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基合金室温塑性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子勇 吴丽娟 +4 位作者 周峰 宫子琪 柴丽华 相志磊 聂祚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4,共4页
TiAl基合金因其低密度、高的弹性模量和比强度以及高温抗氧化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但其较低的室温塑性限制了常温条件下的应用。主要讨论了TiAl基合金的室温脆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室温... TiAl基合金因其低密度、高的弹性模量和比强度以及高温抗氧化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但其较低的室温塑性限制了常温条件下的应用。主要讨论了TiAl基合金的室温脆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室温脆性的方法,为改善合金的室温塑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塑性 脆性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韧化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宫子琪 周峰 +3 位作者 柴丽华 陈子勇 相志磊 聂祚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468,451,共5页
TiAl基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良好的抗蠕变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等优点,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航空、航天及汽车用高温合金,但其断裂韧性低一直是阻碍TiAl基合金应用的重要原因。分析了TiAl基合金断裂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TiAl基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良好的抗蠕变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等优点,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航空、航天及汽车用高温合金,但其断裂韧性低一直是阻碍TiAl基合金应用的重要原因。分析了TiAl基合金断裂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改善断裂韧性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关于TiAl合金韧化机制的论述,包括内在韧化和外在韧化机制。内在韧化来源于基体滑移和韧性相韧化,外在韧化机制起源于剪切韧带韧化、裂尖钝化、裂纹分叉、偏转和扩展、显微裂尖的屏蔽、孪晶韧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断裂韧性 影响因素 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体反应法制备Al-5Ti-1B细化剂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贺 柴丽华 +1 位作者 马腾飞 陈子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5,共7页
利用高温熔体反应法成功制备Al-5Ti-1B细化剂。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Al-5Ti-1B细化剂的起始反应温度,研究熔体温度对细化剂组织形貌及吸收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观察细化剂的相组成和形貌,同时对Al-5Ti-1... 利用高温熔体反应法成功制备Al-5Ti-1B细化剂。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Al-5Ti-1B细化剂的起始反应温度,研究熔体温度对细化剂组织形貌及吸收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观察细化剂的相组成和形貌,同时对Al-5Ti-1B细化剂铸锭进行高温挤压,并对挤压出的Ф9.5mm丝材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和细化实验。结果表明:细化剂主要由TiB_2,TiAl_3,α-Al相组成;850℃制备的细化剂铸锭组织形貌最佳,且Ti和B吸收率达到最佳匹配。挤压后TiAl3相呈细小的块状和TiB_2弥散分布在基体内。添加0.2%(质量分数)细化剂后,纯铝的晶粒尺寸由3.99mm细化到0.4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B 熔体反应法 热力学计算 微观组织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合金精密铸造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相志磊 吴丽娟 +2 位作者 柴丽华 杨亮 陈子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6,共5页
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以及良好的抗蠕变、抗氧化性等性能,精密铸造工艺可以较好地实现TiAl合金零件尤其是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优化精密铸造工艺,可提高铸件品质,降低成本及缩短产品试制周期。对TiAl铸... 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以及良好的抗蠕变、抗氧化性等性能,精密铸造工艺可以较好地实现TiAl合金零件尤其是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优化精密铸造工艺,可提高铸件品质,降低成本及缩短产品试制周期。对TiAl铸件的充型和凝固过程以及其应力和微观组织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精密铸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耐650℃高温钛合金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子勇 刘莹莹 +3 位作者 靳艳芳 马小昭 柴丽华 崔亚鹏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9期22-30,共9页
高温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蠕变抗性、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是航空发动机盘件、叶片等热端关键部件的重要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热构件的选材当中越来越受青睐。在总结各国近... 高温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蠕变抗性、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是航空发动机盘件、叶片等热端关键部件的重要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热构件的选材当中越来越受青睐。在总结各国近年来发展高温钛合金思路的基础上,依据传统近α型Ti-Al-Sn-Zr-Mo-Si系高温钛合金的设计思想,分别添加微量元素Er和Re,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6.5Al-2.5Sn-9Zr-0.5Mo-1Nb-1W-0.25Si-0.1Er和Ti-6.5Al-2.5Sn-9Zr-0.5Mo-1Nb-1W-0.25Si-0.1Re两种耐650℃高温钛合金。通过对新合金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制度的优化,使合金达到了热强性、热稳定性和蠕变抗性的最佳匹配模式。