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沼液配施化肥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青 栗方亮 孔庆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福建省平和县,以8年生琯溪蜜柚为试验树,田间定位连续3年施用养猪场猪粪沼液,研究等量氮磷钾条件下不同比例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重金属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纯化肥(采用普通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每年株... 在福建省平和县,以8年生琯溪蜜柚为试验树,田间定位连续3年施用养猪场猪粪沼液,研究等量氮磷钾条件下不同比例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重金属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纯化肥(采用普通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每年株施N、P_(2)O_(5)和K_(2)O分别为950.0、600.0和850.0 g)相比较,沼液替代25%化肥(以氮计,不足的氮、磷、钾养分用化肥补足)和替代50%化肥处理有增产优势,同时对果实品质无负面影响,沼液替代100%化肥无增产作用且会使果实品质下降;所有沼液处理会降低裂果率;沼液替代25%化肥不会加重果实粒化率,其他沼液处理会加重果实粒化率。随沼液替代比例和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Cu和Zn含量显著增加,但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土壤电导率随沼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沼液替代25%化肥在蜜柚果园应用的综合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但更长期施用沼液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琯溪蜜柚 果实品质 重金属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滩涂缢蛏养殖区域施肥现状调查
2
作者 张青 栗方亮 +3 位作者 张华 曹榕彬 沈茂芬 孔庆波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6期390-395,共6页
为了解福建滩涂缢蛏养殖区域的施肥现状,实现无公害、健康、高效的缢蛏规模化养殖,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方式,对福建省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3个典型缢蛏养殖区域的缢蛏养殖施肥情况(主要包括肥料品种、施肥方式、肥料用量等)进行了... 为了解福建滩涂缢蛏养殖区域的施肥现状,实现无公害、健康、高效的缢蛏规模化养殖,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方式,对福建省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3个典型缢蛏养殖区域的缢蛏养殖施肥情况(主要包括肥料品种、施肥方式、肥料用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3个区域内缢蛏养殖投入肥料种类繁多,且大多是在养殖区域四周的河沟内投放肥料进行肥水培藻,投入的常规单质肥料明显高于复合肥、有机肥和水溶性肥料等;(2)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3个区域内缢蛏养殖过量施用氮、磷的现象较为严重,其中施氮量大于2000 kg/hm^(2)的养殖户达76.47%,施磷量大于400 kg/hm^(2)的养殖户达70.58%,氮、磷、钾素投入量自北向南整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3)从施肥结构上分析,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3个区域施用氮、磷的比例平均为4.7∶1,其中以三沙湾区域最低(4.25∶1),厦门湾区域最高(5.1∶1),氮、磷比例失衡;(4)三沙湾、湄洲湾、厦门湾各区域的缢蛏养殖经济效益相差较大,净收益为-6.2万~20.5万元/hm^(2)。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缢蛏养殖化肥施用标准,养殖户仅凭经验难以充分掌握正确的施肥方式、用量等,从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经济效益薄弱等问题。建议研发氮、磷含量高的新型水溶性功能肥料,鼓励养殖户采取更加科学的肥水方式,提高施肥技术,避免不合理、无规则的肥料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养殖区域 肥水 施肥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浓度和水分对水稻土硝化作用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栗方亮 李忠佩 +1 位作者 刘明 江春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氮素浓度和水分对土壤硝化作用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特别是高氮素浓度下的响应特异性,以红壤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设置4个硫铵用量水平[0(CK)、120 mg(N).kg-1(A1)、600 mg(N).kg-1(A2)、1 200 mg(N).kg-1(A3)],调节土壤水分为... 为了明确不同氮素浓度和水分对土壤硝化作用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特别是高氮素浓度下的响应特异性,以红壤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设置4个硫铵用量水平[0(CK)、120 mg(N).kg-1(A1)、600 mg(N).kg-1(A2)、1 200 mg(N).kg-1(A3)],调节土壤水分为饱和持水量(WHC)的40%、60%和80%,研究了短期内不同氮素浓度和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硝化作用、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0%、60%和80%WHC水分条件时,硫铵A2、A3浓度处理土壤硝化率和硝化速率普遍较低,硫铵A1浓度处理硝化率和硝化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同含水量时随硫铵用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在40%、60%和80%WHC水分条件时,微生物生物量碳随硫铵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浓度硫铵用量水平时,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基本表现为:60%WHC>80%WHC>40%WHC。