILP1在凡纳滨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有较高表达,在成体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ILP的基因结构、进化、功能及表达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类胰岛素肽 基因结构 功能预测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水体几何形状对系统含税热价的敏感性研究
16
作者 赵沙沙 贺明飞 +3 位作者 李金平 杨铭 原郭丰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7-413,共7页
针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以太阳能集热场得热量和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场的动态模拟为基础,在TRNSYS仿真平台中建立系统动态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实现全系统动态热性能和经济性能耦合分析。此模型是对太阳能集热场中定日镜场采... 针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以太阳能集热场得热量和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场的动态模拟为基础,在TRNSYS仿真平台中建立系统动态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实现全系统动态热性能和经济性能耦合分析。此模型是对太阳能集热场中定日镜场采光面积、跨季节储热水体体积、水体几何形状、太阳能集热场质量流量、资金内部收益率等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的重要工具。该研究主要分析了储热水体几何形状对系统含税热价的敏感性,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万立方米级的圆柱形储热水体,水体热损、含税热价与水体高径比呈上开口的类抛物线关系,当水体高径比为1∶2时,水体的热损低至30.74 kWh/m^(3),对应的含税热价低至0.470元/kWh,与区间高点的含税热价相比低9.6%;水体深度由5 m变化至25 m过程中,水体深度为19 m时热价可低至0.482元/kWh,与区间高点的含税热价相比低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动态模拟 热经济性 储热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浦浮鹰岛台湾相思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17
作者 黄运腾 杨铭 +3 位作者 曹晟烜 罗真 许诺 邓传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6-736,共11页
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林是霞浦浮鹰岛主要森林群落,为探究其演替动态和共存机制,基于典型样方法,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AC联结系数(AC)、Jaccard系数(JA)、Ochiai系数(OI)、Dice系数(DI)检验等方法,对霞... 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林是霞浦浮鹰岛主要森林群落,为探究其演替动态和共存机制,基于典型样方法,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AC联结系数(AC)、Jaccard系数(JA)、Ochiai系数(OI)、Dice系数(DI)检验等方法,对霞浦浮鹰岛台湾相思群落样方灌木层的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Br.)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在群落灌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2)台湾相思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均较小,各物种对资源利用比较充分。(3)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其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也越高,但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4)台湾相思群落灌木层的主要物种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群落仍处于动态演替不稳定阶段。(5)种对间正负联结比为0.98,几种联结检验显著率均较低,其种对间联结程度较弱,物种竞争不激烈。(6)联结系数AC、JA、OI、DI指数与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种间联结越强,其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也越高。研究结果表明,霞浦浮鹰岛台湾相思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对环境资源利用较充分,大部分物种间竞争较弱,台湾相思幼苗未能占据绝对优势,群落稳定性较差,存在逆向演替可能,应适当采取人工抚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浦县 台湾相思林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堆肥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仲瀚 杨凤霞 +5 位作者 杨铭 闫仁凯 牟美睿 韩秉君 辛蕊 张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8-1158,共11页
蚯蚓堆肥作为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高值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蚓体蛋白和均质稳定的蚓粪有机肥,还具有降碳控污的优势,符合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重大策略。然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制约了蚯蚓堆肥的健康... 蚯蚓堆肥作为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高值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蚓体蛋白和均质稳定的蚓粪有机肥,还具有降碳控污的优势,符合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重大策略。然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制约了蚯蚓堆肥的健康发展。本文在介绍蚯蚓堆肥技术工艺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减排措施的控制成效。诸多研究表明,蚯蚓堆肥可减少16.5%~68.4%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在堆肥过程中适当添加生物炭、秸秆或接种微生物菌剂等方式,减排效果最高能够提升80%,但外源物质的引入可能对堆肥产物的利用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蚯蚓堆肥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增效添加剂的开发以及产物后续利用的风险评估,以期为我国粪污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助推农业尽早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有机废弃物 减量增值 温室气体 减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料油菜对种公牛精子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汪稳 杨铭 +2 位作者 张国庆 全凡凡 余毅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58-60,共3页
为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青贮饲料油菜对种公牛精子质量的影响,选择体重(897.45±25.45)kg、年龄相近的15头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种公牛,随机分为对照组、NT1组和NT2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NT1组和NT2组分别以20%和30%青贮饲... 为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青贮饲料油菜对种公牛精子质量的影响,选择体重(897.45±25.45)kg、年龄相近的15头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种公牛,随机分为对照组、NT1组和NT2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NT1组和NT2组分别以20%和30%青贮饲料油菜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羊草。试验预试期15d,正试期60d,于2023年4—7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20%青贮饲料油菜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羊草制成的配合饲料饲喂种公牛可以显著提高冻精活力和前进运动精子数(P<0.05),但在畸形率和细菌数的控制上不如饲喂基础日粮的种公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油菜 种公牛 精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和Nb微合金化对CuZr基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燕春 姚文博 +5 位作者 董杰 吕志超 黄燕 张艺波 马东 杨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_(48)Cu_(48)Al_(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 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_(48)Cu_(48)Al_(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了B2晶体相的形核能力,提高了非晶和非晶复合材料的形成能力;而Nb微合金化则提高了B2相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了非晶相与B2相的硬度以及非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压缩塑性(分别达到了1470 MPa和21.5%)。本研究为非晶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对开发高性能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微合金化 非晶形成能力 相变诱导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