为高温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0℃ 高温钛合金 微合金化 热加工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铜原子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海富 李胜刚 +3 位作者 田修波 柴丽华 秦玮 张永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获取金属铜空间原子氧环境适应性数据,提升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方法将金属铜样品置于射频源原子氧辐照面积内开展原子氧辐照试验,束流密度为2.5×1016/(cm2·s),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表... 目的获取金属铜空间原子氧环境适应性数据,提升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方法将金属铜样品置于射频源原子氧辐照面积内开展原子氧辐照试验,束流密度为2.5×1016/(cm2·s),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表面成分、形貌以及性能的变化。结果原子氧辐照后,金属铜表面变得粗糙,300 min辐照样品出现了氧化层脱落现象;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质量呈增加趋势,300 min辐照样品质量增加0.035 mg;试验后样品太阳吸收比升高最大值达0.07,光谱反射系数下降;原子氧作用导致金属铜表面疏水性能提高,摩擦磨损性能下降。结论得到了金属铜原子氧环境效应数据,可为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铜 原子氧 表面成分 太阳吸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薄膜原子氧剥蚀行为及电阻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海富 张汉宇 +1 位作者 姜利祥 柴丽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石墨烯薄膜在原子氧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为其在航天器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刮涂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将石墨烯薄膜材料及石墨烯电阻传感器置于微波源原子氧设备内开展原子氧试验,原子氧剂量分别为3.0×10^20 atoms/cm2和7.5&... 目的研究石墨烯薄膜在原子氧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为其在航天器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刮涂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将石墨烯薄膜材料及石墨烯电阻传感器置于微波源原子氧设备内开展原子氧试验,原子氧剂量分别为3.0×10^20 atoms/cm2和7.5×10^20 atoms/cm^2,研究薄膜表面形貌、结构、成分及电阻性能的变化。结果采用刮涂法可制备氧含量较低的石墨烯薄膜,原子氧剂量为7.5×10^20 atoms/cm^2情况下,石墨烯薄膜的厚度损失为5.3μm,原子氧反应率为7.14×10^-25 atoms/cm^3。原子氧作用后,石墨烯薄膜中碳原子无序程度增大,C—O、—COOH官能团含量降低,C=O官能团含量增加。石墨烯电阻传感器的R0/R比值随原子氧剂量增加线性降低,0.8μm厚度薄膜可探测最大原子氧剂量为5×10^19 atoms/cm^2,增加薄膜厚度有望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结论得到了石墨烯薄膜厚度损失、原子氧反应率、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为石墨烯薄膜的空间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原子氧 传感器 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Kapton/Al薄膜材料空间微小碎片与原子氧综合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海富 曹燕 +1 位作者 李宇 柴丽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空间微小碎片与原子氧作用对带防护涂层材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文章针对ITO/Kapton/Al薄膜进行了微小碎片与原子氧综合作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小碎片与原子氧作用后,薄膜表面损伤严重,质量损失明显;综合作用和单独碎片撞击造成材... 空间微小碎片与原子氧作用对带防护涂层材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文章针对ITO/Kapton/Al薄膜进行了微小碎片与原子氧综合作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小碎片与原子氧作用后,薄膜表面损伤严重,质量损失明显;综合作用和单独碎片撞击造成材料太阳吸收比的退化程度一致;综合作用造成ITO/Kapton/Al表面In、Sn含量降低,C含量低于单独碎片作用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碎片 原子氧 综合作用 太阳吸收比 薄膜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40/648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热循环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玮 杨艳斌 +4 位作者 张永泰 于强 翟睿琼 姜海富 柴丽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1期82-86,共5页
空间热循环作用的耐受性是决定碳环氧复合材料在轨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M40/648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循环(温度区间:-150^+150℃)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前后的材料质量损失率、层间剪切性能、微观形貌和... 空间热循环作用的耐受性是决定碳环氧复合材料在轨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M40/648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循环(温度区间:-150^+150℃)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前后的材料质量损失率、层间剪切性能、微观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循环作用后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在0.04%~0.07%之间;200次热循环使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而300次热循环导致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下降1.16%;热循环作用对材料断口形貌影响较大,同时造成材料表面碳元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循环 质量损失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与紫外综合辐照下Kapton/Al结构变化
10
作者 姜海富 李胜刚 +4 位作者 周晶晶 牟永强 柴丽华 院小雪 臧卫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6-202,共7页