分析发现不同水分和硫铵处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BIOLOG分析显示:不同氮素浓度和不同水分处理,60%WHC下A1处理的平均吸光值(AWCD)和Shannon、Simpson、McIntosh指数最大,其次为60%WHC的硫铵CK处理,而不同水分下硫铵A2、A3处理,其AWCD值和Shannon、Simpson、McIntosh多样性指数都较低,进一步说明过量施肥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不同氮素浓度和水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生化性状不同,过量施用化肥后将有可能造成土壤微生物性状和生化功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硫铵用量 硝化作用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际氮素浓度下添加不同碳源对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栗方亮 李忠佩 +1 位作者 刘明 江春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979,共9页
研究肥际氮素浓度下添加不同碳源后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不同活性碳源对肥际养分浓度下氮素转化和调控作用以及提高氮素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水稻土,模拟肥际氮素浓度,设置不同硫铵用量和葡萄糖、纤维... 研究肥际氮素浓度下添加不同碳源后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不同活性碳源对肥际养分浓度下氮素转化和调控作用以及提高氮素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水稻土,模拟肥际氮素浓度,设置不同硫铵用量和葡萄糖、纤维素或木质素碳源添加处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矿化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7天和35天,高氮素用量下与不添加碳源处理相比,添加葡萄糖、纤维素和木质素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增加5.0%~126.8%、17.5%~210.9%和14.7%~210.0%,微生物生物量氮分别增加-5.4%~109.3%、32.0%~173.1%和-14.2%~194.8%(负数表示减少)。而中等和常量氮素条件下添加这3种碳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呈增加趋势。肥际氮素各浓度下添加葡萄糖处理CO2释放量最多,其次是添加纤维素,最后是添加木质素。BIOLOG分析显示,高、中氮素用量下,平均吸光值(AWCD)、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都较低,添加3种碳源处理后均有提高,而单独添加不同碳源及添加常量氮素和碳源处理,AWCD值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水平较高。较高的肥际氮素浓度下添加葡萄糖、纤维素或木质素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在当前大量施无机氮肥的条件下,注重有机物的配合施用,有利于减小氮素损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碳源 肥际 水稻土 微生物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栗方亮 张青 +3 位作者 王煌平 王利民 王秋营 罗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6,共7页
研究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对菌渣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为揭示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肥力形成及演变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菌渣用量处理土壤,分析了稻田施用菌... 研究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对菌渣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为揭示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肥力形成及演变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菌渣用量处理土壤,分析了稻田施用菌渣下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及各粒级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变化,得出了各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提高4.07%~15.71%(P>0.05),其中,中量和高量菌渣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3.27 g/kg和12.81 g/kg。施用菌渣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1.75%~8.61%(P>0.05),其中,中量和高量菌渣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1.47 g/kg和1.43 g/kg。总体而言,各处理中>1.0 mm的各级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团聚体,碳、氮主要分布在较大粒级团聚体上。不同处理各粒级团聚体分离的碳、氮回收率分别为77.05%~87.36%、77.66%~89.68%,说明获得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布的结果是相对可靠的。