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永学 杨小华 +1 位作者 蔡利山 王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超高密度钻井液黏度不易控制、沉降稳定性差等难题,首先提出构建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以重晶石为加重材料,通过研发和优选关键处理剂,形成了密度大于2.75kg/L的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在高温高压... 针对超高密度钻井液黏度不易控制、沉降稳定性差等难题,首先提出构建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以重晶石为加重材料,通过研发和优选关键处理剂,形成了密度大于2.75kg/L的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在高温高压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0mL,抗盐污染性能及沉降稳定性好,解决了超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与沉降稳定性及高温高压滤失量控制的难题,确保了在高温高压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悬浮稳定性。该钻井液在贵州官渡地区官深1井三开井段进行了现场应用,三开井段应用密度2.75~2.89kg/L的超高密度钻井液安全钻进745.00m,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没有出现沉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超高密度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官深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鹰1井超深井段钻井液关键技术 被引量:51
2
作者 林永学 王伟吉 金军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鹰1井是顺北油气田的一口超深重点风险预探井,设计井深9016.85m(垂深8603.00m)。该井超深井段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与奥陶系桑塔木组等硬脆性泥岩地层、志留系裂缝性地层和奥陶系破碎性地层,在钻进过程中易出现井眼失稳、井漏、坍塌掉块等... 鹰1井是顺北油气田的一口超深重点风险预探井,设计井深9016.85m(垂深8603.00m)。该井超深井段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与奥陶系桑塔木组等硬脆性泥岩地层、志留系裂缝性地层和奥陶系破碎性地层,在钻进过程中易出现井眼失稳、井漏、坍塌掉块等井下故障。为此,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该井超深井段硬脆性泥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强压力敏感性裂缝性地层漏失原因及破碎性碳酸盐岩地层井眼失稳原因,应用“多元协同”井壁稳定基本理论,构建了SMHP–1强抑制强封堵钻井液,并制定了针对性强的防塌防漏技术措施。该井顺利钻穿大段硬脆性泥岩、裂缝性地层和破碎性地层,未发生井眼失稳及钻井液漏失,顺利钻至井深8588.00m完钻,创亚洲陆上井深最深纪录。现场应用表明,SMHP–1强抑制强封堵钻井液能够解决深部地层大段泥岩及破碎性地层的井眼失稳与漏失难题,为国内外深井超深井安全钻进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钻井 井壁稳定 防漏 堵漏 钻井液 鹰1井 顺北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强度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永学 高书阳 曾义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准确全面地评价页岩储层的岩石强度,对页岩水平井井壁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特性,采用抗压法、屈曲硬度法和刻划测试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其页岩抗压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的抗压强... 准确全面地评价页岩储层的岩石强度,对页岩水平井井壁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特性,采用抗压法、屈曲硬度法和刻划测试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其页岩抗压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的抗压强度大体为100~300MPa,平均为123.71MPa;与水接触后,页岩微裂缝附近的抗压强度可降低80%左右。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的抗压强度受矿物组分相对富集的影响较大,石英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的区域抗压强度大;微裂隙对页岩整体强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在页岩水平井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必须加强对微裂隙的封堵能力,才能有效降低井壁失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 矿物分析 刻划测试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4
4
作者 林永学 甄剑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强抑制性、强封堵能力的水基钻井液.分析了威远区块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储层物性和页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认为在该地层钻进水平段时,所用钻井液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封... 为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强抑制性、强封堵能力的水基钻井液.分析了威远区块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储层物性和页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认为在该地层钻进水平段时,所用钻井液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封堵能力和一定的润滑性.