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属动物克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
1
作者 刘琦 任宏 +6 位作者 温鑫 才文道力玛 伊敏娜 赵比力格 斯琴 何千倩 格日乐其木格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产业在文化、体育、生态旅游和食品领域中崭露头角。然而,马属动物的繁殖面临“三低难题”,即自然受孕率低、胚胎存活率低和幼驹成活率低,并且通常为单胎繁殖,这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严重制约了良种繁育的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产业在文化、体育、生态旅游和食品领域中崭露头角。然而,马属动物的繁殖面临“三低难题”,即自然受孕率低、胚胎存活率低和幼驹成活率低,并且通常为单胎繁殖,这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严重制约了良种繁育的进程。体细胞克隆作为一种有效的繁育技术,能够为马产业的发展带来显著提升。文章主要综述了体细胞克隆的一般流程、体细胞克隆对马属动物命运的改变、体细胞克隆现存挑战及未来展望,以期为国内马属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泌乳性能影响因素及分子调控机制
2
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王敏 +2 位作者 伊布勒图 何瑞峰 芒来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7-144,共8页
反刍动物奶源一直是全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奶源。但随着功能性食品的推广,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众奶制品上。马奶成分与人乳相似且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及低致敏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马奶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乳用马成为研究热... 反刍动物奶源一直是全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奶源。但随着功能性食品的推广,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众奶制品上。马奶成分与人乳相似且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及低致敏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马奶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乳用马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从组织器官到分子育种系统概括了马的乳房结构、泌乳规律、乳成分及特点及影响奶产量的因素、泌乳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乳用马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规律 乳成分 产奶量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功能验证
3
作者 赵比力格 温鑫 +7 位作者 伊敏娜 才文道力玛 神英超 斯琴 照伦其其格 任宏 芒来 格日乐其木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53-2962,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高效的体外马脐静脉内皮细胞(equ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eUVECs)分离和培养方法,并提供一个可靠的细胞模型,用于研究马的血管生成功能。【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马脐带中分离静脉,并用PBS液彻底...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高效的体外马脐静脉内皮细胞(equ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eUVECs)分离和培养方法,并提供一个可靠的细胞模型,用于研究马的血管生成功能。【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马脐带中分离静脉,并用PBS液彻底冲洗。使用0.2%Ⅰ型胶原酶对脐静脉进行消化25~30 min后,收集分离的eUVECs进行培养。每12 h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eUVECs的生长状况。使用CCK-8法测定第1代(P1)和P3代eUVECs在7 d内的D450 nm值,并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定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和CD34的表达情况。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和成骨分化诱导试剂诱导eUVECs,以验证其是否具有分化特性。确定内皮细胞后,添加梯度上升浓度(5、10、15、20、25 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eUVECs,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使用Matrigel法培养eUVECs,用ImageJ软件分析数据,并统计新生血管的4个指标:成管交叉点、成管长度、成管数和成管面积。寻找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最佳TNF-α刺激浓度。【结果】使用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的eUVECs 4~5 d内的汇合度达到90%。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生长良好并呈铺路石状排列。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确认了CD31和CD34在eUVECs中的阳性表达;并且eUVECs表现出薄弱的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在Matrigel法培养条件下,20 ng/mL TNF-α处理组的成管交叉点数、成管长度、成管数和成管面积等血管形成能力指标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然而,在常规培养条件下,随着TNF-α浓度增加到15 ng/mL,eUVECs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甚至开始导致细胞的凋亡。【结论】Ⅰ型胶原酶脐带注满消化法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出原代eUVECs,20 ng/mL TNF-α显著增强eUVECs体外血管生成能力,eUVECs可以作为体外研究血管生成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Ⅰ型胶原酶消化法 培养鉴定 TNF-α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孔庆然 武美玲 +5 位作者 朱江 格日乐其木格 郇延军 尹智 牟彦双 刘忠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7-1625,共9页
主要采用了绝对定量PCR和热不均一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检测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并利用旁侧PCR(Junction PCR)对整合位点进行确定,同时进一步分... 主要采用了绝对定量PCR和热不均一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检测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并利用旁侧PCR(Junction PCR)对整合位点进行确定,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整合位点的纯合性.结果表明,绝对定量PCR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标准曲线为:log2N(拷贝数)=-0.9354△Ct+3.4116(R2=0.9974,P<0.001),两只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拷贝数分别为30.85±1.77和18.87±1.34;TAIL-PCR能成功地克隆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得到25条特异性条带,经BLAST比对,共获得TgInS1(1440bp)、TgInS2(1263bp)和TgInS3(1861bp)3个整合位点.以整合位点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与外源基因特异性引物的组合引发Junction PCR,得到预计大小的特异性片段,确定了整合位点上、下游侧翼序列的准确性.采用整合位点5′上游和3′下游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与外源基因特异性引物的组合,进行Junction PCR,在两只转基因猪中都得到与野生型猪一致的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表明我们获得的转基因猪都为整合位点杂合子.初步建立了绝对定量PCR和TAIL-PCR对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检测的体系,为今后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猪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猪 拷贝数 整合位点 绝对定量PCR TAIL-PCR 纯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重PCR技术鉴定猪胎儿性别及其细胞系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尹智 孔庆然 +3 位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王振坤 张力 刘忠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49-52,共4页