由此,菌渣的施用提高了稻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碳、氮的含量,其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稻田土壤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土壤团聚体 稻田 有机碳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恒温条件下稻田土壤中菌渣的分解过程及CO_2释放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栗方亮 王煌平 +3 位作者 张青 王利民 安梦鱼 罗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7-275,共9页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下脚料,可作为有机肥再利用。本文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不同比例的菌渣和稻田土壤混合物[不施用菌渣(TS),土壤与菌渣质量比为10∶1(SM1)、5∶1(SM2)和2∶1(SM3),全部菌渣(TM)],研究不同处理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探...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下脚料,可作为有机肥再利用。本文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不同比例的菌渣和稻田土壤混合物[不施用菌渣(TS),土壤与菌渣质量比为10∶1(SM1)、5∶1(SM2)和2∶1(SM3),全部菌渣(TM)],研究不同处理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探讨菌渣在稻田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并分析CO_2释放特征,为菌渣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时间,添加不同比例菌渣处理有机碳和氮含量均比TS处理高,其中TM处理的有机碳和全氮分别比TS处理提高了10.7倍和11.0倍。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量主要依赖于菌渣的添加量。总体来说,各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碳氮的分解,有机碳、氮均有下降趋势;在35 d后TM处理有机碳氮下降较快。添加菌渣越多,有机碳残留率也越大。在培养63 d后,菌渣有机碳(YC)和氮(YN)的分解残留率与菌渣添加量(X)的关系式分别为:YC=71.26X-0.607 5,r2=1.000 0**和YN=74.039X-0.413 3,r2=0.999 9**。各处理土壤CO_2释放速率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然后趋于稳定趋势。菌渣用量越高,CO_2释放速率越高,各处理在不同培养时间CO_2释放速率均表现为TM>SM3>SM2>SM1>TS。在第7 d时各处理CO_2释放速率最高,在第14 d时渐渐处于平稳下降状态,培养35 d后,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很小,大部分有机碳被固定在土壤中,其中TM处理有机碳矿化强度最小。总之,还田菌渣越多,土壤中被固定的碳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稻田土壤 有机碳 全氮 分解过程 CO2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驻村扶贫实践及思考
7
作者 栗方亮 刘荣昌 +1 位作者 刘旭锟 罗旭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通过1年的驻村蹲点实践,总结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的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分析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村情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包括扎实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带动整治村容、推进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阐述了... 通过1年的驻村蹲点实践,总结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的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分析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村情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包括扎实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带动整治村容、推进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阐述了驻村体会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溪村 乡村振兴 科技扶贫 周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及一体化设备研究
8
作者 栗方亮 张青 孔庆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49-51,共3页
总结了悬浮液体肥料生产工艺,针对现有液体肥料生产设备生产节奏缓慢、生产工序繁琐和配料浪费等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实现配方、制肥为一体的悬浮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及一体化设备,并介绍该悬浮液体肥料生产一体机的构造及优点。经生产... 总结了悬浮液体肥料生产工艺,针对现有液体肥料生产设备生产节奏缓慢、生产工序繁琐和配料浪费等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实现配方、制肥为一体的悬浮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及一体化设备,并介绍该悬浮液体肥料生产一体机的构造及优点。经生产实践验证,该悬浮液体肥料生产工艺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肥料 一体化机 生产技术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畜禽粪便生物炭产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煌平 张青 +5 位作者 李昱 任丽花 栗方亮 罗涛 翁伯琦 王秋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08-2214,共7页