在优选抑制剂、封堵剂和润滑剂的基础上,配制了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SM-ShaleMu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流变性能好,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润滑系数小;可抗温140℃,能有效抑制黏土水化和裂缝的产生、扩展;封堵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在威远区块威页23平台3口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井眼浸泡67 d后仍保持稳定,说明其具有强抑制性和强封堵能力.研究表明,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能够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问题,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水平井 页岩气 抑制性 封堵性 龙马溪组 威远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页岩气油基钻井液技术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73
5
作者 林永学 王显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围绕着页岩油气资源和复杂地层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钻井液技术的需求,介绍了中国石化近年来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包括油基钻井液技术难点、关键处理剂的研发、柴油基和矿物油基等多套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制、配套工艺技... 围绕着页岩油气资源和复杂地层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钻井液技术的需求,介绍了中国石化近年来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包括油基钻井液技术难点、关键处理剂的研发、柴油基和矿物油基等多套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制、配套工艺技术及现场应用等多个方面。同时根据国内外油基钻井液技术的对比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探讨了中国石化页岩油气资源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油基钻井液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林永学 王显光 李荣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中井壁失稳风险大、钻井液性能要求高和商业开发降本提效的迫切需求,基于页岩储层特征、水平井工程施工要求,构建、研制了一套性能稳定的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试验表明,该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中井壁失稳风险大、钻井液性能要求高和商业开发降本提效的迫切需求,基于页岩储层特征、水平井工程施工要求,构建、研制了一套性能稳定的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试验表明,该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污染性、封堵性和乳化稳定性,而且塑性黏度较低、切力适中、流变性能较好,可以满足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的要求。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在涪陵页岩气田5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通过采取低油水比胶液维护、固相控制和随钻封堵等配套措施,实现了将油水比控制在70/30以下,较该气田以往油基钻井液基础油用量降低15%,获得良好的降本效果。页岩气水平井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能有效降低涪陵页岩气田钻井成本,有力支撑了页岩气低成本商业开发,对国内其他地区页岩气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油基钻井液 油水比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应力状态下页岩水化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林永学 于忠厚 +1 位作者 张贞勇 黄河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3,共2页
泥页岩井眼稳定不仅与其水软性有关,而且与岩石所受应力等条件有关。利用三轴应力防损实验方法揭示了泥页岩在不同流速、压力、流体条件下的水化破坏规律。
关键词 三轴应力 泥岩 页岩 水敏性 钻井液 防塌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东北地区泥页岩水敏性研究
8
作者 林永学 于忠厚 +1 位作者 张贞勇 王悦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6年第6期16-18,共3页
塔东北地区在钻井施工中,常出现与泥页岩有关的缩径、卡钻、电测失败及固井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吸附膨胀及分散实验,对该地区5个构造上6口井的泥页岩样品进行了水敏性测试。该区不同构造上泥页岩的水化性能和特征相似,水敏性的纵向变... 塔东北地区在钻井施工中,常出现与泥页岩有关的缩径、卡钻、电测失败及固井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吸附膨胀及分散实验,对该地区5个构造上6口井的泥页岩样品进行了水敏性测试。该区不同构造上泥页岩的水化性能和特征相似,水敏性的纵向变化均大致呈上、下部地层差,中部地层强的趋势。泥页岩水敏性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呈北低、南高和东西相近的分布趋势。中生界及部分古生界地层泥页岩的水敏性较强,最易出现井眼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泥岩 水敏性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东北地区泥页岩原始特征描述方法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林永学 杨志敏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从井深、岩石颜色、地质年代、成岩作用、岩心完整性、岩心破碎方式、层理、岩石开裂方向、岩性、断面口、滑移面与小块形状等12个侧面,描述了塔东北地区5口井33块泥页岩岩心原始特征,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木文方法可作为现场评... 从井深、岩石颜色、地质年代、成岩作用、岩心完整性、岩心破碎方式、层理、岩石开裂方向、岩性、断面口、滑移面与小块形状等12个侧面,描述了塔东北地区5口井33块泥页岩岩心原始特征,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木文方法可作为现场评价井眼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地层 井眼 稳定性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的研制及在彭页3HF井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何恕 李胜 +2 位作者 王显光 林永学 李舟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5,共4页
