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文物保护立法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柴荣 梁岩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4,共9页
世界各国存在三种文物保护立法模式,即分别立法式、综合立法式、统一立法式。综合立法模式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文物保护立法。我国文物保护立法选择综合立法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应先制定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文物保护法》,再从不... 世界各国存在三种文物保护立法模式,即分别立法式、综合立法式、统一立法式。综合立法模式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文物保护立法。我国文物保护立法选择综合立法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应先制定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文物保护法》,再从不同的文物要素或者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的视角出发制定单行法。国务院法制办于2015年12月28日就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新的《文物保护法》的出台指日可待,这对克服我国现有文物保护立法模式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立法模式 基本法 单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遗产法中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确立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岩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一带一路"倡导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这对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文化遗产工作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而文化遗产法的价值界定繁多,缺少统一的价值名目,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一带一路"倡导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这对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文化遗产工作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而文化遗产法的价值界定繁多,缺少统一的价值名目,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学研究的产物,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国际公约确认的法律概念,它能够突出文化遗产法的学科特点,满足人类的实际需要,具有合法性意义。我国应当将"文化多样性"作为文化遗产法的价值。现阶段我国文化遗产立法仅停留在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层面,缺少深层价值构建,相关立法模式与内容过于松散,未与国际法接轨,因此,我国应制定文化多样性保护法,在部门法中确立多元文化发展原则和文化遗产权,从而与"一带一路"所倡议的文化包容精神相契合,完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多样性 文化遗产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尔库塞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性思想——以对实证主义方法的批判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晋锡 梁岩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102,共5页
个体存在的历史性是马尔库塞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从与主体相分离的客观经验世界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提炼经济活动中超历史的永恒规律,由于忽视人在资... 个体存在的历史性是马尔库塞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从与主体相分离的客观经验世界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提炼经济活动中超历史的永恒规律,由于忽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最终使政治经济学蜕变为一种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从人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对象世界,其历史性思想强调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对象世界的统一,以及在具体历史处境中的自由实现。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被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所超越,批判理论对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只有将其深入到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规律层面,才能真正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有效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政治经济学批判 实证主义 历史性 劳动 社会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