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室内密闭低氧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畜禽粪便生物炭的产率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p H、电导率、盐分、全P和全K含量逐渐增加,... 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室内密闭低氧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畜禽粪便生物炭的产率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p H、电导率、盐分、全P和全K含量逐渐增加,而炭化产率、挥发分含量、固定碳产率、全N含量逐渐降低,同时生物炭表面超微结构粗糙程度加剧。综合分析确定,获得高炭化产率和低氮损失的适宜热解温度为450℃,该温度下生物炭品质优劣依次为牛粪、猪粪渣、鸡粪。畜禽粪便生物炭具有较高p H和总养分含量,可作为酸性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生产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畜禽粪便 生物炭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施加超细磷矿粉对水稻吸收和转运Pb、Cd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青 王煌平 +2 位作者 孔庆波 栗方亮 罗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4,共10页
为了探究水稻不同生育期施加超细磷矿粉(100 nm)对Pb-Cd污染土壤Pb、Cd吸收和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插秧前、分蘖期和扬花期施加不同用量的超细磷矿粉对水稻稻谷产量,植株Pb、Cd的吸收转运及对土壤中Pb、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探究水稻不同生育期施加超细磷矿粉(100 nm)对Pb-Cd污染土壤Pb、Cd吸收和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插秧前、分蘖期和扬花期施加不同用量的超细磷矿粉对水稻稻谷产量,植株Pb、Cd的吸收转运及对土壤中Pb、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施加超细磷矿粉的水稻稻谷产量增加了9.70%~26.60%,显著高于对照和普通磷矿粉处理。水稻根、茎叶、稻壳和稻米中Pb、Cd含量均随超细磷矿粉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插秧前施加超细磷矿粉稻米中P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75.7%~79.1%)和普通磷矿粉处理(73.5%~77.3%),降低效果好于分蘖期(51.4%~69.1%)和扬花期(51.9%~61.5%);而扬花期施加稻米中C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44.3%~71.9%)和普通磷矿粉处理(44.1%~71.8%),降低效果好于插秧前(32.7%~45.8%)和分蘖期(28.2%~39.9%)。施加超细磷矿粉后稻米中Pb、Cd含量大部分低于国家食品的限量卫生标准GB 2762-2017(≤0.2 mg·kg^-1)。扬花期施加超细磷矿粉降低土壤交换态Cd的效果(16.8%~33.4%)好于插秧前(18.0%~27.8%)和分蘖期(11.8%~27.9%),插秧前施加超细磷矿粉降低土壤交换态Pb的效果(143.8%~193.3%)好于分蘖期(103.2%~183.4%)和扬花期(56.0%~160.6%)。土壤中交换态Cd、Pb含量与稻米中Cd、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856和0.946。水稻Cd、Pb的吸收系数和初级转运系数均随超细磷矿粉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因此,超细磷矿粉可通过钝化土壤中交换态Pb、Cd,降低水稻对Pb、Cd的吸收转运,并提高稻谷产量。建议超细磷矿粉用量为2 g·kg^-1土,单独Pb污染或Cd污染的土壤可分别在种植前或生长旺期施用,而复合污染的土壤在种植前施用综合效果较佳且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超细磷矿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富硒土壤上三种蔬菜对硒的吸收与转化差异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青 王煌平 +3 位作者 孔庆波 章赞德 栗方亮 罗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7-1736,共10页
【目的】研究对硒(Se)不同敏感性蔬菜对天然富硒土(Se≥0.4 mg/kg)中硒的吸收和转化差异,为富硒土壤生产富硒蔬菜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大蒜、芥菜和菠菜三种蔬菜为试验材料,在全硒含量为0.29、0.58、0.98、2.07 mg/kg的四种... 【目的】研究对硒(Se)不同敏感性蔬菜对天然富硒土(Se≥0.4 mg/kg)中硒的吸收和转化差异,为富硒土壤生产富硒蔬菜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大蒜、芥菜和菠菜三种蔬菜为试验材料,在全硒含量为0.29、0.58、0.98、2.07 mg/kg的四种土壤上进行了盆栽试验(依次标记为Se0.29、Se0.58、Se0.98、Se2.07),并测定四种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含量。芥菜和菠菜于生长40 d、53 d、68 d和82 d后取样,测定蔬菜可食部分硒含量;于生长97 d后收获,分为根部和地上部。大蒜于生长42 d、68 d、82 d、120 d后取样,测定地上部硒含量;于生长165 d后收获,分为根部、鳞茎和叶。测定供试蔬菜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计算不同硒含量土壤上蔬菜对硒的吸收和转化系数。【结果】三种蔬菜中芥菜的生长对土壤硒最为敏感,芥菜可食部位生物量鲜重以Se0.29处理最高,菠菜和大蒜均以Se0.58处理最高,与Se2.07处理均达显著差异。三种蔬菜地上部硒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不同生育期均表现为大蒜>芥菜>菠菜。收获期三种蔬菜各部位的硒含量随着土壤硒含量(0.29~2.07 mg/kg)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Se2.07> Se0.98> Se0.58> Se0.29,Se2.07处理的菠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硒含量分别是其Se0.29处理的8.63倍和7.10倍,芥菜是12.25倍和23.29倍,Se2.07处理大蒜鳞茎和叶部硒含量是Se0.29处理的39.92倍和4.90倍;可食部位硒含量为大蒜(7.25~289μg/kg)>芥菜(1.22~14.9μg/kg)>菠菜(0.73~6.30μg/kg),均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Se2.07处理菠菜根部硒含量是茎叶的4.80倍,芥菜是12.06倍,大蒜是8.22倍。