sry和zfy/x是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有关的重要基因。本试验针对猪sry基因设计了两对PCR引物,以zfy/x为内参基因,利用双重PCR技术对6只30d左右猪胎儿的性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有的6个样品都有447bp(雄性)或445bp(雌性)的zfy或zfx序列的... sry和zfy/x是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有关的重要基因。本试验针对猪sry基因设计了两对PCR引物,以zfy/x为内参基因,利用双重PCR技术对6只30d左右猪胎儿的性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有的6个样品都有447bp(雄性)或445bp(雌性)的zfy或zfx序列的扩增带,而采用两对不同的引物对sry序列扩增后,有1个样品出现241bp和166bp的扩增带为雄性,其余的无特异性扩增带为雌性,然后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建立已知性别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为转基因克隆动物研究中尽早转染目的基因以及培养特定性别的胎儿成纤维细胞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胎儿 双重PCR SRY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静 张佐忠 +3 位作者 张玉 斯日古楞 曹琪娜 格日乐其木格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96,共5页
在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所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加入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势在必行。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把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培养目标、培养方... 在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所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加入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势在必行。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把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人才考核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提高学院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民族地区畜牧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动物科学 差异化 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白东义 赵一萍 +3 位作者 李蓓 格日乐其木格 张心壮 芒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4-983,共10页
马属(Equus)动物的祖先大约在5500万年前出现,经过持续分化形成现今的马、驴和斑马,统称马属动物。马作为家畜中的重要一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人类的饮食、战争、农耕、运输和娱乐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类为了满足需... 马属(Equus)动物的祖先大约在5500万年前出现,经过持续分化形成现今的马、驴和斑马,统称马属动物。马作为家畜中的重要一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人类的饮食、战争、农耕、运输和娱乐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类为了满足需求,或多或少影响着马的进化方向,从而在长时间自然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性状的不同马种。驴和骡在全球的存栏量也较多,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不但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而且还提供了食物和营养保健品。可见,马属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家畜的遗传学研究。人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索马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历史,解析形成独特性状的分子机制,为其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综述了马属动物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该技术在马属动物的进化历史和功能基因挖掘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期今后对马属动物的深入研究、产业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 全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不同直径卵泡内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及体外发育潜力差异原因的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焦明霞 刘仲凤 +7 位作者 王峰 刘世超 格日乐其木格 周洋 孔庆然 尹智 郭诗萌 刘忠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试验根据直径将猪卵泡分为2组:G1组(4~7mm)和G2组(2~4mm),对2组卵泡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发育潜能进行了比较,利用相对定量PCR检测了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及Pgr的表达水平,应用绝对定量PCR检测了... 试验根据直径将猪卵泡分为2组:G1组(4~7mm)和G2组(2~4mm),对2组卵泡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发育潜能进行了比较,利用相对定量PCR检测了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及Pgr的表达水平,应用绝对定量PCR检测了成熟培养前后卵母细胞线粒体拷贝数,并利用5,5′-二巯基-2-硝基苯酸(DTNB)酶循环法检测了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卵母细胞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显示,G1组和G2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5.06%和68.19%,G1和G2组排出第一极体的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分别为51.47%和29.44%,2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率和孤雌发育率上均差异显著(P〈0.05)。G1组卵丘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的扩展程度明显高于G2组,G1组卵母细胞对应的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Pgr的表达水平高于G2组(Has2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0、24h除外);G1组卵母细胞线粒体数、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G2组。以上结果表明,大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和发育潜力优于小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这可能与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卵丘扩展程度、卵丘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激活情况、卵胞质内谷胱甘肽含量和线粒体拷贝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发育潜力 卵泡直径 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 谷胱甘肽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246-1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桂娟 格日乐其木格 +3 位作者 峥嵘 张涛涛 董丹 吴慧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5386-15391,共6页