彭页3HF井为一口页岩气评价井,水平段长1150m,三开龙马溪组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达30.05%,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且页岩微裂缝发育,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研制出了能增强油水两相乳化效果的大分子乳化剂和新型提切剂,新型提切... 彭页3HF井为一口页岩气评价井,水平段长1150m,三开龙马溪组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达30.05%,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且页岩微裂缝发育,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研制出了能增强油水两相乳化效果的大分子乳化剂和新型提切剂,新型提切剂通过电性作用可增强油水界面膜的强度,减少分散相的团聚几率,能与乳化剂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体系乳化稳定性;结合优选的改性褐煤降滤失剂SMFLA-O和封堵剂SMRPA、SMFibre-O等,形成了一套高性能油基钻井液。该油基钻井液在该井三开钻进期间,塑性黏度为20~28mPa·S,动切力为10~15Pa,表现出低黏高切的流变性;破乳电压高,性能稳定;封堵防塌能力强,无剥落、掉块现象,且钻井液消耗量低;井眼清洁、无岩屑床,摩阻、扭矩低,无托压现象,确保了该井顺利完钻,累计进尺181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油基钻井液 乳化剂 提切剂 钻井液配方 流变性 井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1
作者 宣扬 钱晓琳 +2 位作者 林永学 王治法 徐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1-726,共6页
水基钻井液中混入原油是目前国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为了降低扭矩和摩阻而普遍采取的钻井液措施,但原油不仅会对荧光录井造成干扰,而且易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发能够有效代替原油的水基钻井液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 水基钻井液中混入原油是目前国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为了降低扭矩和摩阻而普遍采取的钻井液措施,但原油不仅会对荧光录井造成干扰,而且易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发能够有效代替原油的水基钻井液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润滑剂的优缺点,对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润滑剂 环保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顺西2井二叠系火成岩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曾伟 刘四海 +2 位作者 林永学 刘修善 李大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3,98,共4页
顺西2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区块南部断背斜构造的一口重点超深探井。顺西2井三开钻遇的二叠系火成岩厚度达316 m,纵向裂缝发育,地层破碎,钻进时多次发生井漏,先后使用桥接、低密度水泥浆等堵漏11次,堵漏效果不佳,重复漏失严重。... 顺西2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区块南部断背斜构造的一口重点超深探井。顺西2井三开钻遇的二叠系火成岩厚度达316 m,纵向裂缝发育,地层破碎,钻进时多次发生井漏,先后使用桥接、低密度水泥浆等堵漏11次,堵漏效果不佳,重复漏失严重。针对该井建立了井壁纵向裂缝力学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得出,该井段封堵成功的关键在于在裂缝内形成致密坚硬的封堵墙,分隔井筒和裂缝内的流体压力。因此采用了高强度桥接颗粒、可变形桥接颗粒、高强度纤维材料,优化了粒径搭配,提高了堵漏材料在裂缝内的架桥效果;同时通过加入化学交联固结材料HDL-1,将憋挤嵌入裂缝的架桥材料胶结成为高强度的致密封堵墙,并将火成岩裂缝带的破碎岩体紧密胶结,防止发生剥落掉块导致的裂缝通道重新裸露问题,从而提高了裂缝带的承压能力和抗反吐能力。该井采用高强度交联成膜堵漏技术进行堵漏和承压作业后,地层的承压能力得到了提高,裸眼承压能力当量密度由不足1.15 g/cm3提高到了固井要求的1.55g/cm3,达到了井筒强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裂缝 堵漏 化学交联固结 承压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34
13
作者 钟汉毅 黄维安 +3 位作者 林永学 邱正松 刘贵传 张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8,共5页
针对钻井工程中泥页岩井壁易失稳的问题,近年来开发并应用的聚胺强抑制水基钻井液,被认为是最接近油基钻井液性能的新型水基钻井液。其中,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钻井液的关键处理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通过抑制膨... 针对钻井工程中泥页岩井壁易失稳的问题,近年来开发并应用的聚胺强抑制水基钻井液,被认为是最接近油基钻井液性能的新型水基钻井液。其中,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钻井液的关键处理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试验、三次页岩滚动分散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黏土层间距和Zeta电位测试等试验,对比评价了聚胺与传统阳离子钻井液抑制剂小阳离子的抑制性。同时,考察了聚胺、小阳离子与膨润土及常用钻井液处理剂的配伍性。结果表明,与小阳离子相比,聚胺更能有效抑制黏土水化膨胀和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并具有长期稳定作用。聚胺与膨润土及各种钻井液处理剂配伍性良好,克服了阳离子钻井液配伍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 页岩 小阳离子 抑制剂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聚胺高性能钻井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赵欣 邱正松 +2 位作者 石秉忠 林永学 高书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9,共5页