在富硒土壤Se0.98和Se2.07处理条件下,大蒜和芥菜能从土壤中富集硒,吸收系数是菠菜的3.06~8.47倍和1.58~5.8倍,均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0.01 mg/kg)。三种蔬菜可食部位有机硒含量占总硒比例为73.5%~84.7%,并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Se2.07与Se0.29处理差异显著;蔬菜硒含量不但与土壤总硒含量相关,而且与有效态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蔬菜种类和土壤硒含量均影响蔬菜硒的吸收、转化和富集。三种蔬菜对土壤硒的敏感性以芥菜最强。蔬菜硒含量和可食用部位有机硒的转化率均随着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总硒含量和有效态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富硒能力为大蒜>芥菜>菠菜,在天然富硒土壤上生长的大蒜和芥菜硒含量易达到富硒蔬菜标准,而菠菜未显示出富硒能力。因此,虽然土壤硒含量高影响了大蒜和芥菜的生长,但大蒜和芥菜具有较强的将硒转移到可食部位的能力,可作为富硒蔬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富硒土壤 吸收 转化 有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利民 黄东风 +5 位作者 李清华 何春梅 张辉 刘彩玲 栗方亮 黄毅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时,该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OC、TN储量分别是相应全土总量的33.31%~45.45%和33.76%~46.60%。其中,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TOC和TN的贡献率在IF和CF处理中的大小排序为(≥2 mm)>(<0.5~0.25 mm)>(<1~0.5 mm)>(<2~1 mm)>(<0.25~0.106 mm),而在CK中为(≥2 mm)>(<1~0.5 mm)>(<0.5~0.25 mm)>(<2~1 mm)>(<0.25~0.106 mm)。与CK相比,IF处理可显著(P<0.05)提升≥2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该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全土T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是,IF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的C:N比值一般比CK低。综上表明,处理IF不仅能增加土壤及其水稳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茶园黄红壤固碳供氮的合理培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培肥措施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养分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减量施钾对香蕉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孔庆波 栗方亮 张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目的】香蕉生长快,需要及时充足的水肥供应,特别是钾素的供应。研究滴灌条件下减量施钾对香蕉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钾素平衡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制定适合香蕉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在福建漳州... 【目的】香蕉生长快,需要及时充足的水肥供应,特别是钾素的供应。研究滴灌条件下减量施钾对香蕉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钾素平衡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制定适合香蕉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在福建漳州进行了为期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施用等量氮磷肥的基础上,以不施钾肥(K_(0))和常规灌溉施钾1400 kg/hm^(2)(K_(1))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设置施用常规施钾量的40%(K_(0.4))、60%(K_(0.6))和80%(K_(0.8))3个减施钾肥处理。在收获期测定香蕉产量和品质,计算土壤钾素平衡。【结果】与K_(1)处理相比,K_(0.4)处理香蕉植株茎围、果指围、每梳果数、产量均显著降低,但不影响口感品质;K_(0.6)处理对香蕉生长、结果数和果实外形、每梳果数、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果实品质没有下降;K_(0.8)处理促进了香蕉生长、结果性状和产量,并提高了果指围和单株果重,没有降低营养品质。4个施钾处理的净收益依次为K_(0.8)(54179.4元/hm^(2))>K_(0.6)(46663.7元/hm^(2))>K_(1)(42538.1元/hm^(2))>K_(0.4)(36808.1元/hm^(2)),K_(0.8)处理净收益显著高于K_(1)和K_(0.6)处理,K_(0.6)处理显著高于K_(1)处理,K_(0.4)处理则显著低于K_(1)处理(P<0.05)。连续种植3年香蕉后,K_(0.8)处理与常规K_(1)处理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量钾素含量未达显著差异水平,K_(0.4)处理的土壤钾素亏缺93.3 kg/hm^(2),K_(1)、K_(0.6)和K_(0.8)处理的土壤钾素分别盈余了501.9、8.9和220.4 kg/hm^(2)。【结论】综合考虑滴灌条件下增产效应、经济效益和土壤钾素养分平衡,福建香蕉果园采用滴灌及减少常规钾肥用量的2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水肥一体化 减量施钾 钾肥利用率 土壤钾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其若干机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利民 翁伯琦 +3 位作者 罗涛 黄东风 栗方亮 罗旭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70-75,共6页