为了获得高效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制剂并研究其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对多粘类芽孢杆菌246-1可湿性粉剂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载体,保护剂及稳定剂进行了筛选。通过检测制剂悬浮性、润湿性、分散性、贮藏稳定性、抗氧化抗紫外... 为了获得高效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制剂并研究其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对多粘类芽孢杆菌246-1可湿性粉剂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载体,保护剂及稳定剂进行了筛选。通过检测制剂悬浮性、润湿性、分散性、贮藏稳定性、抗氧化抗紫外性特点、水分含量、细度等初步获得多粘类芽孢杆菌246-1可湿性粉剂制剂。同时分析了高温,含水量及日光照射对菌剂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及其与链霉菌复配制剂、市售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作为载体与发酵液混合,样品的悬浮率为91.8%,润湿时间在27 s以内,同时活菌率最高。筛选得到SDS作为保护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Na,CMC-Na)作为稳定剂在紫外照射和高温下活菌数最高。温室小区试验显示246-1可湿性粉剂,固体小白链霉菌制剂,二者复配菌剂及市售多粘类芽孢杆菌制剂对黄瓜的生长都有促生作用。其中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小白链霉菌的复配菌剂处理的黄瓜植株在株高、单果重及小区产量都高于其他处理,长势茂盛,叶色浓绿,促生效果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株高增加34%,单果重较对照增加4.5%,小区产量增加了36.7%。同时,几种处理在对黄瓜土传病害防治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复配菌剂的防效达7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黄瓜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苜蓿与干草混合对肉驴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宏 格日乐其木格 +1 位作者 神英超 张心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109,共4页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苜蓿与干草混合对肉驴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188.21±5.50)kg、12月龄杂交肉驴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驴。对照组(1组)肉驴饲喂100%干...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苜蓿与干草混合对肉驴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188.21±5.50)kg、12月龄杂交肉驴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驴。对照组(1组)肉驴饲喂100%干草料;试验2组、3组、4组肉驴分别饲喂25%苜蓿+75%干草料、50%苜蓿+50%干草料、75%苜蓿+25%干草料。试验期14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驴的末重、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肉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组肉驴的干物质、粗脂肪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组的肉驴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的胴体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1组,GR值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组肉驴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高于1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均低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研究表明,3组、4组的混合饲料均可以提高肉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建议添加量以50%苜蓿+50%干草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干草 肉驴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屠宰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马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前后肌肉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
11
作者 白东义 苏日嘎 +10 位作者 芒来 乌伊罕 赵一萍 李蓓 格日乐其木格 张心壮 陶克涛 赵若阳 图挌琴 青柏 旭仁其木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7-1624,共8页
旨在比较研究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前后蒙古马肌肉组织中与肌肉发育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为马匹耐力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以3匹5岁雌性蒙古马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连续性高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并在实施运动训... 旨在比较研究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前后蒙古马肌肉组织中与肌肉发育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为马匹耐力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以3匹5岁雌性蒙古马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连续性高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并在实施运动训练前后采集臀中肌肌肉用于后续研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分析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前后蒙古马肌肉组织中MYL-2和TNNC1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经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后蒙古马骨骼肌中MYL-2和TNNC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运动训练前(P<0.01)。在蛋白水平,MYL-2的表达量在运动训练后有了极显著的增加(P<0.01),而TNNC1在运动后虽有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长期的高负荷运动训练对蒙古马肌肉发育相关基因MYL-2和TNNC1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促进肌肉的发育,对蒙古马的耐力形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长期高负荷运动训练 转录 翻译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食对驴屠宰性能与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邢敬亚 +4 位作者 种肖玉 赵一萍 张心壮 芒来 刘桂芹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200-20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禁食时间处理对德州驴屠宰性能和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15头同一性较好的德州公驴,宰前称取空腹活质量,宰后立即称量胴体质量、骨质量等计算屠宰指标,同时取肝脏和肌肉各20g置于液氮中备用,宰后24h取背最长肌测定各种能... 