聚胺高性能钻井液是性能最接近油基钻井液的水基钻井液,在深水钻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降低钻井液成本,在研制聚胺强抑制剂的基础上,考虑水合物抑制及低温流变性等因素,通过优选处理剂,构建了适用于深水钻井的聚胺高性能钻井液体... 聚胺高性能钻井液是性能最接近油基钻井液的水基钻井液,在深水钻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降低钻井液成本,在研制聚胺强抑制剂的基础上,考虑水合物抑制及低温流变性等因素,通过优选处理剂,构建了适用于深水钻井的聚胺高性能钻井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可抗150℃高温,且低温流变性优良,2℃和25℃的表观黏度比和动切力比分别为1.36和1.14;其抑制页岩水化分散效果与油基钻井液相当,体现了其强抑制特性;在模拟1 500m水深的海底低温高压(1.7℃,17.41MPa)条件下,具备120h抑制水合物生成的能力;抗钙、抗劣土污染能力较强;无生物毒性,能满足深水钻井环保要求。其主要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用于深水钻井的同类钻井液水平,可满足深水钻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聚胺钻井液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封堵可视化模拟试验与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石秉忠 胡旭辉 +2 位作者 高书阳 徐江 林永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了揭示钻井液对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的封堵机理,利用自行研制的可视化微裂缝封堵能力评价仪,采用单一和复合封堵材料,以相同时间内的滤失量和承压能力为标准,并结合观察缝内封堵状况,对7种缝宽的模拟微裂缝进行了封堵效果评价。... 为了揭示钻井液对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的封堵机理,利用自行研制的可视化微裂缝封堵能力评价仪,采用单一和复合封堵材料,以相同时间内的滤失量和承压能力为标准,并结合观察缝内封堵状况,对7种缝宽的模拟微裂缝进行了封堵效果评价。数据处理分析认为,滤失量与封堵压差不是线性关系;缝宽对应于封堵材料粒径分布曲线上的 D50~ D58时封堵效果较好;封堵效果不随刚性封堵颗粒质量分数增加而提高;可变形溶胀微粒质量分数为0.5%~0.7%时,封堵效果最好;封堵试验表明,封堵的位置有3种,其中在缝内喉道处形成的封堵层相对较致密,承压能力相对较强。研究表明,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封堵模拟试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对微裂缝封堵机理进行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封堵 井壁稳定 硬脆性泥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5
16
作者 王显光 李雄 林永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国内页岩油气水平井用油基钻井液(OBM)存在切力低、流变性能差等问题,难以完全满足页岩油气长水平井钻井施工井壁稳定与井眼清洁的技术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页岩油气水平井用OBM体系构建,在研发核心处... 国内页岩油气水平井用油基钻井液(OBM)存在切力低、流变性能差等问题,难以完全满足页岩油气长水平井钻井施工井壁稳定与井眼清洁的技术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页岩油气水平井用OBM体系构建,在研发核心处理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该钻井液体系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钻井液体系水平。该油基钻井液在彭页2HF井水平段钻进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并创造了国内陆上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和水平位移最长的新纪录。高性能油基钻井液技术的成功研究与应用,提高了我国高性能油基钻井液技术的自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平井 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井眼净化 彭页2HF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宣扬 蒋官澄 +2 位作者 宋然然 王治法 林永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186,共9页
研究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水基钻井液高性能页岩抑制剂的应用潜力,通过膨润土线性膨胀实验、造浆实验、沉降实验以及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等手段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的抑制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无土相... 