综述了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并系统介绍山地水土流失对侵蚀区的直接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间接威胁,同时深入分析了地形因子、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坡长、降雨量、雨强、植被覆盖度、... 综述了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并系统介绍山地水土流失对侵蚀区的直接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间接威胁,同时深入分析了地形因子、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坡长、降雨量、雨强、植被覆盖度、群落结构、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和土壤性质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各种影响因素可直接起到驱动作用,更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起到推动与加剧的作用,其内在机理包括植被与地形,土壤与降雨,降雨与植被,气候与系统,生产与干扰等方面相互关系与作用程度。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产生新影响的研究,并辅以遥感等现代技术,旨在为土壤侵蚀预报和防控山地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自然条件 人为因素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平和县琯溪蜜柚裂果的水肥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青 孔庆波 +1 位作者 栗方亮 庄木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2,共6页
在前期施肥数据挖掘和大样本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平和县292个有效调查蜜柚果园的挂果量、水分供给及养分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调整人为可控因素降低琯溪蜜柚裂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高海拔有利于减轻裂果,挂果量增... 在前期施肥数据挖掘和大样本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平和县292个有效调查蜜柚果园的挂果量、水分供给及养分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调整人为可控因素降低琯溪蜜柚裂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高海拔有利于减轻裂果,挂果量增加则使裂果加剧,高挂果量果园中严重裂果园(Ⅲ类裂果,20%以上的果实出现裂果,严重影响品质)所占比例比低挂果量果园高30个百分点左右;2)裸地栽培会使裂果程度加重,裸地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达53.93%;3)砂土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黏土果园17.90个百分点,坡地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低洼地果园11.22个百分点;4)随着4—5月灌溉次数的增多,裂果程度逐渐减小,少量多次灌溉园Ⅲ类裂果占比分别比不灌溉园和浇溉1~2次园低37.04和12.20个百分点;5)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Ⅲ类裂果占比由28.87%增加至60.82%;6)高肥料用量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低肥料用量园26.90个百分点,膨果期NPK用量占全年用量比例高的果园Ⅲ类裂果增加更明显;7)钙肥用量从高量到低量时Ⅲ类裂果由29.49%升到50.79%,增加水溶性钙肥和在膨果期增施钙肥能明显减轻裂果。综合分析,水肥管理是影响平和县琯溪蜜柚裂果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人工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裂果程度。生产中应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在干旱时能调节水分供应,4—5月遇旱应注重补水;同时,因地制宜调整肥料结构,增加水溶性钙肥,合理分配各时期钙肥用量,膨果期注重增施钙肥;果园春夏秋免耕留草或杂草、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裂果 钙肥 灌溉 平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因素调查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庆波 张青 +1 位作者 栗方亮 庄木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共5页
汁胞粒化严重影响了琯溪蜜柚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摸清蜜柚粒化的影响因素,在2017年福建省平和县蜜柚整体粒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访谈与实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和县不同蜜柚果园的生长结果状况、生产管理措施、果... 