为了研究不同禁食时间处理对德州驴屠宰性能和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15头同一性较好的德州公驴,宰前称取空腹活质量,宰后立即称量胴体质量、骨质量等计算屠宰指标,同时取肝脏和肌肉各20g置于液氮中备用,宰后24h取背最长肌测定各种能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禁食组之间各屠宰指标差异不大;禁食组的能源物质含量低于未禁食组,禁食24h组的极限pH值、ADP含量与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磷酸腺苷(AMP)、肌苷酸(IMP)及乳酸含量又显著低于其他2组。综上所述,长时间禁食(禁食24h)会减少驴的能量储备,提高极限pH值,降低能量消耗,最终对驴肉品质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屠宰性能 肌肉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毛色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若阳 赵一萍 +9 位作者 李蓓 格日乐其木格 张心壮 陶克涛 图格琴 旭仁其木格 青柏 李超 白东义 芒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7-368,共12页
动物毛色是人类正向选择产生的表型之一,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马的毛色丰富多变,单从表型无法准确判别其属于哪种毛色,造成马品种登记时毛色性状记录不准确,因此研究马毛色形成机理在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基... 动物毛色是人类正向选择产生的表型之一,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马的毛色丰富多变,单从表型无法准确判别其属于哪种毛色,造成马品种登记时毛色性状记录不准确,因此研究马毛色形成机理在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组学及测序技术的日益成熟,马毛色形成遗传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发现不同毛色性状与特定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从遗传学的角度对马的毛色进行归类,对与其形成的相关基因、作用机理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毛色形成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和马匹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色 遗传机理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靖凯 刘桂芹 +3 位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赵一萍 张心壮 芒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73-1880,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驴的役用功能逐渐消失,而驴肉功效的明确与开发利用则使驴产业在近几年有了迅猛发展。作者针对驴肉的营养特点及驴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如驴的品种、年龄、饲料营养、屠宰加工、驴肉质量鉴别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驴的役用功能逐渐消失,而驴肉功效的明确与开发利用则使驴产业在近几年有了迅猛发展。作者针对驴肉的营养特点及驴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如驴的品种、年龄、饲料营养、屠宰加工、驴肉质量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已有研究表明,驴肉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具有高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三高三低特点;对不同品种及不同屠宰年龄驴肉的营养及化学组成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驴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同,不同年龄的驴肉化学组成不同,即品种和年龄对驴肉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在驴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变饲料消化率进而使肉品质得到改善;不同部位驴肉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别,通过对比蛋白质、脂肪、剪切力和熟肉率发现,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高于臀肉;通过施加电刺激可加快驴肉排酸进度,改变肌纤维结构和钙蛋白酶降解,进而改善肉嫩度;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可提高真假驴肉的辨别率。作者对驴肉肉品质及营养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旨在为制定规范的驴肉生产标准,保障驴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营养成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桂芹 格日乐其木格 +5 位作者 邢敬亚 苏少锋 张心壮 曲洪磊 赵一萍 芒来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29,共6页
驴的后肠是一个复杂的发酵罐,肠道微生物对驴的健康和能量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2岁左右德州公驴屠宰后采集消化道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进行表征和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 驴的后肠是一个复杂的发酵罐,肠道微生物对驴的健康和能量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2岁左右德州公驴屠宰后采集消化道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进行表征和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①本试验共得到3 106 234条有效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共获到7 459个OTU,属于35个门、55个纲、118个目、222个科、512个属。前后肠共2 960个核心OTU,前肠独有996个,后肠独有2 059个;②细菌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等在驴前肠和后肠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在菌门水平上,前肠优势菌门顺序为厚壁菌门(92.4%)、变形菌门(3.5%)、拟杆菌门(2.7%)和放线菌门(0.8%);后肠厚壁菌门(55.7%)、拟杆菌门(34.2%)、螺旋体门(3.7%)和变形菌门(3.1%);④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顺序前肠为乳酸杆菌属(50.1%)、链球菌属(21.2%)、未分类的梭菌属(10.4%)、放线杆菌属(2.0%),后肠为乳杆菌属(5.7%)、链球菌属约(4.4%)、未分类的旋体属(2.2%)、未分类的梭菌属(1.1%);⑤FAPROTAX功能预测发现,前肠内容物微生物功能较为简单,氮代谢、动物寄生虫和共生体清除功能、发酵作用、化能异养等主要集中在前肠,后肠主要为厌氧和好氧作用、氮呼吸、人类传染疾病等功能。这一结果与驴的前、后肠功能差异和特点吻合,所获得数据为进一步了解驴的消化吸收机制,制定更适宜的饲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肠 后肠 微生物 α-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4期7-9,共3页