在激光源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中对Kapton/Al薄膜二次表面镜进行了原子氧与紫外综合辐照实验,研究了Kapton/Al薄膜质量及太阳吸收比的变化,重点关注了实验前后Kapton/Al薄膜表面结构及成份的改变。结果表明:Kapton/Al薄膜二次表面镜的质... 在激光源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中对Kapton/Al薄膜二次表面镜进行了原子氧与紫外综合辐照实验,研究了Kapton/Al薄膜质量及太阳吸收比的变化,重点关注了实验前后Kapton/Al薄膜表面结构及成份的改变。结果表明:Kapton/Al薄膜二次表面镜的质量随辐照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太阳吸收比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随辐照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综合辐照后Kapton/Al薄膜表面主要官能团数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辐照过程中材料表面C-C键、C-N键的破坏及在原子氧和紫外环境中重新结合成新的化学结构是造成Kapton/Al薄膜性能退化的主要微观机制,气体小分子的挥发是造成Kapton/Al薄膜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 紫外 辐照 Kapton/Al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原子氧试验中样品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姜海富 秦玮 +2 位作者 柴丽华 郭亮 周晶晶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不同的样品温度下,利用微波源原子氧对ITO/Teflon/Ag和硫化硅橡胶进行了辐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温度≯150℃时,原子氧作用造成ITO/Teflon/Ag的质量变化较小;样品温度≯100℃时,硅橡胶的质量损失随着样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ITO/... 在不同的样品温度下,利用微波源原子氧对ITO/Teflon/Ag和硫化硅橡胶进行了辐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温度≯150℃时,原子氧作用造成ITO/Teflon/Ag的质量变化较小;样品温度≯100℃时,硅橡胶的质量损失随着样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ITO/Teflon/Ag的太阳吸收比影响不大,而随着温度的增加,硫化硅橡胶的太阳吸收比逐渐升高。不同样品温度原子氧试验后两种材料发射率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Teflon/Ag 硫化硅橡胶 质量损失 太阳吸收比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不锈钢的作用
12
作者 姜海富 李胜刚 +3 位作者 田修波 柴丽华 秦玮 于强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空间原子氧辐照对不锈钢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不锈钢试样置于束流密度为2.5×10^(16)atoms/(cm^2·s)的原子氧束中进行辐照试验,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试样质量、光学性能、接触角、耐磨性能、耐腐... 目的研究空间原子氧辐照对不锈钢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不锈钢试样置于束流密度为2.5×10^(16)atoms/(cm^2·s)的原子氧束中进行辐照试验,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试样质量、光学性能、接触角、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原子氧辐照后,不锈钢表面生成氧化物质量增加;随辐照时间增加,试样光谱反射系数呈下降趋势,太阳吸收比增加;原子氧作用导致不锈钢接触角增大,耐磨性能提高,耐腐蚀性能下降。结论得到的不锈钢原子氧环境效应数据,可为其在低轨航天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原子氧 太阳吸收比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高温钛合金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8
13
作者 刘莹莹 陈子勇 +1 位作者 金头男 柴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3-1869,1883,共8页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实用型高温钛合金Ti-6Al-4V,高温长时使用温度为300~350℃,综合性能良好,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其他各国也都相继研发出了一些使用温度更高的高温钛合金,直至1984年,英国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温度达600℃的高温钛合金IMI834。IMI834的典型特点是在原有的近α型高温钛合金Ti-Al-SnZr-Mo-Si体系中加入了0.06%C,扩大了两相区的加工窗口,优化了组织。在此之后,美国于1988年在原有高温钛合金Ti-6542S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一些合金元素的含量也获得了一种实用温度为600℃的高温钛合金Ti1100。1992年,俄罗斯在BT18Y的基础上用5%的高熔点W代替1%Nb也开发出了一种达600℃的高温钛合金BT36。而国内高温钛合金起步相对较晚,前期以仿制为主,后逐渐形成了以添加稀土元素为特色的高温钛合金体系,典型的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宝钛集团研发的Ti60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Ti600,它们的实际使用温度均为600℃,综合性能优异。总体来说,目前高温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很难突破600℃,主要是由于使用温度高于600℃时合金的热强性与热稳定性难以匹配协调,并且合金的抗氧化性急剧下降,表面氧化严重,导致合金热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使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部位的零部件存在"钛火"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600℃及600℃以上的高温钛合金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的Ti1100、英国的IMI834、俄罗斯的BT36、中国的Ti60、TG6和Ti600(600℃高温钛合金)以及中国的Ti65和Ti750(600℃以上高温钛合金)。总结了各国发展高温钛合金的思路,指出了限制高温钛合金向更高使用温度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从控制α2相大小、形态、含量以及改善热加工工艺的角度对未来高温钛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高温钛合金的使用温度、优化高温钛合金性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发展现状 热强性 热稳定性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的发展及一种新型铝锂合金-X2A66 被引量:21
14
作者 翟彩华 冯朝辉 +3 位作者 柴丽华 陆政 聂祚仁 陈子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2-306,301,共6页
