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嘉彬 马艳平 +5 位作者 柯浩 郝乐 刘振兴 马江耀 梁志凌 李玉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共9页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嗜水气单胞菌pilin基因、温和气单胞菌zipA基因设计特异性LAMP...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嗜水气单胞菌pilin基因、温和气单胞菌zipA基因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利用实时浊度仪对2组引物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酸染料颜色变化对扩增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显示,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地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 fg·mL-1和320 fg·mL-1,是普通PCR方法的104倍和102倍;并能应用于已知临床样品检测。该研究建立的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实时浊度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和有机硒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及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振兴 周结珊 +4 位作者 马艳平 郝乐 马江耀 梁志凌 柯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56-158,共3页
[目的]为益生菌及有机硒在鳗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长孢娄徳酵母、乳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组成复合益生菌,并通过调整富硒长孢娄徳酵母的含量在复合益生菌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有机硒后投喂日本鳗鲡,探讨益生菌及有机硒... [目的]为益生菌及有机硒在鳗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长孢娄徳酵母、乳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组成复合益生菌,并通过调整富硒长孢娄徳酵母的含量在复合益生菌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有机硒后投喂日本鳗鲡,探讨益生菌及有机硒对鳗鲡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富硒酵母(Se-Y1)的生物量为6.94 g/L,菌体硒含量为1 446.90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1 377.88μg/g,有机硒转化率为95.24%。投喂45 d后,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幼鳗的生长性能以及肝脏SOD、CAT活性,并降低饵料系数以及肝脏组织的MDA、NO含量,还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投喂125 d后,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0.4 mg/kg有机硒没有进一步提高益生菌对鳗鲡的有益作用,而0.8 mg/kg有机硒则抑制了益生菌的作用。[结论]长孢娄徳酵母、乳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在日本鳗鲡幼鳗生长早期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和溶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益生菌 有机硒 长孢娄德酵母 乳明串珠菌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EsxA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艳平 梁志凌 +3 位作者 马江耀 刘振兴 郝乐 柯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Ⅶ型分泌系统(T7SS)是近年来发现的分泌系统,分泌两种胞外蛋白,EsxA基因编码的ESAT6蛋白和EsxB基因编码的CFP-10蛋白。分泌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菌从巨噬细胞吞噬体逃逸、影响巨噬细胞凋亡及裂解细胞等生物学功能,与致病性密... Ⅶ型分泌系统(T7SS)是近年来发现的分泌系统,分泌两种胞外蛋白,EsxA基因编码的ESAT6蛋白和EsxB基因编码的CFP-10蛋白。分泌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菌从巨噬细胞吞噬体逃逸、影响巨噬细胞凋亡及裂解细胞等生物学功能,与致病性密切相关。以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模板,克隆到294bp的EsxA基因,将目的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经测序,目的序列与无乳链球菌EsxA基因同源率在99%以上。EsxA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中,重组载体在28℃、0.5mmol/L IPTG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最大,可溶性表达。将纯化的ESAT6蛋白免疫Balb/c鼠,成功制备ESAT6蛋白鼠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ESAT6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无乳链球菌ESAT6蛋白的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Ⅶ型分泌系统 无乳链球菌 EsxA基因 克隆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差异分析
4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3 位作者 梁志杰 陈俊杰 梁志凌 戴李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生长发育情况,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依据,为建立地区骨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南宁地区1~18岁儿童青少年手腕部影像资料。采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对手腕骨进行评估,分析被检者的骨龄情况,运用... 目的 探讨分析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生长发育情况,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依据,为建立地区骨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南宁地区1~18岁儿童青少年手腕部影像资料。采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对手腕骨进行评估,分析被检者的骨龄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骨龄与年龄的差异。结果 南宁地区1965例儿童青少年骨龄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5),该人群整体骨龄较年龄偏大,骨龄年龄差为(0.24±1.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3,P<0.05)。骨龄与年龄不相符的阳性率为46.46%,在8岁后阳性率相对较高。男性发育延迟比例(25.54%)高于女性(9.65%),女性发育提前(36.59%)高于男性(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4,P<0.05),男、女性骨龄发育正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阳性率以8岁后较显著,骨龄呈现发育提前趋势,在中枢性性早熟、矮小症等个体化诊疗过程中,女性应重视发育提前,而男性则需侧重发育延迟。分析结果为完善全国地域性骨龄数据库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儿童青少年 生长发育 手腕部 数字化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种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志凌 马艳平 +3 位作者 马江耀 郝乐 刘振兴 柯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8-133,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牛津杯法,测定8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罗非鱼(Tilapia 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纸片法选择几种活性较强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五倍子、红藤...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牛津杯法,测定8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罗非鱼(Tilapia 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纸片法选择几种活性较强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五倍子、红藤、大蒜、北五味子、夏枯草、艾叶、苏木、三棵针、紫苏、土槿皮、老鹤草、石榴皮、大黄、丹参、鱼腥草、虎杖、赤芍、车前草、田基黄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黄连、五倍子的体外抑菌效果最显著;中草药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与大黄、艾叶、丹参、苏木、北五味子、红藤、石榴皮、虎杖、黄连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石榴皮表现为拮抗作用;三棵针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石榴皮、黄连、夏枯草、五倍子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虎杖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联合药敏试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对黄沙鳖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志凌 马艳平 +4 位作者 冯国清 郝乐 马江耀 柯浩 刘振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95-100,共6页
