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 被引量:78
1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2 位作者 刘毅华 姚漪颖 梁达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从耕地生态安全研究阶段、概念、特征、驱动因素、评价尺度、评价方法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模拟预测、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耕地...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从耕地生态安全研究阶段、概念、特征、驱动因素、评价尺度、评价方法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模拟预测、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耕地生态安全研究经历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初始研究阶段、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发展研究阶段、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崭新阶段,并逐渐成为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耕地生态安全概念初步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刚刚起步,中尺度综合研究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缺乏,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现状分析,缺乏动态变化和模拟研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与机理。因此,今后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模拟研究十分迫切,对于完善耕地资源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为控制未来耕地规模减少以及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概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尺度 评价方法 模拟预测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1982——2009年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尹杰 吴大放 +2 位作者 刘艳艳 梁达维 陈震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86-94,共9页
从土壤肥力、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产出4个角度综合选取12个指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与统计,分析珠海市1982-2009年耕地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质量1982年以一级耕地为主,2009年以... 从土壤肥力、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产出4个角度综合选取12个指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与统计,分析珠海市1982-2009年耕地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质量1982年以一级耕地为主,2009年以二级耕地为主,1982年一级耕地转为2009年二级耕地的面积为18 005.37 hm^2,占2009年二级耕地的60.73%,白蕉、乾务和平沙有大量的一级耕地转为二级耕地。1982年珠海市一级和二级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5.96%和30.43%,而2009年珠海市一级和二级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25%和80.85%,耕地质量有大幅变化。1982-2009年期间,珠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耕地总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质量等级大幅下降,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斗门区,其次是金湾区,香洲区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熵值法 GIS 时空演变 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