汁胞粒化严重影响了琯溪蜜柚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摸清蜜柚粒化的影响因素,在2017年福建省平和县蜜柚整体粒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访谈与实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和县不同蜜柚果园的生长结果状况、生产管理措施、果实汁胞粒化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合理协调好单果质量和挂果量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降低粒化程度,挂果量多有利于减轻粒化,单果质量增加使粒化加剧,在单果质量超过1.5kg的果园中严重粒化园(Ⅲ类粒化园,粒化指数>0.2,果实严重粒化,严重影响品质)所占比例比单果质量低于1.3kg的果园高30个百分点左右;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果树粒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幼龄园(3~10年)和高龄园(25年以上)的Ⅲ类粒化园占比分别比适龄园(10~25年)高出24.97和24.02个百分点;2)高量使用氮磷钾化肥或氮肥园与低量使用园相比,Ⅲ类粒化园占比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在膨果期高量使用氮磷钾化肥和硝态氮的果园中Ⅲ类粒化园占比分别可达23.68%和20.21%;3)延迟采摘使得粒化加剧,相对正常采摘其Ⅲ类粒化园占比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4)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使粒化程度降低,其中有机态氮磷钾使用量从高量到低量,Ⅲ类粒化园占比由8.65%增加到25.00%;5)海拔、品种等其他因素也会对蜜柚粒化造成一定影响,Ⅲ类粒化园占比随着海拔的增高可由20.86%降低至13.56%,白肉蜜柚与黄肉蜜柚的粒化程度相对红肉蜜柚有所缓解。综合分析,单果质量、施肥状况、树龄是影响蜜柚粒化的重要因素;为减轻粒化程度,建议根据种植区域和树龄等特点,因地制宜调整肥料结构及各时期施肥配比,降低氮肥比例,增加有机肥,在蜜柚膨果期适当减少氮磷钾化肥及硝态氮的使用;同时调整挂果量、控制单果质量,选择适当时期采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汁胞粒化 单果质量 挂果量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蔬菜水肥一体化配置和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青 栗方亮 +1 位作者 曹榕彬 孔庆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83,共6页
采用随机抽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8年对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市643户菜农的蔬菜水肥一体化配置和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蔬菜生产的主要类型为露地栽培,其次是小拱... 采用随机抽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8年对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市643户菜农的蔬菜水肥一体化配置和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蔬菜生产的主要类型为露地栽培,其次是小拱棚和简易大棚栽培,分别占调查总户数的38.10%、33.12%和24.88%;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菜农占调查总户数的77.60%。水肥一体化的出水方式主要为膜下喷灌,占比为42.08%,主要应用于小拱棚和简易大棚栽培;注肥方式主要为泵注式和泵吸式,占比分别为34.87%和29.86%,主要应用于小拱棚、简易大棚和露地栽培。水肥一体化和过滤系统操作以手动为主,占比分别为67.33%和75.95%,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在产量相近的情况下,采用水肥一体化可使氮肥用量减少17%左右,磷肥用量减少9%左右,钾肥用量减少14%左右。与常规施肥相比,采用水肥一体化可增产21.99%~29.90%,经济效益增加32.12%~5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肥一体化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集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青 栗方亮 孔庆波 《中国沼气》 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章针对当前沼液过滤困难、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设计了智能化的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利用三级过滤实现沼液粘稠分离,粘液通过沼液液位监测,智能控制固液分离机,实现沼渣沼液分离,稀液通过120目过滤网,达到滴灌要求,并采用清洗... 文章针对当前沼液过滤困难、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设计了智能化的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利用三级过滤实现沼液粘稠分离,粘液通过沼液液位监测,智能控制固液分离机,实现沼渣沼液分离,稀液通过120目过滤网,达到滴灌要求,并采用清洗设备实现滤网的自动冲洗。通过系统智能化控制与人工控制成本对比试验表明,该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经济环保,操作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该研究为沼液的大规模利用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微处理器 固液分离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悬浮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庆波 张青 +2 位作者 栗方亮 章明清 李娟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35-37,共3页
液体悬浮大量水溶肥料可施用于多种作物、果树中,具有提高施肥效率,降低成本,便捷操作等效果。介绍液态悬浮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定义与生产要求,并总结其生产工艺流程操作与检测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液态悬浮 水溶肥 生产技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裕兴 张青 +2 位作者 王煌平 栗方亮 扈亲怀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43-45,共3页
研究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和秸秆量随之增加;高量调理剂和低量调理剂处理比不施调理剂处理水稻的千粒重分别增加4.57%和4.39%,分蘖数分别增加28.6%和21.0%;施用土壤调理剂... 研究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和秸秆量随之增加;高量调理剂和低量调理剂处理比不施调理剂处理水稻的千粒重分别增加4.57%和4.39%,分蘖数分别增加28.6%和21.0%;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