【目的】在绿色生态养殖条件下研究β-葡聚糖(β-glucan)对黄沙鳖(Truogx sinensis)幼鳖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为200(±10)g的黄沙鳖幼鳖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 【目的】在绿色生态养殖条件下研究β-葡聚糖(β-glucan)对黄沙鳖(Truogx sinensis)幼鳖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为200(±10)g的黄沙鳖幼鳖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和添加200、1 000 mg/kg剂量β-葡聚糖的试验饲料。120 d后对黄沙鳖幼鳖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进行称量计算,并测定全血中过氧化氢酶,血清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各组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差异不显著。血清中溶菌酶活性1 000 mg/kg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mg/kg剂量组,200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试验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200mg/kg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 000 mg/kg剂量组,1 00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β-葡聚糖有助于提高黄沙鳖幼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水平而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黄沙鳖 生态养殖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艳平 李嘉彬 +5 位作者 郝乐 刘振兴 马江耀 梁志凌 叶清生 柯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Ⅰ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试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鲤疱疹病毒3型ORF65基因的DNA疫苗对建鲤鱼苗的免疫保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盈 刘振兴 +6 位作者 马艳平 曹俊明 马江耀 郝乐 梁志凌 柯浩 李玉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为开发针对鲤疱疹病毒3 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又称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DNA 疫苗,该研究将CyHV-3 ORF65 插入pEGFP-N1,构建pEGFP-ORF65 重组质粒,通过转染实验与活体成像实验证实pORF65-EGFP 融合蛋白... 为开发针对鲤疱疹病毒3 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又称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DNA 疫苗,该研究将CyHV-3 ORF65 插入pEGFP-N1,构建pEGFP-ORF65 重组质粒,通过转染实验与活体成像实验证实pORF65-EGFP 融合蛋白可以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体外、体内表达;重组质粒按照3 μg·尾^-1 的剂量尾柄肌肉注射免疫10 g 左右的建鲤鱼苗,免疫3 次,ELISA 检测表明pEGFP-ORF65 免疫后可以显著提高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攻毒实验显示,CyHV-3 攻毒21 d 后,PBS 组、pEGFP-N1 组和pEGFPORF65组的建鲤成活率分别为25%、30%和90%,攻毒建鲤的成活率显著提高(P<0.01)。该研究为ORF65 作为DNA 疫苗靶基因应用于CyHV-3 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3型 锦鲤疱疹病毒 ORF65 DNA疫苗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4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端金霞 刘振兴 观玉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种苗培育 溶藻弧菌 16SrRNA分析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ELISA的鲤血清CyHV-3 pORF65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艳平 郝乐 +5 位作者 梁志凌 马江耀 李盈 柯浩 刘振兴 曹俊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9,共7页
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 HV-3)囊膜蛋白ORF65基因全长1 785 bp,编码594个氨基酸。该研究在稀有密码子分析及信号肽与跨膜结构预测的基础上,将p ORF65中的N端信号肽与C端跨膜区段删除后进行密码子优化与基因合成,将合... 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 HV-3)囊膜蛋白ORF65基因全长1 785 bp,编码594个氨基酸。该研究在稀有密码子分析及信号肽与跨膜结构预测的基础上,将p ORF65中的N端信号肽与C端跨膜区段删除后进行密码子优化与基因合成,将合成的截短ORF65(truncated ORF65)插入p ET32a(+)载体,构建了p ET32a-trun ORF65;进一步采用DNAstar、ABCpred、Bepi Pred 1.0软件预测了p ORF65的5个B细胞表位优势区段,以合成的截短ORF65为模板,通过SOE-PCR将5个B细胞表位优势区段编码序列融合后插入p ET32a(+)载体,构建了p ET32a-mod ORF65。重组质粒分别转入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p ET32a-mod ORF65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56.4 k D。此外,利用r 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了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血清Ig M,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抗锦鲤Ig M多克隆抗体。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纯化的p ORF65作为包被抗原,鼠抗锦鲤Ig M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p EGFP-ORF65 DNA疫苗免疫锦鲤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3型 ORF65 B细胞表位融合表达 rProtein G亲和层析 ELISA 抗体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致病性镰刀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交平 罗蒙 +6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刘振兴 郝乐 马艳平 马江耀 柯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3,共7页
从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患病部位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MY1,采用形态观察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回归感染实验确定其致病性,同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并通过不同温度、pH值... 从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患病部位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MY1,采用形态观察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回归感染实验确定其致病性,同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并通过不同温度、pH值、盐度条件进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MY1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对加州鲈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1.03×10^(4)个/mL。药敏实验表明,该菌对两性霉素B、克霉唑、益康唑、制霉菌素4种药物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16、8、32μg/mL。生理特性研究发现,MY1在10~35℃和pH4.32~11.44时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7.85;2%~8%NaCl显著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分离鉴定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药敏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12
作者 马艳平 郝乐 +4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马江耀 柯浩 刘振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6,共11页
Ⅶ型分泌系统存在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中,其组成膜蛋白对底物蛋白的分泌转运至关重要。为此利用热敏型自杀质粒,构建了含氯霉素筛选标签的膜蛋白重组敲除载体pSET4s-ΔessA、pSET4s-ΔessB、pSET4s-ΔessC,经同源重... Ⅶ型分泌系统存在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中,其组成膜蛋白对底物蛋白的分泌转运至关重要。为此利用热敏型自杀质粒,构建了含氯霉素筛选标签的膜蛋白重组敲除载体pSET4s-ΔessA、pSET4s-ΔessB、pSET4s-ΔessC,经同源重组后,利用PCR技术筛选到了其缺失突变株-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通过菌株生长曲线分析,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均较野生株(WT)生长过程变慢,其中ΔessA、ΔessB敲除株在生长早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ESAT6蛋白分泌影响分析显示,与WT株相比,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ESAT6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1)。结果显示,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均较WT株毒力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essA、essB、essC为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重要的膜蛋白,其基因缺失造成了分泌蛋白ESAT6 mRNA表达水平下降,影响了菌株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Ⅶ型分泌系统膜蛋白 敲除菌株构建 生物学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