研究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水基钻井液高性能页岩抑制剂的应用潜力,通过膨润土线性膨胀实验、造浆实验、沉降实验以及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等手段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的抑制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无土相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能够有效抑制膨润土和泥页岩的水化分散,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00和750000的聚乙烯亚胺抑制效果相对最强;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主要通过抑制膨润土晶层膨胀以及中和膨润土颗粒外表面负电荷来抑制膨润土的水化膨胀、分散,而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主要通过超支化分子链的架桥作用抑制膨润土颗粒的分散;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尽管抑制性优异,但是与阴离子聚合物类处理剂配伍性较差,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对体系的流变性和滤失量基本没有负面作用,甚至能够小幅提高体系切力,改善体系的携岩和悬浮加重材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页岩抑制剂 井壁稳定 聚乙烯亚胺 超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奥陶系破碎性地层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雄军 林永学 +2 位作者 宋碧涛 金军斌 董晓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针对顺北多口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钻遇奥陶系地层时井壁失稳和井漏并存的技术难题,通过井壁失稳机理分析,设计合成了具有三头双尾结构的Gemini型高温乳化稳定剂和支化型流型调节剂,采用微胶囊化处理方法研制了一种可在156℃以上的温度... 针对顺北多口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钻遇奥陶系地层时井壁失稳和井漏并存的技术难题,通过井壁失稳机理分析,设计合成了具有三头双尾结构的Gemini型高温乳化稳定剂和支化型流型调节剂,采用微胶囊化处理方法研制了一种可在156℃以上的温度下激发后膨胀5.37倍以上的温度敏感型膨胀性堵漏材料,开发了一种抗高温强封堵低黏高切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不小于180℃,所形成的油包水乳化液滴尺寸为1.2~26.9μm,具有较宽的粒径分布,高温高压滤失量为2.4 mL;塑性黏度不大于40 mPa·s,动塑比为0.31~0.40 Pa/mPa·s,与传统油基钻井液相比,塑性黏度降低10%~15%,动切力提高15%~25%,表现出优异的低黏高切特性和微裂缝的匹配性封堵能力。该体系在顺北Y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破碎性地层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7.77%,钻井过程中除出现一次短暂的放空性漏失外,未见其他明显漏失,避免了奥陶系破碎性地层井壁失稳,减少了裂缝性储层段油基钻井液损耗,助力了亚洲陆上最深定向井纪录的创造和顺北油气资源的提速、提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地层 油基钻井液 乳化稳定性 封堵性 抑制性 井壁稳定 防漏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综述 被引量:57
19
作者 蔡利山 林永学 王文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1-13,共13页
大位移井技术是一项实施难度极高的钻井技术,其技术难点涉及到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与减摩等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但仅仅依靠提高钻井液技术又无法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水平井和... 大位移井技术是一项实施难度极高的钻井技术,其技术难点涉及到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与减摩等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但仅仅依靠提高钻井液技术又无法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水平井和部分典型大位移井的施工资料,介绍了大位移井的施工技术现状,指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差别,并就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其实用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大位移井钻井所遇到的绝大部分技术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摩擦领域,对中国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大位移井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净化 摩阻 钻井液流变性能 井眼稳定 现场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井下交联固结堵漏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曾伟 王悦坚 +2 位作者 李大奇 刘四海 林永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6,105-106,共5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地层埋深超过6 000 m,地层温度可达130℃;由于地层压力亏空严重,建立循环的漏失压差超过10 MPa;缝洞漏层还存在连通性好、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针对漏层高温、高压差、高矿化度的特点,提出采用井下交联固...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地层埋深超过6 000 m,地层温度可达130℃;由于地层压力亏空严重,建立循环的漏失压差超过10 MPa;缝洞漏层还存在连通性好、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针对漏层高温、高压差、高矿化度的特点,提出采用井下交联固结堵漏技术解决深井缝洞的漏失难题。通过室内评价表明,井下交联凝胶材料SF-1在地层高温、高Ca2+环境中可发生交联反应并迅速增稠,黏度在10 000 m Pa s以上,滞留性强,且抗温达130℃。后续注入的化学固结堵漏材料HDL-1可与滞留在通道中的SF-1进一步反应,凝固形成封堵强度在15 MPa以上的致密封堵塞。该技术在塔河油田TH12179CH井奥陶系漏层一次堵漏成功,为深井缝洞性恶性漏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堵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性漏失 固结堵漏 井下交联 化学固结 高矿化度地层水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