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风害后中小苗施肥试验
1
作者 林运萍 黄世清 +2 位作者 李青 崔志富 蒋菊生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1-13,共3页
橡胶树在遭受台风灾害后树势通常较弱,营养流失严重,需要及时对橡胶树进行施肥处理以恢复营养平衡。橡胶中小苗风害后增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增施橡胶专用肥有利于橡胶茎围增粗,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关键词 橡胶中小苗 风害 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割胶园节水灌溉胶-菌间作高产模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永北 冀春花 +5 位作者 曹启民 陈兵 林运萍 陈雄 耿传书 黎海坚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15-20,24,共7页
总结多年的试验示范经验,探讨节水灌溉条件下,在开割胶园林下间作鹿角灵芝、竹荪、毛木耳、大球盖菇等林下菌的效益和促进胶园增产的效果。林下菌产值高达9万~150万CNY/hm2,利润6万~32.06万CNY/hm2,超过干胶产值数倍。林下菌产中灌溉... 总结多年的试验示范经验,探讨节水灌溉条件下,在开割胶园林下间作鹿角灵芝、竹荪、毛木耳、大球盖菇等林下菌的效益和促进胶园增产的效果。林下菌产值高达9万~150万CNY/hm2,利润6万~32.06万CNY/hm2,超过干胶产值数倍。林下菌产中灌溉和产后留在胶园的菌糠,起到了胶园增水和增施有机肥的良好效果,促进干胶增产15%~25%。单纯为胶园灌水,总成本虽只有637.6 CNY/hm2,但实现干胶增产需5 a回收成本;而配套林下菌后,胶园节水灌溉总成本虽高达3 420~7 200 CNY/hm2,但当年即可回收成本。开割胶园林下节水灌溉胶-菌间作的高产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模式 胶园 节水灌溉 食用菌 间作模式 林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枯草芽孢杆菌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效测定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荣意 林运萍 +1 位作者 谭志琼 刘爱荣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4-8,共5页
香蕉采后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B63、B68、B74、B75菌株的菌液和无细菌滤液处理,可有效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香蕉冠腐病。各处理中,无论是菌液处理还是无菌滤液处理,均以B68菌株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4.74% 和95.24%),明显高于... 香蕉采后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B63、B68、B74、B75菌株的菌液和无细菌滤液处理,可有效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香蕉冠腐病。各处理中,无论是菌液处理还是无菌滤液处理,均以B68菌株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4.74% 和95.24%),明显高于生产上使用的杀菌剂施保功的防效(分别为52.63% 和76.19%)。从不同的时间处理看,0 h防治的效果最好。防效随滤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4个菌株的菌液处理蕉果,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香蕉 冠腐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农垦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月 林运萍 +4 位作者 黄世清 唐群锋 张民 符锦锋 吴玲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0-16,共7页
以海南农垦农产品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Hg、C... 以海南农垦农产品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Hg、Cr平均含量高于海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污染累积值分别为4.90、2.00、7.73;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不均匀,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区的红明、东昌、南海、东路、南阳等基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00,土壤处于Cr轻度污染状态;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168.70,整体表现为中等生态危害,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来自于As和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农垦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
5
作者 肖厚贞 方佳 +1 位作者 王绥通 林运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049-11050,共2页
[目的]探讨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结果]对照区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178 5、0.965 6;常规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 [目的]探讨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结果]对照区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178 5、0.965 6;常规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5 4和0.796 6;预测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6 2和0.826 7。药剂干扰压缩了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对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常规喷药和预测预报喷药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差别不大,预测预报喷药在试验期减少了2次喷药次数,可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制定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生态位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作物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地积累污染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月 林运萍 +3 位作者 黄世清 吉家健 刘慧 陈云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59-64,共6页
以海南岛热带作物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进行含量特征分析,并利用地积累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海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为参照标准,As、Hg、Cr的比值分别为4.90、2.00、... 以海南岛热带作物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进行含量特征分析,并利用地积累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海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为参照标准,As、Hg、Cr的比值分别为4.90、2.00、7.73,污染率分别为92.45%、85.53%、71.70%,表明人类活动已造成一定程度的As、Hg、Cr污染累积;部分土壤样品重金属As、Cr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其中As污染率0.63%,Cr污染率43.40%;地积累污染指数法表明研究区局部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红明、东昌、南海、东路和南阳农场的Cr污染,其地积累污染指数分别为0.83、1.03、0.99、0.72和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作物 土壤重金属 地积累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