为研究冷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内蒙古赤峰市体况相近且健康的全年放牧的西门塔尔母牛16头,记录每个试验期放牧草场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并在各试验期的最后一天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用ELISA方法测... 为研究冷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内蒙古赤峰市体况相近且健康的全年放牧的西门塔尔母牛16头,记录每个试验期放牧草场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并在各试验期的最后一天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其中,免疫指标有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抗氧化指标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与秋季的免疫指标相比,IgG、IL-2显著降低(P<0.05),而IgA、IgM、IL-4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与秋季相比,牛的抗氧化指标T-AOC显著降低(P<0.05),MDA显著升高(P<0.05),SOD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内蒙古地区冬季低温会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产生冷刺激,从而使西门塔尔母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母牛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冷应激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热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一天然草场选取10头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全年放牧西门塔尔母牛,根据天然放牧草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并于各试验期最... 为了研究热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一天然草场选取10头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全年放牧西门塔尔母牛,根据天然放牧草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并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出牧前进行血液样品采集,最后用ELISA方法测定抗氧化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试验结果显示:(1)热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放牧肉牛的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产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非应激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热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放牧肉牛的免疫球蛋白A(IgA)极显著降低(P<0.01),免疫球蛋白G(IgG)极显著降低(P<0.01),免疫球蛋白M(IgM)与非应激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使放牧肉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对放牧肉牛机体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影响放牧肉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母牛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热应激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畜禽组织器官的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雅丽 张心壮 +1 位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芒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52-2059,共8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对畜禽生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追求养殖效率的同时,畜禽饲养管理过程中易产生多种应激,如断奶应激、运输应激、热应激、冷应激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产生各种应激...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对畜禽生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追求养殖效率的同时,畜禽饲养管理过程中易产生多种应激,如断奶应激、运输应激、热应激、冷应激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产生各种应激的根本原因。氧化应激可以破坏动物机体的氧化还原系统,导致肠道、肝脏、生殖器官等各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和疾病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维持动物机体的氧化平衡,提高抗氧化性能,缓解氧化应激。本文通过阐述氧化应激对畜禽组织器官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机制,并就Nrf2 ARE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的机理进行综述,为畜禽生产过程中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保障动物福利、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畜禽生产 组织器官损伤 Nrf2 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的功能、分离纯化及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伊敏娜 才文道力玛 +6 位作者 陶力 王希生 神英超 杜明 任宏 芒来 格日乐其木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7-2956,共10页
支持细胞对维持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微环境起决定作用,它可以通过分泌功能、细胞间连接形成的血睾屏障功能以及吞噬功能等来促进精子的形成过程,其发育异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雄性生殖缺陷。基于支持细胞在雄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 支持细胞对维持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微环境起决定作用,它可以通过分泌功能、细胞间连接形成的血睾屏障功能以及吞噬功能等来促进精子的形成过程,其发育异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雄性生殖缺陷。基于支持细胞在雄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养高纯度支持细胞可成为研究睾丸两大核心功能—精子发生和性激素分泌功能相关调节机制重要的细胞模型。此外,体外培养睾丸支持细胞也可作为生殖毒理学等新兴热点领域的细胞模型,为评估和研究环境因素对雄性生殖的影响提供便利。因此,作者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目前关于动物支持细胞生物功能的研究及常用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以期为利用动物支持细胞开展雄性生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细胞 功能 分离纯化 体外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神英超 任宏 +3 位作者 纳日嘎 王希生 芒来 格日乐其木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4-922,共9页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活体采卵技术(OPU)则能持续地获得卵母细胞,并能较好的保存马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扩张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高于紧密型卵母细胞,母马的年龄会影响到其卵母细胞的质量。马卵母细胞体外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影响其发育能力,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能使马卵母细胞在体外保存24 h以上而不影响其成熟率。在马卵母细胞成熟体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液是M199,添加胎牛血清(FB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物质能显著提高成熟率,常用培养环境为38~39℃,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时间30 h。成熟的卵母细胞有扩张的卵丘细胞和极体,且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骨架及微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不同采集技术的回收率以及影响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今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进一步研究及后期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收集 体外成熟(I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