Al-Li合金是一种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弹性模量、抗疲劳性能优良的航空航天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Al-Li合金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航空材料研究院结合飞机机身壁板整体挤压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的Al-Li合金(X2A66... Al-Li合金是一种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弹性模量、抗疲劳性能优良的航空航天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Al-Li合金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航空材料研究院结合飞机机身壁板整体挤压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的Al-Li合金(X2A66)。X2A66合金的整体挤压壁板结构能实现密度减重和结构减重,同时还提高了壁板的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合金 X2A66 机身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丽华 马晓玲 +2 位作者 石磊岭 宋海龙 魏鸿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145,150,共6页
研究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不同浓度H_(2)O_(2)作用不同时间来诱导A375细胞氧化损伤,采用CCK-8方法检测A375细胞活力。通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 研究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不同浓度H_(2)O_(2)作用不同时间来诱导A375细胞氧化损伤,采用CCK-8方法检测A375细胞活力。通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检测氧化作用。从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检测抗氧化活性。H_(2)O_(2)在浓度400.00μmol/L,作用时间4 h为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条件。与模型组比较,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二氯甲烷萃取物可以降低细胞中MDA含量、提高SOD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并明显改善细胞形态。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二氯甲烷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为86.67%和63.54%,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为91.53%和7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醇提物 H2O2 氧化损伤 DPPH ABTS 人黑色素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丽华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7期209-209,共1页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未来成长和国家繁荣昌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对音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究,以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音乐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丽华 《戏剧之家》 2019年第6期160-160,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素质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首先就要充分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素质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首先就要充分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章对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教育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柴丽华 《北方音乐》 2020年第4期172-173,共2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化改革,以此来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途径。本文就以新时期的大学为例,概述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化改革,以此来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途径。本文就以新时期的大学为例,概述大学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探讨大学音乐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的作用,并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素质教育 大学 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音乐全球化影响下高校流行音乐欣赏课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丽华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182-182,共1页
目前在流行音乐全球化的影响之下,高校课堂开始有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逐渐涌入。在高校课堂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可以改变以往的传统音乐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实质性的理解,感受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入流行音乐的魅力。本文从... 目前在流行音乐全球化的影响之下,高校课堂开始有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逐渐涌入。在高校课堂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可以改变以往的传统音乐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实质性的理解,感受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入流行音乐的魅力。本文从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教化功能以及流行音乐欣赏课在高校中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全球化 高校课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现状评价及对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丽华 韩丽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期160-,159,共2页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力提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针对体育教学现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现状 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